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孔子的名言

時間:2024-03-14 15:25:56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孔子的名言(經典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易于留傳,是濃縮的精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名言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孔子的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孔子的名言(經典15篇)

關于孔子的名言1

  1、朝聞道,夕死可矣。解釋:早晨學得真理,當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2、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釋:了解一個人,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僅了解他的過去,還要觀察他的現在,這樣的話,對那個人的了解還會不全面嗎?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從中獲得新知識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4、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5、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政治主張不同,不互相探討。這里講的是一條結交的原則,以道同為原則,道不同,不相為謀。因為彼此政治主張不同,就無法互相探討。交友也是一樣,不同道的人難以相友。

  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解釋:過去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學業的人不如喜愛學業的人,喜愛學業的人不如以從事學業為快樂的'人。

  8、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解釋: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績來。

  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解釋: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1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解釋:君子心胸坦蕩故待人接物猶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懷憂慮之心。

  1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解釋:有過錯不改正,才是真錯。

  13、小不忍,則亂大謀。

  解釋: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兩個意思,即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1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解釋: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憂患很快就會出現。

關于孔子的名言2

  1.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

  5.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6. 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7.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8. 道不同,不相為謀。

  9.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0.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1.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12.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3.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關于孔子的名言3

  1、其使民也義。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7、放于利而行,多怨。

  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0、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1、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2、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5、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1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8、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9、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0、賢哉,回也。

  2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2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3、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5、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6、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2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9、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3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2、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33、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34、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35、其使民也義。

  3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7、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9、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40、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1、放于利而行,多怨。

  4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5、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關于孔子的名言4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9、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9、不學詩,無以言。

  2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21、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2、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23、有教無類。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五、孔子政治名言

  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3、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5、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7、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8、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9、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0、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2、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5、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6、君子之行也,度于禮。

  17、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18、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19、……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0、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1、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4、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6、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28、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29、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30、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31、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2、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33、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關于孔子的名言5

  (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二)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三)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四)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五)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六)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七)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八)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九)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十)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十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十二) 中人以上,能夠語上也;中人以下,不能夠語上也。

  (十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四)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十五)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十六)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動。

  (十七)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十八)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

  (十九)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二十)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二十一) 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二十二)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二十三) 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二十四)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二十五)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二十六) 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二十七)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十八)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二十九)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三十)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三十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十二)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三十三)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三十四)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三十五)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三十六)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三十七)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三十八)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三十九)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為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四十)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四十一) 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四十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四十三)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四十四)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四十五)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四十六) 巧言令色,鮮矣仁。

  (四十七)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四十八) 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四十九)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十) 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五十一) 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五十二) 孔子家語: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五十三)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五十四)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五十五) 不學詩,無以言。

  (五十六)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五十七) 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五十八)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五十九) 聽其言而觀其行。

  (六十)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六十一)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六十二)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六十三) 朝聞道,夕死可矣。

  (六十四)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六十五)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六十六)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六十七)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六十八)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六十九)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七十)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七十一)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七十二)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關于孔子的名言6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乏偉大的先賢和圣賢。其中,孔子是中國古代最為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創立了儒家學派,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名言。其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成為了后世廣為傳頌的一句名言。這句話凝聚了孔子對于學習的理解和追求。

  首先,"學而"體現了孔子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他認為學習是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無論身處何種境況,人們都應該堅持學習。身為至圣先師的孔子,自己也是勤學的典范,他告訴后人必須以學為先,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發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其次,"時習"強調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孔子認為,學習不能只是淺嘗輒止,而是需要經常反復地去學習和鞏固知識。只有持之以恒地學習,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同時,他還強調了學習的'時機和節奏,即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去學習,抓住最佳的學習機會。

  這句名言中的"學而時習之"也體現了孔子對于學習態度的追求,他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亦說乎"這個詞語傳遞出他內心對學習的滿足和喜悅之情。他希望人們能夠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和智慧,感受到由學習帶來的愉悅和成就感。

  這句名言雖然簡短,但卻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智慧。它告誡我們,無論何時何地,學習都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進行。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教導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們才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總之,孔子的這句名言"學而時習之"深刻地影響著后世,它是一杯滋潤五千年文明的清泉。我們要始終銘記這句名言,通過不斷地學習來實現人生的價值并追求自己更高層次的發展。

關于孔子的名言7

  1 、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2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5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6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7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8 、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9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0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1 、德不孤,必有鄰。

  12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3 、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14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5 、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6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7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

  18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19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20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1 、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22 、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23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4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5 、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6 、一個人心術要正,行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關于孔子的名言8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孔子

  3、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

  4、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

  5、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

  6、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孔子

  7、 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孔子

  8、 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孔子

  9、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孔子

  10、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

  12、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孔子

  13、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孔子

  14、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孔子

  15、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孔子

  16、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孔子

  17、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孔子

  18、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孔子

  19、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孔子

  20、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

關于孔子的名言9

  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 其使民也義。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7)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8) 放于利而行,多怨。

  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1)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2)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3) 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4)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5)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6)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17)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8)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9)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關于孔子的名言10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而已。”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5、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6、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0、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2、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3、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5、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6、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7、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8、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9、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關于孔子的名言11

  1) 君子喻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10)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2)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3) 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14) 朝聞道,夕死可矣

  15)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關于孔子的名言12

  1、人而不仁,如禮!人和非人一樣快樂!

  2、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3、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5、君子之世也,無適也,無莫也,義而比較也。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7、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8、佚則荒,荒則不治,不治則亂,而賞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2、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1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關于孔子的名言13

  1.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先進》

  2.君子周急不繼富。——《論語·雍也》

  3.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4.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5.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

  6.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7.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9.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1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1.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2.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君子以當仁不讓。——《論語》

  14.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5.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關于孔子的名言14

  1、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4、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5、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6、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9、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0、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2、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4、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9、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20、不學詩,無以言。

  21、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22、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3、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25、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6、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7、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28、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29、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3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1、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2、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3、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34、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35、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36、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37、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8、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關于孔子的名言15

  1、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6、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0、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1、子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4、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15、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7、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

  21、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2、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3、學而不思則惘。

  2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5、未知生,焉知死?

  26、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

  2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8、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9、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30、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31、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2、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33、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34、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5、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36、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4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4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2、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43、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4、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5、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46、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47、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48、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49、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5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1、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2、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5、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56、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57、不學禮,無以立。

  58、孔子曰:有教無類。

  59、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的名言】相關文章:

孔子的名言11-11

[精選]孔子的名言02-21

經典孔子的名言10-29

孔子的名言11-04

孔子的名言名句11-23

孔子教育名言12-23

孔子名言名句[精選]12-30

孔子名言名句10-08

孔子的名言[優]02-02

關于孔子的名言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