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

時間:2023-12-26 08:55:52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1

  在我6年的教書生涯里,我思考的問題無非就是怎樣把每個知識點講的很清楚透徹,怎樣盡量讓每個孩子在我的課堂上不講小話不睡覺諸如此類的比較基本的問題。我還從來沒有思考過作為一個科任老師的我在遇到問題學生的時候需要我做什么。在閱讀王曉春老師的這本書時,我有所啟發。作為科任老師在遇到問題學生時,更側重的應該是維持。一個優秀的科任老師可能會因為課講得好,吸引學生,許多問題就會消解更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遇到過一些問題,結合王老師的一些理論和方法簡單談下我的心得。

  我們班上就有個學生,經常喜歡在我上課的時候公開跟我對話提出質疑而且有的時候態度還很強硬,之前我會占用大家的時間來解決他一個人的問題,后來發現這樣做會引起其他同學的反感。后來我就直接無視他,繼續講課,我發現問題并沒有解決,他課堂上公開跟我對話的毛病沒有改掉。后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找到了解決辦法,課上我跟他說“你的問題,課下再說。現在我要為大多數學生講課,不能只跟你一個人理論”,開始他還是會嘀咕兩句,后來我課后會去找他解決他課上提的問題。這樣反復幾次之后,他在課堂上的表現好多了,有的時候還是會偶爾質疑一下但是會被我一個眼神給壓下去。

  還有一件事情我還有點自責的,當時我如果懂得更多會不會給他提供一些幫助,事情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去年我的一個學生跟班主任以及其他老師發生一些沖突,我疑惑的是在我眼里為什么他跟別人口中的不一樣,我眼中的他是一個很可愛就是有點淘氣的小孩子。了解了一下當時的情況,這個孩子當時發大脾氣是因為班主任看到他晚自習講話,他跟我說就是在借資料,如果當時老師先詢問,而不是審問,多聽他講下原因,稍加訓誡應該可以解決問題。當時老師可能有些激動沒有控制好,動了手,也因此激怒了他,事情才向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學習了王老師在問題學生教育的中策如何實施,我想以后如果我遇到類似事情我就知道該怎么辦了。先穩住事態,不急于作是非判斷和道德歸因,先問問“為什么”,情況了解清楚了之后再做診斷。后來,雖然換了班主任,但還是因為一些事情發生了沖突轉學了。后來他有跟我短信聯系,說新的老師都挺喜歡他的,成績也有所提高。書中說道學生是否屬于問題生,與老師的個性和能力也有關系,到底什么是問題生,要一個絕對客觀的標準是比較困難的。

  不完成作業的問題,我也很頭疼,哪怕是高三了依然有這樣的學生存在。王老師的.書中把不完成作業的原因進行了一個分類。分門別類的給了解決方案,我覺得還蠻有用的。我分析了下我班上一個從來不交作業的學生,他就是成績還可以,嫌作業太小兒科。可能就是我的教學不適應他的知識結構,我發現他雖然不交作業,但是自己有買資料在學習,平時也會問我問題,上課也有聽講。我以后不再對他較真了,不能片面的要求學生適應我的教學。

  王老師在介紹每一種問題學生的問題的時候,都在要求我們要冷靜的思考,要仔細的觀察,去了解關愛我們的學生。教育是潤物無聲、文火慢燉的過程,沒有哪一種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見影,都是需要時間的。教育問題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愛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問題要先問“為什么”,再問“怎么辦”,進而對癥下藥。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導教育教學工作,讓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2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該書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師王曉春所著,書里總結了許多常見的學生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作者作出了科學的分析、分類以及解決方案,結合案例給我們指出了切實可行的參考意見。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總論、專題研究、案例。總論的部分主要闡述什么是問題學生和問題學生的幾種類型,并詳細解說每種類型的特點。專題研究部分則以專題形式總結了一些問題學生的常見問題,并加以分析。比如:頂撞老師、經常性遲到、同學沖突、不注意聽講、不完成作業、馬虎、偏科、說謊、早戀迷戀網絡等等。而案例部分主要選取作者在網上幫助教師答疑的片段,明確該采取的措施,既實用又透徹,讓人受益匪淺。

  其實,但凡你從事教育工作,總能遇到幾個“問題學生”。老師往往要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他們身上,然而收效甚微。在他們面前,常用的管理方式如表揚、批評、評比等通通沒有效果,老師只能暗自嘆息、生悶氣。而這本書傳遞給我們的智慧,顯然為老師撥開云霧,指明方向。

  首先,許多老師對于問題學生的認知不夠準確。問題學生并不是指存在問題的學生。王曉春老師認為學生差不多都有問題,因為愛玩,懶惰不就是人的本性么?如果試圖去改變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那么班主任只會疲于奔走而沒有任何收獲。那么區別在哪里呢?有問題的學生可以定位為問題較輕,并且可以通過常規管理手段解決;問題學生則是問題較嚴重,需要個案診療。有了明確的區別,在班主任處理問題時也有了判斷的標準。

  其次,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先究其原因再思考做法,也就是先問為什么再想怎么辦。作為年輕教師的我遇到問題學生第一反應便是想該采取什么措施呢?然后去網上收集各種小妙招,一招不行再來一招,簡直是病急亂投醫,一點用都沒有。在書中,王曉春老師打了一個通俗易懂的比方,就好比人們生病,有些病不嚴重,自己買點非處方藥吃了就能夠痊愈;有些病則需要上醫院看醫生開處方藥才能解決。后者就是問題學生,這才有了書名中的“診療”二字。所以,對待問題學生要先知道病因,再對癥下藥。王曉春老師結合自己的教育經驗,分析每一種問題學生的類型,探究原因,為什么學生會出現這一問題?通過閱讀這本書,一目了然。比如說“行為習慣型問題生”,這類問題生往往有一大堆壞習慣,簡直讓人看了處處不順眼,幾乎一言一行都需要糾正。當他們屢教不改時,教師容易誤以為他們成心搗亂,其實不然。好比戒煙的人不久復吸,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罷了。而凡屬習慣問題根源都在家庭,需要讓家長配合調整,幫助孩子進步。

  然后,冷處理未嘗不是一種解決方法。王曉春老師給出的我們面對和處理問題學生的上策、中策、下策等三種解決思路,其中被他定位成“上策”的是——把問題生晾在一邊,全力以赴帶領全班同學前進,不去刻意關注和教育問題生。乍聽之下,仿佛是在逃避,但細想來,上策絕不是不負責任,反而是在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智慧。因為回歸到教師的身份,最本質的不是管理者而是教育者,最好的處理就是通過更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學組織能力去優化班級環境,讓這個環境間接作用于問題學生,實現他們的.個體治療。這種通過集體帶動個體,影響個體,讓問題學生自愈的方式更加高明。

  最后,教師要有一套具有個人風格的問題診斷學。王老師說:“教師最好每個人腦子里都有一套具有個人特色的問題診斷學,這種教師,就可以稱為研究型教師了。”不斷研究變化的學生群體,因人而異,不斷研究和琢磨,才會更好地教育好學生,也會更好地幫助學生。處理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更加科學合理。此外,在研究問題學生時不難發現,問題學生教育復雜繁瑣,單單憑借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未免強人所難,如果想要更好地實現問題學生的轉化,在個體診療的階段,還要善于運用各種教育資源。教師只是問題學生處理和轉化的其中一個環節。對于輕度問題學生,或者問題的初發階段,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是診療的主體。但現實教學中,并不是每次教育都會起效,很多班主任都有與問題學生斗智斗勇的血淚史,當我們發現,自己的教育漸漸對這些孩子失效的時候,要懂得去求助其他的教育途徑,比如說學校,比如說家長。家長,不是教育問題學生的王牌,但可能是教師探究問題學生背后成因的重要環節。問題學生之所以成為問題學生,與家庭情況、家庭教育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問題學生的教育中,班主任與家長之間只有合力才能幫助學生變化成長,如果互相抵觸針對,可能事倍功半。

  正如李鎮西對這本書的評價:這本書就像是教育智慧的“百寶箱”,陪伴如我一般的青年班主任成長。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調整管理的方向和方法,學習王曉春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討問題。未來我會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爭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更好地幫助學生。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3

  最近讀了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書中對什么是問題學生,問題學生的三級處理,常見的教育問題學生的錯誤思路,正確思路,以及幾種典型的問題學生的教育進行的闡述。

  首先,對問題學生的界定,王老師是這樣認為的:品德、學習態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個方面存在較嚴重的'問題即是問題學生,而問題學生一般都不只一個方面有問題。

  而問題學生的“三級處理”是指:一級問題生的問題班主任就可以解決。二級問題生需要教給“校園專家”處理。三級問題生是問題最為嚴重的,學校也解決不了,那就要交給社區社會工作者,心理醫生,公安機關,或者教育系統專辦的特殊類型學校去教育。

  書中對我們的教育中教師對問題生教育的常見錯誤思路做了闡述,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幾條:1、沒有研究學生的愿望,只有“管”學生的沖動。2、不問“為什么”,只問“怎么辦”。3、把任何問題都道德化,不承認學生的許多問題屬于心理問題和能力問題。

  4、沒有多種假設,只有簡單歸因。

  5、思維缺乏邏輯性。

  6、工作方法主觀化、情緒化。

  7、只會責備別人,不想反思自我。

  8、迷信權力,迷信管理,迷信說教,迷信懲罰。

  9、懲罰不見效的時候,又轉而迷信“愛”。

  10、學校管不好,不切實際地寄希望于家長。仔細想來,這九條錯誤思路,在我的身上至少也存在了六七條。

  書中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正確的思路:

  1、遇到問題先穩住事態。

  2、不急于作是非判斷和道德歸因。

  3、不搞“態度掛帥”。

  4、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

  5、了解情況時,觀察法與心理測驗法雙管齊下。

  6、橫向、縱向全面了解學生情況。

  7、確診前,要提出多種假設。

  8、確診時,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結論合乎邏輯,經得起推敲和質疑。

  9、確診時,要首先考慮問題在誰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藥。

  10、確診后,一定要有具體的、因人而異的治療措施。這十條措施我概括起來主要是兩個重點,那就是:第一,遇事要冷處理,不能火上澆油。第二,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

  根據中學生的特點,我重點閱讀了:有紀律問題的問題學生和學習問題的問題學生。讀完此書,感受頗多,因身處園區,因身處教育改革的前沿,所以對于問題學生的教育問題顯得尤為棘手,多少次被這些問題學生困擾而夜不能寐。當我閱讀了這本書,似乎在迷茫與困頓中依稀找到了一點方向,也許并不能立馬解決手頭的問題,但至少我能夠開始用頭腦思考,漸漸產生了了解這些學生的興趣,當我主動地靠近學生,我發現學生也在漸漸地靠近我,當一個對我從不開口說話的學生,終于愿意對我講話,終于愿意和我交流想法,終于愿意用他的小眼睛看我的時候,我終于體會到了教師這一份職業的魅力與挑戰。教育并不是萬能的,對于問題生的教育,很多時候學校的力量也是微薄的,然而,我想盡管是微薄的,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能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我們唯有用方法,用技巧,用心,用愛來對待我們的學生,來敲開學生心靈的大門。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4

  因為讀過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打開了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又一扇窗戶,書中的許多觀點于我而言猶如醍醐灌頂,有了這本書中相關理論知識的積淀,所以在此共讀王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很有共鳴,也更容易上手操作。下面我重點就幾個最有感觸的地方談一談自己的讀書感受。

  問題生不等于“有問題的學生”

  一直以來,提到“問題生”三個字,我們通常想到的是那些成績不好還一個勁兒的給老師惹麻煩的學生,尤其是那些不遵守紀律成天惹是生非的孩子。你說成績不好吧,不要緊,智力多元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走讀書這條道路,可是最基本的校紀班規都不能遵守,我就不能容忍了,這不是智力因素,這是態度問題。所以長期以來我容易跟這種類型的學生較勁,結果通常是兩敗俱傷,彼此滋長著“看不慣你,但又干不掉你”的無力感。其實這叫“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又出第二個問題”。其實我想說的是,剛剛這些孩子是問題生,這點沒錯,可是他們不是問題生的全部,是狹義上的問題生。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有些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問題生。王老師在書中對問題生下了個定義,問題生指的是品德、學習態度、行為習慣、心理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而且用常規手段不能解決其問題,需要進行個案診療的學生,并將問題生概括為五大類,即行為習慣型、厭學型、心理型、品德型以及“好學生”型問題生。對于問題生的確定需要、很強的經驗性、情境性,如何引導其改正不足則更加需要教育智慧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一種類型的問題生我們采取的手段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在這五種問題生里面,比較適合采用懲罰的辦法只有行為習慣型和品德型的問題生,比如教育厭學型問題生就不適合用懲罰的辦法,尤其罰抄作業、罰背書等方式。再比如有些厭學型問題生,其實他們除了學習不太好之外,其他方面可都沒有大的問題,有的甚至在紀律、班級管理方面表現得非常優秀。這讓我聯想到《個案診療》中的科學歸因,這需要教育智慧,也是我另一個比較深的感悟。

  用教育之利刃科學歸因

  著名教育家李鎮西這樣評價這本書:“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真理;有了愛,也不等于有了教育,這也是真理。前者告訴我們,教育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對孩子的愛;后者提醒我們,教育僅僅靠愛是不夠的,教育還需要智慧。本書有分析,但不是抽象的談理論;有案例;但不是單純的講故事。他用教育科學之利刃,冷靜而理智地解剖著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的一個個教育難題。”作為班主任,尤其是小學班主任,我們經常被學生那些層出不窮的“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跟他們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是卻沒有說到理論上該有的效果,為什么呢?明明在班級管理中沒有不盡心的地方,怎么事態的發展總是不盡如人意,甚至事與愿違、吃力不討好?因為缺少教育“智慧”在對待學生問題上缺少科學歸因與反思。

  回想自己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有時候為了盡快解決問題,粗暴地采用“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將犯錯誤的學生或者先犯錯的訓一頓,學生當時可能表現出后悔到痛哭流涕的神色,又是道歉又是保證,他真的認識到錯在哪里了嗎?我們自己心里其實明鏡一般,大多數時候未必如此,認錯的孩子有可能只是害怕或者出于對老師的畏懼。問題生出了問題,我們的第一反響太重要了,它決定著我們后來行動的`方向。當我們想要“快到斬亂麻”的時候,其實我們真正在意的只是“快”,而一件事情一旦我們注重速度,那么勢必就不再計較質量和效果。于處理學生問題而言,我們就關注不到細節。

  更有甚者,因為當事的孩子給你的既往印象實在太差,血氣一上頭,將事態嚴重化。事后想起,假設當時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將問題前后分析清楚,將學生的狀況搞清楚,,理解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不再犯錯,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只能像王老師所講的——這樣的“教育永遠不會走向科學,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階段,而且會越來越行不通。”這一點上我非常信服王老師的關電腦見解,問題學生診療的正確思

  路,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

  在實踐中運用、反思

  雖然說《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給了我們應對學生問題的有效武器,王曉春老師也在書中多次提到,雖然給問題學生分了類,但也只能提供參考,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如果我們的學習僅僅停留在書本中的問題學生分類和機械應對上,大概率不可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不可能在實踐中運用書中的方法,提升自己處理學生問題的能力。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問題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學習理論的最終目的在于實踐運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在實踐中檢驗所得,才能內化、發揚。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5

  問題學生普遍存在,問題學生的教育可謂出力不討好,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總覺得這是個超級難題。帶著懷疑的態度在這個寒假讀了這本書。感覺這本書還是很科學地闡釋問題學生的成因,類型以及相應的教育策略,很有借鑒價值。

  本書對問題學生的分類,很讓我敬佩,作者真是走進問題學生的心里,并且是長期研究才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現把我感受最深的分享給大家:

  一、問題學生的類型有:行為習慣型、厭學型、心理型、品德型、“好學生”型共五大類型。大家可以把本班的問題學生對號入座,這就相當于醫生給病人看病,首先要確定是什么病,然后再對癥下藥,相信病人的病回很快好轉,起碼不會那么沒有效果吧。有些老師可能會說,有些病好看,有些病不好看,沒關系,這本書給每個問題的學生的表現都有詳細陳述,仔細閱讀,肯定會找到自己班的問題生類型的。

  二、問題學生的治療方法。比如行為習慣型問題生,最好把他的毛病列出清單,然后選擇一兩個重點問題首先糾正,但不要把重點放在學習習慣上(如完成作業),因為這最難,容易失敗,是學生失去信心。再如,厭學型問題生的成因最為復雜,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只要不談學習,就是好孩子”,用一個“怠”字形容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最為貼切。他們有的知識漏洞太多,那么有針對性補課會有效果,有的智力特殊,要幫助他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能緩解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厭學型問題生還有好多種,這本書都給我們列舉出來并有相應的解決辦法,讀了之后你會豁然開朗的,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總之,問題生的.教育是一門藝術,都需要我們付出真心,付出愛心,付出精力,付出時間,問題生的問題就會妥善解決,他們也會綻放出鮮艷的花朵,也會接出喜人的果實,對于問題生的教育充滿信心,強烈推薦所有教師都來讀讀這本《問題生診療手冊》,這樣就能幫助更多的問題生成就他們的人生,同時也挽救一批幸福的家庭,這樣來說,我們的工作實在是太偉大了。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6

  讀了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我深深感到優秀的老師應該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師,這里的智慧不僅僅指專業知識扎實,還指在處理一些問題(例如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等)時,能夠冷靜地分析原因,用較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它,而不是每天陳詞濫調,實施“道德教育”,聽得進去的學生,已經聽進去了,聽不進去的還是聽不進去。用王老師說的一句話概括:“想用千篇一律的愛解決形形色色的問題,顯然是不行的。對愛不能迷信。沒有愛不行,光有愛也不行。”

  雖然我還不是一名教師,但就我接受的12年中小學教育而言,我想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就王老師提出的智慧型教育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作為學生,讀王老師的書,我經常對書中的一些話表示贊同。因為王老師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科學地考慮問題!用王老師的原話“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

  是的,當發生問題時,老師應該多問問學生這么做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學生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記得我小時候,曾聽說有人說“隔壁班的某某老師被某某學生氣哭了!”那時的我一直覺得這些調皮搗蛋的學生真是可惡,把老師都氣哭了。讀了這本書之后我轉念一想,其實就算心里有再多的委屈,老師也不應該在學生面前哭。若想用哭,用“愛”來教育這些學生,未免有些太脆弱、太天真。并且在學生面前哭就給這些“問題學生”心中留下印象“這老師好欺負,我才說幾句話她就哭了,我才不怕她呢!”。這樣做,老師不僅失了威嚴,也解決不了問題,還影響了正常的上課。

  換一種做法,如果老師不在課堂上和冒犯他的學生相持下去,給彼此冷靜的時間,等到下課時,找學生聊聊,彼此了解情況,說不定那時大家都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我記得那時我們小學的做法是請老師先回辦公室,然后讓另外一位老師給那位“冒犯老師”的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你怎么就能說那位哭的女老師一定沒有錯?說不定,那位女老師在與學生爭論的時候,頭腦一發熱,也說了冒犯學生的話。雖然我們幾千年的傳統觀念是“尊重老師”,但是一味地批評學生,只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也絕對是不科學的做法。

  同樣道理,當學生成績上出了問題,首先應該站在學生角度去分析成績下降的根本原因。

  從自己當家教的經驗來說,我現在在教的一位學生,每次給她講解完題目的時候,她都說自己明白了,只是懶得在紙上寫一遍。給她教了幾節課后,我發現其實這個學生挺聰明的,許多問題她一點就通,只是太懶了。這個懶惰有時也反映在思維上。例如有些有點難度的`題目,只是要轉一個彎,但是她就不轉。是她不會嗎?不是的。我覺得是她懶得轉,平時寫作業的時候想:“反正老師會講的,不懂的還可以問我的家教”于是在平時的練習中思維就沒有得到很多的訓練,應付有點難度的題目的能力沒有得到訓練,那么在考試的時候,對于難題自然就感冒了!因此我就準備以后每次上課引導她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直接把解題過程告訴他。這樣幾節課后,我發現她的解題能力提高了。

  一位優秀的老師,首先是一位充滿智慧的老師,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務必要用到心理學、社會學等的知識,作為師范生,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7

  當老師,總會遇到“不懂事”“不聽話”“屢教不改”的讓人頭大頭疼的學生。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給了我們應對的有效武器。但如果學習這本書僅停留在表面機械的問題分類和應對分類上,是不可能在實踐中運用書中的方法的,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問題也都有自己的起因、發展、特點。如何抓住書中的要義和精神,讓我們的教育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呢?一要轉變觀點。王曉春老師毫不客氣地指出,很多老師存在理念、情緒、能力方面的不足,不僅不能幫助學生,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問題,甚至就是學生問題的源頭。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意識到教育者的身份并不能讓我們自然擁有必要的思維方式、分析能力、溝通能力等,受教育的是和教育者一樣的有自己獨立思想意識的人,他們身上的所謂問題都有因果,都能解釋,并不以教育者的主觀意愿為轉移。然后我們在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才能用科學思想和研究者心態,去分析、去思考、去診斷。二要培養科學思想。遇到問題不能簡單粗暴地上綱上線:老師家長都是為你好;道理講了這么多,怎么聽不進去;這孩子就是品行有問題,沒救了……而是要冷靜分析:我聽到看到的是不是全部的真相?問題的本質是什么?問題的緣由是什么?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何?問題可能解決到什么程度?有了科學思想做基礎,能力提升才有可能。

  三要多學習,多反思。王曉春老師在書中多次提到,雖然給問題學生分了類,但也只能提供參考,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一方面我們要向包括王老師在內的專家學習,增加自己的理論儲備。一方面我們要通過反思,向自己學習。能運用于實踐的知識,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通過實踐獲得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知識。

  另外,當我們把王曉春老師的理論應用到實踐后,除了提高教育技能,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職業焦慮下降,幸福感增加。通過學習加實踐,對常見的問題學生和學生問題(龍泉中學的問題學生畢竟較少)能做到心中有數,真遇到了也能心平氣和地應對。處理一段時間后一般都會有一定效果,能收獲學生和家長的肯定,頗能體會到自我價值實現的幸福感。

  二、與學生關系升華。一方面,遇到問題學生和學生問題不會反應過激,能平等、平和地對待,學生是能感受到,并作出積極回應的。另一方面,能真正幫學生解決問題,也能給自己在學生心中形象加分。理想的情況是學生信任、佩服、尊重、親近老師。

  總之,《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不僅僅提升了我們的教育技能,還讓我們真正享受到作為教育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教師心得與啟發范文五這個月讀書會指定閱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收益良多。以前在工作中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有一種忽然開朗的感覺。這也印證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只有用理論去指導我們的`實踐才能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這些年一直潛心幫助問題學生,但未進行系統的思考與分析。王曉春老師將問題生主要分成了五大類:

  ①行為習慣型問題生:“懶”。這一類學生突出表現在行為習慣方面,比如違反班級紀律,沒有禮貌,馬虎,遲到早退,一般沒有品德問題,只是愛惹“麻煩”。教育這類學生,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得改正。只需要抓破壞性最大的還有糾正起來容易見效的毛病。逐一進步,不求立竿見影。

  習慣問題根源一般在家庭,我和同行老師們一致認為“問題學生一般問題在家”。所以爭得家長的配合很重要。

  ②厭學型問題生:“怠”。這類學生品德也沒多大問題,只是不愛學習,一談學習就煩。不喜歡聽課,不寫作業。這類學生不適合用懲罰的辦法,尤其是學習懲罰,比如罰抄,只會讓學生更厭惡學習。關鍵是要找到厭學的原因,背景知識問題還是智力問題,基礎差還是學習類型不適應(比如喜歡交流型學習,不喜歡被動聽講)。知道原因,才能知道怎么鼓勵和給予信心、學習成就感。

  ③心理型問題生:“怪”。這類學生思維方式“與眾不同”,狂躁,攻擊性或者憂郁多疑,自殘。這類問題比較難處理,因為往往跟家庭和童年經歷相關,老師工作要慎重,以防守為主,注意溝通方式和對其他同學的提醒教育。避免太過主動而適得其反。 ④品德型問題生:“壞”。這類學生不是簡單的“淘氣頑皮”,而是邪氣。打架搶劫,偷竊錢財,不少人屬于“邊緣生”,價值觀有問題,一只腳已踏入社會,與不良的社會分子有關。這類學生對老師本人的社會經驗和戰斗能力要求較高,盡量以穩定班級大局為主,穩住學生,不激化矛盾。當然必要時需給予紀律處分,甚至聯合公安等機構。

  ⑤“好學生”型問題生:“駭”。這類學生可能具有“雙重人格”,“兩面派”或者抗挫能力差,突然受刺激而爆發出來,做出極端行為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教育好學生關鍵在于不過分捧高他們,讓他們學會接受真實的自我,發現苗頭,預防其崩潰,特別是出事后要讓他們休息一段時間放松自己。

  以上是王老師的研究分類,不僅僅說內容予人啟發,更重要的是能讓我更清晰的看清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才有可能對癥治療。

  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對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無聲、文火慢燉的過程,沒有哪一種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見影,都是需要時間的。教育問題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愛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問題要先問“為什么”,再問“怎么辦”,進而對癥下藥。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導教育教學工作,讓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8

  自從上學期學校安排了教師讀書活動,我從圖書室借閱了幾本自認為適合自己閱讀的圖書,有《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等。起初,也只是隨手翻翻,可真正在閑暇時打開閱讀,卻又不一樣的感受。對《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我特別喜歡,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學生的生源質量,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如何面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這都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從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將教師與醫生放在一起聯想。醫生看病的原則首先是“望、聞、問、切”,即要實事求是,再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刨根問底,進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出藥方治病救人。

  王老師的這本書實際上就是這樣在引導我們的教師應該更加專業一些,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或是僅憑經驗來處理問題。誠然經驗對教師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經驗引來的思維定勢,逐漸懶惰的思維方法有時卻有致命的危險,或者說對于教師個人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人們都說“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夠對每一個人都能洞察心機,再加上可能出現的代溝,初中生當中的一些想法簡直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看似簡單幼稚的問題在他們眼中卻顯得至關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么?是考試?是成績?是升學?這些教育手段漸漸成了目的,凌駕于教育之上,而教師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手段,教育過程甚至成為一種追名逐利的捷徑,試問有多少老師能夠真心去教每一個學生?在這種“目的”的引導下,問題生就真成問題了,很多本不該劃為問題生的也變成問題生了,也許原因很簡單,就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上不去。這應該是每個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我們的學生呢?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多問幾個為什么以外,就是要我們關心學生的需求。現在有太多的學生被家長當做白板從而復制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學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僅僅是家長看來的白板,實際上經過學校及社會的影響,學生這塊板上并不是隨意能刻畫的來的。比如書中分析學生去網吧的原因時就很透徹,說到底就是學生把自己在家在學校以及和同學朋友間未能發泄的東西。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9

  最近閱讀了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從書中我獲得了許多收獲,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疑惑。首先是我從這本書中所得到的一些啟發:王曉春老師在書中定義了什么是“問題學生”?問題生,指的是品德、學習態度、行為習慣、心理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而且用常規手段不能解決其問題,需要進行個案診療的學生。問題學生可以具體分成五種類型:行為習慣型、厭學型、心理型、品德型、“好學生”型。這樣就把問題學生的診療上升到了理論層面,同時他也從實踐上提出了問題學生診療的正確思路:遇到問題,先穩住事態;不急于作是非判斷和道德歸因;不搞“態度掛帥”;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了解情況時,行動觀察法與心理測驗法雙管齊下;橫向、縱向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確診前,要提出多種假設;確診時,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結論合乎邏輯,經得起推敲和質疑;確診時,要首先考慮問題在誰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藥;確診后,一定要有具體的、因人而異的治療措施;根據治療效果的反饋來評估自己的治療并隨時修正之。這些診療思路和手段很有實用性,對于我平時的工作啟發很大。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認同的就是王曉春老師提出的,對待問題學生要“多研究多思考,少說多做”。王曉春老師在介紹每一種問題學生的問題的時候,都在要求老師要冷靜的思考,要仔細的觀察,去了解關愛我們的學生。主張老師要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在我們實際操作中,如果學生沒有認真完成作業,沒有認真聽講,老師就急著把懲罰措施拿出來,這樣只是表面上解決了,但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治,反而還容易使師生矛盾激化。王曉春老師對“不注意聽講”的學生的分析,我覺得非常精彩,非常貼近教學實際。“很多老師遇到嚴重不注意聽講的情況,都簡單認為是學生對學習不重視,或者不想學習。教師的對策,就是給孩子大講學習的重要性,課上提醒、批評、罰站,趕出教室,再解決不了,就請家長,還解決不了,只好懷疑孩子有毛病。”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就是這樣做這的',但后果就是導致學生繼續不聽講,沒有絲毫改善。那老師應該怎么做呢,文中分析了注意力集中問題多是由非智力因素的缺陷造成的,可以分成以下幾類:對學習失去信心的;基礎太差,聽不懂;習慣性懶惰;智力類型與眾不同。對于這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學生,重點是要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少批評,多表揚和鼓勵,不該“哪壺不開提哪壺”,而應該“哪壺開了提哪壺”。總之教育不能簡單粗暴,不能流于表面,要多觀察、多思考,謀定而后動,從根本原因著手去解決問題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關于“問題學生”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問題學生的產生有很大一部分是社會和家庭因素導致的,學校和教育是無法解決的。比如最常見的厭學問題,根據我的觀察和分析,大多數是由于學生學習成績落后導致的。十個手指有長短,成百上千的學生放在一起必然也會有先進和后進,應試教育之下不斷的考試和排名無異于強迫那些后進生一而再的去揭開自己的瘡疤,不斷的去否定自己,在這種連續的打擊之下有誰還能對學習保有興趣呢?對于部分后進生的厭學問題,這不是學生,也不是老師的問題,這是整個應試教育制度帶來的必然結果,單純的學校教育是無法解決的。而“心理型”問題學生往往是由不幸福的家庭環境所導致的,老師能夠幫助到的實在是非常有限。這本書我最大的疑惑就是,老師對待問題學生就像醫生對待病人,指望“對冊診療,對癥下藥”,就能“藥到病除”,這樣合理嗎,現實嗎?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10

  有老師向我推薦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拿到手一下便被其醫學術語化的書名給吸引了。當班主任最頭痛的是什么?還不是怕那幾個“釘子戶”隔三差五給你捅婁子,丟面子,扣分數,“幾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嘛!回想自己最近兩年的班主任生活,有那么幾回,還不是給幾個問題生弄得慘不忍睹、腦汁攪盡。想到這,我毫不猶豫地將這本書帶回家細細閱讀,并暗想:或許等我修煉好了此等醫術之后,對班上的那些調皮的男生或許能找到一些教育的方法吧。

  細細品讀之后,了解到王老師從學習、紀律、道德三大問題入手,剖析了問題學生的種種表現及對應采取的策略。書中既不是單純地提供案例講解,也不是純粹的理論剖析,而是把所有的問題進行有機分類,然后從問題學生的表現入手,透過問題的現象,引導我們發現問題的本質。這樣讀起來,就好像我們也親身在面對問題學生一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看了王老師的高明策略,也會激發我們思維的火花。

  讀完這本凝聚著王老師經驗和心血的經典書籍,我從中收獲一些啟發。如:教育不能沒有愛,教育又不能僅僅依靠愛。曾幾何時,我們的一些專家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持這種觀點的專家認為,我們的教育出現問題,主要是由于教師缺乏愛心,沒有用心去感化學生。是呀,正如著名教育家丏尊所說:“教育之沒有愛,正如池塘之沒有水一樣,沒有水不能稱其為池塘,同樣,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我們面對的是祖國的新一代,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他們更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他們需要老師的愛。我們的老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理解和關懷,用愛心喚醒他們懵懂的心靈。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對那些問題學生,僅僅依靠教師的愛就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面對問題學生的時候,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思維的方法,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不是一味地用愛來遷就學生,“哄”學生。

  王老師闡述了自己的十種見解,其中有一點對我觸動很大。即問題學生診療的正確思路四: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問題生出了問題,教師的第一反應太重要了,正是這第一反應決定了教師后來行動的方向。王老師主張教師遇到問題生出現問題,第一反應最好象科學家見到不明飛行物的照片一樣,懷著好奇心問道:“這到底是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反應導向冷靜,導向詢問和研究,最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對教師心理健康大有好處。校園里經常有年輕的老師“求救”、“求助”某個問題或某個問題學生的處理辦法。也有的老師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只是感到困惑、震驚,急于知道解決辦法,沒有獨立地思考問題的原因。一個問題的研究應該有三步:怎么樣——為什么——怎么辦。而現實中往往有人連“是什么”都表述不清、不全,不想問“為什么”,只望高人指點“怎么辦”。遺憾的是這樣的高人不曾見。

  回想自己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大部分時候都是將犯錯誤的學生訓一頓,訓到學生淚流滿面,承認錯誤,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結果了,然后就此了事。現在想來,這種做法只能是隔靴搔癢,收效甚微。如果當時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將問題前后分析清楚,將學生的狀況搞清楚,了解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不再犯錯,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只能像王老師所講,這樣的“教育永遠不會走向科學,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階段,而且會越來越行不通”。

  我想,教育也應該是一門科學,所以教育出現的問題,我們還是要以科學的態度來解決。而要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得依靠我們教師專業素養的不斷提高,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客觀地處理問題。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11

  作為一名教師,教師的專業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專業素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看書。現在的書非常多,看書就要選擇好書來看,作為教師要多看教育類專著。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又一本好書《問題學生診療手冊》。

  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是直接把“問題學生”進行了分類,逐一進行研究、分析,所以對我這樣一個剛到工作崗位的老師來說是十分受益的。

  初次拿到這本《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時,就隨手翻了一下,寫的還挺通俗易懂的,就開始認真地讀了起來。這本書主要是針對我們教育過程中一些做法提出建議,并結合例子加以說明。似乎覺得有些例子在自身的學生時代也出現過,曾經也出現過類似的一些問題。多虧我的老師的正確引導,他們教育過程中,對我不埋怨,沒有太多的生氣,靜下心來,找到問題的根源,最終把問題解決。

  如今我也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但要繼承我的老師他們的優良教育方式,而且還要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尤其要關注“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一直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重點,也是教師教育的一個大難題。王老師從教育的大前提出發,分析了當前教育的大環境。提出了教育的三種類型:權利型教育、道德型教育、聰明型教育。指出了當前教師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必須從教育理念出發由權利型和道德型向聰明型轉變。既為了教師更好的保護自己,又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的問題教育。

  也許在許多老師看來,學生上課不聽,就是“不想學”;不好好寫作業,就是“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守紀律,就是“成心搗亂”;成績一下降,就是因為“松勁”了。總之,他們能把所有的問題都簡單地、習慣地歸結為覺悟問題、道德問題、認識問題、是非問題,好象只要“認識”提高了,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其實許多學生的問題并不僅僅是這樣而已。假如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是足夠的,而成績一樣沒有辦法提高,那么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進而改變學生對學習的觀念。假如學生上課不聽講,而教師有只知道一味的訓斥卻不站在學生的立場關心學生的身體、心理和家庭情況,那么面對教師的訓斥只能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和對教師教育的反感。假如學生的不守紀律教師只能是批評、呵斥,而不考慮學生的自尊心是否會受到傷害,不考慮學生不守紀律的實際情況,那么,這樣的教育也只是蒼白無力的。

  學生的情況千千萬,想用千篇一律的愛,解決形形色色的問題,顯然是不行的。有些問題需要有恒心,需要長時間的跟蹤指導,會有多次反復,你只有付出智慧和艱辛的努力,才有希望達到理想效果,因為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有時還需轉變家長的觀念和習慣做法,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診斷,盡快轉變不良情況。

  教育是細水長流的過程,沒有哪一種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見影,都是需要時間的。教育問題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愛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問題要先問“為什么”,再問“怎么辦”,進而對癥下藥。王老師就這樣從教育的背景出發、從學生出發,為教師做參謀、為教師做領航,為我們的教育指出了一條陽光大道。讀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我受益匪淺,并將繼續關注各類教育書籍。同時我也將在我的教育崗位嘗試并運用聰明型的教育方式,為更好的開展工作而努力。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12

  看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后,我領悟到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多看、多思考、多問一問為什么,貼近學生的心靈:

  一、老師對待問題學生的態度:遇到問題,先穩住事態。

  作為一個老師來說,對學生有耐心,就能仔細觀察學生的語言和行為,這樣,老師對問題學生的判斷才更加準確。如果沒有耐心,學生的問題行為只會變得更加的糟糕,并且這也不是老師希望看到的,這可能會導致老師的耐心進一步減少。反過來,如果老師對學生有耐心,會發現學生的問題行為的原因,學生的問題行為的處理思路也會變得更清晰,這將促進學生的問題行為的解決。而這結果是老師希望看到的,以后老師對學生也會更有耐心。結合我的經驗來看,我覺得,耐心是問題學生教育的態度基礎。

  書中有這么一段話,“經驗告訴我們,對待問題學生,只要教師一急噪,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動。人在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智地思考問題,問題生也多是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他們沖動起來,可以忘乎所以,老師若跟他們對著干,不但沒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對問題學生進行診療,前提是教師要冷靜。

  二、遇到事情多想為什么。

  平時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碰到問題,比如說學生上課不認真聽,作業不按時完成等等問題時,老是抱怨,怎么辦呢?卻未曾去思考學生為什么上課不認真聽,為什么作業不按時完成,就象王老師分析的,不知道不聽講的原因和不完成作業的原因,怎么能知道對策?好好的反思了下,我想還是因為我們沒有更深入地去了解學生,沒有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所以,教師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應該先思考一下,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

  三、“只會責備別人,不會反思自己”。

  學生的學習問題是老師最關心的問題,總有這樣的一些學生,他們不注意聽講,上課走神,或者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玩些小動作,我們會責備學生不認真聽講,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等等。或向班主任或向家長匯報這種狀況,但我們沒有很好的去想想學生為什么會出現種種問題呢?是學生的`問題還是老師在上課中的課程設計出了問題呢?學生發生狀況,教師最應該做的應該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埋怨學生,埋怨家長,否則,教師本人的能力無法得到切實提高,工作還會繼續碰釘子。

  所以在我的意識里面他們就是沒有認真聽我講課,我上課的時候也仔細觀察了他們,有時候也突然問他我講了什么,他也能回答出來。原來這些學生缺乏明確的自我意識,其實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否在注意聽講,這就需要我們幫助他去分析一下自己的聽講姿態,讓他們作一些小的調整。

  我想,教育是門科學,所以教育出了問題,我們還是要以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去解決。這需要我們教師有良好的素質和科學的發展觀,要冷靜思考客觀的處理。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13

  本學期,以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誕辰紀念日、我國第一個"兒童閱讀日"、第40個國際兒童讀書節為契機,在全縣開展了"好書漂起來·書香滿校園"的漂書活動。

  很久沒有認真的去看一本書了,當拿到《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時,就隨手翻了一下,寫的還挺通俗易懂的,就開始認真地讀了起來。深入讀進去,書中的內容很快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看完十種常見的錯誤思路,不由地感慨,這也正是我所曾犯過的錯誤呀。

  王老師在書中羅列了十種問題學生教育的常見錯誤思路,這留給我的啟示很多。

  一、沒有研究學生的愿望,只有"管"學生的沖動。這叫作"管理壓倒教育"或者"管理代替教育".

  自我反思,年輕氣盛的自己的確存在這樣的毛病,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鬧騰,我有的只是氣,只是責罵,很少會心平氣和地去想為什么會這樣?

  二、不問"為什么",只問"怎么辦"

  事實的確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碰到兩個孩子發生了小摩擦,或者是孩子作業沒做好,課本忘記帶了的時候,辦公室里常常傳出的是嚴厲的訓斥聲:"你說怎么辦?"因為每天面對哪兒繁瑣的事情,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冷靜思考,去詳細詢問為什么,想的只是趕緊把事情處理掉。

  三、把任何問題都道德化,不承認學生的許多問題屬于心理問題和能力問題。

  我們把所有的問題都簡單化地歸結為覺悟問題、道德問題、認識問題、是非問題,好像只要認識提高了,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實際上學生許多問題常常是心理問題或者能力問題。這兩類問題光靠一般的思想教育方式是解決不了的。

  四、沒有多種假設,只有簡單歸因。

  每天的工作量加上每天層出不窮的突發情況,我們面對問題孩子的時候只希望他能夠認認真真地上好課,別惹什么亂子。而事情總是在擔心中發生,所以每當問題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總是簡單地歸因:諸如思想上不重視了,諸如上課開小差了等等。就像程咬金的三斧子,對誰都是一樣的砍法。如果教師不學會遇事提出多種假設的科學思維方式,他們的工作方法就會永遠是簡單化、一般化的。()當然,說說容易做著難,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師,能做到這一點,反正我覺得我還沒有很好的.做到。因為我給不同的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很少花心思去了解他們的學習效果。這恐怕離蘇霍姆林斯基的要求差的太遠了。

  五、思維缺乏邏輯性:

  六、工作方法主觀化、情緒化。情緒上來了,只強調態度,連是非和前因后果都不分。

  七、只會責怪別人,不想反思自我。

  八、迷信權力,迷信管理,迷信說教,迷信懲罰。多數教師在談教育時是愛字為主,但在實施時卻更相信權力、批評和懲罰。他們的辦法是萬金油,幾乎用在什么人身上什么病癥上都可以。

  九、懲罰不見成效的時候,又轉而迷信愛。對于教育,愛只是一個必要和重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沒有愛不行,光有愛也不行。

  十、學校管不好,不切實際地寄希望于家長。

  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似乎覺得有些例子在自身的學生時代也出現過,曾經也出現過類似的一些問題。記得我剛上高一時對讀書真是厭倦到了極點,每天上課就是昏睡,老師問我聽不聽得懂,我就說他不會講課,我不會的不講,會的又在羅里羅嗦。多虧我的班主任彭老師,他在教育過程中,對我不埋怨,不指責,不管我說什么都不但不生氣,還表揚我心直、老實,并想方設法激發我的學習興趣,最終把問題解決。

  如今的我也成為一名有十幾年教齡的教育工作者,我不但要繼承我的老師他們的優良教育方式,而且還要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尤其要關注"問題學生". 教育問題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愛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問題要先問"為什么",再問"怎么辦",進而對癥下藥——這就是王老師《問題學生診療手冊》帶給我最大的收獲與思維洗禮。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14

  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從學習、紀律、道德等方面入手,剖析了問題學生的種種表現及對應采取的策略。書中不是單純地提供案例講解,也不是純粹的理論剖析,而是把所有的問題進行有機分類,然后從問題學生的表現入手,透過問題的現象,引導我們發現問題的本質。讀起來,好像我們也親身在面對問題學生一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里簡單談談讀這本書的啟發:

  教育不能沒有愛,教育又不能僅僅依靠愛。

  對那些問題學生,僅僅依靠教師的愛就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面對問題學生的時候,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新的思維的方法,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不是一味地用愛來遷就學生,“哄”學生。

  王老師的這本書正是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他提到,問題學生診療的正確思路是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問題生出了問題,教師的第一反應太重要了,正是這第一反應決定了教師后來行動的方向。王老師主張教師遇到問題生出現問題,第一反應最好像科學家見到不明飛行物的照片一樣,懷著好奇心問道:“這到底是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反應導向冷靜,導向詢問和研究,最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對教師心理健康大有好處。校園里經常有年輕的老師“求助”某個問題或某個問題學生的處理辦法。也有的老師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只是感到困惑、震驚,急于知道解決辦法,沒有獨立地思考問題的'原因。一個問題的研究應該有三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而現實中往往有人連“是什么”都表述不清、不全,不想問“為什么”,只望高人指點“怎么辦”。遺憾的是這樣的高人不曾見。

  那什么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呢?遇到問題要先穩住事態,有些時候可能只是為了一點面子問題,或者是老師帶著一點偏見,容易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學生沖動,導致教師更加激動,教師需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搭臺階,找退路,但這不是說不教育,而是讓自己在冷靜的狀況下進行教育工作。在了解學生的情況時,學會觀察,但不能迷信自己的眼睛,教師和學生的接觸都是在正式場合,而學生性格的最真實的表現,往往都是在非正式場合看的更清楚。有一些學生會搞點小聰明,在老師面前表現的好,私下里又是另外一種狀況,所以平時很難看到她出現的問題,但經過多方面的了解,對這個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對學生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指導、教育工作。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15

  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正是一本為教師提供教育智慧的書……面對作者在書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學生’,會不知不覺進入一種教育的情景,并忍不住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探討,進而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學生和教育,在享受閱讀快感的同時受到思想的啟迪。打開這本書,我們便打開了教育智慧的‘百寶箱’"李鎮西老師的話語打開了我興趣的天窗。

  深入讀進去,書中的內容很快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看完十種常見的錯誤思路,不由地感慨,這也正是我所曾犯過的錯誤呀。特別是"迷信權力,迷信管理,迷信說教,迷信懲罰"和"懲罰不見效的時候,又轉而迷信‘愛’"這兩條,曾是我最迷茫的。于是我迫不急待地讀下去,十一種正確思路很快讀完, 記得我剛做班主任的時候火氣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在課堂上發脾氣批評學生,有時弄得自己也很難堪下不了臺,而且我發現這種方法批評學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氣了但實際上他只是攝于你做班主任的威嚴而心里不服氣。后來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數。第一招叫做: " 退三進一 " ,為什么撤退呢?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進攻!我們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三個優點,此謂之 " 退三進一 "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你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頭的大金礦。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有這樣一句話: " 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 "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劉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 " 一個丑惡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靈美! " ,我們的學生再怎么調皮也不至于將他同罪犯等同起來吧?我們班有個男生雷益,性格比較反叛,具體表現可以用兩句話來總結概括:班主任說什么他都不樂意,班干部做什么他都認為不對!但是這個學生有一個愛好愛踢足球,口才和反應能力都很不錯,出黑板報也是個人才,一次班會上,我看準時機話題突然一轉: " 但是你有沒有好好想過,你在班上那么有才干卻沒有一個人選你當班干部,你有沒有冷靜的思考過為什么? " 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開始的時候他還只是點點頭,到了后來他自己主動表態,過了一段時間我又跟他出來長談了一次,慢慢的我發現這個學生在學習態度及與同學相處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論分析,不是抽象談理論;有案例,但是不單純講故事。王老師冷靜而理智地解剖著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的一個個教育難題,從中可以看出王老師對教育的愛正傾注于分析之中。讀這本書,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大有幫助的。

【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有感】相關文章:

醫院分級診療工作總結07-07

學習員工手冊心得07-18

優秀員工手冊的心得09-11

員工手冊學習心得04-02

《員工手冊》學習心得03-10

社團手冊編寫策劃書12-16

員工手冊心得體會04-01

放射診療防護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總結12-25

關注海外留學安全——留學安全手冊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