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林語堂語錄

時間:2021-09-30 16:54:28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林語堂語錄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語錄了吧,語錄是指對那些富有哲理與特殊意義話語的記錄,一般用于正式文體。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語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林語堂語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林語堂語錄

林語堂語錄1

  1、寧為花中之萱草,勿為鳥中之杜鵑。

  2、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迷人。

  3、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4、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5、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6、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7、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練的事物,都是我得到同樣的愉快。

  8、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9、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10、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11、所有的宗教都是燈,照亮世界,但基督教是太陽。太陽一升起來,其他的燈都失去了光彩。

  12、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13、但仍有區別,因為中國街頭藝術家給你講催人淚下的故事。而倫敦的則給你些快樂以報答你向他帽子投入了兩便士。

  14、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15、有時,我們聽見別的船上飄來的幽怨悅耳的簫聲。音樂在水上,上帝在天宮。在我那童稚的歲月,還能再希望什么更好的環境呢?

  16、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國人用一種單純而顯明的態度決定了,它存在于樂天知命以享受樸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與和諧的社會關系。

  17、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

  18、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19、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于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于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20、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21、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22、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會變成雪白的銀子;在不該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銀子也會變成一缸清水。

  23、我之所以成為這樣一個人,也就是因此之故。我之所以這樣,都是仰賴于山。這也是人品的基調,我要享受我的自由,不愿別人干涉我。猶如一個山地人站在英國皇太子身旁而不認識他一樣。他愛說話,就快人快語,沒興致時,就閉口不言。

  24、但不論理由怎樣,其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們缺少健全的態度,使他們不能迎合結婚的理想。他們對于婚姻應負的責任,懷有恐懼,且不愿妥協;但結婚正如合伙事業一樣,是必須各自協調,犧牲自我,謀取共同利益的,而他們卻不能負起與婚姻而俱來的責任。

  25、從這時起就有許多外國讀者們都這樣的間著,到后來也知道了他是一個什么人。他的作品說明了他這個人。這本書則更能說明他是什么人。這里收著的文章,也許是最適合林語堂的才能的,當然毫無問題,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這些文章代表了他的思想的鋒芒直刺的特質,它們都是他的才智的天賦的表現。

  26、這時,翠綠與金黃相混,悲傷與喜悅相雜,希望與回憶相間。在我們的生活里,有一段時光,這時青春的天真成了記憶,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還隱約可聞。這時看人生,問題不是如何發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奮斗操勞,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擁有的那寶貴的剎那;不是如何去虛擲精力,而是如何儲存那股精力以備寒冬之用,這時,感覺到自己已經到達一個地方,已經安定下來,已經找到自己心中向往的東西。

  27、我記得我聽過他那深沉、洪亮的聲音,那帶著北京口音的抑揚頓挫的韻律,其中還夾雜幾段適時的、有節奏感的笑聲。能再聽到這樣純正的官話死也心甘!如果那些官僚也掠奪人民,那么他們的掠奪則是文質彬彬,謙謙有禮,整個過程使掠奪者和被掠奪者都感到溫和爾雅。現在的情形不同了。我們現在的官吏只會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他們粗野如牛,笨拙似豬,厚顏無恥,荒淫無度。如果我們必須被掠奪,至少也要掠奪得我們愉快一些。

  28、縱使那是一本關于現實事情的書,親眼看見那些事情或親歷其境,和在書中讀到那些事情,其間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在書本里所敘述的事情往往變成一片景象,而讀者也變成一個冷眼旁觀的人。所以,最好的讀物是那種能夠帶我們到這種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讀物,而不是那種僅在報告事情的始末的讀物。我認為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報紙,并不是讀書,因為一般閱報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發生或經過的情形的報告,完全沒有沉思默想的價值。

  29、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生不完美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們就會很快變得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和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林語堂語錄2

  1、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

  2、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3、人生是殘酷的,一個有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于寬大,或對于朋友過于信任,而走了失著。人生是嚴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付環境,熱情必須和智勇連結起來,方能避免環境的摧殘。

  4、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5、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6、談論到蘇東坡,我們就不能避免“氣”這個字。因為每個文學批評家綜括蘇東坡的個性,必用孟子所說的這個“氣”字。“氣”本是普通字,是空氣,是氣體,是大氣,是精神,是力量,是運動,是悶在心里的惱怒。在《孟子》里,“氣”是哲學的概念,類似柏格森所說的“生氣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氣”。使偉人和匹夫顯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氣上的差異。在孟子的哲學上,“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更簡單說,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精神,人人皆有,是與生俱來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這個“氣”可因得其陶冶營養而增長強大,亦可因消減而衰弱。

  7、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8、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9、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10、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11、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12、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13、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14、生年不滿百,安能為他人拭涕。 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個層次,才不會為近期的憂郁而傷懷,而總是糾結其中不能釋懷。還是那句話說得很好,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么知道現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無須去糾結其中的對錯,因為是沒有對錯的。

  15、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16、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17、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生不完美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們就會很快變得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和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18、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19、因為有這種種假文學,所以我近來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徑。這樣把道德與文章混為一談,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個分別。創作的文學之高下為標準,但是理論的文學,卻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顧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鋮之為人,但是仍可以喜歡他的燕子箋。這等于說比如我的廚子與人通奸,而他做的點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20、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1、如果我自已可以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寫女人魚的故事,想著那女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

  22、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2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24、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25、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26、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27、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28、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29、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30、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31、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32、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33、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34、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35、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國吾民》

  36、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37、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

  38、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39、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40、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41、一位現代中國大學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已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

  42、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43、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44、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45、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我的話》

  46、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47、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48、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49、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50、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51、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于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林語堂語錄3

  “幽默”這個詞兒據說是林語堂發明的。他的《八十自敘》中說:“并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里,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罷了”。在回答“林語堂,你是誰?”時,先生說:“我只是一團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為樂。”不知這算不算幽默。

  我所知的關于林語堂先生最著名的幽默有兩則。

  有一次,林先生參加在臺北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十一點半了,于是林先生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發愣,隨后哄堂大笑。

  另一則是在巴西一個集會上說的:“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安裝有美國的水電煤氣等管子,有個中國廚子,有個日本太太,再有個法國情婦。”

  林語堂先生認為幽默“是一種人生觀的觀點,一種應付人生的方法”。又說“幽默沒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后來在余秋雨的博客中看到余先生說“最高的幽默,是承認多元世界之后的自嘲”。

  于是,春節之閑,讀書之余,也就以自己的職業(咨詢師、講師)幽自己一默。對于以粗話批評人的網友,大概有些味道罷。

  某地大型公開課現場,講師眉飛色舞,學員如癡如狂。講師講到瘋人院案例時不禁狂笑起來,人驚問其故,答:他們要知道我昨天逃出來,今天到這里講課掙錢,一定鼻子都氣歪了!哈!哈!哈!】

  某知名培訓公司開完大會,工作人員向一人調查對會議的意見。這位剛出院的精神病人手中拿著電話本,說:這個劇本不錯,就是出場的人太多!

  問:你家的狗怎么能抑揚頓挫地叫,而且六七個小時不累?答:它跟我去聽成功學講座次數太多啦!

  三位大夫吹牛。甲:我幫張小姐接好手腕,她成了網球高手。乙:我替劉先生裝假肢,他如今是短跑冠軍。丙:我僅僅給一個傻瓜一件紅西服、教會他伸出一根指頭,他就成了中國著名的講師了!

  李顧問:你以前找過顧問嗎?王總答:找過張老師。問:那個蠢貨能出什么餿主意?答:他讓我找您啊!

  王大師給交警部門做顧問三個月后,終于提交了咨詢方案:為了節約成本,馬路上的白色斑馬線,晚上沒人時,必須卷起來入庫!

  一位大師在給企業作診斷:沒有健全的組織、領導沒有權威、所有活動不講效率,員工的凳子也太矮。老總小心地問:這邊幼兒園看過了,下面我們上樓吧?

  老總尋求辦法:咨詢一年了,公司反而虧損200萬?顧問生氣了說:我們一直在指導你們的財務管理么,就不曉得把報表的日期改為一年前嗎?真是白教!

  某市規定,咨詢公司搞垮一家企業,門口掛一個燈籠。一老總在一家咨詢公司門口看到30個燈籠,另一家20個,好容易找到只掛了5個燈籠的一家,接待的顧問說:你得排隊,我們才開業一周,實在太忙了!

  咨詢師、培訓師、企業家三位都被判死刑,行刑前可以提一個要求。咨詢師希望能把咨詢經驗整理出來,培訓師要求做最后一次演講,企業家大喊:在他們的經驗整理出來和做演講之前,先把我殺了吧!

林語堂語錄4

  1.每一個都喜歡。

  2.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4.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5.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6.寧為花中之萱草,勿為鳥中之杜鵑。

  7.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8.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9.每個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種前因的影響。

  10.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11.人生目的即在純潔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12.目光放遠一點你就不會傷心了。

  13.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14.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15.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16.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17.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8.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19.一個人的命運是依他過去和現在的行為作決定。

  20.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

  21.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22.人類是一種好奇的、夢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動物。

  23.依常例而言,好的談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4.現代的人們對人生過于嚴肅而充滿著煩擾和糾紛。

  25."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

  26.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

  27.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28.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29.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練的事物,都是我得到同樣的愉快。

  30.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體悟謙虛是祖。

  31.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32.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33.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4.一人如恨一本書之作者,則讀那本書必毫無所得。學校教師請記住這個事實。

  35.智慧跟人事很少關系,因為人事多數是受我們的動物熱情所支配。

  36.一個人心中有了那種接受最壞遭遇的準備,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37.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38.人生必有癡,而后有成。癡各不同,或癡于財,或癡于祿,或癡于情,或癡于漁。

  39.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40.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41.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42.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43.所有的宗教都是燈,照亮世界,但基督教是太陽。太陽一升起來,其他的燈都失去了光彩。

  44.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45.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世界里充當配角。

  46.短短橫墻,矮矮疏窗,花渣兒小小池塘。也有些風,有些月,有些涼。

  47.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48.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類社會,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因此,“城中隱士實是最偉大的隱士”。

  49.任何現實主義的生命哲學必定涉及關于人類生存的一些特定的生態事實,生與死。

  50.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的人的事業人品,與生而俱來,由生活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

  51.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愛,并且通情達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罷了。

  52.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53.女孩子知道自己有人對她癡情,對大家會更文雅、更和藹、更同情,因為她在愛人的眼光中找到了自己。

  54.所有的婚姻,任憑怎么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

  55.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56.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不得不讀之書。

  57.人生譬如一場滑稽劇,有時還是靜觀而微笑,勝于參與其中一份子。

  58.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吃。

  59.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60.中國人有一種輕視少年熱情的根性,也輕視改革社會的新企圖。

  61.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62.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63.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64.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迷人。

  65.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66.父愛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母愛卻是與生俱來的。

  67.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68.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69.用愛情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要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

  70.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71.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72.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73.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74.豁達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便是幽默。

  75.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76.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

  77.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

  78.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79.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80.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81.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82.人生的盛宴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胃口怎么樣。

  8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84.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85.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86.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姿態上。姿態是活的,臉孔是死的,姿態猶不足,姿態只是心靈的表現,美是在心靈上的。

  87.男人就像是一本書,看看封面呢,金光閃爍,再看看序言,引人入勝,可等你拿到手,凈手焚香去讀,也許就讀不下去了。

  88.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89.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

  90.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霉,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布腦膜炎的小機體。

  91.有價值的學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練”,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學”。他們只是愛好書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讀下去。

  92.夢想不論怎么模糊,總在我的心底,我的心永遠得不到安寧,直到它們一一成為現實。

  93.男人就像這支筆,總想在一張白紙上揮灑丹青;而女人結了婚,就像白紙上有了痕跡,男人畫得不好,就怪這白紙有毛病。

  94.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95.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96.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97.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98.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并不記掛于心中,只是不喜愛此等人而已,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蘇東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從不恨人。

  99.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100.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101.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102.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103.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須要寫什么。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104.但仍有區別,因為中國街頭藝術家給你講催人淚下的故事。而倫敦的則給你些快樂以報答你向他帽子投入了兩便士。

  105.大概英國式的陶養,性格越養越剛,中國式的陶養,越養越柔,到了優柔寡斷的地步,已經德高望重了

  106.他并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107.我想我和別人一樣是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上帝有我母親一半愛我,也就不會送我下地獄。如果我上不了天堂,地球就該死。

  108.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109.一般來說,過著更富足、更完美生活的人,是那些有著豐富的需求和欲望的人,而不是隨遇而安、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的人。倫敦郊外的流浪漢對爐邊安樂不羨慕,不嫉妒,他一定不是高級動物。

  110.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點,可以是全身弱點,這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放一陣子之后,重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再次端架子,走到前臺去扮演好需扮演的角色,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贊美。

  111.說他是火性并無不當,因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簡單說來,他的氣質,他的生活,就猶如跳動飛舞的火焰,不管到何處,都能給人生命溫暖,但同時也會把東西毀滅。

  112.每個人都知道女人的美麗,是在她們予人一種莫名其妙遍尋不著的感覺,古老的城市如巴黎與維也納所以耐人尋味,是因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確知某一個小巷會有什么東西出現。一個圖書室也是同樣的道理。

  113.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114.一個強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115.每個人都有一種感覺安全的希望,例如生病時有人看護,憂慮時有人安慰,疲倦時有人服侍,結婚正可以滿足人類這種希望。結婚以后,夫婦兩人可以共同擬定目標,由理想、計劃、奮斗,使理想成為事實,而獲得無窮的樂趣。

  116.理想的哲學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117.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118.我在《生活的藝術》里說,理想的人並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個令人喜歡而通情達理的人,而他也不過盡力做那么樣的一個人罷了。

  119.因此我被迫重整旗鼓,為月亮辯護,捍衛她不致被消滅。因為我生怕中華民族一旦喪失欣賞朗月,享受清風的能力,這個民族就會變得更加渺小粗俗、惟利是圖了。

  120.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于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于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121.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國人用一種單純而顯明的態度決定了,它存在于樂天知命以享受樸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與和諧的社會關系。

  122.當然,男人寧愿要免費投入懷抱的女人,他們說這樣的女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所有男人都喜歡美貌多情而又分文不取的女人。

  123.有時,我們聽見別的船上飄來的幽怨悅耳的簫聲。音樂在水上,上帝在天宮。在我那童稚的歲月,還能再希望什么更好的環境呢?

  124.我以為我像別人同樣有道德,我還以為若上帝愛我能如我母親愛我的一半,他也不會把我送進地獄去。我這樣的人若是不上天堂,這個世界不遭殃才怪。

  125.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智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麗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126.時,一個結了婚的人,其在社會的地位,也比較使人有一個良好的印象。一個男子如果老不結婚,將使人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心理學家就曾說過,一個女子如果始終不結婚,最容易發生變態心理。

  127.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128.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129.人們經常存在這樣的觀念:“女娼”與“男盜”相提并論,女人群中的淘金者卻不可與男人中的銀行家同日而語。我認為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因為盜賊無誤可賣,而淘金者有--她們的色相。

  130.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131.我之所以成為這樣一個人,也就是因此之故。我之所以這樣,都是仰賴于山。這也是人品的基調,我要享受我的自由,不愿別人干涉我。猶如一個山地人站在英國皇太子身旁而不認識他一樣。他愛說話,就快人快語,沒興致時,就閉口不言。

  132.人生世上,他的問題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樣去實現這目的,而是怎樣去應付此生,怎樣消遣這五六十年天賦給他的光陰。他應該把生活加以調整,在生活中獲得最大的快樂,這個問題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樂一樣實際,而不是形而上的問題。

  133.理想人物,應屬一半有名,一半無名;懶惰中帶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于窮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古玩也收藏一點,可是只夠擺滿屋里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很用功;學識頗廣博,可是不成為任何專家;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是中國人所發現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134.在中國多一見識長進人時,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時;多一聰明同胞時,便是國事走入一步黑甜鄉時,舉國皆鼾鼾睡到曉,憨憨直到老,舉國皆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之圣賢,而獨無一失計之糊涂漢子。舉國皆不吃眼前虧之好漢,而獨無一肯吃虧之弱者,是國家之幸乎?是國家之幸乎?

  135.婚姻生活,如渡一大海,而你們倆一向都不是舵工,不會有半點航海的經驗。這一片汪洋,雖不定是苦海,但是頗似宦海、欲海,有苦也有樂,風波是一定有的。如果你們還在做夢,只想一帆風順,以為婚姻只有甜味,沒有苦味,請你們快點打破這個迷夢。但是你們做夢,罪不在你們。世上老舵工航海的經驗,向來是諱莫如深的。你們進過大學,受過高等教育,懂得天文地理的常識,但是沒人教授過你們婚姻的常識。

  136.我誠實告訴你,結婚生活不是完全沐在蜜浴里的,一半也是米做的。瑪麗,你脊粱須要豎起來,一天靠吃蜜養活是不成的。你得早打破迷夢,越早排棄你韶齡小女學生桃色的癡夢,而決心做一活潑可愛可親的良伴越好。因為羅曼蒂克不久要變成現實,情人的互相恭維捧場,須變成夫婦相愛相敬的伴侶生活。假定你不能叫興哥把你看做一個可敬可親的女人,也別夢想他要捧你做一個絕代的小天使。

  137.使幽默不墜于冷嘲,那最大的因子,是純在真的同情罷,同情是一切事情的礎石;幽默不怕多,只怕同情少,以人生為兒戲,笑著過日子的是冷嘲,深味著人生的尊貴不失卻深的人類愛的心悄而笑著的是幽默罷。……靠著嫣然的笑的美德,在我們蕭條的人生上,這才也有一點溫情流露出來。”在這個標準下的幽默和林大師的“閑適個人情調”是正相反的,所以他永遠不懂得“幽默”。凡是深入社會,體味人生,他自己認為是左派的事,他自己就否認“幽默”。

  138.我的一生中所做過的許多事需求上帝寬佑,倒是未做過的事,反而是我的美德。我不曾寫過一篇當局嘉獎的文章,我不曾吆喝傭人,我不曾白拿百姓一個錢,這個社會不缺歌功頌德的人,但缺威武不屈的人;不缺到處捐款的人,但缺富貴不淫的人;不缺貧困潦倒的人,但缺貧賤不移的人。

  139.究而言之,一個人一生出發時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體和靈敏的感覺之外,只是一個快樂的孩童時期----充滿家庭的愛情和美麗的自然環境便夠了。在這條件之下生長起來,沒有人會走錯的。在童時我的居處靠近自然------有山、有水、有農家生活。因為我是個農家的兒子,我很以此自詡。這樣與自然得有密切的接觸,令我的心思和嗜好俱得十分簡樸。這一點,我視為極端重要,令我建樹一種立身處世的超然的觀點,而不致流為政治的、文藝的、學院的,和其他種種式式的騙子。

  140.從這時起就有許多外國讀者們都這樣的間著,到后來也知道了他是一個什么人。他的作品說明了他這個人。這本書則更能說明他是什么人。這里收著的文章,也許是最適合林語堂的才能的,當然毫無問題,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這些文章代表了他的思想的鋒芒直刺的特質,它們都是他的才智的天賦的表現。

  141.我要一些好朋友,和生活本身一樣熟悉、親切的朋友,我對他們不必拘禮節,他們向我傾訴他們的遭遇、婚姻及其他私事的朋友,能夠引幾句阿里斯多芬語錄、又能開幾句下作玩笑的朋友,有一定的嗜好,對人、事有確定的見解,有各自的信仰也能尊重我的信仰的朋友。

  142.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他對自己說:“我非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不可,我非讀索福客儷(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讀伊里奧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夠成為有教育的人。”我敢說那個人永遠不能成為有教育的人

  143.當年一聽陳友仁的英文,受了感動,就參加了漢口的革命政府,充任外交部的秘書,做了四個月,棄政治而去,因為他說,他“體會出來自己是個草食動物,而不是肉食動物,自己善于治己,而不善于治人。”他曾經寫過:“對我自己而言,順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144.但不論理由怎樣,其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們缺少健全的態度,使他們不能迎合結婚的理想。他們對于婚姻應負的責任,懷有恐懼,且不愿妥協;但結婚正如合伙事業一樣,是必須各自協調,犧牲自我,謀取共同利益的,而他們卻不能負起與婚姻而俱來的責任。

  145.坂仔村之南,極目遙望,但見遠山綿亙,無論晴雨,皆掩映于云霧之間。北望,嘉溪山轟立如鋸齒狀,危崖高懸,塞天蔽日。冬日,風自極狹窄的狗牙谷呼嘯而過,置身此地,人幾乎可與天帝相接。接近東南敞亮處,有一帶橫嶺,家姐家兄即埋葬于斯。但愿他倆的墳墓今日仍然未遭毀壞。二姐之掙扎奮斗請求上學的經過,今日我依然記憶如新。

  146.人生永有兩方面:工作與消遣,事業與游戲,應酬與燕局,守禮與陶情,拘泥與放逸,謹慎與瀟灑。其原因在于人之心靈總是一張一弛,若海之有潮汐,音之有節奏,天之有晴雨,時之有寒暑,月之有晦明。宇宙之生律無不基于此循環起伏之理,所以生活是富有曲線的。

  147.我記得我聽過他那深沉、洪亮的聲音,那帶著北京口音的抑揚頓挫的韻律,其中還夾雜幾段適時的、有節奏感的笑聲。能再聽到這樣純正的官話死也心甘!如果那些官僚也掠奪人民,那么他們的掠奪則是文質彬彬,謙謙有禮,整個過程使掠奪者和被掠奪者都感到溫和爾雅。現在的情形不同了。我們現在的官吏只會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他們粗野如牛,笨拙似豬,厚顏無恥,荒淫無度。如果我們必須被掠奪,至少也要掠奪得我們愉快一些。

  148.皇帝現在深悔對反對派的懲處。也許是命運對人的嘲弄吧,蘇東坡剛剛安定下來,過個隨從如意的隱居式的快樂生活,他又被沖激得要離開他安居之地,再度卷入政治的漩渦。螞蟻爬上了一個磨盤,以為這塊巨大的石頭是穩如泰山的,哪知道又開始轉動了。

  149.處貧濺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閑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每一個革命在未得勢之前,能表現出最大的力量與團結;但在既已得勢,既已清除反對力量之后,則開始由內部的紛爭而分裂,終至崩潰。在力圖推翻別人時,人性中的精華發揮作用;在企圖控制別人時,則人性中之糟粕發揮作用。“天下之理,戒然后有慧,蓋慧性圓通,必從戒謹中入。未有天君不嚴而能圓通覺悟也。

  150.蘇東坡總是得到歷朝皇后的蔭庇。在他受審時,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現在又是英宗皇后拔擢他得勢。甚至在他一生中較晚的歲月里,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攝政事,他就客死蠻荒了。"

  151.父親是個無可救藥的樂觀派,銳敏而熱心,富于想像,幽默詼諧。在那些長老會牧師之中,家父是以極端的`前進派知名的。在廈門很少男孩子聽說有個圣約翰大學之時,他已經送自己的孩子到上海去受英國語文的教育了。家父雖然并不健壯,他的前額高,下巴很相配,胡須下垂。據我的記憶,我十歲時,他是五十幾歲。我記得他最分明的,是他和朋友或同輩分的牧師在一起時,他那悠閑的笑聲。他對我們孩子,倒是和藹親切,但是若以一般年老的父母而論,他也有幾分嚴厲。

  152.我還想起來,我十幾歲時的頭腦,常常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事。在很早的時候,我就問上帝是否是無所不在,若是的話,那一定是“頭上三尺有神明”還有,為什么我們每逢吃飯前先要感謝上帝。我很早就推出了結論,那就是,雖然我們吃的米不見得是上帝賜予的,我們總是要謝謝那位原始的賜予者,就猶如在歷史有一段太平的歲月時,老百姓要感謝皇帝一樣。

  153.童年時,每年到斜溪和鼓浪嶼去的情形,令人畢生難忘。在斜溪,另一條河與這條河匯合,河水遂展寬,我們乃改乘正式家房船直到縣中大城漳州。到漳州視野突然開闊,船蜿蜒前行,兩岸群山或高或低,當時光景,至今猶在目前,與華北之童山濯濯,大為不同,樹木蔥蘢青翠,多果實,田園間農人牛畜耕作。荔枝,龍眼,朱欒等果樹,處處可見。巨榕枝柯伸展,濃陰如蓋,正好供人在下乘涼之用。冬季,橘樹開花,山間朱紅處處,爭鮮斗艷。

  154.縱使那是一本關于現實事情的書,親眼看見那些事情或親歷其境,和在書中讀到那些事情,其間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在書本里所敘述的事情往往變成一片景象,而讀者也變成一個冷眼旁觀的人。所以,最好的讀物是那種能夠帶我們到這種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讀物,而不是那種僅在報告事情的始末的讀物。我認為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報紙,并不是讀書,因為一般閱報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發生或經過的情形的報告,完全沒有沉思默想的價值。

  155.我生在前清光緒二十一年(西歷一八九五年),時值滿清帝國末葉,光緒年輕,雖然在位,姑母慈禧太后,獨握大權,在國勢岌岌可危之日,這位老太婆驕奢淫逸。我之降生,正值中日戰爭起,中國慘敗,訂馬關條約,割臺灣與日本。中日戰爭之前,慈禧太后將用以建立中國海軍的款項,去修建頤和園。據記載,戰爭爆發后,中國一艘炮艇,曾以僅有之兩發炮彈,參與戰斗。的滿清官僚曾自各國采購大小不同的炮彈,借以中飽自肥。日本則在明治維新之下,勵精圖強,后來在一九〇四年在日俄戰爭中擊敗帝俄,滿清王朝本已是行尸走肉,若干年之后,依然是行尸走肉。

  156.該中國人之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為而無效,何如不為以養吾生。只因此一著,中國文明乃由動轉入靜,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為重持久不重進取,重和讓不重戰爭之文明。

  157.什么叫做“幽默”呢這是“Humour”一種的音譯。最初出現于《語絲》周刊,當時林大師這么譯出,魯迅先生嫌這兩字容易被誤解為“靜默”、“幽默”,曾表示異議。后來李青崖兄譯之為“語妙”,唐相侯譯之為“諧穆”。“諧穆”最為適當,“諧”代表一面,“穆”又代表一面,合之恰可代表“Humour”全義,可是社會上已流行了“幽默”的譯名,也就無法改正了。自從“幽默”風行,社會上就把一切“滑稽”“俏皮”的都當作“幽默”,以為引人發笑的笑料都是“幽默”;歧義一出,本義晦暗,論語的讀者滿天下,而“幽默”的知己無半人,也可說是論。

林語堂語錄5

  1、 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林語堂

  2、 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林語堂

  3、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4、 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林語堂

  5、 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6、 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 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語堂

  7、 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林語堂

  8、 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林語堂

  9、 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林語堂 《蘇東坡傳》

  10、 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林語堂 《蘇東坡傳》

  11、 中國人有一種輕視少年熱情的根性,也 輕視改革社會的新企圖。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12、 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林語堂

  13、 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林語堂

  14、 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林語堂

  15、 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16、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17、 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林語堂

  18、 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林語堂 《有不為齋隨筆》

  19、 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林語堂

  20、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林語堂 《蘇東坡傳》

  21、 林語堂老先生評及蘇軾: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林語堂

  22、 我們的國運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達到一種彌漫著初秋精神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歡樂,希望夾著追憶。到了生命的這個時期,春日的純真已成追憶,夏日的繁茂余音裊裊,我們瞻望生命,問題已不在于如何成長,而在于如何真誠度日,不在于拼命奮門,而在于享受僅余的寶貴光陰,不在于如何浪費體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實力,準備過冬。自覺已到達某一境地,安下心來,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也自覺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輝煌雖然顯得微不足道,卻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韌力。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23、 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林語堂 《京華煙云》

  24、 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林語堂 《蘇東坡傳》

  25、 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霉,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布腦膜炎的小機體。 ——林語堂 《薩天師與東方朔》

  26、 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林語堂 《蘇東坡傳》

  27、 發揚過去而繪畫未來是容易的,檢閱現在而冀獲未來之光明與了解是困難的。因為在光榮的過去與可能的未來,二者之間,橫亙著一個山谷,你要跨過它,必先下降然后上升。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28、 快樂哲學 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 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29、 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0、 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林語堂

  31、 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林語堂

  32、 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3、 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林語堂 《京華煙云》

  34、 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5、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6、 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37、 享受大自然不單是限于藝術和圖畫,顯現于我們眼前的大自然是整個的,它包括一切聲音/顏色/精神和氣氛。人則以了解生活的藝術家的資格去選擇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來。這是一切中國文人所共持刀態度。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38、 我認為風味或嗜好是閱讀一切書籍的關鍵。這種嗜好跟對食物的嗜好一樣,必然是有選擇性的,屬于個人的。吃一個人所喜歡吃的東西終究是最合衛生的吃法,因為他知道吃這些東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順利。讀書跟吃東西一樣,“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教師不能以其所好強迫學生去讀,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們一樣。如果讀者對他所讀的東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39、 “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涂為尤難”,此絕對聰明語,有中國人之精微處世哲學在焉。蓋中國人之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為而無效,何如不為以養吾生。 ——林語堂 《中國人的智慧》

  40、 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41、 "因為有這種種假文學,所以我近來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徑。這樣把道德與文章混為一談,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個分別.創作的文學之高下為標準,但是理論的文學,卻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顧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鋮之為人,但是仍可以喜歡他的燕子箋。這等于說比如我的廚子與人通奸,而他做的點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林語堂"

  42、 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林語堂 《蘇東坡傳》

  43、 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林語堂

  44、 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林語堂 《蘇東坡傳》

  45、 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46、 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林語堂

  47、 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林語堂

  48、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林語堂 《蘇東坡傳》

  49、 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林語堂 《林語堂散文》

  50、 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林語堂

林語堂語錄6

  1、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2、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3、目光放的遠了,你就不會悲傷了。

  4、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5、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6、人生目的即在純潔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7、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8、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9、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10、一個人的命運是依他過去和現在的行為作決定。

  11、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2、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

  13、父愛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母愛卻是與生俱來的。

  14、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15、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16、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7、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

  18、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19、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20、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21、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22、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不得不讀之書。

  23、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24、人生譬如一場滑稽劇,有時還是靜觀而微笑,勝于參與其中一份子。

  25、人生的盛宴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胃口怎么樣。

  26、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吃。

  27、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28、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29、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30、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31、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32、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3、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世界里充當配角。

  34、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35、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36、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37、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38、豁達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便是幽默。

  39、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40、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

  41、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類社會,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因此,“城中隱士實是最偉大的隱士”。

  42、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姿態上。姿態是活的,臉孔是死的,姿態猶不足,姿態只是心靈的表現,美是在心靈上的。

  43、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44、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45、男人就像這支筆,總想在一張白紙上揮灑丹青;而女人結了婚,就像白紙上有了痕跡,男人畫得不好,就怪這白紙有毛病。

  46、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47、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48、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49、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50、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51、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52、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53、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54、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55、一個強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56、理想的哲學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57、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58、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59、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60、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么知道現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無須去糾結其中的對錯,因為是沒有對錯的。

【林語堂語錄】相關文章:

經典的語錄09-26

【熱】經典的語錄10-06

【精】經典的語錄10-06

【熱門】經典的語錄10-06

【薦】經典的語錄10-06

經典的語錄【熱門】10-05

經典的語錄【薦】10-05

【推薦】經典的語錄10-05

經典的語錄【熱】10-05

經典的語錄【推薦】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