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

時間:2024-04-22 13:14:39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

  前一段時間,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獲,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后,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里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于自我批評、善于積累、善于反思、有愛心、勇于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著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里,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于過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發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待多動、自閉的學生,缺少耐心、恒心的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以后我一定多注意,多反省自己,對這些折翼天使一定多謝愛心、耐心、恒心。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后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云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獲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于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甘為人梯,愛生如子。認清形勢,與時俱進,樹一代良師典范,誓為特殊教育教育事業甘灑熱血,奮斗終生。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2

  教師的天職是育人,肩負著民族興衰的重任,被廣泛譽為園丁、春蠶、蠟燭、人梯、靈魂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怎樣才能不辜負這些美稱呢?我認為關鍵是心中要有"愛"。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曾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的,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心中必須要有愛。

  首先,要愛學生。

  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建設祖國的棟梁,因此我們要把每一位學生都看作是愛迪生、愛因斯坦……。用愛心、關心、責任心、寬容心、細心去培育他們。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的確,愛是一種情感交流,只有把熾熱的愛通過一言一行傳給學生時,才會激起學生對老師情感的回報,從而樂于接受你所給予的`一切。所以要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老師,先決條件是要愛學生,只有心中有"愛",才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好學生。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傾注了20xx年的愛,終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了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可謂愛的偉大!

  其次,要愛學習。

  教育是一項"灌溉"事業,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是一條有源頭的河流。所以要成為一名受學生敬佩的老師,一定都要熱愛學習,不斷學習,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是使自己的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寶;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與時俱進,成為一種發展著的教學藝術;學習專業知識,使自己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廣闊的智力背景。只有愛學習的老師,才會在教學中保持創造的激情與活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成為學生傾心,學校放心,家長開心的名師。

  再次,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教育是一項事業,我們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而不要僅僅把它當作一種職業,更不能只當作是一個謀生的飯碗。職業與事業的不同層次在于職業只讓我們生存,而事業才能讓我們自己、國家、社會發展。因此要成為一名對學生終生產生積極影響的老師,必須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作一生不懈的追求,把教育好學生放在首位,不為權力、地位、名譽、金錢和其他物質利益所動搖,每一天都充滿激情,勇于開拓,敢于追求,讓三尺講臺綻放出世界上最美最燦爛的花朵。教師生活雖然艱苦,但我看到學生獲得優異成績后欣喜的笑容,看到一屆屆的學生正成人成才,我感到無比快樂!

  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注定一生都要傾注"愛"。只要不吝惜揮灑愛的教師,才會成為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才會成為受學生敬佩的老師;才會成為受學生感激的老師。國家教育周部長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就是教師的靈魂"。我,一介書生,深有同感。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3

  踏上工作崗位十五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十五年一直努力想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做最好的老師。最近有幸拜讀了《做最好的教師》。在沒有閱讀之前,我曾那么自信地認為自己是“愛”學生的。看完后我捫心自問,我是最好的老師嗎?我真的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

  閱讀后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畢竟“每一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顆赤誠的愛心,用愛的甘露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對于那些在學習、思想、行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學生,他們往往被忽視、被冷落,殊不知,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最需要愛的時候。這樣的學生就像體弱的樹苗,更需要我們班主任給予更多的陽光,更多的呵護,從而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積極向上,茁壯成長。

  我班有一名學生叫李肖然,這孩子有個性、不好惹很難管理,作業總是不按時上交,上課要么發呆,要么搗蛋,加之整天抽煙曠課,活像一個“小痞子”。

  為了徹底挽救李肖然,使他不掉隊,我制訂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一、情感溝通

  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系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為了在保護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開他的心扉。我乘同學們上自習課的時候,悄悄地把他叫進只有我一個人在的辦公室。在交談中,我終于明白了他心中的痛楚—他的父母因為父親的出軌離婚了,現在他隨父親生活,繼母對他很不好,他很想念他的媽媽。這次談話初步了解了他的狀況,表明了我的立場,最起碼看出他對我沒有敵對情緒。然后決定從學習習慣入手。對于他上課沒有規矩的缺點,不能指望他一天、兩天就改變,要循序漸進。有了好的表現,就及時表揚、鼓勵;不好了,不是簡單的批評,而是告訴他應該怎么樣,因為在他的內心中并沒有真正建立作為一名學生的標準。就這樣,一個月過后,經過了我無數次的提醒、鼓勵,他上課不舉手說話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為了呵護好這棵被急風驟雨摧殘的幼苗,我決定繼續實施我的護苗方案。

  二、撫慰心靈

  最好的教師要給學生以長輩式的關懷和愛護,從不以家長式的態度對待學生。為了撫慰他受傷的心靈,讓他盡快走出悲苦的陰影,拾回應有的無慮和活潑。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是這樣做的:一是在課下主動親近他,并多與他談心,盡量使自己成為一個他足以信賴的親人角色。有一次早讀課,我發現李肖然趴在桌子上,經詢問得知他早飯沒有吃胃疼,我立刻給他倒來熱水,并給他買了面包,從他的眼神中我讀到了感激。二是暗地里組織班委成員,給他送去同學的溫暖,如送些小禮物、邀她做游戲、一塊完成作業、一起布置班級文化等。我把他的同桌換成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女生,不管是從學習上還是思想上對他起一個帶動作用。三是進行“秘密”的“日記對話”,進行心靈對白。從其他同學那里我得知他在癡情的暗戀著一位同學,正陷于無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難怪上課心不在焉、悶悶不樂,成績下滑明顯。我通過私信引導他,青少年時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將來有了立足社會的本領,再考慮這些人生大問題。現在是人生的關鍵時期,首要任務是把學習成績搞好,后悔過去不如奮斗將來。我沒有聲張并在班級替他保了密。他給我回信感謝我給予他的尊重和信任,并表示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從此他轉變很多,學習成績也呈上升趨勢。

  所有這些,旨在讓他感受老師的愛,讓他感受集體的溫暖,再次融入集體,使曾經受到情感傷害的他走進可避風擋雨的溫馨的港灣。

  三、形成品質

  當他的情緒趨于穩定的時候,在直接和間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識、有目的地向他灌輸諸如剛強、自信、協作、向往、奮斗、善良等精神品質。我在與他心靈對白的同時,輔導他缺漏的知識,并找機會以不同的形式表揚激勵他,讓他懂得,在逆境中的人應怎樣倔強生存,怎樣向命運挑戰的道理。他深受感動,在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進步很大。但是,學生的進步難免是有反復的,時隔不久他又原形畢露,恢復了他本來面貌了。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師嚴厲批評,他一氣之下,該學科的卷子只寫了名字,以不答試題來宣泄心中的不滿,以此來報復老師。原因是老師得罪了他。我前邊對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東流,一切又恢復了最原始的狀態。但是我心中卻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樣對待這棵剛剛發芽的幼苗,決定著這個孩子的一生。我的放棄也許是一時的,但是對李肖然來講,可以說是對他一生的放棄。也許因為這個放棄,他的未來變得更加的坷坎、曲折。雖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但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我,沒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難而上,不能放棄。

  在學校的一次集體大掃除上,我驚奇的發現,平時愛偷懶的李肖然竟然滿頭大汗的用力去勞動,而且還頗有一番業績呢!于是,我對他說:“小然,你真行啊!真夠棒的!”并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其實叫他小然是我一時高興對他所用的稱呼,沒想到這個稱呼卻真的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之后勞動中,他干得十分賣勁,再沒見過他偷懶。學習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從不問問題的他,經常跑到我的身邊來問這問那,上課也愛回答問題了。有一次,他回答問題的次數在全組中排第一名。看著他的變化,我也經常想,難道真的就是因為這一聲親切的稱呼使他改變嗎?當然不是,這也許就是量變向質變的轉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積蓄能量,而今這一聲親切的稱呼,使他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有些慢長,但是畢竟我等到了這一天。

  幼小的心靈,最怕早早被扭曲,受傷的幼苗,最需備至的呵護。李肖然同學的變化,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愛帶來了學生心態的開放,好的意志品質的形成,創造性的釋放。為此,我們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學中要多傾注愛心、耐心、寬容之心,讓他們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在被愛中學會愛,從而確立做人的尊嚴與自信,我們堅信:今天彎曲的幼苗在細心呵護、照料下一定會成為明日的參天大樹。

  要做最好的老師,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我會一直朝這個目標努力下去!

  讀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2

  3月11日,我在閱讀《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中讀到作者李振西介紹他讀過的書:有古典類/文學類/教育類/人文類/雜志類等這幾種類型的書籍。每種不低于20種。當我看完這些書名時,感到特別驚訝,在這些書中。我讀過幾本呢?沒有一兩本,真是慚愧,當時心中生出一種念頭:我要讀書,哪怕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慢慢讀這些書。作者說他養成了“手不釋卷”的習慣。作者還總結自己的寫作實踐有幾點體會:

  一要日積月累不能急功近利。這段中用到一個很好的成語:厚積薄發

  二是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這段說到寫作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三要自然樸實不能故作高深。這段寫到要讓感情自然地流淌出來。

  四是要讀寫結合不要讀寫分離。這段說讀是吸收、寫是表達,這個結合就是思考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有幾點想法:

  一每天要讀1-2篇好文章,從中學習到各種知識。

  二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記錄好的詞語、成語。

  三隨時記錄工作情況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讀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3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一書,我深有感觸。這本書是李開復博士結合自己人生的經歷和事業成功的經驗,運用很多的例子闡述了“成功同心圓”的理念,為創業者指明了成功的方向。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僅僅靠知識、創意等外在素質贏得成功,他們成功的經驗在于,他們具備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價值的素質或品格,他們獲得成功的內因幾乎都可以用“成功同心圓”來解釋。

  讀完這本書,結合我們的工作實踐,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現在社會需要積極向上、勇于參與、勇于挑戰的人,只要擁有積極的態度,樂觀面對人生;遠離被動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對自己負責,把握自己的命運;積極嘗試,邂逅機遇;充分準備,把握機遇;積極爭取,創造機遇;積極地推銷自己;要敢于面對失敗和挫折;擁有“海納百川”的境界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融會中西,協調均衡,成功就不會太遠。

  二、成功和失敗相比,只有一個區別,那就是不畏挫折。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應該自卑和逃避,不應該跪下來仰慕那些成功者,他們也曾經失敗過、沮喪過、自卑過。我們和他們一樣,一生下來就被賦予了同等的機遇、同等的`成功權利。在現實生活中常看見一些人在遇到一點挫折時就錘頭喪氣,畏懼不前,其實我們都無法逃避挫折,生存的挫折、情感的挫折、學習的挫折、創業的挫折、意外的挫折等不計其數,面對這么多挫折我們如何去面對?是逃避,還是面對,如果你逃避,我想我們沒有必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因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無數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事實。如果你經歷了挫折,并且戰勝了挫折,那么你得到的不僅是戰勝挫折本身,而且還學到了戰勝挫折的本領,如此發展,挫折也會離我們而去。

  三、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為人處事乃至建功立業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的價值觀不正確,無論他怎樣努力,都會像南轅北轍的趕車人那樣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他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如果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就意味著他可以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做出正確的抉擇;如果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就意味著他是一個有道德、講誠信、負責任的人,是一個值得信賴、值得托付的人。

  四、需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有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和合作溝通等行為。行為是實現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表現;行為是一個人與社會、他人乃至自己接觸和溝通的必然結果;行為是社會衡量每個人的價值的外在指標;行為是態度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表現。我們在追尋成功的時候,要以勇氣指導自己追尋理想、以自信培養興趣、以自省指導有效執行、以積極的態度努力學習、以同理心指導人際交流、以寬廣的胸懷促進團隊合作與相互溝通。我們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見,善于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陷,善于從各種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我們要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以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真正體現自我的價值。

  五、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不能做縮頭烏龜,要滿懷信心地迎接困難和挑戰。眾所周知現今索尼電器暢銷全世界,而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索尼彩電盡管在日本聲名遠揚,但在美國卻并不為人們所接受,其在美國“被放在商店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而且已是蒙塵垢面”,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卯木肇接受了開拓索尼彩電在芝加哥市場的任務。在“一位又一位負責人空手而回、無功而返”的情況下,卯木肇沒有找任何借口,而是欣然前往,迎接挑戰,這也是信心和勇氣的體現。試想一個不敢接受困難和任務的人,他就不敢正視自己,沒有信心去完成任務,他也就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六、心態要端正,要積極應對每一天、每一件可能發生的意外。現實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事:面對半杯水,心態不好的人悲觀地說:唉,我只剩下半杯水了;心態好的人則高興的說:呵,我還有半杯水呢。前者對人生悲觀、得過且過,這些人認為人生如鐘,往復于一圈又一圈的循環,痛苦而又厭倦。“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他們人生的信條;后者對人生樂觀,積極向上,這些人對工作、對生活都非常認真和負責,遇到任何事都會積極進取、排除萬難,直至成功。因此,心態是成功的關鍵,同樣的事情,抱著什么樣的態度去做,其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4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兒到書店去買書,買了一本李鎮西老師的力作:《愛心與教育》,回家后仔細閱讀品味,在讀到其中反映李鎮西老師心聲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文時,時時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現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我是為誰而工作?為同事的好評嗎?為校長的表揚嗎?為獎金嗎?為職稱嗎?這些對我來說當然也重要,但如果這些與學生的評價產生了沖突,我心靈的天*指針首先傾向于學生一邊!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

  培養學生開放的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

  李老師的話說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聲,也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標燈,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5

  有效的班級管理,需要老師在班級建立之初,就讓學生認識到,班級是學生集體的班級,不是“老師的”班級;班法、班規,是學生維護自己權益和規范自身言行的工具,體現的是學生集體的意志,而不是教師的.“強權”和“鐵腕”。當學生認識到這些后,就有利于每個學生主動地加入到班級管理中來,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

  學生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引導學生把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要求當作自己的愿望提出來。李老師通常是通過如下幾個問題喚起學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大家是否希望我們的班集體成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為了我們的班集體成為優秀班集體,大家是否應該克服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點?”“要克服缺點,班級是否應該制定一些規章制度?”學生對以上問題的認識,就很自然地將“老師對我們的要求”變成了“自己對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對于一些看似非要老師提出的紀律要求,也可以盡量讓學生提出來,比如問學生:“當你犯了錯誤時,你希望李老師怎么處理?”學生往往會主動提出“希望老師嚴格要求我們”,并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由此,紀律要求就變成了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不平等條約”。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6

  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后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

  讀后讓我感到實用和可行的便是:“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 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就能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說實話,我總覺得在學困生的轉化上,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收效不大,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了啟發,也增強了信心,從而改變了以往許多的不好做法,用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去體驗,用真心、誠心、耐心來逐漸改變他們,使他們一點一點不斷進步。

  以 前為了保證課堂紀律,完成教學任務,常常看不得學生在課堂上,別樣的小動作或發出不該有的聲音,否則自己就會發火呵斥他們,拜讀了李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后,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就會變的比較冷靜,慢慢地走到不遵守課堂紀律學生的身邊,輕輕地模摸他的頭或輕輕地碰碰他胳膊,有時講課不便,就用目光提示他守紀律,用這樣看似無聲不驚的方式處理,要比發火批評學生的效果好的多,同時也能慢慢地改變自己的性格,提高自身的修養。

  總之,“關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是我們每位教師應該遵循的理念,并應在工作中的每句話、每個動作、每個手勢和眼神上體現出來,并不斷地在每一堂課上,努力實現這些理念,不斷地根據教育的發展,改變自己,校正自己,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7

  李鎮西老師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為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一名教師,他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熱愛教育:李鎮西老師認為,熱愛教育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只有真正熱愛教育事業,才能將自己的精力和熱情投入到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2.關注學生個性:李鎮西老師強調,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個性中成長。他提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認為學生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得到尊重和關注。

  3.注重素質教育:李鎮西老師認為,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他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反思教學經驗:李鎮西老師強調,教師需要不斷反思教學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他提出“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動力”,認為反思能夠促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5.培養教師專業素養:李鎮西老師認為,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包括教育教學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等。他提出“培養教師專業素養”,認為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李鎮西老師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心得體會,這些經驗對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8

  我知道自己是中國千千萬中學校老師中的一員,我所做的能轉變什么?所以自己總是傷逝。李老師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說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抱負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讀著,反思著自己教育教學感覺真的事相差太懸殊了。那就像李老師說的,不比,和自己比,今日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還會有讓自己讓孩子讓同事感到圓滿的地方有許多,但是每天都堅持和自己比一比,堅持不懈(我就是沒有這個韌勁吧),我想我也會不斷向最好的老師靠近了。

  同事們對我的評價大多。是啊,現在想想自己不是始終在傷春懷遠嗎?沒有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細節追問,端詳,推敲,質疑卻恰恰在懷疑別人對自己是不賞識的,這樣的自己怎么可能是個好老師呢?時時刻刻為吸取名利而困擾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師,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業績的,我們總是在對同學進行共性全面進展的教育,身為老師的自己更應當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應當如何共性全面的進展,那樣我們才有資格說自己在對同學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過程是繁瑣細碎的,每個細節都不容忽視的,而我們做老師的就是要帶著自己全部的感情投入到這些細節之中,以討論的心態對待我們每個同學,在工作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那樣才會每一階段都由創新和超越。

  暖時微波蕩漾,炎時蒸騰九霄,寒時冰心守節。李老師如水,性情謙和,布滿才智。李老師就是這樣在任何時候就盡可能的在自己的事業中達到自己力量所恩那個達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說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們每位老師假如都能如李老師所說的做個反思型的老師,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索,這樣堅持不懈留意注意自己的教育細節,定會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

  今日再一次嚴肅的告知自己,傷春懷遠是沒有道路的,像春風細雨一樣真正潤物細無聲,只有不停的前行,做個會閱讀,會實踐,會思索,會寫作的老師。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9

  走進李鎮西《做最好的教師》,就走進了他的課堂,走進了他的心靈世界,走進了他的教育生活。掩卷沉思,感受師生之間最真摯的感情,感受教育最純真的浪漫,感受一位教育家樸實的教育情懷。

  《做最好的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他和孩子們之間所發生的感人故事:受罰站的任安妮、課堂上搞怪的曹辛、讓李老師不惜打人的王紅川、不斷戰勝自己的楊嵩……每一個故事背后,都包含著教育思想的批判、積淀、升華。莫言因為擅長寫故事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李老師因擅長寫故事而成為一位教育家。李老師說:“一個班主任一定要讓班級有故事,這故事中有學生的成長,也有教師的智慧。每一天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成為教育的契機,也能夠成為教育的奇跡。”的確,他把故事演繹到極致,講得有聲有色,創造了教育的奇跡。

  一個個故事,都是鎮西畢生智慧的結晶;一次次捧讀,都是自我心靈的凈化提升。我從書中感受到:在實踐中成長的老師將要經歷那樣多的磨礪,學生對教師的愛戴是多少點滴的累積,教師對學生的付出又是多少歲月里的嘔心瀝血。

  翻開書的第一章,我就被這樣一段話吸引:”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我反復默讀著這段話,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對孩子的關懷。我突然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學習這并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轉移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活生生的”這讓我聯想到了愛!愛是鮮活的、富有生氣的,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愛心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有愛才會有責任,有愛才有教育。

  師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種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認識到的與學生打成一片,離開了嚴格要求,這樣的愛很容易演變成遷就與放縱,而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責任。我這才領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愛,是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愛。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呵護他們單純卻機靈的心,用真心去鼓勵每一位孩子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前進。只有這樣的愛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肩負起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頗多也受益匪淺。在讀此書以前,我一直認為: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滿腔熱情就足夠。現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擔起教師的職責,不僅需要我不斷的自我學習增加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愛心去灌溉。只有充滿對職業和對學生的愛,才能令我肩負起一名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最后,我想引用附錄中的一段話:教育是美麗的——美在理解、美在機智、美在創新!

  雖然有人認為,教師辛苦教師累,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職業倦怠感。而這種職業倦怠感,讓教師失去了繼續前進的激情和動力,失去了身為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如果教師把學生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生命個體,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實現心靈間的溝通融合,師生演繹的故事才會真摯感人、才會有厚重感。或是與學生一次傾心的談話,一次溫馨的家訪,課間與學生的一次游戲,與學生一次真誠的書信交流;或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輕輕拍他肩膀的動作;亦或是學生在你上課前幫你拿取上課用的資料,在節日時送給你他們親手執著的小小禮物……只要你愿意,我們每分每秒都可以制造出精彩的教育故事,只要你愿意,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成為故事的第一號主角。

  李鎮西老師說:“今天看來很普通很尋常的東西,都有可能成為屬于你自己的教育‘文物’:照片,文字,現在還有視頻,這些都應該細心地保留下來。”李老師在工作之余,筆耕不輟,記錄著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里面包含著李老師的教育智慧、文字功底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正是借助李老師的真摯文筆,我們才有幸分享他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吧,心存一份敬畏、憐愛和責任,胸懷一種理想、使命和信仰,與學生共同譜寫生命成長的精彩篇章。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0

  前段時間,我認真地讀了《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書里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的故事使我深深感動。

  《做最好的老師》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闡釋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等等。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知道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是擁有高學歷和豐富的經驗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愛每一位學生的心。李老師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而我們的老師做到的往往是對自己所教的學生的愛,那對外班的、其他年級的、外校的學生的愛,我們老師做到了嗎?會不會像李老師所說的為了自己班的學生而對其他班學生唾罵或動手呢?如果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并不是真心愛學生。

  李老師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給我極大的鼓舞。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耐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更好的老師”,我會不斷努力的。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師提出的“民主教育”。民主教育首要表現在教育方式方法的民主,也就是教師要對學生講民主,對真理的認識不能硬灌輸,千萬不要讓學生養成一種習慣,即認為教科書、老師的話都是對的,不可違抗的,跟教科書、老師的話不一致的就是謬誤。如果學生有這樣的習慣,說明我們的教育和教師是不民主的';班級管理要民主,要學會讓學生自治,教給他們選舉班長、組長的方法。新的課程標準比原來有了很大進步,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創新,就要有適合創新精神的土壤和空氣

  其次是李老師提出的“在平等中培養平等”。這是一個既普通又真實的故事:課間休息,一女生到辦公室借杯子,李老師指了指角落的書柜,讓學生自己拿。學生拿了杯子后向老師說聲“謝謝”。而李老師闡述了當自己在教室里向學生借紅筆時,學生都是爭先恐后地拿筆,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筆伸向我們,有的甚至跑到面前給我們。但我們往深處想,為什么學生向我們借杯子,我想都沒有想過親自把杯子遞給他或倒好水呢?由此,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要求校園里師生相逢學生都能熱情地打招呼,面對學生的熱情,我們也應該熱情地回禮,這一點我覺得自己做得很好。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向我,我也跟平時一樣回了禮,只聽這位學生說:“還是這位老師好,哪像有的老師都不回應。”我想:假如是我們老師先看見學生,或認識的學生,是否應該我們先打招呼呢?基礎教育界流行一句話:“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蹲下來”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體的蹲下”而是“心靈的蹲下”,即老師要在心靈深處平視學生。要讓我們的學生意識到,同在藍天下,每個人的尊嚴和權利都是相等的。這就是李老師所說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今天的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會如何去對待他人。

  閱讀此書,我在贊嘆、折服的同時,受到了激勵、鼓舞,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還是用李鎮西老師的話結尾“做最好的老師”。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1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閑暇之余,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寬容中有嚴謹,嚴謹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穩,沉穩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潤學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風,可以吹皺學生平靜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學生懵懂的迷夢。

  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說,李鎮西只有一個,沒有人能成為李鎮西,但只要我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為一個綠葉,在屬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我工作已經十二年了,每一次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每一次面對不同的學生,我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我也時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而看完這本書,我切身體會到了教育工作中愛的重要性。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李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這段樸實的話,蘊涵著極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書看完了,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耳邊時有這樣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最后,摘錄幾段李鎮西教育名言,與大家共勉。

  李鎮西提出了“四心”:

  奉獻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們要懂得兒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為老師”

  責任之心:“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2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最近在閑暇之余,我認真閱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給我很多收獲,帶給我教學上許多建議,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云散。

  在十多年的執教生涯中,我有幸聽過很多大師級教師的精彩講課,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都受到了老師的關注、欣賞和鼓勵,因此每個孩子都興致高昂,積極活躍。當時我想,能如此善于發掘孩子們的潛力,欣賞和激勵孩子們,如此平易親切,如此的有創意,如此富于激情而又執著的老師,學生能不喜歡他嗎!能不學好他的課嗎!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法國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很受啟發,電影講述的是一群住在號稱“池塘底”教養所的問題兒童和新來的老師的故事,他們在新老師馬修的引導下,把原來整天尋釁鬧事的問題兒童組成了一個合唱團,在音樂的熏陶和新老師耐心的堅持下,重拾自信,并懂得感激,從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這樣一個故事。我教學工作已經十多年頭,這期間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態問題”——究竟應與學生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在面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我想,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放牛班的春天》的主人公馬修老師做得很好:他從來不會因為哪一個學生“名聲不好”就看輕他,相反,他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力。

  閱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又有新的收獲。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使缺點的雜草最后無立足之地。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后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最好的老師,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比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工作與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更貼近學生,更適合我的學生,我今天在課堂上的發揮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的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駕馭課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靈活,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3

  脆弱的心靈需要撫慰,受傷的孩子需要關愛,迷路的學生需要用愛為他們指點迷津。對于一些學生,他們渴望老師深層次的理解與關愛,耐心聆聽他們的真情傾訴,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自控自強,讓他們時時處處感覺到:艱難的日子里,老師與我同行。而這一切都需要師生間心與心的溝通,搭建起尊重與理解的橋梁。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這種愛是無私的。因為它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當班主任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癥下藥”,收到應有的效果。但這一切的基礎都該緣于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不管他是差生或是雙差生,他們都應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這樣才能改變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人性中最深刻的賦是對被賞識的渴望。”面對學生,老師既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又扮演著家長、朋友等多種角色。老師關愛學生,學生會真誠地喜歡老師、尊重老師,從而更加主動、自覺地學習知識和能力。丘吉爾曾說:“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這樣去贊美他。”

  其次,在對待個性各異的.學生時,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呵護他們的成長。但老師在對于每位學生時需要一個最起碼的尊重與理解,公平的對待每件事、每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不僅要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且更要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給予積極關注。公平觀體現教師的道德風尚,是教師之所以成為好教師的起碼要求。一個教師要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地教誨學生,除了他可能在個性素質中就具備細膩、沉穩的性格特征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像夸美紐斯一樣堅信:只要木頭沒有完全被毀壞,每一塊木頭都可以雕刻成麥克利神;只要沒有完全敗壞,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人。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4

  一、重視理論學習,轉變育人觀念,為課堂模式創新掃清思想障礙

  世界上最難駕御的是人的思想。思想是靈魂,是統帥,在不同的思想指導下做事,其結果也大相徑庭。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多元化世界經濟格局的形成,人們的生存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也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創新與發展成為永恒的主題。教育是培養人才的系統工程,以什么樣的思想作指導,造就什么樣的人才,關系著學校教育的成敗,也關系著民族的興衰。從這一高度出發,我們一直把素質教育理論的學習研討作為教師培訓的首要任務常抓不懈,校領導準確把握方向,帶頭學習培訓,積極倡導推進,堅定教師實施新課程的信念。學校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教研室每月都安排一次教育理論學習研討活動,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學習交流,加深理解,使素質教育的思想在自己的腦海中變得清晰可感;每個假期都舉辦理論學習培訓班,或組織集體學習討論,或聘請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幫助教師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每學年都組織教師參加以新課程理論研討為主要內容的教師繼續教育考試,促使教師用心去學、去悟,明白實施新課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盡快走進新課程。堅持不懈地學習,使教師對新的課程理論有了較深刻的理解,由最初的排斥、茫然、觀望、患得患失變為接近、探索、接納、積極嘗試,單一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得到了較好的改變,新的課程理念的嘗試應用,使課堂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落實校本教研,解決實際問題,為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全面協調發展,新課程實驗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必須立足于本校實際,不斷研究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學科教學和學生實際出發,推進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

  1、以案例研究強化校本教研意識。我們倡導教師要樹立“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理念,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強化教師教學過程的反思意識,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要求每位教師在公開課活動之后提交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報告、案例分析等資料,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引導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去發現、去探索、去研究,真正把教學研究變為每位教師自覺的行動,避免為教學而教學,為研究而研究,做到教有所得。

  2、構建道德課堂與課堂道德。學校教育中的“差生”從何而來?很大程度上是我們自覺不自覺地長期冷淡、放棄的結果,對他們缺乏足夠的耐心去關注、去幫助、去研究,而是把注意力過多地盯在質量——也就是成績上。為了照顧“大局”,只是簡單地將他們棄置在教室的“后排”或“邊緣地帶”,在長期的冷落中,這部分學生的不良習慣得到不斷強化,直至走向我們教育的對立面。對教育工作者來說,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與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大相徑庭,從長遠看也不利于學生全面持續協調發展。我們倡導構建道德課堂與課堂道德,把教學行為提升到師德高度去看,就是要讓教師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從這一高度出發,我們堅持“育人為本、和諧發展,為學生人生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很冷靜地看待生源問題,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尤其是中差學生的發展,在加強學科教學的同時,重視教師育人水平的提升,制定了教師育人水平考核評價方案,促使教師把眼光由學業成績轉向學習動機方面,主動去接近他們、研究它們、幫助他們,使他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化解心理隔閡,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將單一的教學研究拓寬為教育教學研究,雙管齊下,以教風促學風,通過全方位的研究探索,找到一條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3、以立項課題帶動教育科研。立項教研課題是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重點,使提升學校教育管理和學科教學質量,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成長的重要手段。學校從教育管理的角度申報了國家級研究課題,廣泛吸納教育教學骨干共同來研究;同時各學科組從學科教學的角度出發,積極申報省級、市級研究課題,也鼓勵教師個人可申報不同級別的研究課題。學校除了組織好開提結題報告會,重點加強對研究過程的督導,分階段召開不同形式的立項課題階段性研究工作報告會,了解掌握研究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時做好督促指導工作。研究工作的最終結果是取得實效,為了杜絕教學研究中搞“浮夸風”和“紙上談兵”,各教研組每周一次主題教研活動,每周都有公開課、研討課;教研室每月一次教研工作會議,每月都舉辦專題講座;學校每學年進行一屆全校性優質課競賽、一屆教學論文及案例評選、一屆教學課件評選,教研室把每項工作作為期末考核的依據,嚴格考核兌現,使之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5

  近日,我有幸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這樣,我進入了一種感同身受的閱讀境界,帶著思考去閱讀。我也在教學教育中時刻不斷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李老師之間的差距。

  在閱讀中,我時時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現特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如下。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名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學生如此喜歡我,喜歡我的課,這就夠了。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我會將李鎮西先生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工作中慢慢實施的,為自己加油!自從拜讀了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后,有這樣的一段話讓我感觸特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人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個!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后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和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03-12

做最好教師心得體會04-18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范文04-07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03-08

《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03-27

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11-16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13篇05-12

《如何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09-05

做最好老師的心得體會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