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姥姥語錄》讀后感

時間:2023-03-24 14:30:47 松濤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姥姥語錄》讀后感(通用42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或是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語錄吧,語錄是言論的實錄或摘錄。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語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姥姥語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姥姥語錄》讀后感(通用42篇)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

  我看書的速度是非同尋常的快,可倪萍的《姥姥語錄》這本書,讓你像尋寶一樣,一路都是耀眼的金子和珠寶,讓你舍不得往前走,。又像在做關聯題,倪萍的姥姥和我姥姥,關聯度很高,相似度很大,唯一的不同,就是,姥姥的子女沒有她那么富有,可以給姥姥買很多明貴的衣服,變著花樣帶姥姥去高檔飯店,五千多塊錢一斤的人參,像買菜一樣,買給姥姥,那也是姥姥應該擁有的生活。有關于姥姥的記憶如電影般出現在腦海中。回憶的越多,看書速度也就越慢,對姥姥也就越發思念。媽媽前幾年身體不好,醫生說,要盡量吃,自己家麥子磨出來的面,對胃好。可我們家的麥子都是收割后,直接賣掉了,好多年沒有吃過自家產的面,姥姥家更是如此。她和姥爺年紀大啦,淘洗麥子更是特別累得活,都是直接買面。可因為為了讓媽媽身體快點好,姥姥要不定期淘麥子,磨成面給我家送去。麥子都是姥姥磨成面,更我們家送一大半,自己留一小半 。當然,那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為了給媽媽做些她喜歡吃的東西送過去。我特別羨慕媽媽有這么一個媽媽,她那么大啦還被姥姥寵溺著,姥姥知道所有我媽愛吃的東西。我媽嘴饞時,一個電話“娘,我想吃菜包子啦!”“娘,我想吃油餅啦”,媽媽上午打了電話,第二天,姥爺就騎著車子送來了。媽媽真得是特別喜歡吃,吃著還說著“還是俺娘包的包子好吃,”我們每次放假回家,都先去看姥姥,在姥姥家吃了好吃的,走時,姥姥硬要給她女兒帶點。有次姥姥面不夠了,包的包子不太多,就沒有給媽媽帶,回來時,看我什么都沒有,她說,“你們怎么沒有給我帶點好吃的回來”。那一刻感覺她忽然像個孩子,被姥姥一直寵著,就長不大。媽媽生病后,不能干活,地里要拔個雜草,打個農藥,收割莊稼,他從不曾讓我爺爺奶奶干,都是早上姥爺騎著車子帶著姥姥來,晚上天黑之前再走,一天干不完,第二天,第三天仍舊繼續。就連吃的饅頭都是我姥蒸好送來的,姥姥還時不時打電話問媽媽,“饃吃完沒?吃完還讓你大給你送”。我就問姥姥,你不累嗎?姥姥說,“不累,那是俺女兒”。一輩子,姥姥就這樣,圍著灶臺轉,這個灶臺喂飽了幾代人。就連我的外甥,還動不動要去姥姥家吃好吃的。姥姥做的也都是很平常的.飯,可里面確是在多么昂貴的飯店都品嘗不出來的味。

  姥姥除了灶臺,還有頂針,我們幾個姨還有舅家的被子全是她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大姐,二姐出家的十多雙被子是姥姥做的。我們每次上學前帶的被子都帶有姥姥的味道,如此溫暖。

  只希望姥姥能老得慢一些,讓我們有機會,好好孝敬她。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

  《姥姥語錄》看了有半個月了吧,斟酌姥姥說過得的話,佩服姥姥,一個樸實的農家婦女,一個圍著鍋臺轉了一輩子的小腳老太太,不識字,一生為小家付出,竟有如此多的大哲學,全部源于生活,她說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書中總是看到快樂的她,不計較,大度,有種吃虧是福的風度,這應該就是樂天派的性格吧。

  真真切切明白了什么是小生活里的大智慧, 一種平平淡淡,樸樸實實的生活,看到了倪萍老師的尊老愛幼,秀外慧中,善良大度等美德,真是羨煞旁人。

  看著倪萍和姥姥的一點一滴生活,他們的感情,真是友情大于親情了,就像好朋友一樣 無話不談,完全沒有代溝,不管是年輕時姥姥,還是年老后的姥姥總是那么可愛,總是那么有智慧,那么幽默惹人愛,那么通情達理。

  看著姥姥語錄,腦海里總是不時的想起祖母,已經離開好久了,每每都會想起,都會說,要是祖母在該多好啊!其實,倪萍第一次賺到8000塊,和姥姥在關房間數錢的場景,我也似曾相識,那時新年小輩們孝敬的給祖母的紅包,大年初一早上,祖母拿出紅包,我和老姐幫忙數錢,哈哈哈,那時候我們仨一起睡,每晚都有故事聽或是猜謎語猜字謎,可惜現在故事情節能記住不多,但是講故事的語氣依然印在我腦海里,祖母故事講到一半喜歡掉人家胃口,每次就不講了,困了,要等明晚再講,再三要求下,還是不講,呵呵,有些結局沒聽完整,后來問姐姐,她也記不清了不。

  話說數錢,我只會相同的堆一起,主要老姐幫忙數,那時候的祖母都會邊拆紅包,邊說這是誰誰給的。

  一臉幸福樣,然后看祖母準備錢,包給小輩們,看她包紅包可有意思了,喜歡從大孫子到小孫子一包包,算她有幾個孫子,說這包給誰誰誰的,哈哈,不亦樂乎。

  我們仨關門算錢包紅包的那份快樂也永遠鑲嵌在我的記憶力,就像倪敏一樣,她是鑲嵌在他生命里的。

  其實祖母,她也是一路苦過來的,很堅強的女人。

  后來聽父輩們講,也是一生坎坷,到老了,孫子們都會賺錢了,才好多了,我有記憶以來,祖輩們還算孝敬,僅此而已。

  回想起來,小時候,總是好奇的看著她,圍在她身邊問這問那的.,那時還真是不懂事,像祖母假牙那件事,洗頭發為什么不用洗發露,為什么頭發盤成陀羅的樣子,為什頭發是白的還那么少,手上戴著發光的珠子,為什么祖母就喜歡吃豆腐乳,小麥片泡餅干之類的,記憶涌上心頭,后來搬家了,祖母沒有一起搬,她有自己的考慮,父母也就順了她的意思,還好親戚都還住那里,有人照顧,那時候應該是九歲前的記憶,想想祖母已經離開好久好久了,離開時她才88歲,依然記得祖母每天起床都會靜坐,誰都不許打擾,而調皮的我總會試探下,祖母是真的專心在靜坐么?從各個方向捉弄,總是被識破,哈哈哈,想想好玩是不止一二。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

  外婆和奶奶,小時候的我一直搞不清關系,因為奶奶在我很小時就離開我們了,所以我一直喊外婆為奶奶,后來長大了,明白媽媽的媽媽是外婆,不是奶奶,但已經叫習慣了,一直沒改口。

  小手拉大手

  小時候的我,奶奶拉著我小小的手去上幼稚園,早早地在門外等著牽我的手回家。每一天我都有點心吃,我最愛的是吃奶奶煮的紅心番薯糖水,一碗熱騰騰的番薯糖水,一個人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加糖攪拌,一口一口地吃,吃下去的是番薯的香甜,也是奶奶疼愛我的心意。偶爾不用上學的周末,奶奶會牽著我的小手我去她的家,路感覺很遙遠,奶奶一個人從我家到她的家,都是走路的,帶著我,卻總是坐三輪車。我和奶奶說,我想走路,因為走路可以一路玩,看更多的風景,但可能也是因為習慣奶奶牽著的手,可以和奶奶聊更多的話。

  同個屋檐下的夏天

  在奶奶家住一整個夏天,是小學的暑假。奶奶每天會到市場買菜,偶爾會買冰淇淋雪糕,很多不一樣的牌子,有五羊冰淇淋甜筒,巧克力味飛魚,紅豆綠豆雪糕棒等等,好像媽媽都不會這么任性買這么多不一樣口味的'雪糕給我,所以我會特別興奮和開心。

  奶奶會一個人去繳電費水費,會煎很好吃厚厚的雞蛋,始終如一口味的魚,奶奶不識字,但是會用鉛筆在白紙上記數,數哪一天需要干什么事,這個月的煤氣用了多少天。奶奶還會講故事,四五個版本,但我百聽不厭,因為每一次奶奶講得很生動,奶奶會講謎語,讓我猜,夏天的很多個午后,和奶奶躺在地板上,聽著故事猜著謎語睡著了。

  在窗外看望

  從奶奶家回到自己的家,是小時候最不情愿的事情之一,要大人騙我說去公園我才愿意。從樓上下樓梯走到大馬路,我會偶爾抬頭看奶奶家的陽臺,發現奶奶正站在陽臺和我招手,好像和我說什么,但不知道奶奶在說什么,就這樣她看著我小步伐地回去,我看著遠遠叮囑著我的奶奶,就這樣,走幾步,回頭看幾眼,直到上了車,陽臺越來越小,車拐了彎。

  距離聯系

  因為讀書,除了暑假,很少可以和奶奶相處一整個夏天那么長的時光,放學回家,會很經常習慣打電話給她,聊學校的事,聊吃什么。過年,一家人去奶奶家,可以碰見很多小朋友,收奶奶的紅包,圍在一起吃午餐和糖果,玩游戲,和奶奶聊天。

  和奶奶相處的日子很長,也很短。日子很長,因為她填滿我童年的回憶,日子很短,因為我慢慢長大了,奶奶慢慢老了,沒有那么奢侈的時光可以像童年時那般揮霍,倆人聊的天少了,講的故事也忘了。

  奶奶在這兩年因身體原因住過院,搶救過,重癥監護室里生死一線中回到我們的身邊,看姥姥語錄,會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奶奶當時的時光,很多人都有特別親的奶奶,在生命里溫柔地善待過我們,愛著我們,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教會我們待人接物,是她用最樸實的話語告訴我們生活的道理。

  書還沒看完,會繼續看下去,感恩倪萍老師用細膩的文字掀起我和奶奶很多的回憶,感恩健在的奶奶還在身邊,還可以一起相處時光。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4

  剛見到這書名《姥姥語錄》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很想翻翻這本書都寫了些什么,正如所想,看似并不華麗的語言,親切的敘述,卻讓字里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與姥姥之間血濃于水的親情,以及作者對姥姥深深地懷念。書中回憶了作者與姥姥在一起生活過的快樂時光,還有作者想方設法讓年邁的姥姥留在世間所做的點點滴滴,像與每一個讀這本書的人聊天一樣,講述著關于姥姥的故事,關于姥姥那些值得一生受用的道理。

  書中的姥姥和藹可親,善良而大度。她并沒有受過什么高等教育,卻把人生的事看得明明白白,透著生活的智慧;她知足常樂,不計較得失,堅信著老天的'公平;她勤勞肯干,一生忙碌而充實;她善解人意,聆聽之后會用淺顯而又深奧的道理點醒你。閱讀的過程中,時刻讓人感覺暖意融融,深深愛上了這位可愛的姥姥。她好像很少會被愁事困擾,她明白,“樂就是福”,就像她說的“吃了一輩子小虧,占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如何樂觀的面對生活,更是讓我們不自覺的被姥姥那顆知足、寬容、感恩的心感動。書中姥姥那些語重心長的話,那些實實在在的理也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樣是小時候經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對姥姥那種濃濃的愛時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對外甥女的特別疼愛和外甥女對姥姥那種濃濃的依戀與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體會到,不由得讓我更加喜歡這本書。姥姥懂得疼愛,卻不溺愛,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總結出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要學會和別人分享快樂,要學會靠自己,要堅持,要好學,不讓自己閑下來才能把日子過的更充實。

  書中的水門口也令人向往,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清新樸實的地方,才孕育了淳樸善良的心靈。在這個充滿了人群與車輛的城市時代里,書中的水門口仿佛讓人看到了一抹清新的綠色。也正是因為經歷過了自由的農村生活也經歷了嚴厲教導下的城市生活,才有了倪萍親切的笑容、率真的談吐和膽大心細的作風。她毫不隱瞞自己的喜怒哀樂,也在書中坦言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她也有一段憑借抽煙消除恐懼的墮落時光,最后還是姥姥用她那真真切切的理告訴她“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堅強的倪萍,還是做到了姥姥眼里那個無所不能的人。

  質樸無華的語言流露著真摯的情感,貼心而溫暖,我相信,每一個讀過此書的人都會被書中那些真實而打動,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兒的大白話而豁然。這就是《姥姥語錄》,一本樸實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那么讓人親切,它靠平凡去感動世人,用一句句貼心的老理兒去點醒世人,我相信,這位可愛的姥姥將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永生,時刻提醒著我們“樂就是福”。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5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學習好考個好學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06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在已經沒有媽媽了呀。”小侄女才剛一歲,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現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摘錄倪萍《姥姥語錄》部分語句如下: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6

  經過校長的推薦我買了《姥姥語錄》這本書,讀后讓我很受啟發。

  為《姥姥語錄》”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兒,家家都遇上的事兒,“所以才更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才更容易走進人的內心。

  白巖松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你看倪姥姥這個沒上過學的小腳老太太,用樸實的語言講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說:”一人一個腦子,不好把自己的腦子往人家腦子套“,這句話貌似更有學問的表達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還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就看慣了“,姥姥其實是想說”要學會換位思考“;還有”國家和小家一樣,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這個姥姥多不簡單,語錄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還有”治大國若烹小鮮“,”要以人為本“的治國理政思想。姥姥的語錄還有很很多。

  姥姥語錄是倪姥姥在99年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且一直身體力行著。原來,生活,才是我們最偉大的導師。當然,姥姥毫無疑問是所有經過生活磨礪的人中的智者,我想,根源應該是姥姥有一顆善良、寬容、感恩的心。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7

  《姥姥語錄》是央視名人倪萍先生在自己的姥姥故去后為她寫的一本書。

  初在書城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便被里面的資料深深的吸引了,這本書打破了我腦海中以往對“語錄”說教風格的認識,取而代之的是字里行間里透出的一種親切,倪萍用最平實的語言記敘了自己與姥姥五十多年間相處的點點滴滴。生活中哪有那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平平淡淡才是我們更多人生活的真實寫照,越是平淡的日子越能引起讀者強烈的代入感,讀的越深就越覺得這本書就是在講我們自己的生活。

  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蕓蕓眾生中,我們每個人都在經營自己的生活,大千世界里,不同的人選取的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些人雖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卻能守著一扇能看得見日升月落的窗子悟出生活的道,完成生命的升華,而有些人卻還沒遭受一點挫折就大聲呼喊著救命,懷抱著自己易碎的玻璃心,顫抖著蜷縮在世界的角落等待別人的安慰,我們常常感嘆自己讀破了萬卷書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而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老太太卻在自己并不順利的一生中總結出一套生活的哲學,還轉過身來把我們這些高學歷的“知識分子”給教育了,難怪白巖松曾評價《姥姥語錄》:“有文化的人不必須有學歷,而有學歷的人也不必須就有文化”。

  “忠言”不必須是逆耳的,但必須是最直白樸素的,熟悉倪萍的人就應都明白,倪萍的兒子在出生后不久便患有一種很難治愈眼疾,剛得知這個消息的倪萍萬念俱灰,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感覺自己的天都黑了”,那個時候的她經常整晚都合不上眼,夜深人靜的時候靠著一根又一根的香煙來穩定自己的情緒,麻痹自己的神經,這一切,都被當時住在她家里的姥姥看在眼里,姥姥叮囑她:“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姥姥還說:“天黑了快睡吧,孩子,天亮就快起來”,姥姥把不可避免的災難說成是“天黑了”,“天黑了就是遇上擋不住的難事兒了,你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別在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光了,好事兒來了預先還打個招呼,不好的事來了咣當一下就砸在你頭上了,這些災難從不會通知你。能人是越砸越結實,不能的人一下就被砸倒了。”為了治好兒子的病倪萍退出了中央電視臺,帶著兒子漂洋過海、尋醫問藥,最終治好了兒子的病。

  姥姥是對的,生活本就無常,而人又偏偏是感性的動物,應對突如其來的災禍,我們常常在第一時間就被情緒沖垮了自己的精神防線,一時沖動做出許多傷害自己與家人的.事,等我們從痛苦中清醒過來后才追悔莫及。那么應對飛來橫禍的正確態度是什么?姥姥告訴我們:第一,你要“認命”,認命就是應對現實,冷靜下來正視此刻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第二,“認命”不等同于“認輸”,要在黑暗中咬著牙“挺著”,等待黎明,而不是在焦慮中消耗自己的精神,影響自己的決定。

  這樣直白平實的大白話“語錄”在書中比比皆是,比如:“房子沒有梁,早晚得塌了,人要是沒人幫著,你有多大能耐也活不起來呀!”、“糖稀越粘越厚,苦菜越洗苦水越少”、“父母幫著兒女,仨人都笑了;兒女幫著父母,仨人都哭了”,圍著“炕沿鍋沿”轉了一輩子的姥姥用最簡單易懂的道理類比出人生的大道,比起那些引經據典的“大道理”,這樣樸實簡單的“語錄”卻句句扎人心。

  《姥姥語錄》的成功之處在于它的真情實感、樸實無華,它用最“生活”的語言觸動了我們每個人內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合上書本后我陷入了沉思:我們每個人都有姥姥,每個人家里都有老人,尋常歲月的相處中,我們可曾做到像倪萍那樣積極傾聽她們說的話?如果沒有,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要積極聽一聽了,相信你必須會有收獲。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8

  《姥姥語錄》這本書是倪萍所寫。書中書寫了姥姥和倪萍生活中的點滴生活。姥姥的話語透露著姥姥眼中的人生哲理。教育了倪萍在與人相處和為人處事的道理。姥姥一生都為人著想,為人謙和善良。倪萍說:”葵花朵朵向太陽,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陽。姥姥的寬容、善良,不斷地修正著倪萍的缺點,改正著錯誤,姥姥的智慧、像光亮始終照耀著、溫暖著倪萍。

  姥姥語錄,記錄了姥姥和倪萍生活的事情。都記錄姥姥的善良,寬容…姥姥就是這樣的人。給予是幸福,欠人家是受罪。

  姥姥說﹕“愛越多越好,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因此倪萍在姥姥的'影響下養成了為他人著想,樂于助人還有一個語錄就是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小,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一百個快樂你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個快樂這體現了這位姥姥那種知足常樂精神。

  姥姥一輩子沒上過學,不識字,但卻對做人有深刻的理解。沒讀過書的姥姥用平淡話語把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導給孩子們。這些經驗是姥姥的智慧結晶。

  讀完《姥姥語錄》這本書們我們應該學習這種樂于助人,為他人著想,寬容,善良的精神。讀姥姥語錄更像是一盞明燈,照亮在奮斗的路上。讓人穩步前行,追逐夢想。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9

  在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姥姥”的理解是像大部分人一樣,姥姥只會寵著自己的孩子:會帶他去玩,去耍,孩子不高興了就哄,就逗。因為我沒有姥姥,所以我的理解會這么片面,讀過這本書后,我才發現,原來姥姥也會教給孩子影響他一生的話。

  書中倪萍的姥姥就教會她很多的事情,而姥姥說的話也變成了語錄,變成了貼近生活的哲理。姥姥曾這樣說過“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不怕存錢。”這句話是倪萍問姥姥“你不怕我愛我媽就不愛你了?”的答語。愛是無限多的,可以把愛分給媽媽,分給姥姥,還可以分給更多愛自己的'人。這一篇一直在講倪萍認為自己的媽媽不夠愛她,她把這件事給姥姥說了以后,可姥姥卻說“你媽不是親媽,也不是后媽,是個合格的媽。”媽媽知道應該怎樣愛孩子才會讓孩子懂得更多,媽媽不管孩子怎樣誤解,但她最終還是愛自己的孩子的。而我們呢?說什么孝順,孝順是美德嗎?不,是應該的。有哪個父母說照顧自己的孩子是美德?沒有。父母為我們付出那么多,我們無論為他們做多少,也是補償不了的。父母總是想給我們最好的,可我們為他們做過什么?不僅是姥姥的話,這本書里的其他內容也是很有哲理的。

  姥姥的話,影響了倪萍的一生,平凡的99歲的姥姥的話,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智慧。難怪倪萍會說“葵花朵朵向太陽,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陽”,姥姥也是我心中的太陽,更會是更多人心中的太陽……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0

  小時候春晚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里提到過倪萍的《日子》,宋丹丹說她要寫本《月子》,還好不是坐月子。

  讀了才知道倪萍原來是山東人,書里也有些山東的韻味,即使她刻意避著。我常覺的有些道理得是方言講出來才有感覺,普通話太普通,像在念天書。

  我有個山東同學給我多次講過她母親的育兒觀:養娃就像種樹,即使有些枝枝岔岔,只要給它定時施肥澆水,它是能夠長大的。這說法形象。

  我媽也是愛說能說的人,而且很多話一經她口就特別有水平。我學習不順,我媽說,人生的路總是彎彎曲曲,平坦的路往常都在后面,你鼓點勁,堅持一下,就能看著了。相比之,我爸不愛說,更多是身教而非言傳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小時候我一直生長在縣城,沒有機會體會隔輩親這種情感。仔細回想,只在老家待會一個暑期,和我爺我婆的記憶也很難串聯。記憶里,打我初面見到他們二老直至他們離世,他們的樣貌在我記憶里幾乎沒有發生變化。我想是我沒有仔細觀察過他們吧。說來遺憾,我甚至不知道我爺我奶的名字。我婆是基督教信徒,但她識字不多,一本圣經翻來覆去讀了無數遍,我真希望她最終在書里找到了生死的答案。我爺是大家長,很有威嚴,對我父親很嚴厲。因為家里男娃多,且我是最小的,自然待我不親。他最后生病的'時間里,我去看過他,他不認識我。

  日子在過,人在日子里老去,這是生活無變的真理。上周和家里打電話時,我媽給我又把舅家娃要結婚的事說了一遍,我爸和我的話也越來越多了,而這就是父母老態。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1

  《姥姥語錄》是這么飽含作者對姥姥的愛以及對姥姥的孝心的一本書,有那些令人讀后潸然淚下的故事,那些讓心變得柔軟酸楚的話語。使人心為之動容。這位99歲的姥姥雖沒有文化,但是總會在我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們非常巨大的啟迪。讓我帶大家走進這位99歲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終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著名主持人、演員,她用她真摯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樸,看似平凡卻又不凡的一生。

  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難時刻,姥姥總會用她那大白話點撥著我,多少個想不開的問題,都是姥姥一個個雞毛蒜皮的比喻讓我豁然開朗;姥姥的寬容,姥姥的良善,不斷地修正著我的缺點,改正著我的錯誤;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終照耀著我,溫暖著我。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華麗的詞藻贊美姥姥,因為那不是她的風格。姥姥平凡質樸才是她最美的'特點。讀《姥姥語錄》發現,所謂的平凡人,智慧卻是非凡的。姥姥和我們身邊很多老人家一樣,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也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卻比很多擁有高學歷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運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時候,生活的時候,不只是一份高學歷,更是要有一顆對熱愛生活的心。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開心一點,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從此可見作者倪萍十分愛姥姥,也體現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雖然這本書中有許多姥姥這個農村婦女不太正確的見解,但這話語十分樸實,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人啟發。這也許就是作者倪萍懷念姥姥的最好方法。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2

  上周去書店買了一本倪萍寫的《姥姥語錄》,被姥姥樸實無華且極具哲理的語言所折服,一位衣著樸素又很講究、勤勞善良的老太太躍然紙上,我陶醉式的閱讀著,姥姥的每一句話都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抵達人的靈魂深處。“理想有時候起步很小,很具體,但最終他有可能變得很偉大,有可能認為自己不自覺地便成為他人,為全人類。”姥姥說:積極看著人,積極和人說話,別覺著自己比別人高,也別怕自己比別人矮".讀到這句話時我想到自己親身經歷的兩件事,遇到的兩個人,一次我參加縣婦聯組織的活動,時任縣委副書記的領導為我們頒獎,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女領導,頒獎時她握著我的手說:張老師,你辛苦了!你為全縣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謝謝你呀!“我很感動,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自己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師,人家是那么大的領導,人家居然認識我,我很感動,頒獎后我們從臺上下來時,副書記見我穿的是高跟鞋,居然雙手扶著我走下臺階,囑咐我慢點,每每想起這件事,都為那位領導的低調、善解人意折服,難怪人家能走得這么遠,主要是人家有一顆胸懷大眾的心,沒有因為誰是誰的誰就攀附,更沒有因為誰不是誰而下看,她對她的人民是公平的,所以她得到了人們的擁戴。后來又遇到一個人,大約三十來歲,年紀輕輕聽說是上了學畢業直接當了某地派出所長,和他在一起開會,聽著他說著大話,天南地北,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輕,偶爾聽身邊一個人說起他,原來他爸爸是一名公安局的領導,很明顯,就他,估計也是沾了父親的光。所以,白巖松說:有些人,有文化沒素質。

  姥姥說:孩子,山上風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勁了,你這輩子都不后悔。姥姥還說: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著你搬著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媽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不是啥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走,去干嗎,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了,你干嘛不好好走,好好過呢?姥姥還說:你記住孩子,多窮的人都有臉,能豁上臉要飯,那是肚子實在沒法兒了,給人吃點東西先要給人好臉色,不信你試試,張嘴管人家要東西那嘴可沉了,抬都抬不動,張嘴給人送東西可不一樣,雙唇一碰話就出來了。慢慢品味姥姥的話,思想靈魂都得到了升華。姥姥也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為善,這本書真的給我進行了一番洗禮。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3

  《姥姥語錄》給我的感受很大,我的心中有了一種莫名的感動。姥姥是個農家婦女,可是她卻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教育我,讓我明白了很多連聰明的人都說不清的道理。姥姥心中一直有一個結,就是小舅死。那年作者的小舅為救他的戰友犧牲了。那時姥姥認為天塌了,而姥爺把蚊帳燒了,在那時蚊帳可是大件啊。姥姥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讓姥爺燒了。姥姥還喜歡看書,陳丹青、季老的書,姥姥對季老的母親表示遺憾。姥姥也是能人。干什么都很能,從春天開始,姥姥家的'水果、蔬菜就沒斷過。冬天也能吃上最脆的大青蘿卜,因為能人能;姥姥家的咸鴨蛋是真香,因為能人能。

  姥姥是作者50多年的朋友了,而這個好朋友卻沒見到她最后一面,作者心中一直是個傷疤。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4

  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述著姥姥的話。

  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奶奶。

  奶奶說的話沒有倪萍轉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小時候,奶奶分圓面包,用手掰肯定是掰不勻的,奶奶總是把大的一半分給姐姐,我拿著雖然嘴不說但心里不高興(不然不能現在還記得,這件事在當時的我看可是件大事),奶奶給我那一半的時候會說,“大半小半其實就差一口”。這句話已經烙在我心里,但凡自己吃點虧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奶奶通常把人懂事、謙讓類似的態度說成“心眼兒好使”,我出來上學、工作,用奶話說“見大世面”,奶都歸功于我心眼兒好使,她說“心眼兒好使的人,將來錯不了”。

  印象中的奶奶總是有還不完的人情,誰對她好一點,她會記一輩子,我現在回去,八十多的奶奶還會念叨著我爸小時侯誰對他好了,說人家是好人,可處的人,可要記住人家,奶奶的世界里似乎都是對她有恩的人。原來,我對生活一直心存感恩的態度源自于奶奶。奶奶沒上過一天書,但是現在可以讀圣經,她是個有心人,好學的人,崇尚知識。聽媽說,我一出生,奶就在我枕頭底下放本。我剛聽懂話的時候奶奶總是逗我,“明長大了要上大學,奶奶帶著暖瓶、臉盤送明到火車站,明跟奶奶說再見……”,每次說到這的時候我就哭,他們就笑。誰知奶奶逗我的一句玩笑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上大學。……奶奶的故事還有好多。剛給姑姑電話,讓她帶我給奶奶500塊錢,雖然知道她不缺錢,沒有花錢的地方,她的錢總是給“對她有恩的人”。

  但給了她,變成她的了,她給別人更理直氣壯了,給了她,我心里能舒服一些。錢已經不是錢,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自己獲得未來的一份安寧。《姥姥語錄》提醒我,及時愛我的親人。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5

  看完全書,感覺姥姥的一生真的活得很透徹,小小的生活細節里蘊藏著大大的智慧,一個上世紀初出生的老人,很多觀念我覺得比現在的很多人都要先進,佩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想起我自己的外婆。我跟外婆的感情雖然沒有倪萍和她姥姥的感情那么深,但是從小到大,還是感受到了外婆對我深深的`關心和愛護。她曾經為了我和舅媽在年二十九吵架;小時候她總是拉著我的手哽咽著說“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娘兒倆”,她也總說“好在你那么聽話,你媽就沒那么辛苦,你看那誰誰誰……”每次想起,我的內心都感覺特別溫暖,又有點難過。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去告訴她,她眼泛淚光,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這下我就不用擔心你們了,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將來掙大錢,過好日子!”她是真的高興,也是真的放心了。

  今年過完年我們走的時候,坐在車上的我看到她憋著眼淚拿著掃把假裝在掃地,心里特別難受,也許八十多歲的她心里早已知道,每一次的分別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吧。外婆真的老了。外婆八個子女中,老媽排第六,我一直覺得自己現在二十多了,還能有外婆,真的特別幸福。但愿外婆健康無病,長命百歲。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6

  讀了《姥姥語錄》這本書以后,我明白了人說話,一半是用嘴說,一半是積極說。用嘴說的話你倒著聽就行了,積極說的話才是真的。還懂得好事來了她預先還打個招呼,不好的事咣當一下就砸倒了。能人越砸越結實,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這個世界上誰也別羨慕誰!得到的都是因為付出了,付出了一定也會得到。還有善良。堅守。美好。寬容。勤奮。等所有的美德是一張金卡,是一張永遠刷不爆的`人生金卡。

  《姥姥語錄》真正讓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意義的豐收。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7

  我讀了倪萍寫的《姥姥語錄》這一本書,讀后給我的感受十分深刻。

  《姥姥語錄》記錄了倪萍與姥姥一起生活的50多年間的點點滴滴。倪萍的姥姥是一個十分平凡但又特別的老人,是一個到死也不愿麻煩別人的的老人。她沒什么學歷,但卻是一個有著真正的人生的大智慧的人。

  她那自認為很土的生活細節卻也無不透露出她的智慧,她那種我們所不具備的.種植的人生的大智慧,在這本書中處處閃光。《姥姥語錄》在平常中透露著感動,在這些感動中有這么幾處讓我記憶深刻。

  姥姥通過倪萍給她的“工作”掙得每月450元的工資,但她卻視金錢如糞土,將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錢慷慨的贈與他人補貼家用。這正表現了她“歡樂都是乘法,憂傷是除法”的人生觀念。

  正如書中所說麻煩別人心里是苦的,幫著別人自己心里是甜的。給人一座金山是幫,給人一碗水喝也是幫,你幫了別人,早晚人家也會幫你,不信你試試?這一輩子是不出來,下一輩子你孩子也能試出來。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8

  對于倪萍,不像父母輩的對她那么喜歡和熟悉,但也是從小就聽說的,后來淡出熒屏,直到前段時間出現在大眾視線里,這時候的她面容滄桑,身材臃腫,很多人開始評論她面容身材走樣,不像別的哪個哪個明星一樣容顏不老,讀了這本書,了解了她所經歷的事情,更覺得她偉大、美麗,她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把自己的青春容顏給了她生病的孩子,為了孩子的眼睛勞碌奔波了十年,那還顧得及保養自己的外貌,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給孩子,并且她的容貌與她真實的年齡也是相符的,為何非要要求明星們擁有二十幾的容顏呢,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啊。所謂偶像,不是高高的站在臺上,用胭脂水粉涂過的面容展現給大家看的,而是擁有真實的靈魂,用自己的勇敢善良鼓勵著愛她的人們。看著這本書,那些樸實卻有深刻道理的`話語、水門口的村子,都給人一種無比的親近感,就像在聽一個同村人講故事,如此平易近人,在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打開讀幾篇,看幾句姥姥說的話,頓時就能打開心結,繼續溫暖的往前走。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19

  假期里張建平校長推薦了《姥姥語錄》這本書,書中的姥姥有許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她安享九十九歲高齡,她一生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不管處在什么樣的境況,都拿得起、放得下,始終保持一種淡泊自守、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

  姥姥說:“平淡是真,普遍是好,這都是懶人說的話,你問問山頂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說實話,他保準說他這一輩子不后悔,下一輩子他還上山頂。”無限風光在險峰,姥姥的話讓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達到頂峰,不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們以積極、自信的心態去面對,更需要我們擁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文中,你可以多次看到姥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在幫助別人。還有姥姥好強的心理,但那并不是爭強好勝。

  一生平庸的.姥姥卻貪命。姥姥活了快一個世紀啦,但她還是不想走。姥姥的每個精神都值得我去學習。姥姥用她最樸實、最有文化底蘊的語言讓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讀書,學無止境。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0

  《姥姥語錄》內容簡介:《姥姥語錄》包括了我不敢為她送行、姥姥掙錢了、好心加好心,就是攪人心、姥姥的冬天、三個爸爸、骨肉相連,分開了就出血、如果有下輩子……、什么日子都是摻合著過、兩個媽、愛不怕分,越分越多、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姥姥的金元寶、心心相印、愿姥姥的世界鮮花盛開等。

  樸實的老人,樸實的話,這本語錄是倪萍姐與姥姥生前就說定了的,“記得第一次跟姥姥說這事的時候,她那個只剩下一顆牙的嘴笑得都流出了哈喇子:‘人家毛主席說的話才能叫語錄,我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婆子說的些沒用的話還敢叫語錄,那不叫人笑掉大牙?’躺在姥姥床上的我也笑翻了。你想嘛,一個只剩下一顆牙的'人還說‘笑掉大牙’,多可笑呀。”這是一位多么可愛的老人說的話,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姥姥是智慧的,但又是很寬容的,“早年有個人讓她幫著藏布匹,結果姥姥吃了苦。我說,你怎么不記恨那個先讓你藏布匹然后舉報你的人?她說那個人老遠看著她就拐彎,那個意思就是出賣了別人心里很難受。”姥姥是個很善良的老太太,日本人捅死了姥姥的姐妹,但是她卻說“爺爺的事兒,恨孫子干嗎。” 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是善良寬厚的,什么事都是為孩子為親人著想的。常常看到電視中那些對老人不孝不敬的,甚至唾棄老人,我真覺得痛心。明明是自己的父母親人,為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卻不知回報。

  生活很累,工作很累……有時候會很心痛,很無助,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語錄》我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多年前跟我說的話兒,雖質樸,也沒有深刻的哲理,卻很實用,很貼心,我覺得在這個急劇轉型的社會中,它宣揚的美德與價值觀,會給浮躁、喧囂的社會帶來清新與溫暖。很感謝倪萍大姐的良苦積極。希望我和大家生活得好點,快樂永遠!!很喜歡這本書。很真實,很深邃,很實在,也很動人,句句話都在理兒,都那么讓人難忘。讓我過目不忘的一本好書。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1

  在網上搜索大家一些看書的讀后感的時候,看到了有人在說倪萍出過的書,叫《姥姥語錄》,說是這本書挺動人的。所以興趣被勾起來,便去買了本書來看。看完這本書的讀后感是,整本書只是用很普通的字眼在描述著一些平淡的東西,可是就不不知道怎么的,那些畫面就在我腦子里揮灑不去,那些語錄總在心里念念不忘。

  姥姥只是個沒有什么文化的農村婦女,可是她說的話卻都是生活中得出來的真理,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告訴你人生的真諦。就像是姥姥說的,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也得亮。說的不正是我們的人生么。那些挫折困難要向你排山倒海般侵襲而來的時候,難道你可以逃避或者不去面對么。該來的終究會來,那是宿命的邂逅,你所能做的'就是丟掉你的惶恐不安,安然的接受你的宿命,然后想著一個信念,風雨之后會見彩虹,天黑之后有光明。所以人生不會只是一直被黑暗包圍,我們終將會迎來黎明的第一道光。當我們在埋怨我們那差到低的人生的時候,總會有谷底反彈的一天。所以,最重要的的,是在黑暗中度過的過程中,要一直保持著希望和信念,在見到黎明的陽光之前,要保證讓自己好好的活著。或許在你人生這本書翻過了黑暗的一頁,在看到光明到來的時候,你對自己之前所經歷的那些,又會有新的讀后感悟。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2

  看這本書源于朗讀者,起先也只是抱著閑適時隨便翻翻看看,就當心靈雞湯的想法,可真的開始看了之后就停不下來了,書里姥姥的身影一直在我腦海里轉悠慢慢的就轉成了我自己外婆的身影,然后就是整個人邊哭著邊看完了整本書。我也是從小被外婆帶大的,我一出生外婆就申請退休來幫媽媽帶我,讓我的童年過得特別溫暖。外婆是一個特別特別善良也特別特別有愛心的人,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很好,有好吃的東西總會給我留起一點鎖在她的衣柜里等我每周周末從寄宿學校回來悄悄拿給我吃,那芙蓉糕和綠豆糕的香味至今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吃過那么多雞蛋卷、粉蒸肉、甜白酒,都還是覺得只有外婆做的味道最好。

  沒讀過幾年書大字不識幾個的外婆卻能把繁體字版的圣經看懂,退休工資沒有幾文的外婆卻在生前每年都給教堂捐款從沒停歇過。外婆也是個很重視衣著容貌的老太太,每天都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凈凈、體體面面的,出門參加各種老年活動時頭發必須整整齊齊、還會給自己稍稍畫個淡妝,衣服也一定是讓人看著就非常舒服的。有時感覺她就是個藝術家,繡花縫補樣樣拿手、唱歌跳舞樣樣在行。外婆還是個特別積極生活的人,拉扯大了五個孩子又拉扯大了五個孫子外孫女,一輩子都把一家老小照顧到妥妥當當的。外婆總是和我心靈相通的,記得中學時代,學習壓力很重且又到了青春叛逆期的我就像個火炮一點就著,和爸爸媽媽的關系非常緊張,經常哭的歇斯底里的來發泄,每每這時外婆都會匆匆趕到我家不對我說一句重話,只輕輕的抱著我給我一個溫暖的停泊港灣,我知道外婆是世上最懂我的那個人。

  外婆走前其實她是有預感的,她總對我們說希望自己跳著跳著舞就一下去了,沒有痛苦,開開心心的;外婆走前其實我也是有感應的,那天星期五,在省城上大學的我本來頭一個星期才回過家不知怎的那天就特別想回家,心里各種浮躁,但又怕爸爸說我周周往家跑一點都不獨立,就一直忍著,晚上特意邀了舍友和我逛校園放松心情,但心里的浮躁怎么都平靜不下來,一晚上也是覺得超級超級熱一直沒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了爸爸電話,爸爸那時應該是怕我在學校就挺不住所以只說外婆頭天摔倒了正在醫院救治讓我叫上表妹回家一趟,一路上我還一直祈禱外婆能脫險,回到家后才知道她已經走了,頭晚和外公一起跳著跳著舞突然倒下三分鐘不到就走了,我一直在想如果那天我堅持著自己的心就回家了,那外婆就一定會等在家里給我做飯,那她就不會去跳舞,那她也就不會那么突然的離開我們了……

  教會的姊妹們都安慰我們說這是因為外婆一生善良所以上帝才讓外婆沒有疼痛的在開心中離開人世,和那些與病魔糾纏多年的老人們相比外婆是幸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又想著要是早點發現外婆心臟方面不好給她早早搭個支架沒準外婆就能現在都還陪伴著我們,心里那個悔啊,得早點強行讓她到醫院檢查一下的,外婆從來沒表現出身體不舒服讓我們忽略的人到老年身體的各個零部件都在老去得時時檢修才行。但即便是外婆走了她還是一直在我身邊為我祈禱著讓好運伴隨著我,自外婆走后每次考試啊、面試啊這些重要時刻前夜我都會在夢中和外婆相見,她還是穿著那件我最愛她穿的鵝黃色雪紡襯衫白色長褲開門笑吟吟的迎我放學歸來,給我塞好些個好吃的`,給我好多好多溫暖,然后這些個考試啊面試啊我都都能輕松的順利通過,你看看她就是一個那么善良的老太太啊,去了另一個世界都還掛念著我......

  外婆也和書里的姥姥一樣把生活中的哲理理解的透透的,總是大白話中含著大道理的養育我們長大,讓我們明白善良、樸實、團結、分享、互助等等這些美德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一定要活的積極、正直!也許我們身邊都有一個倪老師書中的姥姥吧,她用她一輩子積攢的人生之道指引著我們真實的活著、前行。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3

  樸素、平實的語言,“嘮家常”的敘述方式,讀完滿是感動:感動倪萍對姥姥“想方設法”的孝順,感動倪姥姥的善良、智慧、寬容。這就是《姥姥語錄》的魅力。

  “姥姥”,人世間一個溫暖的稱謂,而書中的姥姥也不是名人,只是俗世里一個平凡的小老太太,她大字不識,但說出的話句句在理。她的那些語錄是對歲月經驗的體悟,也是一個善良人的內心準則。姥姥說:“念書的人不管長得怎么樣,你仔細看都長得好看。書念得越多,人長得越俊。沒念過書的人眼神是傻的。”我想姥姥說的不是書的養顏美容效果,而是用樸素的話語說出書對一個人心靈的滋養作用。我們都知道,讀一本心儀的書,會怡情養性,能讓人洞悉世界,通透人生,能使我們內心平和,不再糾結、擰巴,于是心里釋然,面容怡然,處世坦然,正所謂相由心生。姥姥說:“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兒!”這說的是對自己的.隱忍,對他人的相助,這是一個人可貴的人生觀和正義感的體現。姥姥說:“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這說的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為人處世應辯證地看問題。姥姥還說:“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這說的是人自身生命力的強大。

  其實《姥姥語錄》中這樣的哲思妙語還很多,不過都是用大白話演繹的,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兒,家家都遇上的事兒,”所以才更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才更容易走進人的內心。通俗易懂,更令人信服。煽情也好,催淚也罷,倪萍筆端質樸無華的文字很溫暖、很貼心,給人的感覺是塌實與靠譜。有人說倪萍的《姥姥語錄》是“一本感動人心的人生智慧書”,我覺得,作者更愿意與讀者分享姥姥的人生態度與樸素的價值觀。這本書像一張儲存智慧的銀行卡,遇到現實生活中的事兒,就會想起書中那些大白話,并很自然地征引其中的語錄,跟別人一說,還真的管用;這本書也像是心口的水窖,它給那些干涸的心靈、躁動的生活帶來靜謐與清新。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4

  很少讀語錄,總覺得語錄放在當時的語境里才更有勁頭,更是味兒。可是翻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是抱著很多想法,一頁頁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師畫畫雖是半路出家,雖然我不懂畫,但是看到那一頁頁我覺得真美,真自然。讀著老人從小對她的教導,真實在啊,老人是一腳一腳走出來的智慧,是實踐來的,話老,理卻實在。我想到我那個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個孩子長大,一輩子堅強,忍耐,勤勞,聰明,明白了一輩子,那只裹著的小腳同樣走出了真智慧。

  這樣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讓我們繼承的東西也真不少,傳下來就是財富。倪萍老師對姥姥的愛讓我汗顏,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長大的,從小學開始,一到周末就騎自行車跑十來里去找姥姥,她幫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這樣,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學了,畢業了,結婚了,生子了,離姥姥越來越遠了,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了,講起話來也不知從哪講,親起來也不知怎么親了……是我還不夠積極吧,怎么就忘記了姥姥怎么給予我的愛呢。最悔恨不過是想孝順卻再也沒有機會,而值得慶幸是,如今還來得及,不讓自己隱藏的愛毀于遺憾和無奈,還好,姥姥還在,好好愛,還來得及。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5

  《姥姥語錄》看了有半個月了吧,斟酌姥姥說過得的話,佩服姥姥,一個樸實的農家婦女,一個圍著鍋臺轉了一輩子的小腳老太太,不識字,一生為小家付出,竟有如此多的大哲學,全部源于生活,她說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書中總是看到快樂的她,不計較,大度,有種吃虧是福的風度,這應該就是樂天派的性格吧。

  真真切切明白了什么是小生活里的大智慧, 一種平平淡淡,樸樸實實的生活,看到了倪萍老師的尊老愛幼,秀外慧中,善良大度等美德,真是羨煞旁人。

  看著倪萍和姥姥的一點一滴生活,他們的感情,真是友情大于親情了,就像好朋友一樣 無話不談,完全沒有代溝,不管是年輕時姥姥,還是年老后的姥姥總是那么可愛,總是那么有智慧,那么幽默惹人愛,那么通情達理。

  看著姥姥語錄,腦海里總是不時的'想起祖母,已經離開好久了,每每都會想起,都會說,要是祖母在該多好啊!其實,倪萍第一次賺到8000塊,和姥姥在關房間數錢的場景,我也似曾相識,那時新年小輩們孝敬的給祖母的紅包,大年初一早上,祖母拿出紅包,我和老姐幫忙數錢,哈哈哈,那時候我們仨一起睡,每晚都有故事聽或是猜謎語猜字謎,可惜現在故事情節能記住不多,但是講故事的語氣依然印在我腦海里,祖母故事講到一半喜歡掉人家胃口,每次就不講了,困了,要等明晚再講,再三要求下,還是不講,呵呵,有些結局沒聽完整,后來問姐姐,她也記不清了不。

  話說數錢,我只會相同的堆一起,主要老姐幫忙數,那時候的祖母都會邊拆紅包,邊說這是誰誰給的。

  一臉幸福樣,然后看祖母準備錢,包給小輩們,看她包紅包可有意思了,喜歡從大孫子到小孫子一包包,算她有幾個孫子,說這包給誰誰誰的,哈哈,不亦樂乎。

  我們仨關門算錢包紅包的那份快樂也永遠鑲嵌在我的記憶力,就像倪敏一樣,她是鑲嵌在他生命里的。

  其實祖母,她也是一路苦過來的,很堅強的女人。

  后來聽父輩們講,也是一生坎坷,到老了,孫子們都會賺錢了,才好多了,我有記憶以來,祖輩們還算孝敬,僅此而已。

  回想起來,小時候,總是好奇的看著她,圍在她身邊問這問那的,那時還真是不懂事,像祖母假牙那件事,洗頭發為什么不用洗發露,為什么頭發盤成陀羅的樣子,為什頭發是白的還那么少,手上戴著發光的珠子,為什么祖母就喜歡吃豆腐乳,小麥片泡餅干之類的,記憶涌上心頭,后來搬家了,祖母沒有一起搬,她有自己的考慮,父母也就順了她的意思,還好親戚都還住那里,有人照顧,那時候應該是九歲前的記憶,想想祖母已經離開好久好久了,離開時她才88歲,依然記得祖母每天起床都會靜坐,誰都不許打擾,而調皮的我總會試探下,祖母是真的專心在靜坐么?從各個方向捉弄,總是被識破,哈哈哈,想想好玩是不止一二。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6

  最近讀了倪萍寫的《姥姥語錄》,感覺寫的很平實、很感人,還有些風趣。

  姥姥雖然沒上過學不識什么字,但她一生勤勞善良、精明能干,是個讓人愛戴、令人敬佩的人,以前常說毛主席語錄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我看姥姥語錄也可堪此評價,往往真理就是從平凡的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姥姥是具有我們中國傳統美德的勞動婦女代表,她勤儉持家、樸實善良、吃苦耐勞、堅韌勇敢。姥姥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出智慧的人生,姥姥一生辛勞,也經過一些磨難,但姥姥的晚年的過得非常幸福、子孫也非常有出息,這些都證明姥姥是個有大智慧、大福氣的人,可親可愛的姥姥活得很明白、很真實。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讀了《姥姥語錄》更是深有體會,《姥姥語錄》讓姥姥成了我們大家的寶,她的'話樸實中蘊藏著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記住她的話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益處。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7

  逐行逐句讀完《姥姥語錄》,時而欣慰,時而溫暖,時而鼓掌叫好,時而傷心落淚……倒不是作者倪萍的文學造詣有多高,就是她這般平鋪直敘的大白話,更襯出了99歲的姥姥一輩子真實淳樸的人生哲學,發人深省。

  這是來自著名主持人、演員倪萍心底的一則則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倪萍帶領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作者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倪萍的孝心,二是姥姥的智慧。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

  “遺憾就是專門留下的,要不就沒這倆字了。”

  “快樂比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一天老想著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個快樂?”

  “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夠數了,福又回來了。”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一個大寫的人的人格魅力!

  姥姥是真正用智慧點亮人生的人!

  合上《姥姥語錄》,它卻留下了那一片片瑣碎的記憶,閃耀在星空中,雖然只是點點微光卻足以照亮前行的路……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8

  發現這本書是在看《朗讀者》的時候,倪萍阿姨朗讀時帶笑的淚花讓我想要去讀這本書,去讀一讀她的姥姥,去讀一讀一個很普通的老人一生所說過的老話兒。

  很驚喜的在學校圖書館找到了這本書,是中華書局出版的,本白的封皮,紅色燙金的書名,水墨渲出幾朵小花,三四行手寫的.字,再沒有其他的了,簡單但是卻顯得很鄭重。

  我將書拿在手中許久才開始打開第一頁,心里是很忐忑的,一字一句的讀的過程我現在想起來神經都是緊張的,以前也讀過很多書,像這本書讓我看到書名就很敬畏這還是第一次。因為這本書她寫得是姥姥。

  她的姥姥是個很普通的老太太,典型的家庭婦女,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很多人卻都說她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這點我也是非常贊同的。姥姥說過的話都是大白話,姥姥做的事也都是很平凡的事,但這平凡中透著人生的大道理,透著人生的智慧。

  姥姥是一個善良的人,她說:“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自己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姥姥一直在教育兒孫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只要自己還站著就也要拉著別人一把。

  姥姥的小兒子犧牲之時,姥姥讓孩子們學到的是堅強,她擦干眼淚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這句話倪萍阿姨受用到現在,在最艱難的時候,在以為就要過不去的砍兒面前,姥姥無聲陪伴,姥姥說過的話卻一直在耳邊,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

  堅強,善良,姥姥教會給我們的太多太多。姥姥說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這是在說要與人寬和;姥姥還說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是知足常樂的,她懂得怎么把日子過得就有味了,她說過的話令人開懷大笑,想想可不就是這么個理兒嘛。姥姥一輩子沒讀過書,卻很重視孩子的讀書,她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兒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我們的姥姥在算賬上著實精明。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29

  一口氣讀完一本書,讀著姥姥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感慨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本身就是一本厚書。怎樣做人,怎么生活,一個吃過大苦又享過大福的老人,樸實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

  整個下午,看看,停停,想想,眼眶經常是潮濕的,想到我的姥姥,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我又是多么的熟悉。和倪萍阿姨一樣,我也是由姥姥帶大的,姥姥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先認識的人,也是我認識的人中最可親的。

  姥姥的性格是頂好的,在我記憶中她從來沒跟別人拌過嘴,也從來沒有說過什么傷害人的話,她總是給我們講好的東西,講事物善良的一面,姥姥說你對人家好人家才能反過來對你好,做人不能沒有良心,后來等我學到了與人為善與己為善這句話,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姥姥,姥姥的覺悟和古代文學家一樣高呢。

  《姥姥語錄》這本書講了姥姥的人生智慧,還有倪萍阿姨對姥姥的孝順疼愛,尤其令人動容。愛一個人,不是純粹的為他做所有事,不是把好的東西都買給他,而是要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讓你的'愛成為別人的負擔,不要因為你的愛幫他做了所有的事而讓她的生活沒有意義沒有了盼頭。

  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倪萍阿姨便“雇傭”姥姥當起了自己的員工:單位出口歐洲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姥姥很是開心,活了一輩子忽然能自己掙著錢了,很是滿足,剝瓜子剝的非常有干勁。

  還時不時分著自己的“工資”給孩子們花,眉眼里盡是藏不了的高興。倪萍阿姨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工資,并動員全家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吃掉,甚至有朋友來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可見倪萍阿姨是費盡心思讓姥姥在世的日子里快快樂樂。

  接姥姥到北京去住,帶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豪華的飯店,就像姥姥當年帶著自己坐在高級飯店門口啃饅頭一樣,飯店充斥著祖孫倆的笑語;海參從幾十塊一斤漲到幾千塊一斤,倪萍一直給姥姥買從未斷過;蠶絲被,新疆棉花被,姥姥的被子多的已經蓋不了了,倪萍阿姨一直在盡自己所能深愛著姥姥。可是終有一天,姥姥還是走了。

  還記得書的扉頁寫得幾句話:“小時候是姥姥拉著我的手往前走,長大了我拉著姥姥的手往前走。從來也沒想過有一天我們倆是要分手的,而且是姥姥先松的手……”大紅色的扉頁,寫著這些黑色的小字,讀來令人壓抑。

  有些事能使使勁,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勁了,天黑了,誰也擋不住了。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個人坐在圖書館的座位上想了半天,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許在想自己什么時候有能力去拉著姥姥的手往前走,心里很沉重,但也很幸福,這本書讓人有想落淚的感覺。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0

  《姥姥語錄》這本書是張校長讓看的幾本書里我最先看的一本書,在這一本書中 里面的一句句話讓我受益匪淺,姥姥的'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雖樸實,但卻都是真理,比如“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你搬著你的腳走路?你爹、你媽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兒走多了,就走快了。 走累了就歇會,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

  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為什不好好走、好好過呢?”“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這一本書中都是這些“名言”值得我們學習。而且我們要知道幫助別人。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1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擾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在眾人追求成功的當下,也有不少人沒能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從小是吃姥姥做的飯長大的,隔代親是一種深厚的感情。我知道老人家年紀大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可是她仍盡力地維持著以她的方式表達著對孫子對兒女對這個家的愛。我也喜歡旅游,可我深知父母在不遠游,因為家人在,牽掛在,邁出的.步子總覺得沉甸甸的。姥姥一生堅韌獨立、勤勞善良能干、隱忍,她雖不識字,但也很開明,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關注時事新聞,姥姥快70了,我想貪心地盼望他能陪伴我一輩子,希望她能幸福安康 長壽,舍不得她。在讀倪萍的這本書期間,和姥姥在一起的這二十幾年間在腦海浮現,記憶里慢慢的是快樂幸福和姥姥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年歲越大竟也會慢慢怕起來,怕她終有一天會離去、怕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只能盡最大努力去孝順她 常回家看看 …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2

  《姥姥語錄》是含著熱淚看完的,看了一遍再看一遍。

  都說倪萍老師善于煽情,可是寫姥姥我想煽情絕對不是有意為之。倪老師字字真情,她含著淚寫完,讀者含著淚讀完。

  姥姥的愛一生養育著倪老師和一大家子的心靈。姥姥的生活哲學如同儲蓄卡,里面儲存了善良、寬容、堅持、給予、吃虧、放棄、感恩、豁達、承受……太多太多的.、人活著所需要的精神。姥姥的寬容、良善,不斷地修正著孩子們的缺點,改正著孩子們的錯誤,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終照耀到她離開之際。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大家子人才輩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倪老師拿著這張姥姥贈與她永遠也刷不爆的卡,也像姥姥一般篤行著大愛的人生哲學。對于姥姥的離開,倪老師始終不能釋懷,可是人啊總要經歷生離死別,是姥姥先撒手的啊。但是就像姥姥說的,一家人一個一個的來,一個一個的走,到那邊一家人還會團聚。從寫姥姥開始,到寫兒子結束,生命生生不息,姥姥精神一代一代傳承。而且如今我們不也讀到了姥姥的語錄嗎?這是大愛啊!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3

  讀完了《姥姥語錄》,我的心情多了幾絲平靜,少了幾分焦躁,99歲的姥姥給我們的啟示讓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

  姥姥語錄》是這么飽含愛與情的.一本書,飽和到就要滿溢。那些富滿情感的故事,那些隱藏著酸楚的話語

  這酸楚若引領了淚水,靈魂便得了沐浴。姥姥的話就像一碗融融的白粥,平凡,實際,卻給力。餓了,累了,病了,喝它沒錯。粥養身體,姥姥的話富含著對生活的熱愛。

  姥姥的話就像生活中的調味劑,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了許多樂趣。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4

  文章很樸素,卻蘊含著很多為人處世,生活的大哲學。雖是些平常的大道理,但卻不見得人人都悟得明白。有時覺得姥姥說的話就像是哲學家說的一樣,細心研讀都感覺是真理。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這些都是“是個人都該明了的理兒”。姥姥一生崇尚文化、崇尚知識、崇尚富裕、崇尚美好,可這一切她都不曾擁有,但你總覺得她什么都有。那時候因為日子窮,姥姥沒有識過字讀過書,但是她對知識學問卻是非常渴望,姥姥一直敬佩那些有大學問,會讀書的人。在姥姥眼里,“念書的人不管長得么樣,你仔細看都長得好看。書念得越多,人長得越俊。沒念過書的`人眼神是傻的。”雖然姥姥沒讀過書,但姥姥讀了很多生活的書,同樣有大學問,她一生過得清醒,很充實……

  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像這樣簡單樸素卻有蘊含大哲理的話,姥姥經常說,或許我們每人家里都有像這樣的一個“姥姥”。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5

  在書店與《姥姥語錄》的偶遇,是十分美麗的意外。在書里,倪萍老師用16萬字寫姥姥,寫的盡是她對姥姥的愛和思念。每翻動一頁,我的內心便被深深觸動,千千萬萬遍。

  白巖松先生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書中的姥姥,不是聞名遐邇的大學者,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不是言辭晦澀的哲學家。姥姥沒念過書,講話卻擲地有聲。她是真真切切活在身邊的普通老人,有用大白話講的道理,有溫潤如水的性子。這樣的姥姥,倪萍老師喜歡,讀者喜歡,只因她的善良、智慧和平凡。

  姥姥說:“管哪兒的肉皮都好撕開,就是臉皮不好撕。撕一塊兒你試試?這一輩子臉上都有塊兒疤。”

  姥姥的持家方法很簡單:管事的人要一碗水端平、一把鹽撒勻,大事小事都積極。雖不可完全運用在社會生活中,但遇事多辯證地看待,總能守住自己心靈的一方圣地。勾心斗角、潛規則、耍心機上位是這個現實社會的癌癥,根治的概率實是茫小,所以姥姥的持家方法在這物欲橫流的泥淖中就顯得尤其清亮。生活已不易,不要輕易地和生活撕破臉皮,試著把生活活成一種友好,你會發現世界其實比你想象中的要敞亮得多。這并非要求你把自己變為一個八面玲瓏,曲意逢迎之人,而是要深知臉天天露著,一張遇人遇事常常顯得兇神惡煞的臉極其丑陋,所以要成為待人和氣之人。

  姥姥說:“天黑了就是遇上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放棄),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

  走向光明的路曲折回轉,但畢竟通向光明之處。雪萊有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姥姥的'兒子為救戰友犧牲,曾外孫又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但她咬牙挺著,認為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我們的一生像一支長長的曲子,其中既有歡快壯麗,又有和緩平淡,更多的是跌宕起伏。我們穿越時光的風風雨雨,也經歷過被生活“欺騙”的日子。生活中的矛盾重重,學習上的成績下滑,身體上的傷筋動骨,這些厚重的烏云遮住陽光,唯有把意志化作一陣陣風,才能吹散烏云,陽光和煦。彩虹總在風雨之后,無論你現在正經歷著多么難熬的日子,正感受著多么刻骨銘心的疼痛,一切都會過去。多年之后,它們都只不過是你和著茶酒的只言片語。所以你只管用咬牙,換來堅韌的光輝。

  姥姥說:“快樂你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個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的快樂?”

  知足者常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善于于生活中發現歡悅,善于積累生活中的小歡喜。作家丁立梅說過,活著之所以成為一件讓人特別不舍的事情,正是因為生活中的小歡喜呀。陽臺上精心照料的植物開花了,鄰居主動向你問了聲好,今天多認識了一個字……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你人生的快樂王國,便這樣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了。一夜暴富具有太濃厚的戲劇色彩,更多的人是生活在一點一滴的塵世幸福之上的。

  感謝與《姥姥語錄》的相遇,讓我懂得了寬容、堅持、知足,還有更仆難數的淺顯易懂的道理。姥姥的這些道理有別于哲學著作中高端深奧的哲理。姥姥講的大白話道理如一盞明燈,著著實實地在你身旁照著遠方,讓你勇敢的去闖。畢竟夜雨茫茫,白霧森森,荊棘高山,深谷懸崖,這條路只有走到盡頭,才知道這個世界的終點是海納百川,還是星火燎原。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6

  從朋友那里偶然得到《姥姥語錄》一書,隨手一翻,不過十幾頁,便潸然淚下。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理性之人,很少會為一本書動容。于是合上書“清醒”片刻。哪曾想再翻書,不多時便又淚流滿面。道理著了什么魔?我索性不管她,任眼淚肆意流下,待書讀完時,早已泣不成聲。

  毫不夸張,這就是我第一次讀《姥姥語錄》的反應。發自內心的感動。無論是姥姥的只言片語,還是兩代人的對話,句句都能戳到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看著她的姥姥,我腦海里盡是遠在山東的我的`姥姥。我想,也正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親愛的姥姥,都有難忘幸福的童年,才更使得這本書能喚起作者這么多的共鳴。

  倪萍的姥姥儉樸、樂觀、熱情,渴望子女有好的生活,為一大家子人操了一輩子的心。這難道不是所有的姥姥,所有那個時代老人所共有的美德嗎?小時候,我也是伴著姥姥長大的。姥姥給我講故事,教育我好好讀書的場景,一幕一幕浮現在眼前。長大后離開姥姥求學在外的孤獨感,也近在咫尺。就在前天,和姥姥通電話時,她還不斷地囑咐我,不能想家,要好好教學,別耽誤學生……

  時間都去哪兒了?似一塊鵝卵石,扔到水里,換來記憶的一片漣漪。那些我們不曾想割舍的過去,也在歲月的流沙中,伴著想念,漸行漸遠了。

  至于倪萍姥姥的“語錄”,也自然地流露出了歲月在一位普通農村婦女身上留下的智慧和偉大。“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兒!”“吃一輩子小虧,站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這些人生哲理、生活經驗都是大白話的,但句句讓人信,讓人服,讓人不自覺地摘錄下來,作為座右銘常伴左右。

  樸實的語言,真情的流露,思想的共鳴,使我越發的喜歡這本書。這個活的明白的小腳老太太,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學習的地方。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7

  我看書的速度是非同尋常的快,可倪萍的《姥姥語錄》這本書,讓你像尋寶一樣,一路都是耀眼的金子和珠寶,讓你舍不得往前走,。又像在做關聯題,倪萍的姥姥和我姥姥,關聯度很高,相似度很大,唯一的不同,就是,姥姥的子女沒有她那么富有,可以給姥姥買很多明貴的衣服,變著花樣帶姥姥去高檔飯店,五千多塊錢一斤的'人參,像買菜一樣,買給姥姥,那也是姥姥應該擁有的生活。有關于姥姥的記憶如電影般出現在腦海中。回憶的越多,看書速度也就越慢,對姥姥也就越發思念。媽媽前幾年身體不好,醫生說,要盡量吃,自己家麥子磨出來的面,對胃好。可我們家的麥子都是收割后,直接賣掉了,好多年沒有吃過自家產的面,姥姥家更是如此。她和姥爺年紀大啦,淘洗麥子更是特別累得活,都是直接買面。可因為為了讓媽媽身體快點好,姥姥要不定期淘麥子,磨成面給我家送去。麥子都是姥姥磨成面,更我們家送一大半,自己留一小半 。當然,那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為了給媽媽做些她喜歡吃的東西送過去。我特別羨慕媽媽有這么一個媽媽,她那么大啦還被姥姥寵溺著,姥姥知道所有我媽愛吃的東西。我媽嘴饞時,一個電話“娘,我想吃菜包子啦!”“娘,我想吃油餅啦”,媽媽上午打了電話,第二天,姥爺就騎著車子送來了。媽媽真得是特別喜歡吃,吃著還說著“還是俺娘包的包子好吃,”我們每次放假回家,都先去看姥姥,在姥姥家吃了好吃的,走時,姥姥硬要給她女兒帶點。有次姥姥面不夠了,包的包子不太多,就沒有給媽媽帶,回來時,看我什么都沒有,她說,“你們怎么沒有給我帶點好吃的回來”。那一刻感覺她忽然像個孩子,被姥姥一直寵著,就長不大。媽媽生病后,不能干活,地里要拔個雜草,打個農藥,收割莊稼,他從不曾讓我爺爺奶奶干,都是早上姥爺騎著車子帶著姥姥來,晚上天黑之前再走,一天干不完,第二天,第三天仍舊繼續。就連吃的饅頭都是我姥蒸好送來的,姥姥還時不時打電話問媽媽,“饃吃完沒?吃完還讓你大給你送”。我就問姥姥,你不累嗎?姥姥說,“不累,那是俺女兒”。一輩子,姥姥就這樣,圍著灶臺轉,這個灶臺喂飽了幾代人。就連我的外甥,還動不動要去姥姥家吃好吃的。姥姥做的也都是很平常的飯,可里面確是在多么昂貴的飯店都品嘗不出來的味。

  姥姥除了灶臺,還有頂針,我們幾個姨還有舅家的被子全是她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大姐,二姐出家的十多雙被子是姥姥做的。我們每次上學前帶的被子都帶有姥姥的味道,如此溫暖。

  只希望姥姥能老得慢一些,讓我們有機會,好好孝敬她。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8

  今天終于把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語錄》,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的話兒,很貼心,很實用。看完了。很是讓我感動。

  作者以“嘮家常”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裹著一雙小腳,大半輩子圍著鍋臺轉的平凡的老太太——姥姥。姥姥卻用一生的生活經驗,指導著自己的為人處事,并潛移默化地教育著自己的后輩,那些看似平常的'話語卻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智慧。

  姥姥說:“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換個角度,換個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闊天空的樂觀場面。

  姥姥說:”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難的關,總會過去的。很簡單的話,仔細品品,很有些哲學的味道,耐人尋味。

  姥姥說:”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這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訴我們,表面上我們幫了人家,實際上,是人家接納了我們。

  這是讓我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一本書,這是教我做人的一本書。看了倪萍的《姥姥語錄》,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的話兒,很貼心,很實用。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39

  我是看倪萍一個專訪節目才特別想看看這本書,在節目里倪萍操著一口家鄉話講一件件小事,姥姥是怎么教育孩子們的,著實被姥姥一句句樸實無華的話語所欽佩,節目的最后倪萍徽墨作畫,每副畫的意境也啟發和吸引了我,決定一定要找來這本書看看,究竟姥姥是怎么教育他們的孩子,倪萍那大氣、專注、親切的氣質從何而來。

  書的開篇大量抒發了倪萍對姥姥的追思,宣泄著對姥姥離世她那壓在心底的沉痛,慢慢回憶起她五歲時和姥姥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倪萍的童年是無比快樂的,盡情得接觸大自然,盡情得釋放著孩子的天性,在姥姥的影響下,慢慢長大。原來她青年時期的奮斗源泉多少來自她心底想讓姥姥過上富足的生活息息相關,可想而知姥姥對她的愛,她有多么珍惜。

  倪萍說姥姥就是家里的寶,當倪萍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姥姥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足,接到身邊一起生活,潛移默化得影響她的為人處事,在人生低谷期小心翼翼得支撐著她。

  姥姥絕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句評價在我看來絕對不是不是一句玩笑,雖然姥姥是一個裹著小腳還不認字的人,但是她的心底是如此的善良,如此得追求美好,如此的熱愛生活,如此認真的做她能做到的事,這不是我能做到的。

  記錄幾句對我覺得很有意義的話吧:“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心態平和。“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下,跟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學會施舍。“有苦也不是壞事,苦多了甜就比出來。你吃一塊兒桃酥試試,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試試?你那嘴呀就想找塊咸菜往嘴里塞。孩子別怕吃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哪”吃苦可以如此快樂。“盼望、盼望,盼多了、望多了,你那個盼望就實現了”永不放棄理想。“天黑了就是遇上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放棄,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了,你就趕緊起來往前走,有多大的勁兒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兒了。孩子,你記著,好事來了她預先還打個招呼,不好的事咣當一下就砸你頭上了,從來不會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結實,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天黑與天亮的比喻多簡單命明了,人生的起伏也不過如此。“平淡是真,普通是好,這都是懶人說的`話。你去問問山頂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說實話,他保準說他這一輩子不后悔,下一輩他還上山頂”自己挑戰不是一句空話,不斷追求卓越并不是不滿足,并不是貪慕虛榮抑或地位,其實就是對得起自己這一輩子不白活。

  最后想引用一句姥姥的話,“心閑著閑著就麻了,麻了就跳得慢了,慢了就上床躺著,躺著就是心臟有病了”,送給現在的自己,正值拼搏年齡的我現在過著一種類似“度假”式的生活,認識到了不去改變那就是傻子啊,慶幸得是內心的小火苗從未熄滅過。

  感謝像姥姥這樣的祖輩們不厭其煩得教育著影響著我們,時代確實不一樣的了,但是人性的光輝從未改變。我也想念我的奶奶了,祝她一切安好。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40

  作者倪萍以“嘮家常”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卻悟出許多人生大智慧的姥姥,別看姥姥說的都是土話,大白話,但能從字里行間感覺到那種樸實、真誠,沒讀過書的姥姥用她承繼和累積的生活經驗指導自己的處事為人,并將其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子孫,而就在這么質樸的語言中讓人深深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以及姥姥對倪萍那種無私偉大的愛。

  姥姥的一生可謂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有數,她的包容、豁達、感恩與執著,給他人帶來摯愛的溫暖,隨著姥姥的遠去,我的淚水逐漸在往心底里流淌,也隨著作者的想念開始尋找已離開我們的至親,尋找那些無限眷戀在一起的日子,感受著回憶帶給我們的幸福,仿佛能感覺她們就在我們身邊,一轉身就會找到她們的影子。在這本書中,姥姥的那幾句平凡卻富有人生哲理的話語一直記在我心中。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

  “靠山山到,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東西不在多少,話有時候多一句少一句就得掂量掂量,有時一句話能把人一輩子撂倒,一句話也能把人抬起來。”

  “有苦也不是壞事,苦多了甜就比出來了。你吃一塊桃酥試試,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試試?你那嘴呀就想找塊咸菜往嘴里塞。

  孩子,別怕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哪!”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兒走多了再走直道兒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那么讓人親切,靠平凡去感動世人,用一句句貼心的老理兒去點醒世人,我相信,這位可愛的姥姥將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永生,時刻提醒著我們“樂就是福”。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41

  看了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我很喜歡文中姥姥的教育方式。文中作者說,她小時候偷了生產隊的麥子,想拿回家叫姥姥蒸饃吃。可是怎么都蒸不熟,作者只好承認了是自己偷的。最后姥姥用一大鍋饅頭告訴了作者,公家的東西不能偷。在那個少糧寡食的年代,姥姥能肯浪費那么一大團面來教育一個5歲的孩子。那這個孩子有什么理由成為一個本性不好之人?很多人踏上犯罪的道途,都因為家庭教育問題吧?如果中國的姥姥,親人都像文中的姥姥一樣善于教育,那何來不良少年之說?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艷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么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么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都沒上過。可是她懂得善惡,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歷總結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嘆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姥姥語錄》讀后感 篇42

  一本倪萍撰寫的《姥姥語錄》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倪萍姥姥——一個99歲的農村小腳老太太簡直是太棒了!太可愛了!

  當我這個還算年輕的姥姥走進99歲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質樸無華的人生智慧時,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滿快樂的,是極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沒念過書,卻那么崇尚念書人,那么明事理,那么有哲理,那么有心氣,那么有骨氣!怪不得養了那么一大群成功的后輩兒孫!

  倪萍的文筆是平實的,樸素的,沒有太多的修飾,完全是質樸的白話兒,卻讓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勤勞善良,胸懷博大,充滿智慧的姥姥躍然紙上,仿佛就在身邊。之所以那么打動我的緣故,讀著倪萍的《姥姥語錄》,我想起了自己沒有文化的小腳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一生。可能這就是沒有文化卻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們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進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對她的'深刻影響,想想自己的言行將對后輩兒孫的潛移默化,姥姥深感責任重大。

  倪萍姥姥說:“心閑著閑著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床躺著,躺著就是心臟有病了。”我雖然退休了,沒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懶。我很佩服倪萍為了不讓姥姥閑著,給姥姥安排了整理報紙和嗑瓜子兒出口的“掙錢工作”,看到此我啞然失笑。

  姥姥我可別讓心閑著,好書還是要經常讀讀,好戲也要經常看看才不致于落伍呀!

【《姥姥語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倪萍姥姥語錄03-18

倪萍姥姥語錄有感09-27

《姥姥語錄》讀書筆記07-14

倪萍姥姥語錄12篇12-31

姥姥語錄讀后感08-21

姥姥語錄的讀后感11-08

《姥姥語錄》讀后感03-22

《姥姥語錄》讀后感09-01

姥姥語錄讀后感05-20

《姥姥語錄》精選讀后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