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孔子的名言

時間:2023-01-10 10:10:40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孔子的名言(集合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名言可以用來鞭策自己,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樹立信心。究竟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優秀經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孔子的名言(集合15篇)

孔子的名言1

  1.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論語·微子》

  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7.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9.禮之用,和為貴。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1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3.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的名言2

  1、吾何執?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矣。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5、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7、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9、以約失之者鮮矣。

  10、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2、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3、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善治民。莫善于禮。

  14、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15、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6、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襞也。

  17、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18、幼而不悌,長而無述,老而不死,是為賊。

  19、朝聞道,夕死可矣。

  20、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21、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2、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3、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孔子的名言3

  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5、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9、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0、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1、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3、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15、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6、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7、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1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9、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20、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22、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2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28、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29、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0、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3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2、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4、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5、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6、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38、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3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0、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4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4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4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4、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5、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4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7、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49、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50、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5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5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5、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56、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57、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9、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60、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6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6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3、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6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65、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孔子的名言4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2.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3.君子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4.為君難,為臣不易。——《論語·子路》

  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

  6.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

  7.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1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11.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2.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論語》

  13.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14.有教無類。

孔子的名言5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惜寸寸光陰每秒,朝縷縷陽光微笑。

  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孔子

  3、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孔子

  4、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孔子

  5、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子

  6、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孔子家語

  7、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8、如果要算知識的總量,我相信今天在座的人,你們的知識總量都超過孔子。比如說,我可以出計算機物理英語數學之類的題目,孔子肯定答不過你們。

  9、孔子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摘孔子《論語》

  10、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孔子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mdsh孔子

  1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4、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孔子曾說人而無言,不知其可也。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資產。

  15、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孔子

  16、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解釋孔子說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深奧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很難讓他了解深奧的道理了。

  17、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孔子名句

  18、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0、書是航向夫際廣闊生活的船只。凱勒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21、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2、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孔子)

  2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子

  24、孔子君子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摘孔子《論語》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6、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7、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而改節。——孔子

  28、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論語》

  29、知之者不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30、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1、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32、更多名言警句請關注熱愛學習的名言警句孔子關于學習的名言

  33、沒有時間思索的科學家,那是一個毫無指望的科學家,他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擠出足夠的時間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棄科學。柳比歇夫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子路》

  3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hefirsse

  35、誠信為立身之本,要做到誠信,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輕易承諾,這樣才能避免背信棄義。如果不經過深思熟慮就答應別人的要求事后又做不到,這樣的.人就不會獲得他人的信任。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做到,要一諾千金。孔子說民無信不立。人的言行要以誠信為本。

  3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7、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38、“仁義禮智”被孟子當作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宣稱“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端也,猶其有體也。”人有體,是人之為人的外在表征,人之有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根據。無此心,不僅不是君子,甚至是不是人都值得討論。所以孟子進一步強調“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漢代之后,“仁義禮智”以外,又加上了“信”。《說文》解釋,“信,誠也。”指待人處事誠實不欺,言行一致。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可取得他人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39、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40、民無信不立————孔子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時間就像這流水一樣,不分日夜的流淌。

  4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43、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孔子家語王言解》

  4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

  45、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孔子《論語述而》

  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7、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摘孔子《論語》

  48、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0、一個人如同時具有孔子提倡的愛心孟子的正義墨子的實踐韓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莊子的慧荀子的自強,就一定能成為領袖。"

孔子的名言6

  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2、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不遷怒,不二過。

  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0、不學禮,無以立。

  11、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2、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5、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6、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8、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9、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孔子的名言7

  1、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2、聽其言而觀其行。

  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5、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6、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7、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12、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3、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4、吾日三省吾身。

  1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16、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8、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2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5、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26、不遷怒,不二過。

  2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8、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1、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34、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7、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3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41、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4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4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7、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8、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0、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5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52、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5、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5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9、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1、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62、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3、禮之用,和為貴。

  6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65、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7、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6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9、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70、不遷怒,不貳過。

  7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72、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3、小不忍則亂大謀。

  74、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75、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7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7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78、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80、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1、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3、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8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85、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86、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8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8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9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92、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93、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9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95、巧言令色,鮮矣仁!

  96、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9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8、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99、不學禮,無以立。

  100、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0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02、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03、過,則匆憚改。

  10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05、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106、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07、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0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109、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11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孔子的名言8

  1、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2、不學禮,無以立。

  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9、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0、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1、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3、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5、過,則匆憚改。

孔子的名言9

  1)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過,則匆憚改。

  3)不遷怒,不二過。

  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孔子曰:“有教無類。”

  6)孔子曰:“因材施教。”

  7)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8)剛毅木訥近仁。

  9)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0)聽其言而觀其行。

  1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2)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13)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4)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5)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6)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7)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8)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9)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孔子的名言10

  1.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

  【釋義】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也不學習,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了。”

  2.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釋義】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上立身處世站穩腳跟,四十歲上學識多起來遇事不致迷惑,五十歲上知道了上天賦予我的使命,六十歲上對聽到的言論能辨別真假是非,七十歲上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會越出規矩。”

  3.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釋義】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反復思考,結果卻沒有什么益處,不如去學習。”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釋義】孔子說:“只一味讀書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騙;只一味思考而不去讀書,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5.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

  【釋義】孔子說:“我做學問的急迫感,就像追趕什么東西唯恐趕不上那樣,而趕上了還又怕失掉。”

  6.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釋義】孔子說:“對學得的只是按時去溫習它,不是很高興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到,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怒,不是個有修養的.君子嗎?”

  7.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釋義】孔子說:“溫習舊有的知識時,能有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

  【釋義】孔子說:“君子在飲食上不要求飽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說話謹慎,主動向有道德的人學習,從而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9.子曰:“苗而不秀這憂矣夫!秀而不實者憂矣夫!”——《子罕》

  【釋義】孔子說:“像莊稼那樣只長苗而不開花的是有的吧!只開花而不結果的也是有的吧!”

  10.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憲問》

  【釋義】孔子說:“讀書人如果留戀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讀書人了。”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釋義】孔子說:“有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檢查自己,加以改正。”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釋義】孔子曰:“對于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而喜愛它的人又不如從中深感快樂的人。”

  13.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釋義】孔子說:“古時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孔子的名言11

  1、 其使民也義。

  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6、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7、 放于利而行,多怨。

  8、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0、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1、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2、 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4、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5、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17、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8、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9、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1、 賢哉,回也。

  22、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2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4、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5、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6、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7、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8、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29、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0、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31、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2、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3、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34、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35、 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36、 其使民也義。

  3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8、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41、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2、 放于利而行,多怨。

  43、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4、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5、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6、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47、有教無類。

  4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5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5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4、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55、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6、巧言亂德。

  57、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5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59、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0、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63、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6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65、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66、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9、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70、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7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2、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73、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5、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7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78、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79、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8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8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82、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8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84、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8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8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8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8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91、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9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9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94、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9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96、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9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0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01、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02、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103、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04、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0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10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07、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08、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09、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0、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2、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11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11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15、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11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117、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1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19、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20、巧言令色,鮮矣仁。

  121、不學詩,無以言。

  122、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12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2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2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26、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127、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28、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29、放于利而行,多怨。

  130、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孔子的名言12

  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5、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8、剛、毅、木、訥近仁。

  9、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12、君子之行也,度于禮。

  13、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14、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5、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6、道不同,不相為謀。

  1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8、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2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2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2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25、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26、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7、過,則匆憚改。

  2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9、不學禮,無以立。

  30、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31、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32、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3、聽其言而觀其行。

  34、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35、不遷怒,不二過。

  3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37、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38、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39、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4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45、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7、有教無類。

  4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5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5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4、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55、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6、巧言亂德。

  57、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5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59、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0、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63、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6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65、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66、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9、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70、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7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2、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73、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5、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7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78、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79、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8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8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82、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8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84、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8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8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8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8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91、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9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9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94、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9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96、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9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0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01、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02、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103、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04、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0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10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07、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08、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09、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0、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2、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11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11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15、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11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117、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1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19、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20、巧言令色,鮮矣仁。

  121、不學詩,無以言。

  122、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12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2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2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26、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127、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28、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29、放于利而行,多怨。

  130、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3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32、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孔子的名言13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8、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9、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4、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15、有教無類。

  16、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8、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9、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21、不學詩,無以言。

  2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23、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4、不學禮,無以立。

  25、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8、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3、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鮮矣仁!

  37、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3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43、不遷怒,不貳過。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名言14

  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0、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1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5、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9、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0、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的名言15

  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孔子名言名句(“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0、放于利而行,多怨。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13、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5、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9、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過,則匆憚改。

  2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3、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24、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名言】相關文章:

孔子的名言11-04

經典孔子的名言10-29

孔子的名言警句03-01

關于孔子的名言11-17

孔子名言名句08-03

小學孔子名言11-09

孔子的名言大全10-29

有關孔子的名言08-04

【熱】孔子的名言02-18

孔子的名言(精選15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