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0 19:14:04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但高一物理難學,這是人們的共識,高一物理難,難在梯度大,難在學生能力與高中物理教學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學生較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學習任務。

  一、高中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制作、閱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閱讀。

  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

  2.初、高中物理思維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維的基礎之上,高中物理教學要求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在初中,物理規律大部分是由實驗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規律要經過推理得出,處理問題要較多地應用推理和判斷,因此,對學生推理和判斷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學生難以適應。

  另外,在初中階段只能通過直觀教學介紹物理現象和規律,不能觸及物理現象的本質,這種直觀教學使學生比較習慣于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對一些事物和現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觀點,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這種由生活常識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識所形成的思維定勢,會干擾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對物理本質的認識,造成學習上的思維障礙。

  3.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內容少,問題簡單,課堂上規律概念含義講述少,講解例題和練習多,課后學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試就沒問題。養成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考試考什么,學生練什么,學生緊跟教師轉的學習習慣。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不會讀書思考,只能死記硬背。

  而高中物理內容多,難度大,課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識相關聯,有的學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對待高中的物理學習,結果是學了一大堆公式,雖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來,就不知從何下手,還有學生因為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每次上物理課,都覺得聽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課容量很大,知識很多,而學生又沒預習,因此上課時,學生只是光記筆記,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能及時地理解老師講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感到物理深奧難懂,從心理上造成對物理的恐懼。

  4.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能力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高中物理對學生運用數學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數學知識:

  (1)物理規律的數學表達式明顯加多加深,如:勻加速直線運動公式常用的就有10個,每個公式涉及到四個物理量,其中三個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學生在解題時常常感到無所適從。

  (2)用圖象表達物理規律,描述物理過程。

  (3)矢量進入物理規律的表達式。這是學生進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難點之一。從標量到矢量是學生對自然界量的認識在質上的一次大飛躍。對于已接觸了十幾年標量的學生,這個跨度非常大,l+l=2,1-1=0,-2<1,“天經地義”,現在突然變了,兩個大小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兩個大小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學生難以接受。

  其次在應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的教學要求上對高中學生也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要能根據具體物理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進行推導和求解,并根據結果作出物理結論;要求學會運用幾何圖形和函數圖象表述、分析、處理問題。

  但初中學生升人高一時,無論在掌握的數學知識量上,還是對已學數學知識應用的熟練程度上都達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運動學中用v-t圖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時學生還沒有學過斜率概念;在運動和力的合成與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數知識,而學生卻只學過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數定義,一般三角函數定義和最簡單的三角公式都還沒有學,學科知識之間的不銜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學的難度。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1.高一物理教師要重視教材與教法研究

  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思維水平了解清楚,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要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并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識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2.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正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所指出教學

  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后,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樣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3次重復、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3.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量和沖量,動量和動能,沖量和功,機械能守恒與動量守恒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4.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確應用;講解相遇或追擊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將物理現象用數學式表達出來;講運動學圖象時,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講解,搞清圖象的意義,進而學會用圖象分析過程、解決問題。

  5.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為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在定義概念和總結規律時,可以直接閱讀教材中的有關敘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講評作業或試卷時,對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對物理概念表達不清而造成的錯誤,要結合教材的講述加以分析,使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在教材上闡述的是一清二楚,應該認真的閱讀教材。可以選擇合適的章節采用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點設計思考題,使學生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讀書,還應設計些對重點的、關鍵性的內容能激起思維矛盾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思維活動。

  (3)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課布置課后作業時,講明下一節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由于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容易遺忘。要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總結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本屆高一從第一章開始就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單元總結,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議,選出好的全班展覽,同時教師提供一份總結以作示范。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①通過課堂提問和分析論述題,培養學生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的習慣,要求學生“講理”而不是憑直覺。

  ②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例題的分析和學生分析、討論、解答物理題,使學生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養成先分析再解題的習慣。

  ③嚴格做題規范,從中體會物理的思維方法,養成物理的思維習慣。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記憶是學習任何知識包括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也是物理創造性的源泉。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高三才發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記憶;要引導學生科學的記憶。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系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

  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系,再行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后,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總之,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方能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學任務。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2

  本學期的高一物理課堂教學,我嚴格落實學校和級部的要求,在高一一級部物理組全體同仁的共同研討后,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讓我感受很多,對本學期教學作階段性反思,為下學期的教學做更好的準備。在教學,教師的不應該是“知識傳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者、質疑者,充分發揮“導向”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能動性。

  一、高一物理是整個高中的階段的基礎

  1、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許多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要通過高一的學習初步形成,只有在高一階段掌握了學習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礎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2、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個較大的臺階,只有跨過了這一臺階,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二、在平時教學中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遇到的一些問題,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1、學生在描述物理現象、表達物理概念和規律、解答物理問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不能較準確的使用物理語言。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避免教師一言堂。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多給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去描述物理現象并通過自己的抽象、歸納出物理概念。讓學生能真正體現自主學習,能夠自動探究,真正學有所得。

  2、在解題的時候審題不清,解題不規范、不嚴謹,缺乏條理和邏輯。為了培養學生的解題規范,課堂上進行例題分析時,應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

  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成績的有效手段

  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一些基本習慣必須要養成。在力學的學習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嚴格作圖。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規范作圖,然后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也養成一個規范作圖的習慣,并且善于把一個物理問題準確地用圖表示出來。二是努力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從答卷情況看,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普遍不好,需要加強訓練。三是規范解題過程。要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表述、論證要有初步的層次性和邏輯性,至少應通順。四是做作業時圖完成任務,過分的依賴教材、參考資料或同學,獨立完成作業的意識不強,應從道理上講清獨立完成作業的重要性,并在布置作業精挑細選習題。

  四、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創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和濃厚的興趣去學習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如在講“超重和失重”之前播放神舟六號發射過程的視頻和費俊龍太空翻跟頭圖片,這樣的引入,能迅速激發學生興趣。

  總之,在平時教學中應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在新課程理念下研究高一學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高一新生渡過這一轉折點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整個高中物理學習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

  20xx.01.29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3

  緊張忙碌的高一上學期結束了。回首半年來的物理教學工作,可以說有欣慰,更有許多無奈。這是第二次帶高一,雖說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并且也有了一點教學經驗,但是有些知識總感覺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不是很順手,有些內容在講解時感覺不是很好。如何教學高一物理,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回顧一下這學期的教學,我把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意初高中教學的銜接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的初步知識以及實際應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制作、閱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閱讀。

  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在教學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一個個具體的物理形象和現象,所以初中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在高中,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經過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學生物理。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

  思維水平了解清楚,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要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并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識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正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所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后,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樣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3次重復、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三、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量和沖量,動量和動能,沖量和功,機械能守恒與動量守恒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四、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

  確應用;講解相遇或追擊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將物理現象用數學式表達出來;講運動學圖象時,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講解,搞清圖象的意義,進而學會用圖象分析過程、解決問題。

  五、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為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在定義概念和總結規律時,可以直接閱讀教材中的有關敘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講評作業或試卷時,對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對物理概念表達不清而造成的錯誤,要結合教材的講述加以分析,使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在教材上闡述的是一清二楚,應該認真的閱讀教材。可以選擇合適的章節采用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點設計思考題,使學生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讀書,還應設計些對重點的、關鍵性的內容能激起思維矛盾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思維活動。

  3、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課布置課后作業時,講明下一節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由于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容易遺忘。要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總結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本屆高一從第一章開始就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單元總結,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議,選出好的全班展覽,同時教師提供一份總結以作示范。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1)通過課堂提問和分析論述題,培養學生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的習慣,要求學生“講理”而不是憑直覺。

  (2)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例題的分析和學生分析、討論、解答物理題,使學生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養成先分析再解題的習慣。

  (3)嚴格做題規范,從中體會物理的思維方法,養成物理的思維習慣。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記憶是學習任何知識包括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也是物理創造性的源泉。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高三才發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記憶;要引導學生科學的記憶。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系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系,再行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后,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總之,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方能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學任務。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4

  按照本學期教導處的教學計劃安排,10月份開展了高一年級的教學質量提高月活動,作為高一年級的物理備課組,每位教師全程積極參與,積極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教學常規管理為基礎,以新課程理念為重點,以改革教學方法為抓手,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加強實驗教學為突破口,努力備好每節課,上好每堂課,從這次教學質量提高月中,老師的業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當然我們也發現了我們在教學中的很多問題,下面對高一物理組在這次教學質量提高月中的活動做如下總結:

  一.教學思路的改變

  今年是高中課堂教學改革的第四年,高中物理課本的知識編排較原來都有很大的改變,而且高一的物理教師很多是高三剛剛下來的教師,還有部分新來的教師,所以我們在教學質量提高月的活動中,為了使大家能夠真正理解課改思想的思想,我們學習了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積極討論,并向參加課程改革多年的老教師請教,通過努力教師們不僅理解了課改思想精髓,而且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為教學實踐奠定了基礎。

  二.教學的常規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以這次教學質量提高月為契機,從加強備課入手,要求中每位教師必須寫詳案,組內的老教師都能以身作則起好帶頭作用,青年教師也不甘落后,他們發揮了各自的特長,每位教師的公開課,都會在每周四的集體備課上進行討論,大家共同提出好的意見和方案,同時老師們也把好的教學素材提供出來,大家共同學習,起長補段,為自己所用。

  三.教學質量提高月的效果

  1、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在一些比較重點的章節,提前布置學生預習,認真解

  孝感一中高一物理組讀課本,儲備一定的知識,同時提出一些書面問題交給老師們進行匯總。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在備課時認真思考,在研究、分析、思考的同時,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有意識地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提問藝術,力爭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并及時記錄。一段時間下來,大多數學生能接受并適應這樣的過程。預習時能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對教材、教師、同學、探究過程等方面都能提出自己的問題。

  2、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

  通過這次的教學質量提高月活動,使教師們成為了有心人,要能把握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備課的時候,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現狀,適時調整教學,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而轉移了備課重心。同時,也促進了教師在課前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讀教材,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在課后及時反思教學過程,迅速作出調整。

  3、課堂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每堂物理課前,一方面,學生通過自己的預習,提前解讀課本,認真思考,已經儲備了一定的知識;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學生想知道想掌握的知識,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融合在課堂教學中,這樣就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甚至在課堂上,敢于提問、愛提問的學生也明顯增多,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不足之處

  1、多媒體的依賴性很大,多媒體的使用不應消弱基本訓練,對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必要訓練是不可少的。例如教師的板書,學生的書寫、板演等。

  2、部分老師拘緊放不開,語言生硬,教態不自然。原因是準備的不是很充分,教學經驗不足,抓不好學生,造成自己講自己的,顧及不到學生。孝感一中高一物理組

  3、沒有注意教學的民主。提問應該根據難易程度發問不同的學生,并加強差生的指導,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這方面老師們做的都不夠。

  4、年輕教師有待成長,表現在示范作用不到位,在黑板上的板書隨意性太強,對學生的板演沒有做出評價等等,反映了老師在教學細節上的把握不足。

  五.后階段的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與研討,發揮集體力量,組織開展公開課活動,通過互相學習,各人取長補短。

  2、在高一物理教學中狠抓基礎知識的傳授,注重推導基本物理規律得出的過程,尤其在實驗班中更應放低身份,從最基礎的開始,從而形成良好的物理習慣和嚴謹的物理思維。

  3、通過對作業的批改,及時了解學情,以學定教。注重學法指導,開發學生潛能。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4、進一步強調規范化解題的要求,遇到計算題老師要引導學生在黑板展示一到兩個規范化板書,個別試卷要當面糾正。

  從這次教學質量提高月的活動中,我們看到了高一物理組的希望,老師們的年齡結構很年輕,但是很有活力和激情,在教學上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虛心地向年長的教師學習,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幫組下,全體高一物理組能成為一個有戰斗力、有凝聚力的集體。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5

  緊張忙碌的高一上學期結束了。回首半年來的物理教學工作,可以說有欣慰,更有許多無奈。這是第三次帶高一,雖說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并且也有了一點教學經驗,但是有些知識總感覺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不是很順手,有些內容在講解時感覺不是很好。如何教學高一物理,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回顧一下這學期的教學,我把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意初高中教學的銜接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的初步知識以及實際應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制作、閱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閱讀。

  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

  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易讀懂。在教學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一個個具體的物理形象和現象,所以初中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在高中,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經過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思維水平了解清楚,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要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并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識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高一物理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

  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后,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樣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3次重復、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三、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四、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

  五、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為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在定義概念和總結規律時,可以直接閱讀教

  材中的有關敘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講評作業或試卷時,對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對物理概念表達不清而造成的錯誤,要結合教材的講述加以分析,使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在教材上闡述的是一清二楚,應該認真的閱讀教材。可以選擇合適的章節采用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點設計思考題,使學生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讀書,還應設計些對重點的、關鍵性的內容能激起思維矛盾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思維活動。

  3、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課布置課后作業時,講明下一節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由于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容易遺忘。要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總結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1)通過課堂提問和分析論述題,培養學生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的習慣,要求學生“講理”而不是憑直覺。

  (2)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例題的分析和學生分析、討論、解答物理題,使學生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養成先分析再解題的習慣。

  (3)嚴格做題規范,從中體會物理的思維方法,養成物理的思維習慣。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記憶是學習任何知識包括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也是物理創造性思維的源泉。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高三才發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記憶;要引導學生科學的記憶。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系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系,再行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后,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總之,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方能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學任務。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6

  高一力學中有關運動、力、牛頓定律、曲線運動、萬有引、功、能量、力等概念和規律,以及力學的物理思想與物理方法是后續的熱學、電學、光學學習的必要基礎,學生在高一打下的物理基礎將影響其整個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高一物理就是高中物理之春。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但高一物理難學,這是人們的共識,高一物理難,難在梯度大,難在學生能力與高中物理教學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學生較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學習任務。

  一、高中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學方法與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的初步知識以及實際應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制作、閱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閱讀。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

  2.初、高中物理思維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一個個具體的物理形象和現象,所以初中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在高中,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經過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維的基礎之上,高中物理教學要求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在初中,物理規律大部分是由實驗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規律要經過推理得出,處理問題要較多地應用推理和判斷,因此,對學生推理和判斷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學生難以適應。另外,由于受初中學生思維能力和物理知識的限制,在初中階段只能通過直觀教學介紹物理現象和規律,不能觸及物理現象的本質,這種直觀教學使學生比較習慣于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對一些事物和現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觀點,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這種由生活常識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識所形成的思維定勢,會干擾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對物理本質的認識,造成學習上的思維障礙。

  3.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內容少,問題簡單,課堂上規律概念含義講述少,講解例題和練習多,課后學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試就OK了”(摘自學生學習總結),養成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考試考什么,學生練什么,學生緊跟教師轉的學習習慣。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不會讀書思考,只能死記硬背。而高中物理內容多,難度大,課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識相關聯,有的學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對待高中的物理學習,結果是“學了一大堆公式,雖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來,就不知從何下手”(摘自學生學習總結),還有學生說“因為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所以每次上物理課,都覺得聽不大明白。這道題還沒懂,老師又開始講下道題”“由于每堂課容量很大,知識很多,而我又沒預習,因此上課時,我只是光記筆記,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能及時地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使學生感到物理深奧難懂,從心理上造成對物理的恐懼。

  4.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能力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高中物理對學生運用數學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數學知識:

  ( 1)物理規律的數學表達式明顯加多加深,如:勻加速直線運動公式常用的就有10個,每個公式涉及到四個物理量,其中三個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學生在解題時常常感到無所適從。

  (2)用圖象表達物理規律,描述物理過程。

  (3)矢量進入物理規律的表達式。這是學生進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難點之一。從標量到矢量是學生對自然界量的認識在質上的一次大飛躍。

  并且在應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的教學要求上對高中學生也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要能根據具體物理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進行推導和求解,并根據結果作出物理結論;要求學會運用幾何圖形和函數圖象表述、分析、處理問題。

  但初中學生升人高一時,無論在掌握的數學知識量上,還是對已學數學知識應用的熟練程度上都達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運動學中用v-t圖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時學生還沒有學過斜率概念;在運動和力的合成與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數知識,而學生卻只學過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數定義,一般三角函數定義和最簡單的三角公式都還沒有學,學科知識之間的不銜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學的難度。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1.高一物理教師要重視教材與教法研究

  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思維水平了解清楚,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要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并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識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2.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正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所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后,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樣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3次重復、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3.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機械能守恒與動能定理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4.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質點等模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熱學要求學生畫氣體狀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確應用;講解相遇或追擊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將物理現象用數學式表達出來;講運動學圖象時,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講解,搞清圖象的意義,進而學會用圖象分析過程、解決問題。

  5.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成能力,養成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為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在定義概念和總結規律時,可以直接閱讀教材中的有關敘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講評作業或試卷時,對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對物理概念表達不清而造成的錯誤,要結合教材的講述加以分析,使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在教材上闡述的是一清二楚,應該認真的閱讀教材。可以選擇合適的章節采用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點設計思考題,使學生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讀書,還應設計些對重點的、關鍵性的內容能激起思維矛盾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思維活動。

  ①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課布置課后作業時,講明下一節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由于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容易遺忘。要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總結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本屆高一從第一章開始就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單元總結,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議,選出好的全班展覽,同時教師提供一份總結以作示范。

  ②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通過課堂提問和分析論述題,培養學生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的習慣,要求學生“講理”而不是憑直覺。

  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例題的分析和學生分析、討論、解答物理題,使學生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養成先分析再解題的習慣。

  ③嚴格做題規范,從中體會物理的思維方法,養成物理的思維習慣。

  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解決物理問題就是運用記憶的物理知識去分析、綜合、推理的過程,“解決問題的能力取決于個人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其性質和組織解構”(J.Aderson, 1983年)。奧蘇倍爾指出:“如果沒有預先存在的可利用的、可區分的、清晰的認知結構,就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記憶是學習任何知識包括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也是物理創造性的源泉。

  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高三才發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記憶;要引導學生科學的記憶。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系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系,再行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后,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只有組織有序的知識才能在需要應用時成功的提取和檢索。”

  好習慣要從小培養起,好的學習習慣要從高一抓起。

  三、實施辦法

  1.在實施教法之中教授學法

  學生學習方法的形成,一個重要的渠道是教師的影響,教師的教法往往是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模式,而教師熏陶學生的重要途徑就是課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另方面就要考慮如何教給學習的方法。

  (1)教學生學會聽課。

  對于一個學生來說,聽課是他學習的中心環節。學生獲取各門知識,主要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這一形式。所以會不會聽課,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的高中學生自上小學以來,雖然已經聽了八、九年老師的講課,然而究竟如何聽好老師的講課、如何聽好某一科、某個老師的講課,卻是一個很少有人問津的問題。至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哪些特點、某個物理教師的講課又有什么特點、學生應如何抓住其特點適應他的教學,聽好他的講課,就更少有人研究了。通常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遵守紀律。但我們卻常12常發現,有這樣一些學生,腦子正常、智力不錯,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但就是學習成績上不去,每每提問,則一問三不知。仔細推敲,究其原因,就是不會聽課,抓不住老師講課的要領。所以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必須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在適當的“火候”,結合知識教學有機地講述:

  ①高中物理學科的課堂授課有什么特點,與其他學科有些什么不同。

  ②高中物理各種類型教材,在講授方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③自己講物理課有哪些習慣,學生應如何做才能適應自己的教學、聽好課。

  (2)教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牢牢抓住基本概念。

  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進行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教師的思路是按照教材的系統,依據人們認識的客觀規律而展開的,所以要教會學生使自己的思維活動跟上教師的思路的展開而展開,這樣就會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學習思維方法和處理問題能力。

  學習高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關鍵。要教會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中,抓住:①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及它是怎樣提出來的。②了解概念的表達方式。③弄清怎樣使用這一概念進行計算或解決實際問題。④搞懂概念的應用范圍和條件。這樣學習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領。學習物理基本概念,還應從反面多問幾個為什么,從不同的角度去加深對它的理解。

  2.在課外輔導中指點學法

  物理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除了課堂上的講授、示范外,在課后的輔導中,再在學法上給以指導和點撥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課外輔導中指點學法,我認為主要應抓住如下四點。

  ( 1)指導學生正確處理理解和記憶的關系,加強記憶,戰勝遺忘。

  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也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和必要條件。沒有記憶,就不可能有一切學習活動。物理課學習,是接受、整理、消化和貯存知識的過程,記憶則是重要的手段。然而,對于物理課的學習,老師們常常強調注重理解,反對“死背硬記”,這是對的。但卻常常被一些學生誤解,把必要的認真閱讀教材、對物理定律、公式的記憶,都說成是“死背硬記”。一概拋棄,頭腦里只有一點似是而非的、模模糊糊的輪廓。所以我認為在對學生的課外輔導中,除繼續強調注重理解、反對死記硬背外,還應抓好兩點:

  ①充分認識記憶在學習過程的重要作用,正確區分在理解基礎上的必要的記憶與“死背硬記”的界線,提倡認真記憶。

  ②教給學生正確的記憶方法。為提高記憶效果,戰勝遺忘,必須幫助學生在認識記憶和遺忘的生

  理過程及性質、加強記憶力的心理要素的基礎上,逐步練習應用系統記憶法、直觀形象記憶法、辨別特征記憶法、及時記憶法、分布記憶法、交替記憶法等有效的記憶方法,與遺忘作斗爭。

  ( 2)在指導學生做習題中,引導科學的思維活動,不斷探索解題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學會三步走:一是認真審題,細致觀察,分清問題的屬性,弄清哪些是直接可知,哪些是間接可知,哪些是顯性未知,哪些是隱性未知。二是認真分析題意,學會兩種分析方法,即從條件到問題和從問題到條件的分析方法,明確解題過程及所用公式、規律等。三是反思解題過程,向自己提出為什么這樣做?還可以怎樣想?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要給學生留思考題,埋伏筆。把教材重要和關鍵部分提煉成問題,引導學生思索和爭論,促進學生認識的深化。

  (4)要指點學生怎樣去預習教材和閱讀課外讀物。教學生列內容提要,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較好形式,關鍵要持之以恒,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做到看書和思考相結合,看書與質疑問難相結合。

  (5)利用課余時間對優秀學生進行培優輔導。

  (6)利用課余時間對后進生進行補差輔導。

  教學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思的過程,希望我們在不斷地反思中更加成熟起來。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7

  這學期擔任高一物理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努力教好高一物理,使學生較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學習任務。

  我認為在工作過程中,以下幾方面我們應該要做好做足的:

  1、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機械能守恒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的現象。

  2.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確應用;講運動學

  圖象時,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講解,搞清圖象的意義,進而學會用圖象分析過程、解決問題。

  3.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成能力,養成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8

  緊張忙碌的高一上學期結束了。回首半年來的物理教學工作,可以說有欣慰,更有許多無奈。這是第二次帶高一,雖說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并且也有了一點教學經驗,但是有些知識總感覺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不是很順手,有些內容在講解時感覺不是很好。如何教學高一物理,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回顧一下這學期的教學,我把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 注意初高中教學的銜接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的初步知識以及實際應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正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所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

  二、 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物理思維能力

  在銜接教學中,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

  三、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確應用;講解相遇或追擊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將物理現象用數學式表達出來;講運動學圖象時,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講解,搞清圖象的意義,進而學會用圖象分析過程、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習慣和能力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在高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3、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課布置課后作業時,講明下一節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 要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1)通過課堂提問和分析論述題,培養學生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的習慣,要求學生“講理”而不是憑直覺。

  (2)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例題的分析和學生分析、討論、解答物理題,使學生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養成先分析再解題的習慣。

  (3)嚴格做題規范,從中體會物理的思維方法,養成物理的思維習慣。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 高三才發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記憶。

  總之,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方能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學任務。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9

  在這一學年里本人工作積極努力,勤于反思。對新課程改革形成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對改變我國教育現狀的應試教育情況充滿希望。一個學期已過去,在這半年里我深刻體會到了做老師的艱辛和快樂,我把自己的青春傾注于我所鐘愛的教育事業上,傾注于每一個學生身上。一個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收獲不少,下面我對這學期的工作作一總結。

  一、思想認識

  在上一學期里,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爭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學生的心目中都樹立起榜樣的作用。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一學期來,我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二、教學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整學期的教學任務都比較重,擔任高一3、4兩個班的物理教學,而且學生素質比較低。但不管怎樣,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經常翻閱教育雜志及《物理新課程標準》《怎么樣當一個合格的老師》等書籍。經常在網上找一些優秀的教案課件學習,爭取各種機會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一學期來,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盡可能的讓不同基礎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勤寫教學感悟。

  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物理課是一門實驗性質比較強的學科,由于學校實驗室的限制,實驗器材不是很完善,我盡最大可能的多做實驗,盡可能地讓課堂讓課堂氣氛活躍,想方設法樹立起他們學習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經常利用課后時間和學生談心,經最大可能的讓學生認識到讀書的價值以及持之以恒的作用。

  三、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處理好學校工作與個人之間的關系,一個學期里沒有缺席過一次,晚上也是堅持經常加班,盡可能的輔導學生,幫想學習的同學解決難題,不時督促自制力差的學生堅持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在新學期中,我應更加勤懇,為學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

  四、主要成績

  通過我的努力有一部分的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興趣,在學生基礎極差的情況下,每個班都培養出一些對物理感興趣的同學,為下學期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表面上的成績并不很突出,但我感覺通過今年的教學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本人的優勢是注重學習,注意積累,善于研究,活潑有激情,教學特點是致力于將書本知識生活化、將書本知識的傳授分解,盡量使學生感覺自己的知識是自己體會出來的、是自己需要的不是老師灌輸的。劣勢是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鉆研缺乏,對書本知識生活化的有趣素材較為缺乏,因教學條件的缺乏讓自己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特別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深深體會到教師工作的艱辛。 五、總結

  教書育人是塑造靈魂的綜合性藝術。在課程改革推進的今天,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綱,研究好學生,爭取學校領導、師生的支持,創造性地搞好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使我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0

  時間總是在充實的工作中過去得飛快。一轉眼,一個學期又即將結束了,回顧過去這一個學期的英語教學工作,有收獲的喜悅與甘甜,但也有挫折時的彷徨與無奈,但這些心靈的歷程使得我更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這份教育工作。為了能夠查缺補漏,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以利于在今后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工作,在此對本學年的教學工作作了一點總結。今年,我任教八年級(3)班(4)班的物理。這兩個班的學生的特點就是兩極分化嚴重,每個班僅有幾名成績稍好的學生,其余成績都較差。比較嚴重的是四班。這個班不僅后進生較多,偏科的學生也不少,而且很嚴重。這使我不得不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不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老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于是我改變“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形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

  第二、使學生明白學習目的要學好物理

  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學物理的目的和意義。要學生了解到學習物理是多么重要,如果我們不懂物理會怎樣?只有學生自覺地把自己的理想與命運和現在的學業聯系起來,才會對英語學習真正感興趣,這種興趣也有可能轉為學習物理的動力。

  第三、培養物理學習興趣

  物理作為一門新的課程,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物理,就要讓學生喜愛物理,讓他們對物理產生興趣。此外我還采取了其它一些方法,如盡多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培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第四、認真備課、上課,改進教學方式、注重輔導學法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我能自覺鉆研教材、研究學生,進行二次備課。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課堂就能夠吸引住學生。本人能做到每天都有積極的精神狀態,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積極的學習氣氛。

  第六、努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相對來說,初中生比小學生獨立性強,自尊心也逐漸增強,渴望得到尊重。師生之間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尊重學生,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溝通和學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為學生歡迎和愛戴的人。上課時我是學生的

  老師,循循善誘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膽求異創新;課后我卻成為他們的好朋友,無話不談,亮起心靈之光。

  一個學期的努力效果如何,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了。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

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學期本人確實學到很多,重要的是如何總結得失,以期在下學期后做得更好。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書本、專家、同行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1

  在這一年中,本人針對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這些班級的物理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具體做法如下:

  一、認真學習新課改理念

  我在學校的組織下,先后參加了學校的新課改暑期培訓班、聽取了課改專家的講座、親身體驗了全國名校廣州八十中學的課堂、收看了杜郎口校長崔其升的報告……這使我的教學觀念徹底回歸到素質教育本位上來了。即要以人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既學會知識,又學會與人合作交流。

  二、抓住外出考察機會,努力提升自我教學水平。

  今年9月份我有幸隨學校的考察團赴廣州八十中學學習新課改的先進經驗。為期三天的學習,我顧不上路途疲憊認真學習八十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與八十中學的老師交流,努力發現八十中學新課改模式的優點。在廣州第八十中學高中部認真聽了7節課,包括兩節化學課、一節政治課、四節生物課(高一1節,高二2節,高三1節),并拍攝了兩節課的全過程。另外還走看了景泰中學和集賢小學的每一間教室的課堂;尤其是參加了一個“課改沙龍”。以上的問題基本上在聽課過程和沙龍討論中得到了解決。可以說這一遭沒有白走,讓我學會了很多,讓我對課改充滿了信心。回來以后,我認真總結,積極談感想、上臨帖課。力求自我快速成長。

  三、認真編制導學案

  開始編制學案時沒有模板,我既不會設置學案欄目,更不會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預習。無奈之下從網上搜索了幾份學案依葫蘆畫瓢制作了兩份學案。但使用過程中總覺得不順手,因為我們的學生來自農村,基礎差,思維節奏跟不上。于是我結合學生學情嘗試自己設計問題,由于太顧慮學生基礎了,結果每一張學案都力求面面俱到,均勻布局,平均使力。又造成了學案內容太多,形式趨向習題化,問題缺乏針對性、重難點內容沒有凸顯出來等新問題。后來,我認真分析教材和學生學情,根據學生的建議和我自己在新課改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的經驗,科學合理設置欄目,注重學案內容的層次性,側重學習方法指導,從而使得我的導學案日趨完善。在9月份學案評比中榮獲“學案十佳”。并且受到了常德市生物教研員謝主任的贊賞。

  四、不斷熟練課堂程序操作

  一開始學校統一要求我們都要按照“六環節”操作。但我在實施“六環節”課堂時,遇到了不少困惑。比如課堂討論環節,學生真正參與討論問題的很少,要么相互之間講些與課堂無關的話題,要么就光站著,最多也就是幾個人相互對一下答案;展示環節就是幾個學生跑到黑板上把答案寫出來,然后,派另一個學生對著黑板念一遍。其他學生說什么就是什么,面對一些最基本的錯誤都不能指出來,更不用什么質疑了。老師左提示右啟發都不起作用;另外,整節課總感覺有學生講小話,課堂紀律非常差。結果下課鈴響了,學案內容還沒有完,老師心理空蕩蕩的,更不用說學生有什么收獲了。可以說整節課就是一節無效課堂。

  通過近3個月的摸索,我在課堂操作上也有了很明顯的進步。主要得益于找到了課堂問題的病根:原來課堂上學生講話,是因為學生紀律觀念不強,同時也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原來學生不討論,主要是我們導學案設計的問題不具討論價值,要么太難,要么太容易;原來學生不質疑,是因為課前預習缺乏獨學的思考……找到這些原因后,我一方面注重師生感情建設,關注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件小事,微笑對待每一位同學。另一方面勵志網加強導學案的研制,爭取導學案上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價值。上好每一節課,上課前,反復琢磨這節課的重難點內容,在“六環節”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嘗試新的方法。比如我在班上嘗試過小組之間競爭講解問題的方法;還嘗試過由某一個學生組織整節課堂教學;也嘗試過由某一組學生評價每位學生展示的答案……總之,現在課堂效率確實提高了很多,學生滿意度也在不斷上升。

  五、虛心學習,積極聽課。

  為了快速提高自我教學水平,我積極主動向身邊的老師學習,經常與老師們交流課堂感受。主動走進課堂聽課,一期下來,我聽課節數已達30多節,讓我收獲不少。另外,我還主動邀請同科組老師聽我的課,為我指出不足。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總之,投身新課改還只有幾個月時間,我還有很多方面做得不成熟、不成功,還需要不斷地向課改榜樣們學習,并努力開發個人智慧,在打造高效課堂過程不斷開拓創新。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2

  緊張忙碌的高一結束了。回首一年來的物理教學工作,可以說有欣慰,更有許多無奈。隨著教育的發展、高中擴招等諸多問題使得我們的生源質量在下降,很多時候我感覺高中物理越來越難教了。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都是平行班,每個班的特點不同。7班因為本人是班主任,課堂氣氛很活躍,并且很多同學有著不敢不學、不得不學的心理,因此考試成績還不錯。然而從上課的狀態來看,我感覺大部分同學沒有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也就不能真正學好物理。而且一部分同學雖然也想學好物理,也很認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終不能真正掌握學好物理的方法。6班學生很老實,課堂氣氛很沉悶,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物理很感興趣,也肯動腦思考,接受能力比較強,只是課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學憑借小聰明課后從不看書看筆記復習,作業也要催著要才能交上來。

  兩個班的學生總體來講都存在“懶”的特點,懶得動筆、懶得動腦,懶得總結。針對這種情況,我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課堂紀律要求嚴格,決不允許任何人隨意說話干擾他人。這一點雖然簡單但我認為很重要,是老師能上好課、學生能聽好課的前提,總的來說,這一點我做得還不錯,幾個“活躍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師厲害,不敢隨便說話。

  2、講課時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應,一旦發現學生有聽不懂的,盡量及時停下來聽聽學生的反應。

  3、盡量給學生最具條理性的筆記,便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回去復習,有針對性的記憶。

  4、注重“情景”教學。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學中我不斷強化它們,對于一些典型的復雜情景,我通常將其分解成簡單情景,提前滲透,逐步加深。每節課我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情景”,每講一道題,我都會提醒學生“見過這樣的情景嗎?”“你能畫出情景圖嗎?”“注意想象和理解這個情景”。

  5、重視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首先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在講授物理規律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而且更要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關系,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6、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時我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

  一年來,我也遇到很多困難。由于課時有限,沒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高中物理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要求又比較高,很多時候物理課后沒有作業或者作業很少,但是一些概念、規律及情景需要學生在課下加深理解,然而學生所欠缺的正是課下的功夫,導致很多學生反映“一聽就懂,一做就不會”。這一點是我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研究探討這個問題。

  總之,上面的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對于大家進行物理教學總結非常有幫助,希望大家認真參考。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3

  新課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學,教師的作用不應該是“知識傳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者、質疑者和示范者,充分發揮“導向”的作用。通過一學期的高一物理課堂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很多,對新課程教學作階段性反思,為進一步實施新課程教學做更好的準備。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提高自身素質。

  一、認識高一物理教學的重要性

  1、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許多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要通過高一的學習初步形成,只有在高一階段掌握了學習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礎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2、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個較大的臺階,只有跨過了這一臺階,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二、及時了解教學中遇到的困難

  在前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我遇到的一些困難,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1、學生在描述物理現象、表達物理概念和規律、解答物理問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不能較準確的使用物理語言。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避免教師一言堂。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多給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去描述物理現象并通過自己的抽象、歸納出物理概念。讓學生能真正體現自主學習,能夠自動探究,真正學有所得。

  2、在解題的時候審題不清,解題不規范、不嚴謹,缺乏條理和邏輯。為

  了培養學生的解題規范,課堂上進行例題分析時,應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一些基本習慣必須要養成。一是嚴格作圖。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規范作圖,然后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也養成一個規范作圖的習慣,并且善于把一個物理問題準確地用圖表示出來。二是努力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從答卷情況看,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普遍不好,需要加強訓練。三是規范解題過程。要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表述、論證要有初步的層次性和邏輯性,至少應通順。四是做作業時圖完成任務,過分的依賴教材、參考資料或同學,獨立完成作業的意識不強,教師應從道理上講清獨立完成作業的重要性,并在布置作業精挑細選習題。

  四、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主動學習

  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創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和濃厚的興趣去學習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如在講“超重和失重”之前播放神舟六號發射過程的視頻和費俊龍太空翻跟頭圖片,這樣的引入,能迅速激發學生興趣。

  這學期,本人擔任高一物理4個班級教學工作,班級人數眾多,又面臨著新課程改革。面對首次接觸的教材,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我在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新教材培訓的同時,虛心向有經驗

  的教師及兄弟學校的同行討教經驗。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很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有了心得體會就及時記下來與同事交流,本學期撰寫論文和教學心得多次參加交流、獲獎、發表。

  總之,教師應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在新課程理念下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高一新生渡過這一轉折點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整個中學物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4

  緊張忙碌的高一上學期結束了。回首半年來的物理教學工作,可以說有欣慰,更有許多無奈。這是第二次帶高一,雖說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并且也有了一點教學經驗,但是有些知識總感覺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不是很順手,有些內容在講解時感覺不是很好。如何教學高一物理,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回顧一下這學期的教學,我把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意初高中教學的銜接。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的初步知識以及實際應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

  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后,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

  三、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量和沖量,動量和動能,沖量和功,機械能守恒與動量守恒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

  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確應用;講解相遇或緊張而忙碌的高一上學期結束了,這半年來本人擔任高一(6)班和(12)班物理教學工作。作為一名新晉教師,在這第一次正式教學工作中,我深刻認識到高一物理教學的重要性,通過解決一些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我感到自己學到了很多,進步了很多。

  這半年我經過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正式走上講臺講課、第一次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一次開展高效課堂、第一次監考、第一次對學生進行教育等等。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正式走上講臺講課。當我走進教室,面對的是許多陌生的面孔,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這些來自不同學校的高一新生迅速的適應于我的教學方式,望著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我深感責任重大。第一堂正課為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使他們對高中的學習生活有一個大致的印象,我用盡渾身解數給同學們展開了一堂精彩的《走進課堂之前》,學生們的熱情很高,也激勵著我更加努力。

  但隨著對物理學習的深入,我發現學生剛入學時對物理的新鮮感正被逐漸繁難的物理知識帶來的壓力所取代,許多學生學習勁頭有所下降,出現了一個低谷。他們對于物理學的基本輪廓及研究過程和方法可以說是空的,特別是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停留在以記憶為主的模式上,想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入門較為困難,因此我在向前輩教師們請教后決定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習方法論引導,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是在講解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時注重其推導方法加以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另外在物理的課堂教學中還強調作業及解題格式的規范,同時我還注意到應該在教學中漫漫滲透物理思維方法的培養,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在對本學期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后我歸納了如下方法:

  第一、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補差方案:這二個班學生基礎較差,學生反應慢,作業大部分相互抄襲。針對這種情況,本人采取了“低起點,低難度,注重基礎”的教學方針,對學生的問題盡量作到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

  第二、對于學生的作業要認真落實。集體評講,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個別問題,單獨找個別學生輔導,對學生中出現的不交作業現象和抄襲現象堅決制止,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并屢教不改的給予適當的處罰。

  第三、課前要反復研究教材,充分閱讀教材,熟習物理新大綱,備好每堂課,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忽略的問題加以強調,對考綱中的重點考點反復講解,反復練習,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熟練。在教學中把握難度,在教學中貫徹“低起點,低難度,逐步到位的”教學思想。

  第四、對學生復習中的重點、難點反復練習,特別是實驗題,學生尤其頭疼,對實驗原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的誤差等不清楚,更談不上將實驗原理進行轉換,進行實驗的設計。針對這些問題,除了仔細給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等,還讓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反復訓練,反復體會,讓學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礙,掌握實驗題的基本解法。并且用多媒體形象演示各種實驗,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了實驗題的做法。

  第五、針對班級的特點采取抓兩頭的做法,讓尖子學生吃得好,吃得飽。在平時的教學工作,讓他們在完成全班必須完成的作業外,適當補充一些難度教大的習題,以便提高學生的能力,對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特別是雙差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重在雙基的落實,但是決不能抄襲。

  當然了在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有時分層教育兩頭抓做得不夠,在平行班的教學中難度過大,導致一些同學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不高,成績有點滯后,平時學習教學教法不夠,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不快,課堂中給學生發揮的時間把握不好等,今后我會加強學習,向要經驗的老師虛心請教,讓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教育水平得到一個大的提高。總之在這半年的工作中可以說有欣慰,也有許多思考。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望在下學年里得到改進。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5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但高一物理難學,這是人們的共識。高一物理難,難在梯度大,難在學生能力與高中物理教學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學生較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學習任務高一物理教學方法有許多,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一、類比在物理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也總在不自覺地應用類比的方法。但由于類比的盲目性和不恰當性,常常出現錯誤。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類比,掌握類比在物理中的應用方法。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不同的研究對象之間有許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它們遵守著相同或相似的物理規律,對它們的研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也受其特征所制約,三者之間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若抓住研究對象的特征作為根據,應用類比,則既可進行傳授知識和知識的應用教學,又可進行物理方法教學

  二、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和手段

  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為學生創沒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物理實驗教學由于自身的特點,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思維空間,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重要陣地。面對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作為物理教師,只要我們抓住物理實驗的每一個教學環節,滲透創造教育,就可以使之成為創造教育的真正有效的陣地,使學生真正成為既有知識、又有能力,適應當代社會的創造型人才。

  創造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知識與創造知識的才能,其任務是要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探討創造力與學習能力的關系,訓練創造思維的方法和創造思維能力,培養研究能力。其實質是,通過加強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的訓練,達到培養創造能力、建立創造意識的目的。現代心理學、創造學研究反復證明:每一個智力正常的人都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只是后天的教育、社會環境和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其潛在的創造力有較大差異,一個人如果較好地掌握了創造學原理和方法,就能在學習和工作中激發潛在的創造能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實驗的具體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為培養他們的物理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常用的間接測量的實驗方法、“控制條件”的實驗方法、“以大量小”的實驗方法、測量微小量的“疊加法”、“替代法”和“比較法”等。教師通過選擇典型的實驗(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實驗、學生實驗等內容),通過多種實驗方案的設計、討論和辨析來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

  三、吃透原理,創新實驗方法

  實驗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一種實踐過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往往埋頭于實驗操作而忽視了原理對實驗的指導作用,或對實驗原理不甚了了。例如在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的“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中,有的學生對原理并不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實驗,勢必使實驗成為“按方配藥”式的機械性操作,這只能提高學生對實驗操作的熟練程度,但不能培養和鍛煉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吃透實驗原理,才能在原理和方法上有所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同一個實驗目的,可以選擇不同的實驗原理,從而創造出不同的實驗情景和操作方法。這是學生實驗教學中一種可供挖掘的創新因素,也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實驗創新能力的一個極好素材。

  四、多媒體技術教學

  為了使學生既能主動愉快地學習,又能從中悟出一定的教學理念,我們不宜千篇一律地沿襲傳統的“一張嘴,一只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尤其在多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沒理由浪費這種科學財富。

  學各學科各有特色,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不同的學科應有不同的授課形式。在物理學科中,盡管以傳授知識為主,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大量物理概念、公式需要記憶和熟悉。如果學校的條件不能夠提供大量的實驗機會,學生則會感到枯燥、乏味。若在科學的教學理論指導下,結合進行多媒體教學,則能讓教、學雙方都收益匪淺。

  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華羅庚曾經說過“人做了書的奴隸,便把活人帶死了……把書作為人的工具,則書本的知識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這句話便揭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面對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孩子要想在社會立足,就必須具備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特別是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能力,在當今,知識與技術若是黃金,則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便是點金術。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迪爾卡,沒上過一天大學,但他憑借自主學習,23歲便創立了解析幾何,而華羅庚也是靠自學一步步從店內學徒成為舉世聞名的大數學家,正如達爾文所說“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得到的”。正是這些人所具有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這些并不是忽視教師的地位,恰恰相反,這正是體現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終生發展的重要性,體現為教師的職能由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為培養學生終身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上。

【高一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11-19

高二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11-19

初二物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11-13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總結11-16

物理教學工作計劃11-08

初二物理教研工作總結11-18

初中物理老師年度工作總結11-14

物理教學工作計劃(15篇)11-18

物理教學工作計劃15篇11-15

高二物理教學工作計劃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