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時間:2023-04-16 08:06:09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14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14篇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1

  國學的學習有助于形成我“真、善、美”的人文價值的觀念。

  國學經典是古代圣賢思想、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所具有的文學價值以能它所包蘊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這些傳統文化概念中的正面的'人文價值是我們民族文化中不可放棄的精髓。誦讀它,可以修養身心,增加智慧,開啟成功之門;誦讀它,可以讓人懂得認識美、領略美、欣賞美、享受快樂人生。“腹有詩書氣自華”。開展經典誦讀,有利于使我們樹立遠大目標,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我們把國學經典熟誦于口,濡染于心,會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品性和修養。在誦讀經典的同時,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圣人的言行來規范自己的言行,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學會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養。正是“讀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2

  中華古國,悠悠五千載;中華禮貌,綿綿無千年;中華經典,浩浩五千卷。中華經典的星空里,群星閃耀。詩情融花意一體,智慧與活力齊飛。閱讀經典就猶如與先哲同行,聆聽他們對世界、對歷史、對人生的感悟,就會被那蓉智的思想靈光所感染,比如,《三字經》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的言而有信;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的廣闊胸襟;《道德經》中的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的宇宙萬物的奧妙……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廣闊偉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夢想;其中不僅僅蘊含著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淀著一個偉大民族不朽的靈魂。毋庸置疑,國學經典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約定俗成的輔助教學書,成為一種長效的民族素質滋養濟,更是當代學生學習的模范用書。

  是這本書教會了我何為真誠,讓我領略了真誠的無限魅力!以言語溫暖他人也是泛愛眾。人生有限,可祝福別人的機會屈指可數,利用好自會喜悅。當教師以真誠心幫忙學生,昔日視若無睹的機會驟然間變得清晰可見、觸手可摸。方知沒有哪種職業會比國學經典更有功勞、最愉快,漸漸在享受經典。原先我的生活習慣不節儉,此刻的習慣令人贊嘆,這一切佳績源于《弟子規》潛移默化間教會學生逐漸構成高尚的品德、強烈的職責感,嚴謹細致、團結守信、處處為人著想的待人處世方法,鍥而不舍、善思好學的態度。德育和教學并駕齊驅,相得益彰。

  我喜歡眼見為實。一本《弟子規》讓我明白立身處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于圣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中,慶幸圣賢與己如影隨形。懂得經典是拿來做的,不知何時起贏得了家長從未有過的尊敬,只因我請了古圣先賢來幫我。

  樹的本是根,人的本是孝。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是我們成長的根。我們必須要從小做起,把根扎牢,讓世世代代的人都明白做人要孝順父母,尊敬教師,把孝永遠傳下去。我向善啟孝心的國學經典致敬,是你為我們扎下了正確做人的深根。雞蛋原理中,因為雞蛋是幼小的生命,在破碎的那一刻,我們必須會心靈傷痛。我們要喚醒和保護他們那一顆生命同體的仁愛之心。那是一種很清晰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凈化,同時,又把自我深藏在心底好久都沒有去關注的東西給喚醒了。

  我相信,我們班的每個同學,自小就讀過很多中國儒家的名句和文章,并且很多都是在課堂上經過教師講解的,深諳其中的道理,印象都應當很深刻。可是這些寶貴的東西,在重復的考試和自我的奮斗中,離我們越來越遠,已經和那些染塵很久的器皿一樣,被埋沒了。

  此刻,系又把國學經典強調走進我們日常生活,又一落到很現實的行為點上。修身,對古代人而言是人生的終極追求。但對于現代人又何嘗不是呢處在全球化的時代里,我們更身處在一個多元文化所交匯的國家里。日復一日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變得急功近利,忘了去關注自我本質的東西。可是拋掉根本,我們會變得一無所有。

  古人的話語值得我們好好去聆聽。因為這些話語歷經千年,依然如珍珠般奪目。不學禮,無以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一向被當做人生的基礎課程而備受重視。在人類邁進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講究禮儀已上升成為一個國家或民族提高、開化與興旺的標志。而我們要做社會的禮貌人,更需要學習和講究禮儀。以平等心對待別人,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有很強的優越感或自卑感。

  真是令人自豪,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領悟到了這個道理;可是也令我們感覺有些悲哀,我們趨之若鶩地去搜尋、閱讀那些外國人士寫的成功之道,卻忽視了自我祖宗留下的東西,甚而將它拱手給了別人。看看此刻國外越來越熱鬧的中國文化研究潮,我們真該反省了。

  人生幸福的根源確實是愛和被愛。看著自我的家人和朋友獲得了成功,自我同樣地興奮和雀躍。默默地把自我的愛給予別人,自我的心同樣是溫暖的。而作為被愛的人,我們更能感受到這一點。最真切的便是撫育我們的父母。僅有他們從你一出生,即開始擔當兩個守護天使的主角。縱使你到了那遙遠的天邊,他們還是始終不離地關注著你。你忘乎所以地忘掉了他們,他們卻將你時時掛在心頭。每次說到父母,正在嬉笑的我都會心有濡濕,對他們充滿了愛敬。

  此刻重新審視我們家幾代人對自我長輩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在常理之中的事情,我才發現孝道在我們家隨處可見、無處不在。因為我們從小就在孝道的氛圍中長大,認為對長輩本來就應當這么做。能夠說孝道在我們頭腦里已經構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在行動上已經構成了一種習慣。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那么平常。此刻看來,所不一樣的就是家突出了一個孝字和身教。由于孝,兒女們聽話,母親和我的理念得以灌輸;由于孝,兒女們懂得尊敬師長,人人喜歡;由于孝,兒女們懂得仁愛,同學團結;由于孝,兒女們奮發學習,成績優異;由于孝,他們好好做人,不讓媽媽操心等等。就是因為做到了一個孝字而一順百順。

  我才開始明白,別人沒有錯,所有的錯誤都在自我德未修呀。此生最大的幸運就是聆聽到圣賢教育,然而當自我的修養沒有到達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時,很有可能出發的目的是好的,做著做著就偏離方向了。在這個假期的國學經典學習中,我深深感到像我這樣從小好逸惡勞的人,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要改習氣,立身行道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自我必須要堅持改過向善,做到久自芬芳。

  從小到大,我都在取,到了該予的年紀時,還是一事無成。我期望能為別人做點事,學習盡自我的本分做人。國學經典使我明白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大愛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使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了很大的轉變。國學經典,圣賢滌蕩了我們心靈的污垢,凈化了我們的靈魂,使我們有一種脫胎換骨、再世為人的感覺。如果把這幾天的學習用兩個字概括,我想會用這樣兩個字:感動。國學經典教我們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與兄弟姐妹和睦相處,怎樣為人師、為人父、為人母,怎樣和朋友相處,怎樣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甚至每一件物品,讓我們時時刻刻都懷著感恩之心。系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系努力的將中華文化承傳,成全我們的家庭,成全我們的幸福,誰能說,國學經典不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呢你們用自我的善行義舉實踐著圣賢的教誨,用自我的一片愛心去成就他人,為我們做出了表率,相信你們今日種下了福田,種下了善的種子,他日定能開出世間最美麗的花朵,結出累累的善果。

  學習經典,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我們要時時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包容之心,善待自我也善待他人。與人為善,也與己為善。回校以后,我要進取地向全校師生、推廣力行經典的理念,讓全校師生都來理解經典教育,并經過青年路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使全校師生受益一生,來影響和帶動蘭州市經典教育的開展,讓更多的學子理解圣賢智慧的教誨,能夠擁有更加健康完美的人生!一個人對父母不敬,對你的性德是最大的損傷,我不騙你,一個人只要對父母不孝,整個業障絕對快速現前。國學經典的道義、情義那厚重的力量生養了我們,我們懂得了自立、自強,奮斗不息,這是我才感到自我以往把父母傷得那么深,可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卻永遠不會改變,那是一種最最真摯永恒的愛。我是在幸福中長大的孩子,比起父母來說,我簡直就像金枝玉葉一樣,而父母只是卑微的小草。可是父母這株草,活得有尊嚴,有志節,不低頭,也不奢求,十分歡樂,從小就明白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社會的污染,從來都沒有誘惑、動搖過父母。

  人的一生,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而父親母親,永遠是我源源不絕的支持力量,伴隨我,也引領我。《弟子規》正是在時時處處、引導我們如何仁愛待人,正確處事,分寸有度接物的好教材。在現實生活中真是隨時能夠用到的啊!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3

  透過學習國學,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獲頗多。現根據個人學習狀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學習國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了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透過學習國學,讓我明白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就應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就應以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就應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學習國學提高了自身素養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于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著眼前的目標奮進。

  國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禮貌。我要繼續學習國學,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簡單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國學開始,接續國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4

  這學期,學校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就是在課余的時間里學習國學,要求每天看《論語》、《詩經》、《大學》、《中庸》,并且參加杭州網上的中小學生國學網絡知識大賽。一開始,我摸不著頭腦,這國學是什么呀!

  于是,我懷著好奇心,回家查看了國學。查到后,我恍然大悟,原來這類書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經典書籍。已經流傳了五千多年。開始,我還有些讀不懂,但到后來,我也可以慢慢地理解了,其中有些內容也包含著教我們怎樣做人。做事。等等的知識。《孝經》教我們要做到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論語》教我們要愛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溫故而知新......

  我開始對這類書有了濃厚的興趣。在三月八日時,我們學校讓我們五年級每班都選出十人來參加這次比賽。而我呢,正好選中。在中午12點整,比賽開始了,我懷著一顆緊張而又期待的心,進入了電腦教室。打開電腦后,我迫不及待地登錄杭州網,開始第一次比賽,看到這些題目,我頓時傻了:這些題目怎么這么難,只有一小部分是我看過的,懂的。

  其他都是要理解文章意思的`,唉,都怪我看得太少了。沒辦法,不會做的題目只好翻書,因為時間緊張20分鐘要做100題,結果題目都沒做完,考試時間便結束了,第一次只考了34。5分。有了這次的教訓,我又開始重新學習國學四本書,不光是看內容,還增加了對字詞意思的注解和文章內容的理解,準備迎接第二次考試。

  通過這次比賽,讓我懂得了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道理,不光是比賽成績,更重要的是讓我學習了國學,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將使我受益匪淺。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5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滋潤著中華民族的茁壯成長,培育著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使中華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質與風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某些內容,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意義,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卻超越時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應該更好地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

  作為一名教師,我很榮幸地參加了騰沖縣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學培訓,通過3天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切身感受到國學中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品味一下,確實受益匪淺。今后,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做到積極借鑒汲取前人經驗與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一、加強教師自身品德修養,給學生樹立良好形象

  變化氣質,涵養德性。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

  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

  二、堅持培養,激發孩子學習國學的.興趣

  《國學》里的內容極其豐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較深奧,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德音老師說過校園里每天聽一段國樂,讀一段圣賢書,做一段國學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時間久了就能熟讀成誦了,她還推薦了《菜根譚》一書。

  三、熟讀成誦,在誦讀中感悟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幼兒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復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四、加強學習,提高國學認知水平

  我原以為國學就是《老子》、《孔子》。這一次培訓聽了羅藝峰教授的《在聽中領悟世界---中國人的聽道》的講座讓我知道原來聽也是國學,再聽到羅守誠老師的笛演奏,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并且連續不斷的吹奏了兩個多小時,讓我震驚。國學里居然蘊含著那么多動聽的國樂,我真的是太淺薄了,這讓我深

  深感到我作為教師國學知識的匱乏。國學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沉淀,歷盡歲月河流的淘洗,依舊光彩奪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我們教師有既定的教學任務,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增加閱讀量,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培訓等手段來提高我們的國學認知水平。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應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

  這幾天的國學培訓,讓我深刻領略到國學的魅力。《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老師是很好的傳承者,我們應當做學生的導航者,為他們打開這扇門,讓他們在國學經典的寶庫里吸取營養,構筑自己人生美好的詩篇。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6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多讀、多背國學經典,讓我積累了知識,豐富了語言,提高了閱讀、表達、寫作能力。如我認的字多起來了,就能提高初讀課文的效率;背誦能力增強了,就能很快的課文讀熟,背誦課文;與文本、教師、同學交流互動時,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談感受的時候常常會靈光閃現,語出驚人;寫作文時,常常引經據典、妙語連珠……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誦讀經典,形成了良性循環。

  通過誦讀國學經典,使我的'天賦與潛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同時又能達到陶冶學生的人格,提高了我的文學素養、道德修養及愛國情操。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7

  4月22日,春雨綿綿,我們學校有幸邀請了北師大著名的國學教授劉冰先生來我們學校講座,其主是“用國學成就美麗人生”。

  劉冰先生帶著她的徒弟們冒著風雨風塵仆仆地來到我們學校。五、六年級的同學們坐滿了階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門,期待著劉冰先生的到來。

  終于,階梯教室的大門開了,從門口走進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臺,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這一鞠躬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學講究禮貌。接下來劉冰教授開始自我介紹,先生的言行舉止處處顯示著“禮貌“二字,讓人看著非常的舒坦,原來“禮貌”待人會讓人心情舒暢。

  劉冰教授將她徒弟中的兩個小徒弟請上了臺,一個是只有三歲的小妹妹,一個是十歲的小弟弟。劉冰奶奶說:“我的這兩個徒弟很厲害,小小年紀已經會背《弟子規》、《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女兒紅》……,這些可都是小學的必修課呀。”說完,她讓兩個徒弟在現場背起了《弟子規》來,只見他們背得頭頭是道、滾瓜爛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對他們產生了一種敬佩感。是呀,同樣作為小學生的我對這些卻一無所知,我感到萬分慚愧。他們不但會背,重要的是他們還能理解其中蘊含的意義。

  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一冊冊育人佳作,將我們偉大祖國的文化美德永遠流傳下去。

  用國學武裝自己,用國學成就美麗人生。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8

  面對信息時代,現在的學生既聰明又成熟。特別是現在的初中生上網聊天、交友、出走、短信、早戀,打架,對生命的漠視,心靈的扭曲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發生,與以前相比,其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識都增強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原則。如果我們還像以前那樣讓學生圍著老師的指揮棒去轉,勢必會壓抑他們的思想,引起他們的反感并產生負面效應。因此,如何根據新時期學生的新特點,當好一個新時期的教師,是一個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主動發展作為素質教育的三要義,人所共知。五育并舉,德育為首也是自上而下,不爭的事實。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具實效性,切實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使我們培養的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課題。時下,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探索學校如何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們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內容,新途徑,新方法,更具時代特點和現實意義。近年來,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的變化,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的價值越來越為更多的人認識、認同,國學發展開始復興。社會和諧需要校園和諧,建設和諧校園,必須加強國學教育。中小學加強國學教育不僅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題中之義,也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和形式。為此,玉田三中結合學校九年一貫制寄宿制的特點,考察了省內外的先進做法,提出了“以國學教育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的德育教育新理念。它是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作為實施德育教育的全新載體,創建三中特色德育教育。

  一國學教育能增強學生的道德禮儀修養

  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有很多非常優秀的東西,對于做人,對于成才,都非常有益。中華民族“文明之邦”“禮儀之邦”的稱號,不是現代人爭來的,而是中國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質文明換來的,這一點,獲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稱贊,也是世界對我們這個民族的第一印象。但可悲的是,有些中國人正在敗壞這一稱號,許多西方國家對中國人的印象是低素質,沒教養!這是何其可悲的事。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們的道德水平卻在下降——見義勇為少了,看熱鬧的多了。失信現象比比皆是,人與人之間人為地罩起了一道心靈阻隔的“安全屏障”。

  現在的學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獨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慣著,也往往自己慣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會環境影響,幾乎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別人都圍著自己轉;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無寬容心,不饒恕人;精神空虛,沒有支柱;行為隨意,任意妄為;不講公德,滿身痞子氣等等。這些方面,幾乎每位老師都有感觸,常常搖頭嘆息,牢騷滿腹。這樣的學生,無疑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難處。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加強國學教育應是學校德育教育的歷史使命和重要形式。

  在德育方面,我校引入了傳統國學教育,以期盡最大可能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促成健全的人格品質。我校前階段組織學生學習了《弟子規》及《新三字經》,《弟子規》中的內容,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都是講述做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長、言行要得體、要講信用等方面的內容。平時我們在教育學生時光講尊重父母、熱愛人民,他(她)不會有明確的概念。但你告訴他(她),父母叫你時要趕快回應,出門時要給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力了,他(她)會知道,這就是尊重父母。學習了《弟子規》及《新三字經》之后,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為與入學前有了很大區別,比以前更懂事。以前,在做了錯事,受到父母批評時,很多孩子總有打斷父母說話,大聲為自己辯解的習慣,而現在他們學會了先聽父母說完,再發表不同的看法。

  所以,國學傳統教育可以熏陶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體會到做一個“孝父母、尊師長、愛朋友、知禮儀、懂孝道、有愛心”的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提升學生的基本道德禮儀修養。

  二國學教育能讓學生了解國情國史,增強愛國情感,催其奮發

  國學內容中不乏出現敘述中華民族發展歷程及描述重要歷史人物的事跡,這對學生了解國情國史,增強愛國情感有很大幫助。

  三國學教育能讓校園文化更加豐富

  經過觀察和了解,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到現在,我國一些地方在一些小學、初中陸陸續續地已經開展了好幾年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直接參加文化經典誦讀的少年兒童已達200多萬人,受影響的'成年人超過700萬人。而且也召開了三次全球性的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據報道,在開展國學教育的地方,有的重新開起了體現古典精髓的《弟子規》、《新三字經》、《千字文》、《論語》等經典的啟蒙教育;我們要通過對古典文化的結晶——經典書籍的研習,開展中華文化經典的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支柱的構建。近年來,我校都在大力開展國學教育,利用班會、級會、講座、印發書面內容等形式進行,一些班級在每天的早讀都安排十分鐘讀國學內容。這既能活躍校園氣氛,又能促進國學教育活動的開展,大大豐富了校園文化。

  四國學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輔助手段,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德育工作千頭萬緒,形式多樣,但國學教育是重要的輔助手段,它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現代教育很多都是重才輕德,一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做人的思想言行卻得不到認同,為什么呢?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如何加強與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成為了每所學校不可回避的課題。我們發現《弟子規》當中的道德規范與學校“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有很多方面都不謀而合,而且三字一句,易于記憶,貼近生活,對德育工作很多枯燥的說教起到了指導作用。

  總之,國學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通過具體的活動形式來進行,而是要滲透到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深入人心,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逐漸養成;才能讓學生在深刻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中扎下中華傳統文化之根,進而引導學生自覺地、終身地學習,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9

  讀國學學經典,從我個人來說,有不少的收獲和體會。收獲能夠從兩方面來說:一: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能夠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我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當海納百川,應當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當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論語》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國學經典里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并且也僅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論語。述而》中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讀書時我是個自信得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業余時間粗略地看了《論語》,此刻,在工作的環境中才明白那句話說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濟濟,讀中師出來的她們基本功十分扎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都懂。并且教學多年的她們經驗十分豐富,應對問題學生都能簡便應對。原本認為自我能像他們一樣應付自如,可是結果卻出乎意料。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也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并利用假期練習書法,爭取把自我的基本功練得更扎實。收效還挺不錯,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積累了一些自我的心得。

  在對學生的觀念上,《論語》里說:“因材施教。”真是經久不衰的真理。剛參加工作時,由于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我自認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實卻是違背學生發展規律的。由于沒有重點,也沒有研究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教學結果很不夢想。事后,我反思了自我的教學行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詢提議。最終得出結論: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比如我教畢業的幾個孩子有什么問題經常跑來和我說。例如,到中學學習壓力大,厭學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樣,要求她們必須死記硬背文化知識。而是提議一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孩子朝體育方面去發展,一個愛繪畫并且很有天賦的孩子朝美術方面去發展,使她們找到自我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在為人處世上,我也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不少。曾學到過孟子的這樣一句話:“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更應當以此做為自身的行事標準。人能夠窮,可是要有骨氣,要有奮斗的決心,此刻這個時代,只要勤勞,就能創造財富。做為一個農民的孩子,我從小就是吃苦長大的。可是我卻很感激少年時的貧窮,它就是一筆財富。它讓我明白一切都來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讓我早早地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成為一個孝順的孩子。它更讓我從小就明白自我能做的事情自我做,靠自我的勞動去創造財富。讓我成為一個正直,勤勞的人。現代社會機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驟富的人,可是,由于來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塌實。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才過上好日子沒幾年,不能滿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處在這個太平盛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來要求自我。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眾多外國學者的關注。她們來中國旅游,來中國留學。那些哈韓、哈日、學hip—pop的孩子們都睜開眼好好看看吧。我們雖然不能像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那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可是當京劇、武術、中醫等國粹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的時候,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是不是應當把自我的經典都拿出來品好了,再去學其他的好東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國人。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很多值得學的東西,個人認為把我們的根本學好了,才不愧為一個中國人。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我有幸前往深圳參加《中華頌·國學經典誦讀》教師培訓活動,聆聽了幾位教師為我們上的精彩講課,而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錢教師與龔教師的兩節課。

  來自深圳田心小學的錢愛萍教師為我們上了一堂《昔仲尼》,她的課例設計新穎,整堂課以課前談話、課件領讀、學生誦讀貫穿始終,讓學生借助教材注釋,自主感悟。讓學生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入情入境地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能熟讀成誦。整堂課以“讀”貫穿,真正體現了只求誦讀,不求甚解的原則。錢教師以自我的情感調動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把課文讀得“情意”濃濃,充滿著和諧的氛圍,讓學生領悟懸梁刺骨和Z螢映雪兩個典故的真諦,讓學生沒有一點壓力地學習了祖國的精粹文化。

  而同樣來自田心小學的龔白羽教師的示范課很精彩,她為我們上了一堂《弟子規》,龔教師的課堂是讓學生在簡便、愉悅的氛圍中素讀;讓學生在歡樂的誦讀中學習了古詩詞,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讀書進取性,讓學生輕簡便松地學習了祖國的精粹文化。龔教師經過不一樣的朗讀方式的設計,讓孩子們在瑯瑯的書聲中體味到國學經典,感受我們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龔教師的課例,讓我又一次親身感受到了國學經典的魅力。

  國學課到底怎樣教錢教師和龔教師的課讓我受益匪淺。其實,我們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并熱愛民族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借助教材,自主感悟。我們只需要求學生讀通了讀順了讀出美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能熟讀成誦,而不求甚解,讓學生沒有一點壓力地學習祖國的精粹文化。

  這次培訓會,讓我明白了國學的教學,是我們教師要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誦讀活動中培養情趣,促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口、耳、腦并用,以習得知識,訓練本事,開發潛能,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深讀課文過程中能熟讀成誦。國學經典的教學就是要“以讀為本”,并讀悟結合。僅有經過讀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生動,感受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11

  國學,它橫貫五千年的光輝燦爛,鑄就了華夏民族的渾厚,它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疇,閃爍著中華民族的特有精神基因,它孕育出無數中華英才,千古風流人物,他們使中華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且至今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國人的人格智慧。國學,是中華文化中的精華,它能穿透深邃的`歷史時空,和我們的心靈相遇,相勵、相慰,猶如世代相傳的火種,點亮一脈相承的人們的智慧和情感之燈。我覺得,國學給人教養最深的應該是做人,的確,做人是天下第一學問。正如徐老師所說,國學是一門研究“人學”的學問,它蘊含著傳統美德,一些經典的文學陶冶著我們的情操,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素養,“國學”是智慧之光,引悟孩子走出迷茫,使孩子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可是該如何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顧老師又用鮮活的例子、真實的教材為我們指點迷津,讓我們知道了如何通過教學,讓國學這棵滋養我們先人成長的大樹開出新的奇葩,在繼承中發展,在傳統中融入現代意識,更好地在培養人、教育人、陶冶人、美化人方面作出貢獻。

  三天的培訓一晃而過,在這三天里,我們全身心浸潤在國學里,在教師們睿智的指引下,感受了國學的博大精深,聆聽古人的智慧和心跳,心靈變得平靜而溫和。“國學養心,教育樹人”,讓我們都來走進國學,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國學的滋養和澆灌,變得寧靜與強大,從而讓我們的學生在我們的指引下從小浸潤在國學里,沉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12

  《國學》課程是我校的校本課程。本學期,五年級上冊教材主要從事的是《老子》的(道)的教學。通過國學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回顧本學期的《國學》教學工作,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

  在國學教學中,我通過角色想象、情感體驗等形式,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引導學生在朗讀、默讀、精讀中反復誦讀,使他們用心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文本,獲得大量的鮮活的閱讀信息,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間的對話。

  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古文,并能背誦有關段落。能夠結合書上注釋、字典以及課外資料理解國學的主要內容。通過《老子》中的(道)的學習,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傳統文化,這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展。經文誦讀恰恰把學生帶入了傳統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經文誦讀中感受到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于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

  二、遵循多“讀”的教學原則。

  在國學教學中我注意遵循多“讀”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多讀多背多誦,自讀自悟、質疑問難,細細品位古文的韻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講透講深”、“問個不休”,先積累起來再說,日后再來“反芻”。課上形式多樣,有鑒賞課、分析課、自讀課等。做到初讀經典、整體感知;熟讀經典、自悟自得;適度講解、恰當點撥;展開想象、悟意明理。

  三、讓誦讀活動深入開展。

  充分利用每周一節的國學誦讀課。利用每天早會課十分鐘時間,開展“國學誦讀”活動。重在復習、加強記憶。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為學生們學習國學經典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指導學生有效誦讀,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幫助孩子快而有效地掌握學習內容。比如:小組誦讀,男女生比賽,同桌比賽等。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語文能力,提升文明素養。

  四、學以致用,落實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好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孩子學了,就需要用到生活中。課上成功了,學生也聽懂了,還不行!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學了這些傳統文化,學了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就得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人生,要不學了也是白學,也是空喊口號,不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注意抓住教育的契機,及時引導,以身立教,教育孩子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到“知行合一”。本學期,我們在元旦節時,還開展了“國學經典篇目和

  弟子規、三字經的誦讀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我班陳嘉鑫能流利背完《弟子規》的全文,榮獲學校的一等獎。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13

  一提到“國學經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作為教師,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帶著崇敬的心情,我認真學習了《國學經典與教育》,它分為四個教學視頻。原來我對國學僅僅是知道而已,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二、國學讓我學會感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蘊藏著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智慧精髓。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古文經典中,古圣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典,能夠聆聽到圣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圣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會遵循古圣先賢的教誨,把圣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篇14

  非常榮幸能夠入選參加此次國學踐行的培訓。此次培訓的師資強大,既請到了孔子的第75世孫、儒家學派代表人孔海欽教授,又請到了釋家洗心禪寺的首座妙華法師,還有理學一派岳麓書院的李兵教授,有中醫代表肖長江主任,有民樂二胡代表張音悅老師,還有主張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顏愛民教授,顏教授也是國學踐行的發起人。另外還有黃玲教授、易宇教授專門從教育的角度談了她們的思想。

  無論是從學派儒道釋法心,還是從為人處事、修身養性、教書育人等各方面,我都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但我發現所有的學派思想在各個方面的運用都有相通性。只要弄明白一條最簡單的規律——用生命去喚醒生命,用能量去感應能量,那么就可以應對世間所有的事物,正所謂“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我們把人的內心比作是一個宇宙,而我們所處的空間也是一個宇宙。內心所想,照見現實,世間形形色色皆是內心的呈現。這便是個體的內心世界和外界的同一性。外在世界是同一個世界,但是每個人經歷不同,人心不同,所以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也會有所不同。外在的世界、大自然有其運行的規則,人與自然相處有法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有守則,我們簡而稱之為“道”。正為《道德經》中所說,“道可道,非常道。”這其中的奧妙,是不可言說的,得從內心去悟,每個人悟出來的感受又不盡相同。我們把外在的大宇宙當成一個整體,即為“天”,我們內心的小宇宙為“人”,然后去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地之間有一個巨大的能量場,我們的內心也有一個能量場。兩個能量場之間可以相互影響。而世間萬事萬物、人人均有一個能量場,這些能量場之間都會互相影響,從而組成了一個大的宇宙。

  顏老師說,我們要時常想著自己和宇宙是一體的,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從大自然中汲取能量,從圣賢、君子身上汲取能量,豐富、強大自己的能量場,從而以自己的能量去影響其他人的能量場。我想,這便是“道”,看似無為,卻有為。

  能量有正有負。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賢良淑敏德,此為正能量。而與之相悖者則為負能量。正能量與負能量之間可以相互影響,而更為強大者會成為能量場的主宰,這些能量最終會形成一個人的氣質和品格。比如我們會評價這個人是個正能量的'人,或者是個很謙卑、溫順的人等等。能量有大也有小,得看個人修為。能量大者,就可以影響更多的人。能量吸收得越多,就越有爆發力。

  此“道”與陽明心學的“心、道、得、事”的理論也有相通之處,都強調修內在。不同的是,心學強調自省。心本純凈,只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有一些自私和愚昧的瑕疵落在了心上,所以要日日自省,每天擦拭,革除內心的私欲,方能使“心”保持原來的純凈和明亮。這與孟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萬事內求,而不外求。

  所以,最終“大道至簡”的“道”,奧妙何在呢?道家已經給出了答案便是——道法自然。難道什么都不作為嗎?也不對,只是說我們對于外界不用刻意為之,而對于自己,最終要落在了“修心”之上。在我們改變不了世界時,我們就先改變自己,讓自己充滿能量,然后散發能量,改變身邊的人和事。

  我以前一直參不透儒家、道家、法家、釋家、心學的關系。聽了課后,才明白法家更傾向于“術”的層面,這就是為何秦始皇以法家治國兩代便亡國了。的確單純地以法治國在戰亂時可以快速地穩定秩序,但是在和平年代,冷冰冰的法律只會讓作惡的人心與之打擦邊球。“術”沒有溫度,感召不了人心。我想,這也是為何在漢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我也明白了中西和西醫的區別,就是西醫為術,中醫為道,術解決不了根源問題,盡管說見效快。而中醫之道有一套體系,相生相克,肝的問題往上找肺,肺的問題往上調心,心的問題調養腎,等等。五臟又對應情緒,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悲傷肺,恐傷腎。如果找不到病的源頭,那么治標不治本。大道至簡,修心為上。心境好了,身體也就會隨之變好。對于一個醫生而言,“醫術高明”這個評價很重要,但是“醫德高尚”這個評價更為重要。

  教育也是一樣。教為術,育為道。重教而忽略育,那么,孩子即使再聰敏,也未必是一件好事。現在很多案子都是高智商犯罪,所以,學校的教育,教學應當和德育并重。以品德感召學生去學習,引導學生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師應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教書。師德師風好了,那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學生品德好了,那么以后不管是在哪個行業哪個崗位,他都是在為中華之崛起而做貢獻。德者,本也。作為園丁當為學生樹好根本,再讓他立于天地間吸收能量,駕馭各種“術”,為自己所用,只要根本是好的,無需多加干涉過分修枝,他無論長成什么樣子,都將是有用之材。在教學應用中,興趣為道,方法為術,所以我們應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班級建設中,營造良好的班風為道,班規為術。在親子教育中,愛和良好的家風為道,家訓及具體的實施方法為術。以道御術,事半功倍。

  世間所有的大道都是樸素的,這便是“大道至簡”,而所有的事物都要順應規律,這便是“道法自然”,道和術之間,唯有以道御術,術方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此次培訓,感悟良多,于修身養性、于工作生活均有啟發,此文僅是從悟道的一個角度所寫的感想,不專業、不透徹、不深入,聊當一個門外漢胡諏之論。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國學心得體會12-23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02-24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04-08

幼兒國學心得體會04-14

國學誦讀心得體會04-15

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02-22

誦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02-25

國學經典教育心得體會11-29

讀國學心得體會03-03

學國學心得體會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