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

時間:2023-12-25 15:45:3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李清照詞傳》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知識世界的橋梁,更是我們“缺一不可”的良師益友。同時,也正是一本書幫我打開了歷史沉甸甸的寶箱。而這本書的名字就是《李清照詞傳》。

  書中以作者細膩的筆觸和優美婉轉的文字將全書大致分成李清照一生的四個時期——“少女時期”、“別君時期”、“流離時期”和“晚年時期”,并收錄了她在各時期的經典詩詞。通過不同的作詞背景,探索她內心的世界,并生動地寫清楚了李清照的一生。

  初讀時,我的心中總藏著很多的疑問。李清照溫婉多情,才華橫溢,語出了“綠肥紅瘦”的千古佳句,道出了“生當作人杰”的豪情壯志,“尋尋覓覓”的悲哀凄涼,“席卷西風”的悠閑舒適,又寫出了“凄凄慘慘戚戚”的離別愁緒……但,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太多太多: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進了生命中無比浪漫的春,閨中少女,如花如夢;帶著火熱的愛,來到了無比焦灼的夏,離人相別,心不離;在失去愛人的痛苦中,又來到了無比肅殺的秋,國破家亡,黍離之悲;最后,拖著疲憊的腳步,走進了人生的最后一站---生命中無比凄冷的冬,凄慘晚年,物是人非。隨著時間的流逝,火熱的心變得冰冷,烏黑的發變得雪白。沒錯,她老了。也許“一代詞宗”,是后人對她的懷念與些許補償。但歷史與人性,本就是錯位的,歷史給李清照榮耀,也許并不是她所向往的`,而她苦苦追求的,命運卻偏偏給不了……

  讀到這,我想到了《紅樓夢》。曾經賈府的興盛繁榮,不是和李清照的少女時期一樣嗎?可到了后來,黛玉命歸黃泉,賈母、王熙鳳駕鶴西去,一個個悲哀的故事讓人垂憐。讀完兩本書,也許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們要珍惜大好春光。沒錯,人的青春是可貴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而正在少年時期的我們,要更加珍惜青春,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來來去去皆優雅,分分合合亦淡定。人間經歷風吹雨,錦瑟年華與誰度?人生恰似花一場,花開時節滿芬芳。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2

  一直很喜歡李清照的詞,卻從來沒有將她的詞連貫起來看。借助《李清照詞傳》,才發現她的詞,仿佛今人流行的公眾號一般,忠實地記錄著她不同年代的點點滴滴,讀來很是有趣。有趣之余,難免傷感,因為人情終究抵不過光陰薄涼。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詞人,被后人譽為婉約詞的“一代詞宗”,與丈夫趙明誠相愛、相敬、情深意濃、志趣相投,創造了令人稱羨的愛情佳話。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仿佛是條歡悅的小溪,充滿著粉嫩光陰里的不可思議。估計有一次是瘋玩到天黑才往回劃船,不知不覺劃進了荷花蕩里。看著被驚起的滿灘水鳥,她充滿了好奇、興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那時候的李清照,心里清澈通透,未經世事,一塵不染。

  貪玩之余,少女的身體和心智在慢慢發生變化。陽春三月,臨水照花,花亂了,心也亂了。再看另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侍女不懂李清照的心思,只說“海棠依舊”,沒什么變化。李清照發了點小脾氣,“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終于等到了她的夢中人趙明誠,有《點絳唇》作證: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獨自一人在院子里蕩秋千,恍惚之間聽見有人來,匆忙回避,又忍不住回頭偷看那少年的風采。他不一定是最早出現的`那一個,但一定是恰好出現的那一個。結婚之后,趙明誠尚在太學,只有每月的初一、十五才能回家探望,聚少離多,繾綣感傷,于是便有了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思念是一種病,兩地分居,根本治不好。這首詞里最經典的就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獨守空房,顧影自憐,再作《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說,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后反復嘆賞,閉門謝客,用盡心力作詞回贈。經過幾日努力,他將李清照的《醉花陰》一詞混入他創作的50首詞里,邀請友人陸德夫品賞。豈料陸德夫賞玩再三,認為“眾詞作里,唯有三句驚人,就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生活顛沛流離,夫妻又長期分居,李清照多年沒有生育,趙明誠無奈之下只能蓄養歌姬,再納侍妾。李清照對愛情始終是苛刻的,對這份感情有了不滿,并且猛烈洶涌,因為她不愿看到這一幕。且看她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優柔與決然之間,脆弱與堅硬之間,她只能真誠地重新憧憬。這估計是她唯一能做的。

  北宋亡國,南渡之初,李清照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歷史的車輪,還是無情地碾碎了她的豪情。這再次說明:光有雄心是不行的,更何況一個女流之輩?

  南宋疲軟,丈夫趙明誠也去世了,獨處陋室的李清照,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是沉默的,等待著她一一數落,然后再次銷聲匿跡。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無需多言,她心中那無限的痛楚和抑郁之情,在詞中噴薄而出……

  被譽為古代“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一生都是用瀕臨爆裂的力量在綻放。縱然人情抵不過光陰薄涼,縱然生命難免有曲折、有跌宕,依然綻放得毫不遲疑。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3

  沈謙曾感嘆“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一代詞宗李清照在那個封建時代用她的才情征服了無數人,千百年之后,她的詞亦沒有被埋沒,正如這句話“她的詞,她的'人,就如同一壇佳釀,愈陳愈香。”

  讀完這本書后,我認為李清照是靈動俏皮的。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清新脫俗,不拘一格,讓人感覺心情愉悅,一個貪玩的小姑娘躍然于紙上,充滿了靈氣。然而,作者李易安此時才16歲。

  李清照不只是一介女流,玩弄兒女情長,她更有男兒的血性。她目光遠大,不拘于閨中之事,她憂國憂民,一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展現了她的錚錚鐵骨。人人都知李清照是“婉約派”的開創者之一,卻不知她骨子里流露著的是大義。只可惜那個年代“重男輕女”,無法實現她遠大的志向,卻絲毫不減弱她的滿腔熱血。

  李易安身上有一種愁緒,無時無刻不感染著我。“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僅十四字訴盡了詞人無數愁怨。丈夫離世,山河破碎,李清照的生活從此顛沛流離,沒有人理解她的痛,當初不諳世事的少女,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變得成熟,這究竟是好是壞?最后一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才是高潮,令我忍不住催然淚下。李清照一代才女,要的不過是一世安定,但這于她而言是奢侈的,只恨天妒驕子。

  這本書讓我認識并愛上了李清照,她的詞無論風格是清麗、豪邁,還是哀愁,無一不吸引著我。

  李清照,一代女詞宗,獨一無二!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4

  她這一生,以詩詞表露心聲,以詩詞唱和生活,以詩詞記錄人生的歷程。可以這樣說,融入了她的心臟,更融入了她的靈魂。

  她是易安居士,李清照,我所喜愛的女詞人。

  當我于書店中看到這本《李清照詞傳》時,心情是激動的,是快樂的。我當即便買回了它。這本書中講述了李清照一生的經歷與所寫詩詞。這本書似乎如一個活靈活現的李清照,在向我們講述著她的過往。

  其文筆所令人驚艷之處,最大的屬于其“第二卷:少女不知愁滋味”中壹伴清照初見趙明誠之時所被描述的情景:這個少年身著一襲青衫,清癯玉立,儼如是文質彬彬的倜儻公子,而此時這位公子也正望向她。清照慌了,亂了,臉也滾燙了,甚至顧不得穿上鞋子,只穿著襪子就掩面而走。匆忙之下,連頭上的金釵都順著頭發滑落到地上。在這一段中描寫的的情景活靈活現,趙明誠倜儻公司的形象與清照嬌羞少女的形象頓時躍然紙上。

  清照從小便多才,從這本書中我才知,清照小時候兩次抓周,卻都是毛筆。大了時,她也十分用功讀書。而我小時候卻只想著玩,看了這本書后,我發現了小時候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清照的詩詞隨著這本書中她的人生經歷展現了出來,翻開這本書:“常記溪亭日落,沉醉不知歸路”中所體現出她不屑于世俗的眼光;從“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中看到了她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從“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中看到了她直抒胸臆的.女子間的真性情;從“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中觀看出了她不屈的氣節。這些品德值得我好好學習,以此為榜樣。當然,這一切我所學習到的,能給我這樣好的學習機會的,都要歸功于真本書。

  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一個可愛的清照,也獲得了心靈上的慰藉。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5

  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如夏夜空中的滿天繁星,神秘豐富,讓人移不開眼。而宋詞就是這滿天繁星之一,也是這星辰大海中一抹不一樣的光彩,它是如此與眾不同,奪人眼球。

  在我小的時候,只知道唐詩,并且從小就開始接觸唐詩,背誦唐詩,讀起來也朗朗上口,押韻。后來知道了宋詞后,發現它的句式雜亂,長短不一,和唐詩大相徑庭,可能因為從小接觸唐詩的原因,自然對唐詩更喜歡一點。但在不久前,我讀了《李清照詞傳》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宋詞的看法。我細細品味它們兩者的不同和各自的優點,發現宋詞不像唐詩那樣整齊,但正是那長短不一的句式才使宋詞更加別具一格。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即是當行本色也。”中華文壇幾千年,但能找出來的女詞人卻寥寥無幾,至于原因,我想可能是因為古代對女子的偏見吧,古代總是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她們一生的工作,似乎就是相夫教子,順從丈夫的本意。而李清照卻與他人截然不同,她不僅有才有貌,更有著別人所沒有的人格魅力。這正是我喜歡她的原因之一。

  她出身書香門第,靈秀聰慧,少有才名,并工書畫,尤擅詩詞,手持神筆,寫盡世間情感。她愛花,愛酒,敢飲敢醉,敢愛敢恨,既有巾幗之淑賢,更有男兒之豪氣,說起“女中豪杰”,人們總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她。她有過如詩的愛情、賭書潑茶的情趣,也經歷了親人離世,山河破碎,顛沛流離,發常人之感慨,心懷國家天下。北宋末年,金兵大肆入侵北宋。在戰爭年代,她凜然執筆,諷喻今古。

  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年僅16歲的'她就寫下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少女的純真、靈動、俏皮,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鮮活于人前。在《一剪梅》中,她初次與丈夫別離,孤獨時時侵心,在萬般思緒中,她寫下了這首詞。她望著大雁歸來,多希望其中有趙明誠給她的書信,“花自飄零水自流”,原來一切只是她的幻想罷了,眼前分明是花兒凋落,水自東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思之苦,剛從緊皺的眉頭上下去,轉眼又漫上了心頭。這首詞生動地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濃濃思念。“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認為敗就失敗了,男子漢大丈夫要敢于面對失敗,勇于承擔責任,項羽之所以可以成為英雄,是因為他雖有退路,卻甘愿自刎烏江,寧死不屈。如今國家正是用兵之際,但一些官員卻貪生怕死。無奈自己只是一個弱女子,只會寫文章,無法上陣殺敵,只能以筆為戎,表達自己的憤慨。

  清照,這如名字一樣,它品質清潔,照亮了中國文化的詞壇,為后人留下了文化瑰寶。她的人格和她的作品一樣受人崇敬,她不僅有才華,有學識,還有遠大的理想,豪情壯志,愛國情懷。李清照,一位剛毅堅強的女詞人。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6

  讀完《李清照詞傳》,我才知道李清照的一生是那么的艱苦,困難。再回想我們現在的安逸生活,我們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李清照,青州人,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少女時期的她,寫出來的.作品都帶有靈性,就像《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一般。這些詞被一個叫趙明誠的男人看見了,很是驚訝。從此,他的心中就住下了她。

  很快,趙明誠便娶了她,但安逸的日子保持不了多久。皇帝駕崩,新帝繼位,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在朝廷做官,屬于新黨派的,而李清照的父親確是舊黨的。新帝更寵愛新黨,打壓舊黨。還禁止聯姻,于是李清照被迫無奈,離開京城,回到了京城,也回到了無邊的相思。

  但不久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因為宰相的迫害,罷官回家,不日去世。趙明誠便也回到青州,兩人相見,一起賭書潑茶,其樂融融。不久,朝廷又用起趙明誠,去萊州當太守。便再也沒回來,李清照又去萊州找他,得到的卻是無盡的寂寞。

  趙明誠51歲時因去朝廷上任而感染風寒,不日病死。聽到消息的李清照,悲憤交加,又正值戰亂時期,李清照一路逃亡,后又再嫁張汝舟。卻遭家暴。李清照又是休夫又是上告朝廷,將張汝舟告進監獄。

  后來,戰亂平定,舉朝歡慶。唯有李清照悶悶不樂,因為趙明誠死了,誰與她歡慶。

  李清照,一個女子都有膽識,我們男人又豈能輸給女生。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7

  在漫長的暑假中,在炎熱的夏天里,我在寧靜的書香中認識了才貌雙全的奇女子。

  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靈秀聰慧,尤擅詩詞,一支生花妙筆,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她愛花、愛酒,敢飲敢醉,敢愛敢恨,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男兒之豪氣。她有過如詩的愛情,也經歷了愛人離世的悲苦。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歡愉,也有徹骨的悲涼。她用沾滿詩香的筆墨,描繪出一個春暖花開的人間。

  年芳十六的李清照,初試筆墨,就寫下了句句清麗,富有自然之美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小令將李清照當日盡興游玩的美好時光完整地雕刻下來,初秋的風,仲夏的夜……每種事物都成就了少女情懷,清透至純,簡單美好。人一生最美好、最值得懷念的時光,就是此刻了。

  十七歲,美好的雨季,一生僅有一次,這樣絢麗美好的時節,少女多了一份敏感、細致的心思。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此時的李清照,俏麗芳華,正等待癡心的男子恩愛白頭。她不知,遠山之外,一位豐神俊秀的少年早已私心暗許,盼見芳顏。

  可世事難料,李清照的一生可謂是多磨難,在遭遇了"國破、家亡、夫死"一連串的打擊之后,讓天真浪漫的她墜入了無限的愁苦之中。

  合上書,我似乎經歷了她一生的風風雨雨,她對愛情的渴望與思念,對祖國的熱愛與悲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

  李清照雖命運多舛,經歷了花開花謝,但她淵博的學識,她對命運毫不屈服的態度,對周圍人事的理解,成為人類歷史中永不磨滅的明珠。并非歲月深情,而是她的才華驚艷了歲月。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8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題記

  她出身書香門第,靈秀聰慧,少有才名,尤擅詩詞,一支生花妙筆,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她愛花,愛酒,敢飲敢醉,敢愛敢恨,既有巾幗之淑賢,又兼男兒之豪氣,她就是千古女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一位宋朝詞人,更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降生于齊州(今山東濟南)章丘明水鎮的李氏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又是大文豪蘇軾的弟子,母親王氏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二人都很有文學修養,從小家中便藏書甚富,文學藝術氣息很濃。在北宋盛世時期的封建制度下,李清照在父母的疼愛和家風的熏陶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京都溪亭游玩時的她可以肆意歡笑,蕩舟湖心,于是才有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中靈動活潑、自得其樂的少女形象。她可以在家中蕩秋千時聽見一群人往院子里走來的聲音,急急忙忙地找地方躲起來,一不小心襪子劃破了,頭上的金釵也掉了。心想家里最近正在商量她的婚事,不知道父親為她選了什么樣的人家呢?想著想著,李清照的臉不知不覺地紅了,可又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又悄悄地回過身,躲在一株青梅樹下,偷偷地望著已經走過的少年。于是她便寫下了《點絳蜃.蹴罷秋千》,這首詞極其率真地寫出了李清照小時候的那份美好和無憂無慮。

  后來李格非做了京官,她便也隨父母遷居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在那里,她可以跟著家人到東京街頭,觀賞奇巧的花燈和繁華的街景,這一切,不僅陶冶了她的性情,更進一步豐富了她的精神生活。在她十八歲時,與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情投意合,夫妻二人結婚后在文學藝術愛好上相互砥礪,經常結伴在市場上去尋訪藏品,每次都是傾囊收購,滿載而歸,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李清照喜好作詩,在一年重陽時分,在家把酒賞菊后作了《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寄給遠游在外的丈夫,其中提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更是表達了她對趙明誠相思蝕骨的急迫心情。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人盡皆知的小詞也是李清照婚后不久所寫。她在風雨交加的雨夜里盡性地飲酒后,酣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醒來擔心園里的海棠花是否凋謝,于是問身邊的侍女“庭院的海棠怎么樣了”?哪知侍女卻回答“海棠依舊”。于是,李清照淡然地自言自語: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呦。從這首詞里,不難發現李清照青年時代的生活依舊頗有才情、情趣。

  然而好景不長,她的父親因政治問題被罷免官職,趕出京城。不久,北宋滅亡。第二年,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亂,趙明誠棄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絕句很辛辣地諷喻了偏安的南宋朝廷里包括丈夫趙明誠在內的膽怯官員,趙明誠聽后自感羞愧,心情郁郁,不久后于建康病逝。李清照對趙明誠的意外辭世,很是悲怮,深情地為丈夫寫下“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等飽含泣血字句的祭文,并親自安葬了趙明誠。其后李清照輾轉江南各地,平生所收集的詩書畫作也在顛沛流離中幾乎喪失殆盡。

  在李清照茫然失措之時,一個時任杭州奉承右郎的中年男人張汝舟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心一軟嫁給了張汝舟。婚后,二人發現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舟發現李清照并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舟的虛情假意,導致后來李清照被惡語相向、拳打腳踢。一次偶然間,李清照發現張汝舟惡劣的賄官行為,便去狀告了張汝舟(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但幸運的是,李清照入獄后,由于親友的搭救,入獄九天便被釋放,并順利與張汝舟離婚。

  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殫精竭慮,彷徨無措,繼續收集編撰完成趙明誠未完成的書籍《金石錄》。另一方面,李清照一改過去淡雅的詞風,創作出一批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詞作,成為南宋婉約詞派的集大成者。

  李清照的人生就像是過山車,一會沖到低谷,一會又奔向頂峰,也正是因為如此,她豐富的閱歷,才賦予了作品以靈魂。從“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從“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到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從“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到“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歡愉,惹人愛慕,惹人駐足,惹人回望;亦有徹骨的悲涼,惹人慨嘆,惹人憐惜,惹人心疼。千年的風吹雨打不但沒有消減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讓她的絕妙佳作隨著歲月的流逝大放光彩。世間曾有李易安,時光流轉,她的詞,她的人,就如同一壇佳釀,愈陳愈香。

  并非歲月深情,是她的才華驚艷了歲月。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9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知識世界的橋梁,更是我們“缺一不可”的良師益友。同時,也正是一本書幫我打開了沉甸甸的寶箱。而這本書的名字就是《詞傳》。

  書中以作者細膩的筆觸和優美婉轉的文字將全書大致分成李清照一生的四個時期——“少女時期”、“別君時期”、“流離時期”和“晚年時期”,并收錄了她在各時期的經典詩詞。通過不同的作詞背景,探索她內心的世界,并生動地寫清楚了李清照的一生。

  初讀時,我的心中總藏著很多的疑問。李清照溫婉多情,才華橫溢,語出了“綠肥紅瘦”的千古佳句,道出了“生當作人杰”的豪情壯志,“尋尋覓覓”的悲哀凄涼,“席卷西風”的悠閑舒適,又寫出了“凄凄慘慘戚戚”的離別愁緒……但,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太多太多: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進了生命中無比浪漫的春,閨中少女,如花如夢;帶著火熱的.愛,來到了無比焦灼的夏,離人相別,心不離;在失去愛人的痛苦中,又來到了無比肅殺的秋,國破家亡,黍離之悲;最后,拖著疲憊的腳步,走進了人生的最后一站---生命中無比凄冷的冬,凄慘晚年,物是人非。隨著時間的流逝,火熱的心變得冰冷,烏黑的發變得雪白。沒錯,她老了。也許“一代詞宗”,是后人對她的懷念與些許補償。但歷史與人性,本就是錯位的,歷史給李清照榮耀,也許并不是她所的,而她苦苦追求的,卻偏偏給不了……

  讀到這,我想到了《紅樓夢》。曾經賈府的興盛繁榮,不是和李清照的少女時期一樣嗎?可到了后來,黛玉命歸黃泉,賈母、王熙鳳駕鶴西去,一個個悲哀的讓人垂憐。讀完兩本書,也許給人最直接的就是我們要珍惜大好春光。沒錯,人的青春是可貴的,一去不復返,而正在時期的我們,要更加珍惜青春,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來來去去皆優雅,分分合合亦淡定。人間經歷風吹雨,錦瑟年華與誰度?人生恰似花一場,花開時節滿芬芳。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10

  一桿紅傘,幾支梅花,我一眼就被這簡潔而又詩意的封面所吸引,但讀完本書后我卻被著名女詞人的晚年愁思給勾住了心神。

  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神仙眷侶常常為世人所稱道,但世人卻不知他們恩愛背后的一筆筆劃痕。不過這些事情都可以暫且不提。因為在裂痕越來越大之前,趙明誠已死在進都述職的路上。而我認為,在此之后,李清照徹底地步入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首先是那些好不容易從戰亂中挽回的,自己早年與丈夫辛辛苦苦尋來的金石惹的禍。那些珍藏的佳品被鄰里鄉親們從墻壁中砸出,被低價售賣給別人,唯留幾本破書,幾張殘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和睦場景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戰火連綿、一昧忍讓的戰亂環境。

  再者便是那難消的國仇家恨了。作為提倡報仇雪恨的“主戰派”,李清照一向是瞧不起那些懦弱無能的“主和派”的。“圣君大信明知日,長亂何須在屢盟”,這便是在直白地怨刺朝廷了。但縱使李清照有千般才思、萬般壯志,卻也抵不過一具女兒身。

  其實她也有想過去放棄那些深沉的愁怨,去嫁給一個愛她的人,繼續去過那種安寧的生活。于是她便這么做了,但她這次卻看走了眼,嫁給了一個貪圖她錢財、名利的人。待那人發現她收藏的金石早已隨著之前的東奔西跑而流落殆盡后,便越發對她不好起來,甚至動輒打罵。而我們的大才女李清照是決不會像那些大字不識的婦女一樣忍下這一頓又一頓的毒打的',于是她選擇了告官。

  據史料記載,宋朝女子告發她的丈夫的同時是要坐兩年牢的。李清照帶著枷鎖上庭,真的被下了大獄,后來經人周旋求情九天之后出獄,此間李清照受的磨難便可想而知了。李清照在寫給綦崇禮的答謝信中說到“我用盡一生去追求完美與智慧,卻落得難逃萬世譏笑的結局”,字字肺腑,可見其內心的傷感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最后,我想用李清照詩中的兩句話作為結尾: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李清照就如那梅花,傲然挺立在雪中。但卻因為那宋朝的動亂,始終不能窺得其全貌。

【讀《李清照詞傳》有感】相關文章:

讀《名人傳:貝多芬傳》有感12-25

讀呼蘭河傳有感09-22

讀《呼蘭河傳》有感09-21

讀呼蘭河傳有感[通用]09-22

(優選)讀《呼蘭河傳》有感11-27

讀《居里夫人傳》有感09-22

讀蘇東坡傳心得04-12

讀名人傳心得03-14

(精華)讀呼蘭河傳有感13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