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學醫心得體會

時間:2021-06-14 17:58:1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醫心得體會

2008年, 方亮的跟師心得.

  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極不情愿地登上了從佛洲回多倫多的飛機,飛機在高空翱翔,我的心又回到跟診在老師身邊的日子里,數周以來,親眼看到經方出神入化的治病威力,看到許多瀕臨死亡的患者被老師信手捻來的幾味藥救回來的笑臉,也看到一樁樁一件件因激素,化療和手術摧殘飽受痛苦而冤枉丟了性命的案例。肅然驚起,原來中醫可以做到如此,暗自慶幸有機會來到桃花島學到正統的中醫。

學醫心得體會

  說來汗顏,學醫從醫至今十多年,書是翻了幾本,病人也看了不少,其實心知肚明,辨證之法實在不通,臨證治病,僅憑淺薄經驗,亂槍打鳥是無上法寶,以所知一切有效之法并用,以求有效,一旦得效,則以為得法,雕蟲小技視為至寶,現在想來無地自容。

  入寶島,豈能空手而歸,就把我一些粗淺的體會說來與大家分享:

  一、知常達變

  看老師人紀錄影時,經常聽到老師說何為正常人,當時覺得這些都是常識,未加重視。到了老師看診現場才知道正常人定義的重要。西方醫學為什么擁有大量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建立了龐大復雜的醫學理論,仍然常常會漏診、誤診,常常不是過度治療就是更本不知從何入手,究其原因就是被一大堆細枝末節的信息所蒙蔽,因果顛倒,反而忘了什么才是正常人,忽略了人的本能反應,既然不知何為正常,又怎么知道何為不正常,自然動手即錯。大道至簡,老師本從于內經的論述制定了正常人的標準,很簡單:

  1、一年四季一日四時額涼手足溫(體內能量運行正常,陰陽平衡之象) 2、胃口好,飲食能自制(胃氣平),食之有味(脾氣充) 3、睡覺容易入眠、能通宵(心肝血足),汗出正常(心氣衡),睡時體表冬暖夏涼(表陽固密) 4、大便每日晨起一行(腸道功能好) 5、小便淡黃一天5-7次、睡時不小便(腎氣旺) 6、白天精神好,體力足(肺氣足) 7、脈一息四、五至和緩有力,春弦夏洪秋浮冬沉,寸脈大于尺脈,男子右脈大于左脈,女子反之(陰平陽秘)。

  凡此七條,過與不及皆為病象。天下的疾病古往今來,千變萬化,現代醫學發展不過短短百余年,所立病名足以萬計,能治之病卻寥寥無幾。反觀中醫之妙,就在于執簡奴繁,關鍵就是老師所說的讀圖之法,明白了人的正常之象,異常之處也就了了分明了,猶如高明的修車師傅,只用聽就大致知道問題所在。反身再看曾經學過的中醫四診十問,恍然大悟,原來道在其中。

  二、精確診斷,明辯陰陽

  中醫的最高境界唯“陰陽”二字。所有中醫診斷法的目的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方法,獲得最有效的信息,分清陰陽。為此,老師搏纜內經仲景之學及后世諸賢之書,總結歸納,以他高深的功力,為后生諸學建立了精確診病的法門:

  1、望法 “上工治病,望而知之”,老師的望診結合了周易之學,“形神氣血,五行定位, 色位生克,時色推移”是望法的核心。

  2、問法 “十問”是常法,時醫皆知,唯經老師臨診細解,方知其中奧妙,妙不可言。

  3、脈法 切脈之法源自上古,流傳久遠,由簡而繁,使后學難得其神,而今人多喜以脈診炫耀,華眾取寵。老師憐憫,化繁為簡,脈法關鍵是:識“四時平人之脈”, 辯過與不及,知浮沉遲數、明中空結代,曉附骨陰實之象。

  4、觸法 平常中醫以此法為末學,棄而不學,間有知者,亦不全面。老師的觸診主要有幾部分組成:

  (1)以手測皮溫:皮表寒熱變化是體內陰陽變化的重要外征,如額及手背應涼,手掌當熱,重按手掌至骨可測骨之寒熱等;(2)脊椎骨,背俞,經穴,疾病反應點探察,可迅速定位結實,腫瘤,等疾病;(3)腹診,集合歷代經方復診之大成,直接指導經方的辨證使用;(4)耳診:耳穴圖是中華瑰寶,融診治于雙耳,診斷之時治療已經開始了。

  5、眼診法 倪氏眼診是老師自創的獨門絕學,非親傳實難得其精髓,短短幾秒種,竟能從小小眼睛中看出五臟的虛實,確定病之所,邪之性,令人嘆為觀止,其術合于歧黃之理,與四診互相印證,可知師查病之細,辨證之準,放眼寰宇無人能出其右。

  6、辯陰陽法 老師臨診反復強調的“陰陽律”是中醫診斷的最高境界,只有深刻領會了內經的陰陽四時變化的道理,氣血循環的周天法度,才可能真正掌握陰陽辨證的奧妙。

  如此詳細周密的診斷法,看似簡單,沒有復雜的科學儀器,但已經含蓋了人體這個“黑箱”所輸出的.所有信號,哪怕是最微弱的細節也沒有忽略。現代醫學所提倡的“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對真正的中醫來講是二千多年前就已經完成的課題。

  三、法象天道,扶陽祛邪

  中醫治病的智慧本來自于自然之道。外觀天地之間,萬物生長離不開陽光、水與食物;回看人體內,各細胞組織、細菌、病毒和腫瘤一同生活在這個小世界中,其中心臟就是太陽,而肺象如天,脾象如地,腎象如海如湖如河,肝象木。而那些細菌、病毒和腫瘤就如同生活在天地之間的小動物。太陽(心)的能量,必須依靠天空(肺)中的水氣的下降來傳遞到大地四方(脾),滲透溪河(三焦)灌溉大地滋養萬物(肝),而海(腎)中的水又蒸發回到天空(肺),循環不已,很明顯這系統的能源中心是“心”,而能量循環的主要媒介是水,能量之源是“腸胃”。常態下,陽光燦爛,水道通暢,沒有積水積濕,沒有陰蔽之所,動物很難生存。明白了這些道理,經方治病的思路就自然天成了:

  1、首重陽氣,重視護心 心主神、主火,是人體所有陽氣的源頭。善用麻桂姜附硫磺等陽藥,方能行陽助陽壯陽,臨危救逆。

  2、陰陽諧調,謹護腸胃 陰陽失和,必以桂芍等量,一散一收,陰陽平衡之法。虛陽上浮,龍牡鎮;表陽不固,炮附收。脾胃者后天之根,津液之總源,凡攻病之時常須謹護脾胃之津液,參姜棗草是補脾生津的常法。

  3、上開玄府,下利水道 病在表在肌,以麻桂葛根行陽氣、廢水從毛孔出、病從汗解。病在里在臟,以苓澤術夏等,甘淡滲濕利水,停滯的濕和水氣從小便排出,病從下解。

  4、推陳致新,谷道常通 病在腑,以硝黃枳樸,通便去實,病從下解。

  5、調和樞機,疏理三焦 病在三焦水道,當以柴胡劑和解少陽,疏通水道系統。

  6、祛瘀陳挫,血脈通利 淤血內停,速以水蛭芒蟲桃仁白芍茜草等,活血化瘀通脈。

  7、寒熱兼施,補不忘瀉 病在腸胃與厥陰肝時,常現寒熱并結,虛實錯雜的復雜形勢,治此難癥危候,桂附吳萸等溫中熱藥常與芩連石膏等并用以頓挫病勢;山藥熟地山萸之類合與茯苓丹皮澤瀉同施,一補一瀉,則五藏滿而不實。

  歸納而言,經方治病時,最重視救護陽氣,陽就是動能,是生命力,陽壯起來了,就代表看不見的機體自然功能在恢復,那么依靠人的自然修復力,疾病當然可以痊愈。其次重視治水治瘀,積水停濕之處就近疏導,在表汗之,在里下之,去積化瘀保持水道、血脈和谷道通暢。能量和物質循環的主要路徑通暢了,即使有些小的堵塞停積,短時間的功能異常,是無害于整體的,機體能自然調整,越俎代庖,無病而攻,反而適得其反,挫傷正氣。

  診所來得最多的病人是癌癥,而且往往是那種歷經各種治療,只乘最后一口氣的危重病人。細觀老師處方用藥,謹小慎微,反復推敲,每每先護心氣,壯心腎之陽,強脾胃,守而待天時,一旦到了病臟的王時,速發重劑猛攻,時機一過,即刻收兵,如此反復拉鋸,步步為營,且戰且進,快者月余,慢者數月多獲奇效。老師常說,舉凡各種腫瘤,不論是骨瘤、腦瘤,還是乳癌,大腸癌,雖然其生長位置不一樣,呈現的癥狀也千差萬別,具體辨證雖然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必有陽不入陰的表征,即所謂陰實已成。什么是陰實?就是當身體內局部溫度過低動能不足時,造成大量的營養物質和冷水停積聚集起來,局部壓力逐漸升高,正常的津液和熱能無力灌注和通過,于是陰實越積越重,腫瘤也越來越大。既然知道了腫瘤的成因,治癌的基本法則就很明白了:

  1、斷瘤之源 讓病人停吃一切人工制造的高濃度,高營養的食品,包括奶制品等。斷絕腫瘤的食物來源。

  2、以陽制陰 陽藥能使機體的天然抗病力恢復,如紅日在天,陰云自然四散無影。

  3、疏導攻堅 甘淡滲利,咸以軟堅,把積存的營養攻散,冷水排除,降低病灶的壓力。

  4、活血化瘀 久郁必瘀,久積必瘀,久病必瘀,去瘀則生新,新舊交替,生化之機。

  5、常顧胃氣 脾胃為后天生化之本,也是人抗病力的源泉,胃氣不絕,必無性命之憂。

  四、藥簡力專,敢用毒藥

  老師常常開示我們“處方用藥,一定要謹守經方法度,經方者經典之方,歷經二千余年的印證,療效確鑿可靠,是最強的藥了,只要對證,必能一劑知,二劑已。如果病人吃了經方而無效,絕不是經方的錯,一定是你辨證不準,或是藥力未到。”

  臨診實地看老師處方,常常信手捻來幾味藥,粗看平淡無奇,細觀之則經方之神已在其中。難怪老師常說,經方不需要背,但要反復體會,了解每一味藥的用意和法度,工夫到了,辨證準了,自然而然開出來的就是經方。

  治重病危候,藥簡力專是唯一法門。觀師治病,越重越險的病人,藥反而越簡單,如治一九十高齡老嫗蒞患腦瘤重癥,右眼已瞎,頭痛如劈,脈洪數,脈癥不符,陰陽欲絕的危候,老師細查發現其仍有大承氣湯癥,遂予大承氣湯加味,一劑中病,三天后患者復診時笑述:“服你的藥好安樂啊!”。又治一位多發性骨髓瘤全身移轉的患者,來診時,四肢冰冷至肘膝,全身汗出不止,呼吸急促,骨痛難仍,老師急用大劑四逆,再診時患者已經氣色好轉,手足冷減,陽氣稍復,危候暫退,藥已中病。

  所以,老師常告戒:治重病危癥,一定要藥簡力專,要敢用附子、細辛、硫磺、大黃、甘遂、大薊等毒藥峻劑,急攻存正,此時生死立判,絕不能手軟,劑量不到,藥力不足,就算處方對了,病還是救不回來。

  以上是

【學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實驗心得體會10-14

實習的心得體會09-28

輪崗心得體會08-17

環保心得體會08-12

義診心得體會08-12

講座心得體會08-10

面試心得體會08-09

講課心得體會08-01

支教心得體會07-30

出差心得體會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