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孔子的名言

時間(jian):2022-12-03 15:25:00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孔(kong)子的名言(15篇)

  在(zai)學(xue)習、工作或生(sheng)活(huo)中,大家常常會遇(yu)到需要使用名(ming)(ming)言的情形吧,熟(shu)記名(ming)(ming)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shi)儲備,打造語(yu)言亮點。你所見過(guo)的名(ming)(ming)言是什么樣(yang)的呢?以下(xia)是小編為大家收集(ji)的孔子的名(ming)(ming)言,歡迎大家分享。

孔子的名言(15篇)

孔子的名言1

  1、吾何(he)執?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矣。

  2、吾十(shi)(shi)有(you)五(wu)而志于學,三(san)十(shi)(shi)而立,四(si)十(shi)(shi)而不(bu)惑,五(wu)十(shi)(shi)而知天命,六十(shi)(shi)而耳順,七十(shi)(shi)而從心所欲,不(bu)逾矩(ju)。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不(bu)知命,無以為(wei)君子也。

  5、道(dao)之以德(de),齊之以禮,有(you)恥且(qie)格。

  6 、群居終日(ri),言不及義(yi),好行(xing)小(xiao)慧,難矣哉!

  7、益者(zhe)三友(you)。友(you)直,友(you)諒(liang),友(you)多聞(wen),益矣。

  8、不(bu)患(huan)寡而(er)患(huan)不(bu)均,不(bu)患(huan)貧而(er)患(huan)不(bu)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9、以約失之(zhi)者鮮矣(yi)。

  10、天何(he)言(yan)哉(zai)!四時行(xing)焉(yan),百物生焉(yan),天何(he)言(yan)哉(zai)!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2、自行束(shu)修以上(shang),吾未嘗無(wu)誨焉。

  13、教(jiao)民親愛,莫(mo)善(shan)于孝;教(jiao)民禮(li)順,莫(mo)善(shan)于悌;移風易(yi)俗,莫(mo)善(shan)于樂;安善(shan)治(zhi)民。莫(mo)善(shan)于禮(li)。

  14、君子尊德性而道(dao)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dao)中庸。

  15、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qi)私,亦足以發。回也(ye)不愚。

  16、禮之于人,猶酒(jiu)之有襞也。

  17、夫孝,始于事(shi)親,中于事(shi)君,終于立身。

  18、幼(you)而(er)(er)不悌,長而(er)(er)無述,老而(er)(er)不死(si),是為(wei)賊。

  19、朝聞道(dao),夕死可矣。

  20、與(yu)其(qi)進也(ye)(ye),不(bu)與(yu)其(qi)退也(ye)(ye)。唯何甚。人潔(jie)己以(yi)進,與(yu)其(qi)潔(jie)也(ye)(ye),不(bu)保其(qi)往也(ye)(ye)。

  21、道千乘(cheng)之(zhi)國,敬事而(er)信,節(jie)用而(er)愛(ai)人(ren),使民以時。

  22、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3、士(shi)志于(yu)道,而恥(chi)惡(e)衣惡(e)食者(zhe),未(wei)足與(yu)議也。

  24、十室之(zhi)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bu)如丘之(zhi)好學也。

孔子的名言2

  1、舉直錯諸(zhu)枉(wang),則民服;舉枉(wang)錯諸(zhu)直,則民不(bu)服。

  2、不(bu)(bu)遷怒,不(bu)(bu)貳過(guo)。

  3、巧言(yan)令色,鮮矣(yi)仁。

  4、歲寒,然后知松(song)柏(bo)之后雕也。

  5、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6、賢(xian)哉,回也!一簞食,一瓢(piao)飲,在陋巷,人不堪其(qi)憂(you)。回也不改(gai)其(qi)樂(le)。

  7、居(ju)是邦(bang),事其大夫(fu)之(zhi)賢者,友其士之(zhi)仁者。

  8、道(dao)不(bu)行,乘桴浮于海從我(wo)者,其由與。

  9、不(bu)(bu)憤不(bu)(bu)啟,不(bu)(bu)悱不(bu)(bu)發。舉(ju)一隅不(bu)(bu)以三隅反,則(ze)不(bu)(bu)復也。

  10、學(xue)而(er)時(shi)習(xi)之,不亦說乎(hu)?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hu)?人不知而(er)不慍,不亦君子乎(hu)?

  11、為政以德,譬如(ru)北辰(chen),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2、施(shi),取其(qi)厚;事(shi),舉其(qi)中(zhong);斂(lian),從(cong)其(qi)薄(bo)。

  13、學而(er)(er)不思則罔,思而(er)(er)不學則怠。

  14、改是(shi),聽言(yan)信行,更察言(yan)觀(guan)行,發於宰我之晝寢。

  15、道(dao)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ren),使民以時。

孔子的名言3

  1、學習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lian)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ye)無法征服,還能做什么(me)?

  2、理想是力量的(de)泉(quan)源(yuan)、智(zhi)慧的(de)搖籃、沖鋒的(de)戰旗、斬棘的(de)利(li)劍。

  3、辛苦一年,受(shou)益一生。

  4、再冷的石頭,坐上三(san)年也會暖。

  5、笑(xiao)看人生峰高處,唯有(you)磨(mo)難多(duo)正(zheng)果。

  6、平日從嚴,高考坦然。

  7、不(bu)(bu)大可能的事也許(xu)今天實現,根(gen)本不(bu)(bu)可能的事也許(xu)明(ming)天會實現。

  8、不為失(shi)敗找(zhao)理由,要為成功(gong)找(zhao)方法。

  9、摒棄僥幸之念,必取百煉成鋼;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ren)。

  10、不思(si),故(gu)有(you)惑;不求,故(gu)無(wu)得;不問,故(gu)不知。

孔子的名言4

  1) 孔子 君(jun)子如欲化(hua)民(min)成(cheng)俗,其必由學乎(hu)!

  2) 孔子 玉不(bu)琢,不(bu)成(cheng)器,人(ren)不(bu)學,不(bu)知(zhi)道。是(shi)故,古(gu)之(zhi)王者,建國君民,教(jiao)學為先(xian)。

  3) 孔(kong)子(zi) 性相近(jin)也(ye),習(xi)相遠(yuan)也(ye)。

  4) 孔子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 孔子 學而時(shi)習(xi)之,不亦樂(le)乎?

  6) 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7) 孔(kong)子(zi) 不患(huan)人之不己知,患(huan)不知人也。

  8) 孔子 工欲善其(qi)事,必先利其(qi)器。

  9) 孔子 君(jun)子坦蕩蕩,小人長(chang)戚(qi)(qi)戚(qi)(qi)。

  10) 孔子 敏而好學,不(bu)恥下問。

  11) 孔子 三(san)軍可(ke)奪帥也(ye),匹夫不可(ke)奪志也(ye)。

  12) 孔子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zhi)后凋也。

  13) 孔子 學而不思(si)則罔,思(si)而不學則殆。

  14) 孔子 學(xue)而不厭(yan),誨人不倦。

  15) 孔子 其(qi)身(shen)(shen)正,不令而行(xing);其(qi)身(shen)(shen)不正,雖(sui)令不從。

  16) 孔子:《論語(yu)·憲問》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xing)。

  17) 孔子(zi):《論語·公冶長(chang)》 始(shi)吾于人也(ye),聽(ting)其(qi)言而(er)信(xin)其(qi)行(xing)。今吾于人也(ye),聽(ting)其(qi)言而(er)觀(guan)其(qi)行(xing)。

  18) 孔(kong)子(zi):《論語譯注》 歲(sui)寒,然后(hou)知松(song)柏之(zhi)后(hou)凋(diao)也(ye)。

孔子的名言5

  一:人生態度

  1. 發憤忘食,樂以(yi)忘憂、不知老之將至(zhi)…。

  2. 飯疏食、飲(yin)水,曲肱(gong)而枕之,樂亦在其(qi)中(zhong)矣(yi)。

  3. 不(bu)義(yi)而富且貴,于(yu)我(wo)如浮(fu)云。

  4. 賢哉,回也(ye)!一(yi)簞食,一(yi)瓢飲,在(zai)陋巷,人(ren)不堪其憂。回也(ye)不改(gai)其樂。賢哉,回也(ye)!

  5. 士志(zhi)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zu)與議也(ye)。

  6. 富與貴(gui),是人之(zhi)所欲也;不(bu)以其道,得(de)之(zhi)不(bu)處(chu)也。貧與賤(jian),是人之(zhi)所惡也; 不(bu)以其道,得(de)之(zhi)不(bu)去也。

  7. 富而可求也,雖(sui)執(zhi)鞭(bian)之士,吾亦(yi)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 有朋自(zi)遠方來,不亦(yi)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 修己(ji)(ji)以敬……修己(ji)(ji)以安(an)人…修己(ji)(ji)以安(an)百(bai)姓(xing)。

  10. 可以(yi)托六尺之孤,可以(yi)寄(ji)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bu)可奪(duo)也。

  11. 志(zhi)士仁(ren)人,無求生以害仁(ren),有(you)殺身以成仁(ren)。

  12. 君(jun)于疾沒(mei)世(shi)而名不稱焉。

  13. 夫達也(ye)者,質(zhi)直而(er)好義。察言而(er)觀色,慮以下人。

  14. 君(jun)子(zi)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dao),不說(悅)也。

  16.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yi)也。

  17. 子謂于產(chan)。“有(you)君子之道(dao)四(si)焉(yan):其(qi)行己也(ye)恭,其(qi)事上也(ye)敬(jing),其(qi)養(yang)民也(ye)惠,其(qi)使民也(ye)義。”

  18. 君子(zi)和而(er)不同,小人同而(er)不和。

  19. 君(jun)子矜而(er)不爭(zheng),群(qun)而(er)不黨。

  20. 君子周(zhou)而(er)不比(bi),小人比(bi)而(er)不周(zhou)。

  21. 君子(zi)坦蕩蕩,小人常戚(qi)戚(qi)。

  22. 仁者(zhe)不憂,知者(zhe)不惑,勇者(zhe)不懼。

  23. 放于(yu)利而行,多怨。

  2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 質勝文(wen)則(ze)野,文(wen)勝質則(ze)史。文(wen)質彬(bin)(bin)彬(bin)(bin),然后君子。

  26. 君子謀(mou)道不(bu)謀(mou)食(shi),……君子憂道不(bu)憂貧。

  27. 法語之(zhi)言,能無從乎?改(gai)之(zhi)為貴。

  28. (“撰”去提手)與之(zhi)言,能無說乎(hu)?繹(yi)(yi)之(zhi)為貴。說而不繹(yi)(yi),從而不改,吾(wu)末如之(zhi)何也已矣(yi)。

  29. 見善無(wu)不(bu)及(ji),見不(bu)善如探湯。

  30. 君子尊(zun)賢而(er)容眾,嘉善而(er)矜不(bu)能。

  31. 士而懷居,不(bu)足為(wei)士矣!

  二:做人格言

  1. 不學禮,無以立(li)。

  2. 己所不欲(yu),匆施于人。

  3. 己欲(yu)立而(er)立人,己欲(yu)達而(er)達人。

  4. 躬自厚(hou)而薄責于(yu)人,則遠(yuan)怨矣。

  5. 見賢思齊(qi)焉(yan),見不(bu)賢而內自省也。

  6. 三人(ren)行(xing),必有(you)我師焉,擇其(qi)善(shan)者(zhe)而從之(zhi),擇其(qi)不善(shan)者(zhe)而改(gai)之(zhi)。

  7. 吾日(ri)三(san)省(she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you)交而下(xia)信(xin)乎?傳不習乎?

  8. 居(ju)處(chu)恭,執事(shi)敬,與人忠。

  9. 君子敬而(er)無(wu)失,與(yu)人(ren)恭而(er)有禮,四海之(zhi)內皆兄弟(di)也,言(yan)忠信(xin),行(xing)(xing)篤(du)敬,雖蠻貊(mo)之(zhi)邦,行(xing)(xing)矣(yi)。言(yan)不忠信(xin),行(xing)(xing)不篤(du)敬,雖州里(li),行(xing)(xing)乎哉?

  10. 行(xing)己有恥(chi),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1.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wei)仁矣。”請(qing)問之(zhi)。曰:“恭、寬、信(xin)、敏、惠(hui)。恭則(ze)(ze)(ze)不侮(wu),寬則(ze)(ze)(ze)得眾,信(xin)則(ze)(ze)(ze)人任焉,敏則(ze)(ze)(ze)有功,惠(hui)則(ze)(ze)(ze)足(zu)以使(shi)人”。

  12. 君子(zi)義以為(wei)質(zhi),禮(li)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zi)哉!

  13. 過而不改,是謂(wei)過矣!

  14. 過,則匆憚改。

  15. 不遷怒,不二(er)過。

  16. 三軍(jun)可奪帥也(ye)(ye),匹夫不可奪志也(ye)(ye)!

  17. 人無遠(yuan)慮,必有近憂。

  18. 無欲速,無見(jian)小(xiao)利。欲速,則不(bu)達(da);見(jian)小(xiao)利,則大(da)事(shi)不(bu)成。

  19. 士(shi)不可(ke)不弘毅,任重而(er)道遠(yuan)。仁以(yi)為己(ji)任,不亦重乎?死(si)而(er)后己(ji),不亦遠(yuan)乎?

  20. 執德不(bu)弘,信道不(bu)篤,焉(yan)(yan)能為有(you),焉(yan)(yan)能為亡。

  21. 與朋友交,言(yan)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2. 益(yi)者三友(you)(you)(you),損者三友(you)(you)(you)。友(you)(you)(you)直,友(you)(you)(you)諒,友(you)(you)(you)多(duo)聞,益(yi)矣(yi)。友(you)(you)(you)便辟,友(you)(you)(you)善柔(rou),友(you)(you)(you)便佞,損矣(yi)。

  23. 君子欲訥于言(yan)而敏于行。

  24. 君子食無求飽,居(ju)無求安,敏于(yu)事而慎于(yu)言,就有道而正焉(yan),可(ke)謂好學(xue)也已。

  25. 巧言(yan)亂德(de)。

  26. 巧言令色,鮮矣仁。

  27. 剛、毅、木、訥近仁。

  28. 有德者必育(yu)言(yan),有言(yan)者不必育(yu)德。

  29. 聽其言而觀其行。

  30. 君于不以言(yan)舉(ju)人(ren),不以人(ren)廢(fei)言(yan)。

  31. 古者言之不出(chu),恥(chi)躬不逮(dai)也(ye)。

  32. 君子名之(zhi)必可言(yan)也(ye),言(yan)之(zhi)必可行也(ye),君子于(yu)其言(yan),無(wu)所茍(gou)而(er)已矣。

  33. 可與言(yan)而不(bu)與之言(yan),失(shi)人(ren);不(bu)可與言(yan)而與之言(yan),失(shi)言(yan)。知者(zhe)不(bu)失(shi)人(ren),亦(yi)不(bu)失(shi)言(yan)。

  34. 言未(wei)及之而言謂之躁(zao),言及之而不(bu)言謂之隱,未(wei)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35. 好仁(ren)不(bu)好學,其(qi)蔽也(ye)愚;好知不(bu)好學,其(qi)蔽也(ye)蕩;好信不(bu)好學,其(qi)蔽也(ye)賊;

  36. 好直不好學(xue),其(qi)蔽(bi)也(ye)絞(jiao);好勇不好學(xue),其(qi)蔽(bi)也(ye)亂;好剛不好學(xue),其(qi)蔽(bi)也(ye)狂。

  37. 恭而無禮則(ze)(ze)勞,慎而無禮則(ze)(ze)葸,勇而無禮則(ze)(ze)亂,直而無禮則(ze)(ze)絞。

  38. 事(shi)君,敬(jing)其事(shi)而后(hou)其食。

  39. 禮之用,和為貴。

  40. 放于利而行(xing),多怨。

  三:孔子論學習

  1. 知(zhi)之為知(zhi)之,不知(zhi)為不知(zhi),是知(zhi)也。

  2. 蓋有不知(zhi)而(er)作者(zhe),我無是也(ye)。

  3. 多聞,擇其善(shan)者而從之;多見(jian)而識(shi)之。

  4. 圣則(ze)吾不(bu)能(neng),我學不(bu)厭而(er)教(jiao)不(bu)倦也。

  5. 學(xue)如不及,猶(you)恐失之(zhi)。

  6.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 以能問(wen)于不能,以多(duo)問(wen)于寡;有若(ruo)(ruo)無(wu),實若(ruo)(ruo)虛,犯而不校。

  8. 興于(yu)詩,立于(yu)禮.成于(yu)樂。

  9. 志(zhi)于(yu)(yu)道,據于(yu)(yu)德(de),依于(yu)(yu)仁,游于(yu)(yu)藝。

  10. 不(bu)憤不(bu)啟,不(bu)悱(fei)不(bu)發。

  11. 舉一隅不(bu)(bu)以三隅反(fan),則不(bu)(bu)復也。

  12. 知(zhi)之者(zhe)(zhe)不如好之者(zhe)(zhe),好之者(zhe)(zhe)不如樂(le)之者(zhe)(zhe)。

  13.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qin),以思,無(wu)益,不如學也(ye)。

  14. 學而不(bu)(bu)思則罔,思而不(bu)(bu)學則殆。

  15. 眾惡之,必察焉(yan);眾好之,必察焉(yan)。

  16. 學而(er)時習之(zhi),不亦說(shuo)乎?

  17. 溫故(gu)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i)。

  18. 日知(zhi)其所亡(wang),月無忘(wang)其所能(neng),可謂好學也矣。

  19. 不(bu)學詩,無以言。

  20. 詩,可(ke)(ke)以(yi)興(xing),可(ke)(ke)以(yi)觀(guan),可(ke)(ke)以(yi)群,可(ke)(ke)以(yi)怨。

  21. 邇之事(shi)父,遠(yuan)之事(shi)君;多識于(yu)鳥(niao)獸(shou)草木之名。

  22.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23. 有教無類。

  24. 自行束(shu)侑(you)以上(shang),吾未嘗無誨焉。

  四:政治格言

  1. 政(zheng)者(zhe)正也(ye),子帥以(yi)正,孰敢不正? 舉(ju)直(zhi)錯諸枉(wang),則民(min)服;舉(ju)枉(wang)錯諸直(zhi),則民(min)不服。

  2. 子為政焉用殺(sha)?子欲善而民(min)善矣。

  3. 君子(zi)之(zhi)(zhi)德風(feng),小人之(zhi)(zhi)德草,草上(shang)之(zhi)(zhi)風(feng),必(bi)偃。

  4. 裔不(bu)(bu)謀(mou)夏,夷不(bu)(bu)亂(luan)華(hua),俘(fu)不(bu)(bu)干盟(meng),兵不(bu)(bu)逼好。

  5. 道之(zhi)以政,齊之(zhi)以刑,民(min)免而(er)無恥;道之(zhi)以德,齊之(zhi)以禮,有恥且格。

  6. 上好(hao)(hao)禮,則民莫敢不(bu)敬;上好(hao)(hao)義,則民莫敢不(bu)服:上好(hao)(hao)信,則民莫敢不(bu)用情。

  7. 慎終(zhong),追遠,民德歸厚矣(yi)。

  8. 不(bu)教而殺謂之(zhi)虐;不(bu)戒視成謂之(zhi)暴;慢令致(zhi)期謂之(zhi)賊;猶之(zhi)與人也,出納之(zhi)吝謂之(zhi)有(you)司。

  9. 為(wei)政以德,譬如(ru)北辰,居(ju)其所而眾星共之。

  10. 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bu)能正其身,如正人(ren)何?

  11. 道(dao)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e)用而愛人(ren),使民以時(shi)。

  12. 出門(men)如(ru)(ru)見大賓,使(shi)民如(ru)(ru)承(cheng)大祭(ji)。

  13. 工欲(yu)善(shan)其(qi)事,必先利(li)其(qi)器。

  14. 居(ju)是邦,事其大(da)夫之賢(xian)者,友其士之仁者。

  15. 百姓足(zu)(zu),君孰與不足(zu)(zu)?百姓不足(zu)(zu),君孰與足(zu)(zu)?

  16. 君子之行也,度于禮。

  17. 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18. 君于惠(hui)而(er)不費,勞而(er)不怨,欲而(er)不貪(tan),泰而(er)不驕,威而(er)不猛。

  19. ……因民之(zhi)(zhi)利而利之(zhi)(zhi),斯不(bu)亦(yi)惠(hui)而不(bu)費(fei)乎?

  20. 擇可勞(lao)而(er)勞(lao)之,又誰怨?欲仁(ren)而(er)得仁(ren),又焉貪?

  21. 君子無(wu)眾(zhong)寡、無(wu)小大、無(wu)敢慢,斯不亦(yi)泰而不驕乎?

  22.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shi),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wei)而不猛乎(hu)?

  23. 文武之政(zheng),布在方策。其(qi)人(ren)(ren)存,則其(qi)政(zheng)舉;其(qi)人(ren)(ren)亡,則其(qi)政(zheng)息。 ....故為政(zheng)在人(ren)(ren)。 君(jun)使臣以禮.臣事君(jun)以忠。

  24. 子路(lu)問(wen)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er)犯之。”

  25. 其(qi)(qi)身正,不令而行;其(qi)(qi)身不正,雖(sui)令不從。

  26.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qi)之。

  27. 知及(ji)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shi)之。

  28. 知及(ji)之(zhi),仁能守之(zhi),不莊以蒞之(zhi),則民不敬。

  29.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ye)。

  30. 使民敬、忠以勸(quan),如之何?

  31. 子曰 :“臨之以莊(zhuang),則(ze)敬。孝慈(ci),則(ze)忠。 舉善(shan)而教不能.則(ze)勸。”

  32. 先(xian)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33. 居上不(bu)(bu)寬,為禮不(bu)(bu)敬(jing),臨喪不(bu)(bu)哀,吾(wu)何以觀之哉!

孔子的名言6

  1.政者正(zheng)也,子(zi)帥(shuai)以正(zheng),孰敢(gan)不正(zheng)?

  2.君子周(zhou)而不(bu)比(bi),小人(ren)比(bi)而不(bu)周(zhou)。

  3.飯疏食、飲(yin)水,曲(qu)肱而(er)枕之,樂亦在其中(zhong)矣。不義而(er)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知(zhi)之為知(zhi)之,不(bu)(bu)知(zhi)為不(bu)(bu)知(zhi),是知(zhi)也。

  5.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yu)·陽貨(huo)》

  6.慎終,追(zhui)遠,民(min)德(de)歸厚(hou)矣。

  7.不(bu)在其位,不(bu)謀其政。——《論語·泰伯》

  8.躬(gong)自厚而薄責于人(ren),則(ze)遠怨矣。

  9.富與貴,是人(ren)之(zhi)所(suo)欲也(ye);不(bu)(bu)以其道,得之(zhi)不(bu)(bu)處也(ye)。貧與賤,是人(ren)之(zhi)所(suo)惡也(ye);不(bu)(bu)以其道,得之(zhi)不(bu)(bu)去也(ye)。

  10.茍正其身,于從政(zheng)乎(hu)何(he)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ren)何(he)?

  11.不遷(qian)怒,不二過。

  12.修(xiu)(xiu)己以(yi)(yi)敬……修(xiu)(xiu)己以(yi)(yi)安(an)人…修(xiu)(xiu)己以(yi)(yi)安(an)百(bai)姓。

  13.己所(suo)不(bu)欲,勿施于人(ren)。——《論語》

  14.不知(zhi)言,無以知(zhi)人。——《論語·堯日》

  15.未知生,焉知死(si)? 《論語(yu)·先進(jin)》

  16.蓋有不(bu)知而作(zuo)者,我(wo)無是也。

孔子的名言7

  1、唯上(shang)知與下愚(yu),不移。

  2、溫故而知新,可(ke)以為師(shi)矣。

  3、賢(xian)哉,回(hui)也!一(yi)簞食,一(yi)瓢飲,在陋巷,人不(bu)堪其憂。回(hui)也不(bu)改其樂。賢(xian)哉,回(hui)也!

  4、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5、學而不(bu)思(si)則(ze)罔,思(si)而不(bu)學則(ze)殆。

  6、學而(er)時習之,不(bu)亦(yi)(yi)說乎(hu)?有朋自遠方來(lai),不(bu)亦(yi)(yi)樂乎(hu)?人不(bu)知(zhi)而(er)不(bu)慍,不(bu)亦(yi)(yi)君子(zi)乎(hu)?

  7、知之(zhi)者不(bu)如(ru)好(hao)知者,好(hao)之(zhi)者不(bu)如(ru)樂(le)之(zhi)者。

  8、質勝文(wen)則野,文(wen)勝質則史(shi)。文(wen)質彬(bin)彬(bin),然(ran)后君子。

  9、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10、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1、法語之言,能無從(cong)乎?改之為貴。提(ti)手與之言,能無說。

  12、飯疏食(shi)、飲水,曲肱而枕之,樂(le)亦在(zai)其中矣。

  13、恭、寬、信(xin)、敏、惠(hui):恭則(ze)不(bu)侮,寬則(ze)得眾,信(xin)則(ze)人(ren)任焉,敏則(ze)有功,惠(hui)則(ze)足以(yi)使人(ren)。

  14、乎?繹之為貴。說而不(bu)繹,從而不(bu)改,吾末如(ru)之何(he)也已矣。

  15、見得(de)思義。

孔子的名言8

  1、發憤忘(wang)食,樂以(yi)忘(wang)憂,不知(zhi)老之將至云爾。

  2、飯疏食、飲水,曲肱(gong)而枕之(zhi),樂亦在(zai)其中矣。

  3、不義而(er)富且貴(gui),于我(wo)如浮云。

  4、賢哉,回也(ye)(ye)!一(yi)簞食,一(yi)瓢飲,在陋巷(xiang),人(ren)不(bu)堪其(qi)憂。回也(ye)(ye)不(bu)改其(qi)樂。賢哉,回也(ye)(ye)!

  5、士志于道,而恥惡(e)衣惡(e)食(shi)者,未(wei)足(zu)與議也(ye)。

  6、富與貴,是(shi)人之(zhi)(zhi)(zhi)所(suo)欲也(ye);不(bu)以其道(dao)(dao),得(de)之(zhi)(zhi)(zhi)不(bu)處也(ye)。貧與賤(jian),是(shi)人之(zhi)(zhi)(zhi)所(suo)惡也(ye);不(bu)以其道(dao)(dao),得(de)之(zhi)(zhi)(zhi)不(bu)去也(ye)。

  7、富而(er)可求(qiu)也,雖(sui)執鞭(bian)之士,吾(wu)亦為之。如不可求(qiu),從吾(wu)所(suo)好。

  8、有朋自遠方來,不(bu)亦樂(le)乎?見利(li)思義,見危授(shou)命。

  9、修己以(yi)敬……修己以(yi)安人…修己以(yi)安百(bai)姓。

  10、可(ke)以(yi)托六尺之孤,可(ke)以(yi)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e)而不可(ke)奪也。

  11、志士仁(ren)人,無求生以害(hai)仁(ren),有殺身(shen)以成仁(ren)。

  12、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夫達(da)也者(zhe),質直而(er)好義。察言而(er)觀色,慮以下人。

  14、君子泰(tai)(tai)而不驕(jiao),小人驕(jiao)而不泰(tai)(tai)。

  15、君子(zi)易事(shi)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ye)。

  16、君子之仕也(ye)(ye),行(xing)其義也(ye)(ye)。

  17、子(zi)謂于產。“有(you)君子(zi)之道四焉:其(qi)行己也(ye)恭,其(qi)事上也(ye)敬,其(qi)養民也(ye)惠,其(qi)使民也(ye)義。”

  18、君(jun)子和(he)而不同,小(xiao)人同而不和(he)。

  19、君子矜(jin)而不爭,群(qun)而不黨。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蕩(dang)蕩(dang),小人常戚(qi)戚(qi)。

  22、仁者(zhe)不憂,知者(zhe)不惑,勇者(zhe)不懼。

  23、放于利而行,多怨(yuan)。

  24、求仁(ren)而得仁(ren),又何怨。

  25、質勝(sheng)文則野,文勝(sheng)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jun)子。

  2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法語(yu)之言(yan),能無從乎?改(gai)之為貴。

  28、(“撰”去提手(shou))與之言(yan),能無說乎(hu)?繹之為貴(gui)。說而(er)不(bu)(bu)繹,從而(er)不(bu)(bu)改,吾末如(ru)之何也已(yi)矣(yi)。

  29、見(jian)善(shan)無不及,見(jian)不善(shan)如探湯。

  30、君子尊賢而(er)容眾,嘉善(shan)而(er)矜不能。

  31、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32、知(zhi)之為知(zhi)之,不(bu)知(zhi)為不(bu)知(zhi),是知(zhi)也(ye)。

  33、蓋有不知(zhi)而作(zuo)者(zhe),我無(wu)是也。

  34、多聞,擇其善(shan)者而(er)從(cong)之;多見(jian)而(er)識之。

  35、圣(sheng)則吾(wu)不能,我學不厭(yan)而教(jiao)不倦(juan)也。

  3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7、以(yi)能(neng)問于(yu)不能(neng),以(yi)多(duo)問于(yu)寡;有若(ruo)無,實若(ruo)虛,犯而不校。

  38、興(xing)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39、志(zhi)于(yu)(yu)道,據(ju)于(yu)(yu)德,依于(yu)(yu)仁,游于(yu)(yu)藝。

  4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a)。

  41、舉一(yi)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42、知之者(zhe)(zhe)不如好之者(zhe)(zhe),好之者(zhe)(zhe)不如樂之者(zhe)(zhe)。

  43、吾嘗終(zhong)日不食,終(zhong)夜不寢,以思,無益(yi),不如(ru)學也。

  44、學而不(bu)思(si)則(ze)罔,思(si)而不(bu)學則(ze)殆。

  45、眾惡(e)之(zhi),必察焉;眾好之(zhi),必察焉。

  46、學(xue)而時習之,不(bu)亦說(shuo)乎?

  47、溫故而知(zhi)新,可以為師(shi)矣。

  48、學(xue)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的名言9

  1、不要(yao)問(wen)困難的問(wen)題,第一個問(wen)題是好(hao)的。

  2、初三是集(ji)體奮斗和個人(ren)成就(jiu)的時期(qi)。

  3、學習和(he)坐(zuo)禪一樣,必須有恒(heng)心(xin)。

  4、不(bu)要(yao)三思而后行(xing),不(bu)要(yao)閱(yue)讀。

  5、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6、永遠不(bu)要原諒自(zi)己的粗(cu)心大意。

  7、學(xue)習也是快樂(le)的(de),嬉(xi)皮士也是快樂(le)的(de),這一次奮斗終身的(de)音樂(le)。

  8、夢(meng)想是超越的(de)力量,行動(dong)是飛翔的(de)翅膀(bang)。

  9、有動力而無(wu)壓力,緊(jin)張(zhang)而無(wu)焦慮,敏捷而無(wu)恐慌。

  10、神的心,是神殿的居所。上帝是知(zhi)識(shi)的源泉;思考是運用神圣知(zhi)識(shi)的最佳方式(shi)。

  11、從輸了(le)開始,就不要(yao)放棄,然后在中間沖刺,最后贏!

  12、爭取時間就是(shi)爭取成功(gong),提高效率就是(shi)提高分(fen)數。

  13、高(gao)考過(guo)后,前面是一片新天(tian)地。

  14、一(yi)個人,如果你不(bu)逼(bi)自己,你就不(bu)知道(dao)自己有多好。

  15、高三是集體奮斗和個人成(cheng)就的時期(qi)。

  16、剝(bo)皮(pi)的肉不舍(she)得留(liu)下,血汗不掉淚。

  17、學習時的(de)(de)苦痛是(shi)(shi)暫時的(de)(de),未學到的(de)(de)痛苦是(shi)(shi)終生的(de)(de)。

  18、不要尋找(zhao)失(shi)敗的理由,要尋找(zhao)成功的方法。

  19、說(shuo)白了,其實提高成績并不難,關鍵在于你(ni)是(shi)否(fou)愿意努力(li)積累更多的問題,更多的總結。

  20、吳京(jing):地毯式轟炸的綜合回顧(gu);抽查:精確制導(dao)。

孔子的名言10

  1:乎?繹之(zhi)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zhi)何也已矣。

  2:飯(fan)疏食飲(yin)水,曲(qu)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gui),于我(wo)如浮(fu)云。

  3: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wu)亦為(wei)之。如不可求,從(cong)吾(wu)所(suo)好。

  4:質勝文則(ze)野,文勝質則(ze)史。文質彬彬,然(ran)后(hou)君子。

  5:賢哉,回也(ye)(ye)!一(yi)簞食,一(yi)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qi)憂。回也(ye)(ye)不改其(qi)樂。

  6:士志(zhi)于道,而恥惡(e)衣惡(e)食者,未(wei)足與(yu)議也。

  7:法語之(zhi)言,能(neng)無從乎(hu)?改之(zhi)為貴。提(ti)手(shou)與之(zhi)言,能(neng)無說

  8:志(zhi)士仁人,無求(qiu)生(sheng)以害仁,有殺(sha)身(shen)以成(cheng)仁。

  9:可(ke)以(yi)托六尺(chi)之(zhi)孤,可(ke)以(yi)寄(ji)百(bai)里(li)之(zhi)命,臨大節而不可(ke)奪(duo)也。

孔子的名言11

  孔子(zi)(zi) 君子(zi)(zi)如(ru)欲化民成(cheng)俗,其必(bi)由學乎!

  孔(kong)子(zi) 玉不(bu)琢(zhuo),不(bu)成器,人不(bu)學,不(bu)知道。是(shi)故(gu),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wei)先。

  孔(kong)子 性相近(jin)也,習相遠(yuan)也。

  孔子 學如不(bu)及,猶恐失(shi)之。

  孔子 學(xue)而時習之(zhi),不亦樂乎(hu)?

  孔子 學而(er)不厭,誨人(ren)不倦。

  孔子 不患人(ren)之不己知,患不知人(ren)也(ye)。

  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xian)利(li)其器。

  孔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ren)長戚戚。

  孔子 敏而(er)好學,不(bu)恥下問。

  孔(kong)子 三軍可奪(duo)帥也(ye),匹夫(fu)不(bu)可奪(duo)志也(ye)。

  孔子 歲寒,然(ran)后知松柏之后凋(diao)也。

  孔子(zi) 學而不思(si)則罔,思(si)而不學則殆。

  孔子 學而(er)不厭,誨(hui)人不倦(juan)。

  孔子(zi) 其身正(zheng),不(bu)令而行(xing);其身不(bu)正(zheng),雖令不(bu)從。

  孔(kong)子:《論語·憲問》 君子恥其(qi)言而(er)過其(qi)行。

  孔(kong)子:《論語·公(gong)冶長》 始吾(wu)于人也,聽其言而(er)信其行。今吾(wu)于人也,聽其言而(er)觀(guan)其行。

  孔子:《論(lun)語譯注(zhu)》 歲(sui)寒,然后(hou)知松柏之后(hou)凋也。

孔子的名言12

  1、瞻之在(zai)前,忽焉在(zai)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wo)(wo)以文,約我(wo)(wo)以禮。

  2、恭則(ze)不侮,寬則(ze)得眾,信則(ze)人(ren)任(ren)焉,敏則(ze)有功,惠則(ze)足以使人(ren)。

  3、視其(qi)所(suo)以,觀其(qi)所(suo)由,察(cha)其(qi)所(suo)安。人(ren)焉瘦哉(zai)?人(ren)焉瘦哉(zai)?

  4、歲寒(han),然(ran)后(hou)知松柏(bo)之后(hou)凋(diao)也。

  5、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gui)。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6、發憤忘食,樂(le)以忘憂,不知老(lao)之將至云爾。

  7、玉不(bu)(bu)琢(zhuo),不(bu)(bu)成器,人不(bu)(bu)學,不(bu)(bu)知(zhi)道。是(shi)故,古之王(wang)者,建國君民,教(jiao)學為先。

  8、君(jun)子(zi)謀(mou)道(dao)不謀(mou)食,君(jun)子(zi)憂道(dao)不憂貧(pin)。

  9、學而不(bu)思(si)則罔,思(si)而不(bu)學則殆。

  10、性相近也,習(xi)相遠也。

  11、其身(shen)正(zheng),不令而行;其身(shen)不正(zheng),雖令不從(cong)。

  12、學而時習(xi)之,不亦(yi)樂乎?

  13、工(gong)欲善(shan)其事(shi),必先(xian)利其器。

  1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juan),何有于我哉。

  15、始吾于人也,聽其(qi)言而信其(qi)行。今吾于人也,聽其(qi)言而觀其(qi)行。

  16、孔子曰:“弗(fu)學(xue)何以(yi)(yi)行?弗(fu)思何以(yi)(yi)得?”

  17、鞭撲之子(zi),不從父之教(jiao)。

  18、不患人之不己(ji)知,患不知人也。

  19、衛(wei)公孫朝問于子(zi)貢(gong)曰(yue):“仲(zhong)尼焉學?”子(zi)貢(gong)曰(yue):“文武之(zhi)道(dao)(dao),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da)者,不(bu)(bu)賢者,識其小者,莫不(bu)(bu)有文武之(zhi)道(dao)(dao)焉。夫子(zi)焉不(bu)(bu)學,而(er)亦何常(chang)師之(zhi)有。”

  20、三人行,必有(you)我師焉。擇其(qi)善(shan)者而(er)從之,其(qi)不(bu)善(shan)者而(er)改之。

  21、學(xue)如不及,猶恐失之(zhi)。

  22、顏淵喟然嘆曰:“仰之(zhi)(zhi)彌高(gao),鉆(zhan)之(zhi)(zhi)彌堅,瞻之(zhi)(zhi)在前,忽焉在后。夫(fu)子循循然善(shan)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yu)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yu)從之(zhi)(zhi),末由(you)也已(yi)。”

  23、君子坦蕩蕩,小(xiao)人長(chang)戚(qi)戚(qi)。

  24、敏(min)而好(hao)學,不(bu)恥下問(wen)。

  25、生而(er)知(zhi)之(zhi)(zhi)者,上也(ye);學而(er)知(zhi)之(zhi)(zhi)者,次(ci)也(ye);困(kun)而(er)學之(zhi)(zhi),又其次(ci)也(ye)。困(kun)而(er)不(bu)學,民斯為下矣(yi)!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ren)重(zhong)而道遠(yuan)。仁(ren)以為已任(ren),不亦(yi)重(zhong)乎?死而后已,不亦(yi)遠(yuan)乎?

  27、學(xue)而時習之,不亦(yi)說乎?有(you)朋自遠方來,不亦(yi)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un),不亦(yi)君子乎?

  28、知者(zhe)(zhe)樂(le)水,仁(ren)者(zhe)(zhe)樂(le)山。知者(zhe)(zhe)動,仁(ren)者(zhe)(zhe)靜,知者(zhe)(zhe)樂(le),仁(ren)者(zhe)(zhe)壽。

  29、輕千乘之國,而(er)重一言之信。

  30、君子如欲化(hua)民成俗,其(qi)必(bi)由學乎!

  31、君子恥其(qi)言而過其(qi)行。

  32、士志于道,而恥惡(e)(e)衣惡(e)(e)食者(zhe),未足與議也。

  33、三軍可(ke)奪(duo)帥也(ye),匹夫不可(ke)奪(duo)志也(ye)。

  3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的.名言13

  1) 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2) 子曰(yue):有教無類。

  3) 子曰:生而(er)知(zhi)(zhi)之者上也(ye),學而(er)知(zhi)(zhi)之者次也(ye);困而(er)學之,又其次也(ye);困而(er)不學,民(min)斯(si)為下矣!

  4) 子曰:我非(fei)生而知(zhi)之者,好古,敏(min)以求之者也。

  5) 子曰:知者(zhe)樂(le)水,仁(ren)者(zhe)樂(le)山。知者(zhe)動(dong),仁(ren)者(zhe)靜。知者(zhe)樂(le),仁(ren)者(zhe)壽。

  6) 三人行必有我師(shi)焉!

  7) 行(xing)己有恥,使(shi)于四(si)方,不辱君命(ming),可謂士(shi)矣。

  8) 學而時習之!

  9)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0) 溫(wen)故而知新,可(ke)以為(wei)師(shi)矣!

  11) 不義而(er)富且貴,于(yu)我如浮(fu)云!

  12) 質(zhi)勝(sheng)文則野,文勝(sheng)質(zhi)則史(shi)。文質(zhi)彬彬,然后(hou)君子(zi)。

  13) 學(xue)而(er)不(bu)(bu)思(si)則罔,思(si)而(er)不(bu)(bu)學(xue)則殆!

  14) 三思而(er)后行!

  15) 敏(min)于事而慎于言!

  16) 百姓(xing)足(zu)君孰與不(bu)足(zu)!

  17) 人而無信不知(zhi)其可也!

  18) 人無遠慮,必有近(jin)憂!

孔子的名言14

  1、“知道的(de)(de)就(jiu)是知道的(de)(de),不知道的(de)(de)就(jiu)是不知道的(de)(de),這種(zhong)態度是明智的(de)(de)。

  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er)內(nei)自省也(ye)。

  3、百家講壇的論語心(xin)得:忠恕之道(dao)

  4、一(yi)個(ge)有(you)德有(you)仁的人(ren)才能做到心靈的勇敢(gan)。

  5、一(yi)個人(ren)能不能守住信譽一(yi)定跟他的(de)道德觀相關。

  6、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nan)道路(lu)程還(huan)不遙(yao)遠(yuan)嗎(ma)

  7、送(song)人(ren)玫(mei)瑰、手(shou)留余香;君子求諸(zhu)己、小人(ren)求諸(zhu)人(ren);自省——認知;寬容源自于理解;忠誠自己、善待他人(ren)。

  8、德不孤,必有(you)鄰。

  9、我們的(de)眼睛(jing)看(kan)外界(jie)太(tai)多,看(kan)心靈太(tai)少(shao)。

  10、不能(neng)舉一(yi)例(li)能(neng)理解三個(ge)類似的問題,就不要(yao)再重(zhong)復教他了。

  11、孔(kong)子說:“你怎么不說:他這個人(ren)啊,發憤時就(jiu)忘(wang)記吃(chi)飯(fan),高(gao)興起來就(jiu)忘(wang)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zhi)道(dao),如此(ci)而矣。

  12、工欲善其(qi)事,必(bi)先利其(qi)器。

  13、發奮忘食(shi)、樂以(yi)忘憂(you)不知老之(zhi)將至也(ye)。

  14、有朋(peng)自遠,不亦樂乎

  15、我(wo)喜(xi)歡孔子的(de)“三人行,必有我(wo)師”

  16、君子有(you)三戒:少之(zhi)時(shi),血(xue)氣(qi)未定(ding),戒之(zhi)在(zai)色;及(ji)其(qi)壯(zhuang)也,血(xue)氣(qi)方剛(gang),戒之(zhi)在(zai)斗;及(ji)其(qi)老也,血(xue)氣(qi)既衰,戒之(zhi)在(zai)得(de)。

  17、子曰(yue):“君(jun)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8、我(wo)曾是(shi)一個(ge)把(ba)朋(peng)友看得(de)很重要的人,為朋(peng)友傾盡所有(you)、受盡委屈都不(bu)后(hou)悔。可是(shi)后(hou)來,尤其是(shi)大(da)學畢(bi)業以(yi)后(hou),我(wo)覺得(de)跟以(yi)前的朋(peng)友間似(si)乎(hu)越來越疏(shu)遠了。大(da)家分散在各(ge)行各(ge)業,而(er)且(qie)都變得(de)很忙。

  19、孔(kong)(kong)子(zi)吃(chi)(chi)飯(fan)是要擺譜的,主食(shi)越精(jing)越好,肉(rou)絲越細(xi)越好,不(bu)好的就不(bu)吃(chi)(chi)。妻子(zi)做的飯(fan)菜,孔(kong)(kong)子(zi)是堅決奉行(xing)烹調(diao)得不(bu)好,不(bu)吃(chi)(chi);沒有合口(kou)的調(diao)味醬料,不(bu)吃(chi)(chi);從市(shi)集上(shang)買來的酒和熟肉(rou),不(bu)吃(chi)(chi),肉(rou)切割得不(bu)合規矩,不(bu)吃(chi)(chi);坐席擺得不(bu)端(duan)正,不(bu)吃(chi)(chi)等(deng)等(deng)。面對這(zhe)樣自己“遠皰廚”卻又窮(qiong)挑(tiao)剔的渣男(nan),哪個女(nv)人不(bu)一肚子(zi)火(huo)?孔(kong)(kong)蠕們(men)這(zhe)素質(zhi),還(huan)修身(shen)呢(ni),直接死了(le)才不(bu)禍害人!

  20、“三軍(jun)可(ke)以剝(bo)奪(duo)主帥,匹(pi)夫不可(ke)剝(bo)奪(duo)志向(xiang)。

  21、人(ren)生有限,把有限的(de)情(qing)感(gan)留在(zai)最應該使用(yong)的(de)地方。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為我認為自(zi)己不喜歡的就不應該強加給別(bie)人。

  23、擇其善者而從之(zhi)其不善者而改之(zhi)

  24、’”【譯(yi)文】孔子說:“《詩經》三(san)百(零五)首,用(yong)一句話(hua)可以概括,即(ji):‘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25、百善孝為先,孝為行、敬(jing)為心。

  26、與(yu)朋友交而不信(xin)乎

  27、”常見常用(yong)《論語》名言警句(ju)及譯文60例(中)21、季文子三(san)思而后(hou)行。

  28、”3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真正的經典從(cong)來都(dou)不(bu)是一種(zhong)宗(zong)教性(xing)指導,而是在思維(wei)方式(shi)上對(dui)后人永(yong)遠保(bao)有啟發。

  30、“恕”——善待別人,己所不欲、勿(wu)施于人。

  31、敏而好學,不恥下(xia)問。

  32、于(yu)是,孔(kong)(kong)(kong)子(zi)和亓官氏只(zhi)要(yao)一開口(kou)說(shuo)(shuo)話(hua),總免(mian)不(bu)了(le)一場(chang)大吵大鬧,以至于(yu)最后孔(kong)(kong)(kong)子(zi)的生活狀態變成(cheng)(cheng)是“食(shi)不(bu)語,寢(qin)不(bu)言”。換句(ju)話(hua)說(shuo)(shuo),孔(kong)(kong)(kong)子(zi)看到亓官氏,就(jiu)不(bu)愿(yuan)說(shuo)(shuo)話(hua),不(bu)想說(shuo)(shuo)話(hua),不(bu)肯說(shuo)(shuo)話(hua);當然(ran),亓官氏也不(bu)愿(yuan)意(yi)再搭理孔(kong)(kong)(kong)子(zi)。而(er)婚(hun)姻一旦到走到這(zhe)個地步,那就(jiu)只(zhi)剩下一條出路:散伙!于(yu)是“齊家”變成(cheng)(cheng)了(le)“棄家。”

  33、”30、子曰:“三人行,必有(you)我師焉。

  34、剛入大學時,老(lao)師(shi)就讓我們熟讀《論語》,認真理(li)解其中的(de)每一句(ju)。我當時按照老(lao)師(shi)的(de)要求,反復(fu)讀了(le)(le)好幾遍《論語》,對很多句(ju)子都(dou)印象深刻。但(dan)是,很多年過去了(le)(le),其中的(de)大多數已經(jing)忘(wang)記了(le)(le),可我的(de)生活(huo)深深地印證(zheng)了(le)(le)孔夫子的(de)一句(ju)話“道不(bu)同,不(bu)相為謀”。

  35、孔(kong)子(zi)謂季氏:“八佾舞于庭(ting),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6、”【譯(yi)文(wen)】孔子說(shuo):“靈敏又好學(xue),向(xiang)比(bi)自己學(xue)問差(cha)的人請教時,不覺得(de)沒面子,所以稱為‘文(wen)’。

  37、曰:“不(bu)圖為(wei)樂(le)之至(zhi)于斯也。

  38、溫(wen)故而知新,可以(yi)為師矣。

孔子的名言15

  1.學而不厭、誨人(ren)不倦(juan)。——《論語·述而》

  2.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3.君子夫達也(ye)者(zhe),質直而好義(yi)。察言(yan)而觀色,慮以下(xia)人。

  4.為君(jun)難,為臣(chen)不(bu)易。——《論(lun)語·子路》

  5.人能弘道(dao),非(fei)道(dao)弘人。——《論語(yu)·衛靈(ling)公》

  6.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ling)公》

  7.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wei)靈公》

  8.知之者不(bu)如(ru)好之者,好之者不(bu)如(ru)樂之者。

  9.內省不疚,夫何(he)憂何(he)懼。——《論語(yu)·顏淵》

  10.人(ren)而無(wu)信(xin),不知其可(ke)也。——《論語·為政(zheng)》

  11.志于(yu)道,據(ju)于(yu)德(de),依于(yu)仁,游于(yu)藝(yi)。

  12.不能正(zheng)己,焉能正(zheng)人。——《論(lun)語》

  13.四海(hai)之(zhi)內,皆(jie)兄弟(di)也。——《論語·顏淵》

  14.有教(jiao)無類(lei)。

【孔子的名言(15篇)】相(xiang)關文章(zhang):

孔子的名言11-04

小學孔子名言11-09

關于孔子的語錄11-14

創業的名言06-08

國學經典名言12-02

泰戈爾的名言12-02

金融的名言11-29

經典人生名言11-28

莊子的名言11-28

偉人的名言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