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

時間:2024-04-17 07:41:58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愛老人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1

  如今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關愛老人健康變得尤為重要。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侵襲,因此,加強對老人健康的關愛顯得尤為迫切。關愛老人健康的目的在于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延長老年人的壽命,并盡可能減少老年人患病的概率。

  首先,要關注老人飲食健康。老年人消化功能明顯下降,攝入不足或者攝入過多都會對老人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家庭要合理安排老人的飲食,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其次,要關注老人身體活動。老年人多數求穩求安,缺乏運動,導致肌力下降,關節僵硬等問題,因此,我們可以鼓勵老人參加適當的運動活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最后,應加強老人對疾病的預防意識,定期體檢,接種疫苗,定點醫療,這樣能夠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疾病,預防老人生病。

  我認為,關愛老人健康應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入手。首先,要關注老人的精神健康。老年人往往孤獨,家庭成員要多給予陪伴,多與老人交流溝通,了解老人的內心需求,幫助老人排解孤獨感和思鄉情緒。其次,要關注老人的生活質量。為老人提供一個溫馨、可愛的家庭環境,關心老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給予老人舒適安適的生活條件。最后,要重視老人的心理健康。很多老年人面對身體的日漸衰退和喪失朋友的感覺會出現情緒低落、抑郁等問題,家人要及時關注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幫助。

  我曾親眼見證了一位朋友對年邁父親的關愛之舉。朋友每天都會為父親準備一份營養豐富的早餐和晚餐,確保他攝取足夠的營養。此外,朋友還經常陪他散步、為他參加各種康復性的鍛煉活動,以保持父親的身體健康。更為重要的是,朋友每天抽出時間陪伴父親,聊天、給予父親關心和理解。這些小小的舉動看似簡單,卻展示了朋友對父親的深切關愛,也為父親提供了一種從容、愉快的.生活方式。

  關愛老人健康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它不僅關乎老人的身體健康,更關系到老人的幸福與快樂。一個社會文明和諧的標志就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關愛,老人作為我們社會的一部分,更是應得到我們的尊重和關心。我們應當從細節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奉獻出真摯的愛心,給老年人帶去溫暖,讓他們安享晚年。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建設一個更加溫馨和諧的社會。

  總之,關愛老人健康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只有積極采取措施,從細節入手,才能真正給老年人帶去健康和幸福。讓我們共同努力,關愛老人,關愛家庭,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出一份力,讓敬老院的老人感受社會的溫暖。

  因此我們去了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去看望孤寡老人。

  逝者如斯夫,暑假已悄然而至,我們也開始著手準備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平時,整天呆在校園里,做慣了籠中的金絲鳥,這次終于有機會去實踐,大家都歡呼雀躍,紛紛出謀劃策。

  有人提議去西湖,有人提議去敬老院,有人提議去支教,還有人建議去工廠參觀。

  最終經過商議,我們組決定去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看望老人。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許多相關故事一直廣為傳頌。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村里傳為佳話。

  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因此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義無反顧地要將美德傳遞下去。

  而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距離學校只有幾十分鐘的車程,來往十分方便。

  更何況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可動用的資金是有限的,因此金錢是我們的首要考慮因素。

  來到這里,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煉,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

  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梁!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

  會打打麻將,但大多數老人們彼此間很少交流。

  (二)在此次調查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老人們好孤獨!我注意到,當我去看一位奶奶時,緊挨著她坐下并開始聊天時,老人的眼神充滿絕望,似乎她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一般。

  此時,我分明感覺到,老人是多么渴望能健康的生活,多么渴望有人能關心他們啊!然而,作為晚輩,我們又給了他們什么呢?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顧,有多少人能夠關心并滿足老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呢?

  四,調查體會:

  (一)此次調查讓我收獲了很多,了解到福利院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精神上的無助。

  我想,我們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到福利院來看望老人,多陪他們聊聊天,多給他們帶來一些歡笑。

  事實上,當我們向老人向他們說學校的事時,從老人們不時爆出的歡笑聲和掌聲中,不難看出,對于我的到來,對于我們這樣的活動,他們還是非常歡迎的。

  (二)調查所發現的問題:

  1、少數老人生活不積極,生病了不配合治療。

  2、老人們的休閑活動極少,除了看電視就只有散步,不利于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

  3、老人們很孤單。

  4、福利院有些地方得不到認真落實。

  而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著種種突出問題,如:覆蓋面窄,標準過低,保障范圍不全面,保障方法簡單且未能體現人文關懷。

  五,我的建議:

  1、隨著全社會養老事業的不斷廣泛深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培養責任意識是很重要的。

  這能夠在工作中讓她們的`壓力變為動力,讓激情熱情釋放出來,熔化在工作服務中,真正對待老人象自己的父母一樣,細心、熱心、用心,全面提高服務水平,真正落實好敬老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把制度和職責結合起來,全力營造養老、尊老社會氛圍,達到構建和諧社會之目的。

  2、在允許的情況下,探索全社會養老的新路子。

  廣泛宣傳,大力倡導,讓那些有錢人、企業家、社會各界奉獻一點、捐一點,緩解資金不足的矛盾,改善敬老院條件,又能夠帶動社會養老尊老的良好風氣對敬老院事業作出了一定貢獻。

  4、現入院居住的老年人,均體弱多病,年齡偏高,急癥和頑癥、重癥較普遍,他們住院成為最棘手的問題。

  所以要改善醫療條件。

  5、整個敬老院內固定的標語、宣傳內容少,建議有適合墻壁、四周、長廊等懸掛、書寫標語、口號及有關敬老、愛老的噴塑畫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同時發揮他(她)們各自的能動性,能唱的就唱、能說的就說、能拉的就拉,讓院民積極參加到各種活動中去,豐富他(她)們的文化生活。

  6、因為xx敬老院的下面就是學校,所以院里的負責人可以跟學校的領導溝通一下,組織學生多去敬老院給老人送溫暖,因為老人最渴望的就是愛

  暑假期間,我們村莊里發起了一項“關愛空巢老人”的公益活動,為了豐富我的課余生活,我也積極地加入了這次活動。

  我的關愛對象是王爺爺。聽別人說,他是一位退伍的老兵。他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祖國,但是祖國母親卻沒有給這個“兒子”像平常老人一樣的晚年幸福。他的老伴兒早早的便離他而去,他的子女都嫌棄他是個累贅,紛紛棄他不顧。可是禍不單行。因參軍而體魄強壯的他卻意外患上了老年癡呆癥,時而糊涂,時而清醒。聽鄰居說,他一個人的時候,總會坐在書桌前,呆呆地盯著那張僅有的全家福,嘴里還不停地念叨著:“他們會來接我的,一定會的。”這不禁更加堅定了我要好好照顧王爺爺的決心。

  第一次見到王爺爺時,他正拿著照片發呆。我輕輕地推了他一下,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王爺爺,無意之中居然看見照片上的王爺爺竟是掛著燦爛笑容的。再看看現在,臉上寫滿了憔悴與滄桑,看著都讓人心疼。真不明白,他的子女怎么舍得他獨自生活呢?我拉回了自己的思緒,輕輕叫了王爺爺一聲,他似乎是聽見了。見到我,他似乎并沒有情緒上的變化。過了一會兒,他終于開口了:“你是不是村里給我找來的小義工啊?”我開心地點了點頭,他似乎一臉無奈的表情,“我老頭子一個人好好的,干嘛找外人來陪我啊,跟他們說了還不聽。”我可不是那種輕易退縮的人啊,我要知難而進!我再次說明了自己來的緣由,并且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和王爺爺談天說地,什么“京劇”,“梅蘭芳”,“抗日”啊,努力地找著王爺爺感興趣的話題,盡管王爺爺一句話都沒說,但我能明顯的感覺到,他的態度變了。臨走時,他還特地囑咐我:“明天早上繼續陪我聊,我等你。”聽了這兒話,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喜悅。

  凡事乘熱打鐵,接下來的幾天中,我一直都陪伴在王爺爺的身邊。陪他看京劇,給他講故事,還陪著他到處去曬太陽。漸漸地,王爺爺似乎有了些變化。他變得開朗了許多,也愛笑。他開始與周圍的大家庭更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有時候他會去看看奶奶們跳廣場舞,有時候也會看看爺爺們下象棋,說不定還會親自上陣殺他個一盤呢!但,有時,他似乎還是那么地寂寞,還是會獨自一人呆在屋子里發著呆,也許是在等心中的人出現吧!

  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星期,但我和王爺爺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每每有空時,我還是會去看看王爺爺:和他聊聊天,講講學校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雖然這次村里的公益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此次的收獲卻是受益終生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撫養我們長大,小時候,我們沒有能力去回報他們,長大成人后,就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機會,正是我們反哺父母的時候。我們漸漸長大,父母卻漸漸老去。這時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們作為子女的關愛,他們對于物質要求并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財富。我們應該常常回家看看,別讓自己愛得太遲,而抱憾終身!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口的老齡化加劇,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愛、子女的照顧。使他們在物質上有所滿足,精神上得以慰藉,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如果人人都關愛老人,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多么和諧美好啊!

  我的奶奶是一個慈祥的老人。烏黑的頭發,炯炯有神的眼睛,稍矮的鼻梁下嵌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揚,一看就知道是個和藹可親、樂于助人的熱心老人。

  在一個陰雨天的清晨,身體一向硬朗的奶奶因為忙碌和傷風著涼病倒了,她從菜市場買了菜回來就蒙頭去睡,一直到我爸爸接我放學回到家。這可急壞了爸爸,他又是為自己的粗心愧疚,又是為奶奶倒水、喂藥,蓋好被子。我見了,也上前幫忙,安慰臥病在床的奶奶,我們忙得不可開交。慢慢地,奶奶臉上露著一些笑容,安祥地進入了夢鄉。看到這個情景,爸爸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急忙到廚房為我和奶奶煮午餐。

  突然,奶奶斷斷續續地叫道“桶……桶……垃圾桶……”原來奶奶從睡夢中驚醒,在不停地作嘔吐狀,我心領神會,一邊心急如焚地拿來垃圾桶,一邊焦急地叫著爸爸,爸爸聽見了,三步并作兩步,從廚房急沖沖地趕來。只見奶奶面如土色,干嘔不止,爸爸見了,連忙輕拍著奶奶的背,急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終于,奶奶不再嘔吐,可身體還是很虛弱,爸爸不放心,送我上學后,就請假回家,無微不至地照顧奶奶:有時為奶奶端來熱水;有時和奶奶叨叨家常;還有的時候為奶奶削水果解渴。母子倆其樂融融。奶奶的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仿佛在說:“有兒如此,我已知足。”

  在爸爸的細心照顧下,奶奶的病好了。幾天后,房前屋后,又見奶奶忙進忙出的身影,聽著奶奶洪亮的聲音,吃著奶奶煮得香氣撲鼻的飯菜。看見奶奶又生龍活虎起來,爸爸和我們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沒有奶奶就沒有爸爸,沒有爸爸就沒有我,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關愛老人的民族是個沒有可積淀的民族,一個不關愛老人的國家是個沒有可傳承的國家。老人不是累贅,更不是一個沉甸甸的負擔,而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讓我們一起關愛老人吧!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家庭中都有老人,他們已經忙碌了大半輩子,應該享受來自社會、家庭的溫暖。我的身邊就有一位尊敬、關心老人的人,他就是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五官清秀,為人和善,性格開朗,說話幽默。只要他一回家,家里就充滿歡聲笑語,好像舅舅從來都沒遇見到煩心事。舅舅對工作認真,對身邊的朋友熱心,在家里又是一位好爸爸,但舅舅最讓我敬佩的是他那種孝敬老人的品質。

  我的姥爺患了腦血栓,生活無法自理,哪一個家庭中有這樣一位老人不會唉聲嘆氣?可舅舅卻不這樣,主動擔起了給姥爺洗澡、刮胡子、剪指甲的責任。由于姥爺身體癱瘓,按時剪發便成了一個問題。去理發店剪,上下樓梯非常不方便,看著姥爺得的頭發日漸長長,舅舅就開始學理發,并且自己買了理發工具,按時給姥爺理發。舅舅理發時,姥爺聽話得像個孩子,如果換了別人來理發,姥爺不是這疼就是那癢的。剛開始舅舅的手藝不怎么好,但剪完了拿鏡子一照,姥爺總笑呵呵地說:“好,好!”舅舅的理發手藝慢慢嫻熟,每次理完發,大家都說姥爺精神了許多。現在舅舅是個名副其實的理發師。

  姥爺吃飯時也像個孩子一樣挑三揀四,就是不吃青菜。吃青菜的好處他也知道,但任憑家里人怎么說,依然我行我素,大家都無可奈何。有時我們主動把青菜放進姥爺碗里,他心情好時對青菜熟視無睹;如果姥爺聽勸聽煩了,就會偷偷把青菜扔在地上。為此,家里人特別傷腦筋。細心的舅舅發現姥爺特別愛吃雞蛋和餃子,于是靈機一動,想出一條妙計:把青菜剁得很碎,在炒雞蛋時把青菜和雞蛋一塊炒。果然,姥爺在這特別的炒雞蛋面前挑不出青菜,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舅舅還故意問姥爺今天的菜怎么樣,姥爺點點頭,說:“不錯,味道很好。”大家一聽都樂了,只有姥爺自己還莫名其妙的。

  后來因種種原因,姥爺近一年住進了老年公寓。雖然姥爺不在身邊,但只要有空,舅舅就去探望姥爺,給姥爺帶好吃的,陪姥爺聊天,有什么事盡量不麻煩那里的工作人員,周圍的人都說舅舅是姥爺的好兒子。雖然姥爺有病是不幸的,但因為有了舅舅,姥爺又是幸福的。希望所有的兒女都像舅舅一樣,能讓老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只有尊敬老人,我們才會有一個和諧的社會。老人們不求什么錦衣玉食,只求親人多陪陪自己,多聊聊天,有時一句溫暖的問候也能讓老人感受到兒女的關愛。尊敬老人,關愛老人,從身邊做起,也是對自己道德品質的一次測試。老人們雖然平凡,但他們身上那純樸、善良的品質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3

  同學們,六一節快到了,你一定記掛節日禮物了吧!說到禮物,我想起了那次去給李奶奶送禮物。

  李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早年喪子,不久前她丈夫也因癌癥去世了。李奶奶整天悶悶不樂,滿臉憂愁。

  我和小伙伴、志愿者叔叔阿姨準備去看望李奶奶。阿姨說:為她做點好菜,陪她談談心。叔叔說:帶點營養品給她補補身子,再幫她修修灰趾甲。小伙伴說:我們給她唱首歌跳個舞吧。那我給李奶奶送什么禮物呢?我靈機一動,嘿,有了。

  我拿來了筆和紙,發揮我的想象力,刷刷刷,紙上出現了綠樹成陰、環境優美的小區,手提慰問品的志愿者,還有掛著紅領巾的我們,手拉手快樂奔向微笑的.李奶奶。畫中的我,手上還提著一幅彩色兒童畫。接著我又在紙上寫了幾個醒目大字:我們都是一家人。

  當我們走進李奶奶的家,齊聲叫道:“奶奶好!”只見李奶奶眉毛都笑彎了:“好好好,小朋友來了,我最高興,自己也覺得年輕了。”李奶奶還跟志愿者說:“你們啊,以后不要給我買東西了,現在黨和政府好,我的退休工資過過生活也夠用了,還用不光呢!”說著李奶奶拿起我的畫,看了又看,我看到她高興得眼里閃著激動的淚花,她說:“小朋友畫得真好!對,我們都是一家人,社區關心我,志愿者關心我,連小朋友都關心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我感到很幸福,很滿足。”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4

  參與這次關愛老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感責任與使命并重。在與老人們的交流中,我聆聽了他們的人生故事,感受了歲月的沉淀與智慧。他們的笑容,雖然帶著歲月的痕跡,但依舊溫暖如陽光。

  這次實踐,我學會了傾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老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慰藉。我為他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房間、陪伴聊天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給他們帶來了歡樂與溫暖。

  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傳承的責任。未來,我會繼續參與這樣的活動,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5

  在老齡化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關于空巢老人的消息總會沖上熱搜。這不僅攸關很多人獨守鄉間的父母,也夾雜著尚不“老齡”卻常年處于“空巢”狀態的年輕人的焦慮。可以說,這個問題牽動著廣袤的城市與山鄉那一盞盞孤獨的燈火,誰也不能無動于衷,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日前,據媒體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張國芬關于為每位空巢老人配備一張可隨身攜帶的“身份卡”,以便在消失緊急狀況時準時實施救助的建議,得到不少網友的支持。這樣的“身份卡”其實早就應當存在。從需求的“早該”落差到現實的“無奈”,也提示我們關注空巢老人養老體系尚存的`短板與不足。

  當前,針對空巢老人的養老幫扶存在著地域進展不均衡的狀況。在社區網格化管理較為成熟的一線城市,養老服務體系較為完善,對空巢老人建檔、走訪、就醫、慰問等工作落實得較為到位。部分經濟發達城市將養老服務納入“才智城市建設”整體進展規劃,取得了突出成效。比如上海市為一些獨居老人安裝“會報警”的智能水表,假如12小時內讀數低于0.01立方米就會自動通知社區施以援手,就是一個良好的示范。

  而放眼二三線城市和廣闊的鄉村,大部分空巢老人亟需的社會支撐卻特別薄弱。與之相對的是近年來年輕人口加劇向大中型城市流淌,二三線城鎮和鄉村人口結構消失斷層式空心化趨勢,而社區服務又未能準時補位,“居家養老”在許多狀況下等同于“自力更生”,這部分空巢老人人數極大,抵擋意外風險力量較差。

  近20年來,我國老齡人口以每年3.28%的速度快速增長,約為總人口年均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正快速擴大。為空巢老人辦理“身份卡”,摸清這一群體的人口總數和生存狀況,迫在眉睫,也是構建和諧老年社會應補之短板。這張卡的重大意義,不僅在于這是張身份卡,還在于這是空巢老人們無人可依時的“兜底卡”。

  為空巢老人辦理卡片、填注身份并不難,怎樣發揮這張卡的樂觀效用更值得我們重視和探討。空巢老人身份卡,應是一張引發關注、承載溫情的“愛心卡”。以辦卡為契機,出臺相配套的管理意見和實施方法,引入社會化的愛心志愿服務,有效增加社區網格化管理力量,全面構建鄰里互助的和諧社會養老氛圍;同時,出臺多種措施便利并加強社會各界與空巢老人的溝通與互動,為這一群體準時發聲、表達需求供應的更多渠道。上,智能設備適老化服務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這既助力了老年特別群體跨越“數字鴻溝”,也為智能技術的高速進展帶來寬闊的應用前景。

  空巢老人身份卡,應是助老模式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不斷推廣的“閱歷卡”。不同地區空巢老人之所以受助差異,根本上是現階段我國城鄉進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所致。除了增加地方經濟建設及社會資源流淌來改善這一狀況,由發達地區至欠發達地區助老模式的閱歷流淌、資金流淌、人力資源流淌也應是我們關注的重心,甚至是化解城鄉進展不均衡的一個重要抓手。

  助老扶弱的本質,是不讓我們這個社會任何一個弱勢群體成為時代進展中失語的“孤島”。從這一意義擴綻開去,對留守兒童、殘疾人群、罕見病人群等建立并完善大數據建卡幫扶,歸根結底是我們基層治理精準施策工作的有效延長。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6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將心靈之窗封閉,將溝通之橋冰封,怎得渠清如許?只有以真誠之心架設溝通之橋,聆聽先哲孜孜不倦的教誨,方可迷途知返,認清自我;只有善于充分利用身畔的有限資源,發散思維,方可創新形式,推陳出新,脫穎而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等于摒棄漠視。而是保持自我特色,擇其善者從之,找準自己的位置,綻放光彩。也許其他團隊擁有資歷豐富,醫療條件優越,但我們也不應妄自菲薄,我們也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斗志昂揚,擁有敢為人先的朝氣蓬勃,擁有謙虛學習的熱忱之心。我們對未來滿懷憧憬,對夢想持之以恒,對錯誤敢于面對,對消極情緒善于正確宣泄,對公益事業有著深深地愛戀。

  機遇,如曇花一現,若僅僅驚羨于花開之靜美,花落之凄婉,也許機遇就在我們猶豫不決的雙眸中隨風飄逝,也許就在我們內心掙扎的瞬間與我們揮手作別。很多事情,其實不需要別人為你一一作答,別人也沒有那份義務給你解釋,因此,何不抓住機會,將不懂變為懂,將迷惑豁然洞開。而非在人去樓空茶涼后空發無可奈何的感嘆,留下萬千未解之謎。

  心開始,樂萬事。若我們只是如電腦程序般,只是機械地重復枯燥乏味的動作,怎能綻放思維的異彩,怎能散發生命的無限清香?面對生活,面對困難,用心思考,用心體驗,用心選擇,用心總結。勿給自己打滿分,因為你還有更廣闊的空間,還可以將事情做得更好。

  因噎廢食是愚蠢的行為,似登山一般,坐纜車與徒步攀登,感覺一樣嗎?前者黯然失色,后者奇趣橫生,回味無窮。正是那一次次的回環曲折,方感悟選擇的`艱辛與堅持得永恒;正是那一輪輪的摔倒與淚滴,方領悟失敗后成功登頂的歡欣。

  心決定心態,心態決定成敗。人與人之間只有微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和消極的心態,但卻造成最大的差異,即成功與失敗。萬累由心起,心寧累自息。也許寒路漫漫,也許我們身心疲憊,也許我們百感交集,但那溪畔淙淙流水的明澈難道不足以滌蕩心靈嗎?那一路的歡聲笑語難道不足以令生命流光溢彩嗎?爺爺奶奶臉上洋溢的笑容難道不足以慰藉我們疲憊之心嗎?不足以填補心隙的那抹空白嗎?過去了的將會成為最親切的懷念。

  當初站在面試臺上的承諾至今仍縈繞耳畔,時時激蕩心靈的漣漪,無不盈滿溫馨的感動。許下一個心愿,讓愛之種隨春風雨露生長,贈與所有無私奉獻的朋友們一縷芬芳,一段持久的想念和一份難以忘懷的牽系。

  愿大家心開始,樂公益。無私,無怨,無悔;有情,有愛,有義。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7

  小時候,外婆總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善待他人,尤其是更要關愛殘疾人。雖然當初的我還不能理解外婆講的話的深層含義,但隨著歲月流逝,我漸漸長大,終于明白了道理。外婆以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行動感染著我,記憶中,不知多少次,外婆無論在什么場合只要看見殘疾人,都會以不同方式毫不猶豫地獻出愛心。外婆就是這樣,以自己在生活中的實際行動時刻感染著我,于是,我幼小的心靈里便播下了關愛弱者、善待他人的種子。現在細細想來,關愛殘疾人的事例何止外婆一人,只要你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人生路上處處回蕩著關愛殘疾人的優美旋律。

  清晨,上學路上。

  騎行在機耕路上的摩托車、自行車紛紛攘攘。“啊——”一聲長長的尖叫在我耳邊響起。我聞聲詫異地回頭——一個青年被傾翻的摩托車壓著,痛苦地用手揉著自己的腿。旁邊,一個拄著拐杖的盲人木訥地站立著。誠然,那位青年是為了避免這位盲人而倒地受傷的,那緊鎖的眉頭似乎在訴說著他此時的疼痛。

  此時,我似乎覺得全身有一股愛的暖流悄然升起。是的,一顆對殘疾人的寬容之心和真誠的關愛,就是對“愛”最好的詮釋!

  暮春時節,村里的小公園里,鍛煉的人們與花草綠蔭攜手相伴,營構出一幅安逸逍遙的圖景。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雙拐在行走,他的身體在左右拐杖的支撐下前后擺動,艱難地行進著。他——原來是一位截去雙肢的殘疾人!

  不好,老人右手的拐杖突然折斷了,他一個趔趄跌倒在地。這時,一位正在練打太極拳的中年叔叔朝著老人快速地奔跑。叔叔彎下腰,把老人扶到石椅上,然后撿起折斷的拐杖仔細觀察,試圖把拐杖接上。他的眼神是那么專注,以致在修理拐杖的過程中,兩手的青筋都突顯出來了。終于,拐杖竟奇跡般地被叔叔修好了。“謝謝!”老人緊握著叔叔的手,久久不放。

  此時,我似乎看到了叔叔身上散發出的對殘疾人摯愛的`光芒,燦爛輝煌!

  是的,一次及時和善意的幫助,用心去營造和諧,就是對殘疾人最大的關愛!

  校園里,廣播傳送著一個不幸的消息。

  701班自強自立的李明娟,從小就得了小兒麻痹癥,但她從不向別人祈求什么,因為她是個品學兼優的女孩,她更懂得自強自立的深意,但此時父親卻突遇車禍,被迫截肢,真是禍不單行。

  看著面容憔悴、身殘志堅的李明娟,想起躺在病床上急需醫療費的李明娟父親,大家的臉上布滿了焦急和憂傷。于是,一個又一個的老師和同學手里拿著不同數量的錢,都把自己對同學、對殘疾人的一份愛心投入捐款箱。一份份的愛心積蓄起來,變成一份大愛,支撐著與病魔抗爭的李明娟以及他的父親。

  此時,我似乎看到校園里聳立起一座關愛殘疾人的高山,巍峨壯麗。

  是的,以一顆跳躍著關愛殘疾人的真誠之心伸出援助之手,也就是“愛”的真實體現!

  如今,回顧自己在成長路上那一串串伴隨著愛的足跡,我頗感欣慰。我明白了,只要我們時刻打開關愛殘疾人的心靈之窗,讓自己的靈魂不斷地在陽光下晾曬和消毒,真正做到善待他人,關愛他人,就一定能感悟到愛的真諦,體驗到與殘疾人和諧共處、分享愉悅的無限樂趣!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8

  那天,我和媽媽放學回家,小區單元門口出來一位老奶奶:她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著,速度很慢,我們走五步,她或許才能走一步。這位老奶奶滿臉皺紋,頭發花白,我們從她身邊經過時,她用沙啞地聲音對我和媽媽說:“我能上你們家廁所嗎?我家里沒人,都一下午沒上廁所了!”看著老奶奶焦急的樣子,媽媽顧不得考慮,趕忙答應下來。

  開電梯、攙扶老奶奶……大約過了十幾分鐘,終于解決了老奶奶的燃眉之急,她連聲說著謝謝,媽媽說:“沒事,沒事,都是鄰居。”并請老奶奶在我家歇一會兒。

  “您為什么一個人在樓下呀?家里人呢?”媽媽問老奶奶。

  “我兒子在外打工,媳婦不知上哪去了,家里沒人,她讓我在家待著,我覺得悶,就出來透透氣,可我沒鑰匙,出來就回不去了。”老奶奶一臉的無奈。

  “你兒子也不給您配把鑰匙,進出好方便。”

  “人老了,她們也不放心把鑰匙給我。哎……”

  短短幾句話,卻讓我心中無比難過。老奶奶每天這樣孤獨地生活,多想有人陪陪呀,可她現在想上個廁所都這么難。

  我們來到敬老院里,我們的眼前煥然一新,這里綠樹成蔭,干凈的庭院里有幾個石椅,中間有一大片空地,應該是老人們晨練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在那里打太極,有看到一位老人坐在石椅上聊天,一片其樂融融的場景。

  我們穿過了大門,進入了大廳。只見沙發上,老人們坐在一起,開心的不知道在說著什么,迎接我們的阿姨說,老人們聽說我們要來,都很激動呢。我看到樓梯口有一個老人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下著樓,我便急急忙忙的跑過去,扶著他的胳膊,我琳發現,他的胳膊不想一些老人那么瘦,七十多歲的人扔顯得很健壯,除了腿不好外。這與這所養老院的良好服務有分不開的'關系。下面,我們給老人表演節目。首先是何成志上場,他打了一套拳,他的手裝成像爪子一樣,出拳就像猛虎下山一樣,十分大聲的剁腳聲音在操場上回蕩,宛如一位站屹立在地上上巨龍,老人們聚精會神的看著,是不是露出微笑。第二場由我們集體進行詩朗誦《長歌行》,我們深情并茂的朗誦著,時如小溪般細細流淌,時如打鼓般氣勢逼人,時而快,時而緩,已經發揮出了我們的最高水平,表演完后,掌聲轟然而起,看到老人們歷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我們心中便涌動起一股暖流。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我們真誠地祝福老人們: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家庭幸福!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9

  近年來,空巢老人春節前后的心理問題逐漸受到社會關注。有些老人因為過節無人陪伴而感到冷清、孤獨、苦悶,有些老人因為春節期間子女的來去匆匆患上了先焦慮、后抑郁的“分離綜合征”,還有一些老人因為精神空虛等心理問題,在春節期間或春節過后發生種種意外,甚至輕生,讓人很不是滋味。這些問題反映出不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亮了紅燈。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號準空巢老人的.脈,對癥下藥。

  我們應該把關愛空巢老人的功夫用到“年”外,在平時就讓老人們能夠感受到過年時的溫情,用源源不斷的社會合力關愛、照顧、陪伴老人,填補他們的精神空虛,使老人們的生活不空、幸福不空、心理不空。當然,老人的子女及其他晚輩、親友等,應該盡到第一責任,家人的精神慰藉最重要、最有分量,這是老人們最需要的。還是那句老話,子女平時應該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多給父母打個電話,讓父母減少獨處期。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養老投入,完善社會養老體系,提升養老服務的供應量和質量。對于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政府應該多購買一些養老服務,多組織一些志愿服務、義工服務活動,讓那些沒有子女或子女陪伴慰藉不足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多的幫助、照顧和關懷。同時,積極開展與空巢老人結對子、為空巢老人找朋友、讓空巢老人有“近鄰”等活動,引導安排他們參加一些文體活動、聯誼交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顧空巢老人,幫助老人排遣空虛和寂寞,讓他們過得更充實、活得更有質量,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只要人人都盡到應盡的責任,空巢老人就會得到更多的滿足、幸福和快樂,他們的世界也會變得暖意融融。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10

  如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幫助。作為一名大學生,我積極參與了關愛老人的實踐活動,這是一次令我受益匪淺的經歷。通過與老人的交流和陪伴,我深刻意識到了老人的需求和對我們的關心和陪伴的渴望,也認識到了自己在關愛老人方面的不足,不僅增進了我對老人的理解和尊重,還培養了我的責任感和愛心。

  在為期一個月的實踐活動中,我們定期去養老院探望老人并開展一些文化娛樂活動,與老人進行交談和互動。在與老人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老人們普遍的需求主要是情感關懷和陪伴。因為子女的忙碌工作和家庭的壓力,許多老人被放置在養老院中,他們經常感到孤獨和寂寞。所以,我們每次去探望老人時,都會帶去一顆真誠的心和一些小禮物,與他們聊天、聽他們訴說過去的經歷。

  通過實踐,我深刻認識到關愛老人需要的是細致和耐心。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個性情古怪且易發脾氣的老人。起初,我很難與他交流,因為他總是冷漠地對我說話。但我沒有放棄,我堅持每天都去看望他,與他聊天、聽他傾訴。時間慢慢過去,我發現他變得越來越開朗起來,他的笑容越來越多。通過這個經歷,我明白了與老人交流需要我們耐心傾聽,尊重他們的感受,關心他們的需求。只有通過與老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真正滿足他們的需求。

  盡管關愛老人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但我們也收到了豐富且珍貴的回報。無論是老人們真誠的笑容,還是他們由衷的感謝,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一個老人對我說:“年輕人,你們的陪伴給了我一個家的感覺。”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他們孤獨的內心和對我們的真心感激。這時,我明白關愛老人不僅是幫助他們,更是滿足我們自己內心的需要。通過與老人的交流和陪伴,我們可以收獲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快樂。

  通過參與關愛老人的實踐活動,我收獲了很多。我深刻理解了老人需要關心和陪伴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自己在關愛老人方面的不足。關愛老人需要我們的細致和耐心,而我們將收獲老人的真心和感激。盡管路途艱辛,但關愛老人給予我們更多的快樂和智慧。通過這次實踐,我更加堅定了自己關愛老人的信念,并將繼續努力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11

  為了進一步弘揚關愛老人的傳統美德和青年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在社會上形成撫平濟困、助人為樂的良好習慣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同時,讓老人共享改革開放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暖和,我與村上幾名高校生自行組織綻開了“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截止到今日我的假期實踐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下面是我的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7月20日早我們三名志愿者來到當地的敬老院——義和莊敬老院,我們陪老人們談天、打牌。在和老人們談天之后,我們又與工作人員聊了起來,他們說這里殘障老人比較多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不太適應,愛發脾氣,但這他們都能理解,雖然這里的.工作有些苦有些累,但看到這些老人們綻開的笑顏時間匆忙,已經好幾個老人紛紛的離開了……比起去年的興奮與沖動,今年的自己則少了分沖動,多了分理性與冷靜。冷靜地看待著每一天、消失的每一種狀況、遇到的每一個問題,仔細分析、仔細解決。解決了,不敢懈怠地迎接著下一個困難。

  8月20日,帶著水果和奶粉等養分品來到了孫奶奶家。孫奶奶的老伴很早去世,兒子在外地工作,平常一個人生活很孤獨。每次回家我就會找孫奶奶談天,孫奶奶從年輕時候談到年老,從兒子談到孫子,老人興致盎然,聊的是不亦樂乎。他的生活態度很樂觀,我們一起唱老歌,打牌、有時還會看上一段經典的的黃梅戲。

  20xx年7月20日至8月10日的短短20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從開頭籌備到實踐總結讓我體會到了愛的力氣,青春的力氣,生命的力氣。作為一名一般的高校生,我在這次為期20天的實踐活動中獲益頗豐。在實踐中,我親眼目睹了老年群體的辛酸與無奈,我親耳傾聽了老年人的心聲。

  在此,我向同學們發出倡議,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日,老年人這一群體,更加需要我們的關注、關懷和關心。作為高校生的我們,應當獻出自己力氣,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敬老、愛老、助老!了解社會老年群體生存狀況,傾聽老年人的聲音,關愛老年人的生活,奉獻愛心,肩負起當代高校生的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氣。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12

  父親已七十歲了。七十年中他幾乎不抽煙、不飲酒,即便是逢年過節,也只是品上兩杯里低度的葡萄酒。印象中第一次他抽煙,是在我異地求學后第一年的中秋之夜。

  那一年的中秋,我剛好上晚課,之前母親囑咐我下課后回家過節。午夜我跨上單車,匆匆向遠在郊外的家中趕去。中秋的圓月掛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灑在大地上,仿佛柔媚的輕紗。雖說還是九月,然而秋風中身上仍然不免有些瑟瑟發抖。子時的郊區公路上,偶爾會見到一兩個急忙趕路的行人。間或路過的工地上,打更人身穿棉大衣,在黑黝黝的建筑中游蕩。

  披著月光,我拼命踏著單車,在無人的路上飛奔。家將近時,遠遠的我看見路邊有一個暗紅的小點,一閃一閃并不時來回移動。一陣恐懼襲上心頭,我放慢車速,故意大聲咳嗽幾聲。“是長華嗎?”父親帶著膠南方言的聲音從紅點處傳來,是父親!我趕緊幾步來到父親身邊,他扔掉還剩一半的香煙,與我并肩向家走去。借著月光我發現已是凌晨一點多了。

  推開家門,母親正笑瞇瞇地坐在一桌豐盛的晚宴前,等著我回來,桌上的`菜還冒著熱氣兒。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路的寒意全消,這時我的眼睛濕潤了,坐到桌前拿起了筷子。

  多年后,我與母親聊起父親抽煙的事,她告訴我那次父親去接我,為了能讓我看見他,從不抽煙的他,在路邊半個小時,把用來招待客人的香煙抽掉了十支,聽著聽著,我眼里噙滿了淚水。

  自那以后,每每在黑暗中看見忽明忽暗的煙火,我便有一種溫暖、親切的感覺,這種感覺是要用心去理解和體會。

  從古到今,人們都說“百善孝為先”,這是很有道理的。一個懂得做人的人,不僅要懂得好好學習、誠實守信,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所以,人們常說,一個孝敬父母的人,要是壞也壞不到哪去的。

  有一次,我在《情感傳奇》這個節目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他的母親在他出生時,因難產死了。他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生活了7年。因為父親是個文盲,不識字,以賣菜為生。每天天不亮,他就挑著菜筐,走幾十公里的山路,進城賣菜。父親雖然不識字,但為人卻忠厚老實,不管是顧客,還是村里的人,他都真誠對待,別人有事相求,他都盡力幫忙,所以,他人緣很好,大家也愛到他那買菜。他們父子倆平時省吃儉用,賺的錢可以供男孩讀書了。孩子很爭氣,成績一直年級第一。這個年僅7歲的孩子,就會幫父親干活了:每天早上,他早早的起來,幫父親拖地、洗衣服,然后在去學校上課;晚上回來,他會先煮好飯菜等父親回來吃,吃完飯他就洗碗,為忙碌了一天的父親按摩。

  的確有這樣的人,父母養育了她,可是,她不但不懂得回報,還認為父母養她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到了十幾歲都沒有幫父母做過一件家務,反而還是“衣來身手,飯來張口”,這種人,即使你成績再好,學問再多,也只能使父母擔心。

  孝敬孝敬,既要孝,也要敬。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祖國未來的花朵,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吧!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13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口的老齡化加劇,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愛、子女的照看。使他們在物質上有所滿意,精神上得以安慰,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正如有首唱歌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一輩子不簡單就圖個團團聚圓……”假如人人都關愛老人,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多么和諧美妙啊!

  我的奶奶是一個慈愛的老人。烏黑的頭發,炯炯有神的眼睛,稍矮的鼻梁下嵌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揚,一看就知道是個和氣可親、樂于助人的熱心老人。

  在一個陰雨天的早晨,身體一向硬朗的奶奶由于勞碌和傷風著涼病倒了,她從菜市場買了菜回來就蒙頭去睡,始終到我爸爸接我放學回到家。這可急壞了爸爸,他又是為自己的馬虎愧疚,又是為奶奶倒水、喂藥,蓋好被子。我見了,也上前幫忙,勸慰臥病在床的奶奶,我們忙得不行開交。漸漸地,奶奶臉上露著一些笑容,安祥地進入了夢鄉。看到這個情景,爸爸緊鎖的眉頭伸展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趕忙到廚房為我和奶奶煮午餐。

  突然,奶奶斷斷續續地叫道“桶……桶……垃圾桶……”原來奶奶從睡夢中驚醒,在不停地作嘔吐狀,我心領神會,一邊心急如焚地拿來垃圾桶,一邊著急地叫著爸爸,爸爸聽見了,三步并作兩步,從廚房急沖沖地趕來。只見奶奶面如土色,干嘔不止,爸爸見了,趕忙輕拍著奶奶的背,急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最終,奶奶不再嘔吐,可身體還是很虛弱,爸爸不放心,送我上學后,就請假回家,無微不至地照看奶奶:有時為奶奶端來熱水;有時和奶奶叨叨家常;還有的時候為奶奶削水果解渴。母子倆其樂融融。奶奶的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仿佛在說:“有兒如此,我已知足。”

  在爸爸的細心照看下,奶奶的病好了。幾天后,房前屋后,又見奶奶忙進忙出的身影,聽著奶奶嘹亮的聲音,吃著奶奶煮得香氣撲鼻的飯菜。觀察奶奶又生龍活虎起來,爸爸和我們都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沒有奶奶就沒有爸爸,沒有爸爸就沒有我,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關愛老人的民族是個沒有可積淀的民族,一個不關愛老人的國家是個沒有可傳承的國家。老人不是累贅,更不是一個沉甸甸的負擔,而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讓我們一起關愛老人吧!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14

  黃昏的湖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爺爺推著輪椅,一位老奶奶坐在上面,時不時回過頭來和老伴說幾句話,之后二人就都露出一個孩子般的笑容。

  經過他們身邊時,我偶然聽到老爺爺對老奶奶說:“我每天推著你出來走走,總比一直呆在家里好吧!”瞬間就被觸動了。——也許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陪伴。

  我們,似乎總是關心旭日東升的風光無限,而又有誰在乎夕陽低沉時的冷漠凄涼。這個世界,有太多人需要關心,而我們,再也不能無動于衷。

  老年人——他們是這個社會中一部分弱勢群體。由于子女的繁忙工作而沒有孩子承歡膝下;由于自身的年邁多病而不得不與藥物為伴;由于腿腳不便甚至出行都成為奢求;由于終日里不知所為為讓他們感覺像是在等待終結。

  世間的規律我們每個人都無力改變,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用陪伴給予他們快樂和溫暖。讓這段本應很美好的時光不再成為空白的靜默等待。

  一、時過境遷,風采依舊

  奶奶家的鄰居武爺爺,今年已有八十多歲的高齡了。他年輕的時候跟隨數學家華羅庚走南闖北,輾轉上海、北京等多個地方。談起這段“歷史”,武爺爺表現得十分激動,而且神采飛揚。

  假期時間每天去武爺爺家坐坐,不知何時成了我必修的功課。他會用他那雙小而有神的眼睛認真地看著我,給我講他年輕時“風華絕代”的故事。他喜歡鄧麗君,似乎比我們現在的“追星”還要熱衷。我喜歡坐在沙發上,聽他旁若無人地“動情演唱”鄧麗君的經典歌曲。我也喜歡和他坐在一起,聽武爺爺講他自己的故事。

  原來,他確實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并不僅僅表現在跟隨華羅庚的日子。

  早些年,武爺爺一直忙于奔波,無暇顧及自己的事情。直到那一天,三十多歲的武爺爺認識了離婚后獨自帶著兩個兒子生活的張奶奶。不知是出于同情憐憫,還是別的什么不知名的情愫,二人不久后便舉行了簡潔的結婚儀式。奶奶比爺爺略大幾歲,沒什么文化,又離過婚,還有兩個兒子,這一切,都讓當時的許多人及其不理解武爺爺的做法。但談起這些,他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種比幸福還要明亮的光。

  之后的十幾年里,兩人生活十分平淡,但卻很溫馨。后來,五十歲的爺爺生病了。高血壓,糖尿病,各種昂貴的降壓藥和胰島素,給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負擔。好在兩個兒子工作都還不錯,他們也把爺爺當作自己的父親一樣尊敬和照顧,再加上奶奶不離不棄的陪伴,一切,終歸是美好的。

  而現在,大兒子的孩子大學畢業留在了南方工作,大兒子一家也搬了過去;二兒子的女兒剛剛考上了西安外國語大學,也不經常回家。空蕩蕩的房子里少了歡聲笑語,只剩兩個孤獨的老人相伴度日。

  說到這些,爺爺雖稍有一絲神傷,但頓時又恢復了笑容。

  看著面前的爺爺,我心頭竟有一絲酸楚。時間這么久了,經歷了這么多鉛華的洗禮,這個老人依舊光彩照人。那些疾病和痛苦或許并不是他生活中的艱辛,反而更使他的人生美麗無比。

  二、也許總像個孩子

  “老師,這個我不會,你就教我一下嘛!”沒錯,不用懷疑,這句話就是武爺爺對我說的。

  作為一個老年人,準確點說應該是新時代的老年人,武爺爺還是挺“時尚”的。他換了一個又一個手機,總想跟上時代的潮流。可是他卻對這些手機并不精通。而在這方面,我就理所當然成了他的老師。

  如何發短信、如何放音樂、怎樣上網瀏覽新聞、怎樣添加刪除聯系人。所有基本功能,我都一一給老人示范、給老人手把手地教。也許是由于年紀大了,也許是因為手指不再靈活了,一遍又一遍,老人總是無法真正掌握。

  當老人又一次提出讓我在演示給他看時,終于,我有些受不了了。我突然失去了耐心,沖著老人大聲說:“我都說了多少遍了!還讓我說啊!”

  之后是沉默,可怕的沉默。我低頭玩著手機,不敢直視爺爺的臉。直到奶奶端來一盤水果,說:“來,歇歇吧!先吃點水果。”奶奶的話終于打破了這般寂靜的氣氛。爺爺突然說:“老師,這個我不會,你就再教我一下嘛!我這老年人和你們小娃娃的腦子不能比啊!”聽了這句話,我心中突然釋懷了。爺爺說的沒錯,原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錯了吧!

  我依舊耐著性子給老人一遍又一遍地教,看著他開心了,我心中也舒服了許多。也許這便是一種莫名的牽掛吧。

  一切,就這樣悄悄發生了,絲毫沒有給我們做好準備的時間和機會。那些老年人,那些我們不了解的老年人,總是在不經意間打動我們的心。也許他們并不像我們意識中的那樣神秘和令人敬畏。其實有時候,他們正像是簡簡單單生活的孩子。簡單地想問題,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也許總像個孩子,也許總保持著一顆童心。這——仿佛就是武爺爺自己生活的樂趣吧!同時,也許更是給我的啟示。

  三、誰憐天下父母心

  兩個老人相伴的日子,雖然甜蜜溫馨,但總有一種令人難解的孤單感。我每天都會去給他們解悶,陪他們聊天。武爺爺家和奶奶家是鄰居,看著我們整日里出入奶奶家,武爺爺的家門就略顯冷落了。我去陪陪老人,是自己的意愿,更是父母及家人的希望。

  又一次來到武爺爺家。還是和以前一樣,爺爺很熱情地招呼我坐下,奶奶就端來各種點心和飲料。這是總會聽爺爺嘆息一句:“唉,我的凡凡要是能來看看我們多好啊!”

  凡凡,是武爺爺和張奶奶的小孫女,去年剛上大學。女孩很努力,也很用功,一年以來在學校一直都很優秀。她是爸爸媽媽的驕傲,更是爺爺奶奶的自豪。但是,由于不常回家,放假又經常出去旅游見世面,所以來陪爺爺奶奶的時間,就微乎其微了。兩個老人空空的心房,也就不言而喻。

  因此,武爺爺總會莫名其妙地對小兒子發脾氣。理由只有一個,為什么不帶凡凡來看他?小兒子也有苦衷,但面對父親的辛酸,他還是選擇了沉默。

  我給武爺爺讀報紙上的新聞時,聽到他說這些。最近頻發的'女大學生失蹤受害事件,他比我們還要關注。他是擔心他的凡凡吧。不經常回家,甚至連一個電話都沒有。出門在外,怎能不讓老人牽掛呢?

  武爺爺說,早些年,他曾看過一部電視劇《誰憐天下慈母心》。他說劇中的那位母親很偉大。獨自一人把兩個女兒養大成人。盡管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盡管遭到了人們的非議,盡管一個人的路很艱難,但是她用堅強給孩子們撐起一片永恒的藍天。和那位母親比起來,他是幸福的但又是不幸的。幸福的是他有老伴,有一個完整的家;不幸的是,年邁的他們只能獨自生活。

  聽到這些,我仿佛聽到了一個老人的心聲——誰憐天下父母心,也許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陪伴。

  四、暖暖的情意

  今天,是去武爺爺家的最后一天,我將要回到學校,繼續我四年長跑中第三年的美好開端。

  在門口,擠出一絲微笑,敲門,卻沒人開門。心中閃過一絲失落,又很快恢復了平靜。

  我坐在樓下的最后一級臺階上,出神地望著遠方,等待著。

  不久,視野中出現了武爺爺和老伴的身影。高大的身材,卻是有些蹣跚的步伐。相互扶持,奶奶手中提著素白的菜籃子。我忙去接過他們手中的東西,扶他們回到家。

  爺爺說今天是最后一天,要給我“露一手”,展示一下他高超的廚藝。爺爺早年的時候,在上海吃過一種小吃,當時吃了一次就讓他念念不忘。他一次又一次實踐,終于做得和當初吃的味道差不多了。現在,他要做給我吃。這種小吃,俗稱“菜米飯”。

  武爺爺的一只手不太靈活,洗菜切菜都只能靠奶奶幫忙完成。但是爺爺很倔強,一切都想親歷親為。看著他們忙碌的背影,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老人們操勞了一輩子,而我們,總有責任和義務讓他們過得開心、幸福。

  吃飯時,爺爺看著我。我似乎有點讀不懂那種復雜的目光。有希望、有幸福、有期待,似乎還有一些不舍。那時,我心中暖暖的,又多了一份親切的自然。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樣的目光和那樣暖暖的情意。那也許就是我一直以來苦苦尋求的心吧!

  告別了爺爺奶奶,我結束了一個多月以來每天“必修的功課”。心里有些空,但更多的是被一種感情填滿。

  在他們人生最需要陪伴的季節里,他們的心得不到應有的照顧。而我所做的這些,他們稱作是“雪中送炭”的溫情。

  夕陽西下的美麗也是一種獨特的精彩,老年人的生活同樣需要我們關心、關注和關懷。他們給的感動和我們給的親切,必將成為彼此人生道路上一段不可或缺的美麗時光!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15

  為了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賢的傳統美德和青年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在社會上形成撫平濟困、助人為樂的良好習慣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同時,讓老人共享改革開放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我與村上幾名大學生自行組織展開了“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截止到今天我的假期實踐活動已經告一段落。

  7月20日早我們三名志愿者來到當地的敬老院——義和莊敬老院,我們陪老人們聊天、打牌 去年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也來到這里 所以我們與許多老人都很熟悉了 他們都非常歡迎我們 我們看到他們也非常親切 在聊天的過程中 我們了解到這里的老人大都是本鎮的且大都是孤寡老人 縣政府和敬老院為他們提供了優良的食宿環境 同時也提供了許多娛樂健身設備 為他們平時的生活提供了許多娛樂 在聊天的過程中 我們認識了一位83歲的老戰士 他們52年的復員兵 在聊天過程中她給我們講起了他所參加的幾次戰役 講起了戰爭的激烈與殘酷 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來之不易 他還給他們演唱了許多抗戰歌曲 他還說感謝黨和政府給他提供過了這樣好的.環境讓他可以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我們深深的祝福這位共和國的老兵健康長壽 感謝他為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所作出的貢獻。在和老人們聊天之后 我們又與工作人員聊了起來 他們說這里殘障老人比較多 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不太適應,愛發脾氣,但這他們都能理解,雖然這里的工作有些苦有些累,但看到這些老人們展開的笑顏時光匆匆,已經好幾個老人紛紛的離開了……比起去年的興奮與沖動,今年的自己則少了分沖動,多了分理性與冷靜。冷靜地看待著每一天、出現的每一種狀況、遇到的每一個問題,認真分析、認真解決。解決了,不敢懈怠地迎接著下一個困難。

  8月11日,我們來到我村王爺爺家王爺爺是一名老兵,在中年的時候取到了一位精神上有點問題的媳婦,從此艱難的生活就開始了,如今,家里的兒子學業有成,但因為娶媳婦,擔心妻子會嫌棄自己的家庭,卻離開了父母,去市里過自己的生活。這老兩口,真是有苦難言啊,一心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生活得更好,看著兩個人現在靠撿垃圾為生心里實在不是滋味。他家就住在我們村東頭,每次回家的時候就會買一些東西看望他們,雖然說的話不多,但是,他們每次都盼望我去。這天我去的時候,竟然發現,王爺爺門口停著一輛車,進了院子才發現原來是王爺爺的兒子和兒媳婦回來看望兩位老人家了,王爺爺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卡不能到這些我以為放心了。在往后的幾天里卻發現王爺爺家的門是鎖著的,后來才知道原來是被兒子接到市里去生活了,老人家終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8月20日,帶著水果和奶粉等營養品來到了孫奶奶家。孫奶奶的老伴很早去世,兒子在外地工作,平時一個人生活很孤獨。每次回家我就會找孫奶奶聊天,孫奶奶從年輕時候談到年老,從兒子談到孫子,老人興致盎然,聊的是不亦樂乎。他的生活態度很樂觀,我們一起唱老歌,打牌、有時還會看上一段經典的的黃梅戲。孫奶奶待我特別好,就像親孫女一樣,這是這個假期最后一次來看望她了,我們一起包了餃子,吃餃子的時候,她哭了,說“要是我的孫女也在身邊該多好啊”我就笑嘻嘻的勸她,您就把我當您的親孫女,我把您當親奶奶對待,她笑了,什么都不說,只是一個勁的點頭。每次離別的時候,孫奶奶總說“別忘了有時間再來啊。”我就說“知道了,會來的!”可是我知道這次是假期的最后一次了。其實還真有點放心不下她……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關愛老人的心得體會08-25

關愛老人心得體會03-27

關愛老人的活動總結01-23

關愛老人活動總結12-15

關愛空巢老人心得體會05-16

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04-15

關愛空巢老人心得體會范文06-01

關愛老人志愿的活動總結01-25

關愛老人活動總結通用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