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13 18:40:29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

  “高效課堂”充分體現了新課改教學理念。課堂是一個舞臺,人人自由,充分展示自我,我成功、我快樂。教師起引領作用,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還課堂于學生,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高效課堂的實質應重點專注于學生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的、有效的學習。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課堂呢?

  回顧創建高效課堂的學習,結合我校的課堂教學,我簡單談一下自己對“高效課堂”一年來的體會和感悟:

  一、教師以人為本,充分相信學生

  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真正擁有了時間和空間,才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學習。 “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里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里自由呼吸!教育就不會有多少問題”。由此,我聯想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盡管并不完全是老師“滿堂灌”,但是學生并沒有完全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只是被動地聽。這樣就大大地助長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和懶惰心理。因此,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大膽地講,大膽地說,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在“動”中學。我們教師的任務并不僅僅為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新課改的目的!

  二、讓賞識教育推動課堂的有效高效發展

  課堂上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要參與討論,盡量給更多的孩子以表現的機會,特別是性格內向和學困生,為此課堂上,教師并沒限制學生發言的機會,大家可以主動爭取發言,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的學習有了興趣,就有了熱情,有了熱情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上來了。

  我覺得今后我們的課堂要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形成親切、和諧的氛圍,給課堂創造一種群體的感情氛圍,使師生產生共鳴。今后在課堂上,注意到用自己真誠的心,親切的教態來組織課堂,來感染每一位同學,并且要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三、充分的課前準備

  我們知道,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們不能因為自己預設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于課堂即時生成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新《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此外還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之處,重點加以突破;合理地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信息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2

  20xx年4月16日,我有幸參加了“濟寧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課堂研討會”活動,聽完課后,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位老師都以自身詮釋著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中。置身于課堂中傾聽著每位執教老師精心準備的課,親自聽到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思維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高效課堂”的思考:

  1、這次課整體設計很好,無論是課件的制作、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師的點撥啟發還是小組的合作,都遵循著讓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的原則。從導入開始就緊緊圍繞課要進行的話題,設置了很好的梯度,學生很容易自己就可以嘗試新知識。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給學生一個階梯,階梯設好以后,為后面學生的自主學習掃除了障礙,學生自主合作就很容易。這是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把握不好的一點。

  2、創設情境。

  在第一節《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這節課中,盛老師播放低段學生喜愛看的動畫片《熊出沒》里的光頭強砍樹這一情境,熊大和熊二來保護樹木,從而引出對這節數學課的學習,來讓同學們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并一步步來解決問題。

  在第二節《圖形的周長》這節課中芮老師《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羊羊運動會這一場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的拓展部分也是關注了所有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展示的機會。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只把學生當成容器,把自己的教案全都傾倒在容器內,而不讓學生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以免節外生枝,其實這就是忽視了對學生的生命關懷。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的一些想法有時正是學生讀書過程中的難點,可這樣的難點一旦忽略,不僅造成學生學習的困難,而且會讓學生發問的腦筋產生惰性,讓我們的課堂毫無生意。新課程提倡對話,師與生對話、生與生對話、生與讀本對話,這樣課堂就應該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老師和學生都可能在課堂上創造出奇跡,喚醒潛能。

  聽過課后我覺得在以后課堂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課堂環節中注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這也是我們老師忽略的。

  2、課堂過程要有總結性評價。

  3、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特別是不喜歡舉手的孩子。

  5、課堂展示時一定給下面的同學一定的任務,這樣大家才能認真聽。

  6、對作業的處理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的過程中可適當的滲透,這樣學生做起來較容易。

  7、重視評價語言的多樣化。

  8、對本節的重點可以多一個呈現的過程。聽了這四位教師的課之后,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今后我將積極嘗試“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使自己的課堂變成真正的高效課堂。要不斷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不斷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3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通過一些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高效課堂重視課前的備課

  (一)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于胸,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二)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么備課“備”什么?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于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高效課堂重視課中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高效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呢?我認為:

  (一)教師要著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傳統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系中,才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為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二)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三)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高效課堂重視課后的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4

  xx月15、16日,全縣三十名小學數學教師參加了陜西省教育學會課程研究專業委員會舉辦的“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技能提升培訓會,和全省近千名教師共聚xx文理學院,觀了八節觀摩課,聆聽了三場專家講座。觀摩課授課教師既有全國特級教師、知名專家,也有教學思想、教學藝術已經比較成熟的青年骨干,還有年輕的教學新秀,他們的課也就各有特色:或者樸實而韻味悠長,或者匠心獨運、點撥巧妙,或者活潑生動、新穎明快。三位專家報告也深入淺出、引人深思:徐老師的“解決問題教學研究”用大量生動案例為老師們答了疑解了惑,孫老師的“提高教學質量從研究學生開始”獲得老師們的認同。

  培訓期間,我縣參訓教師都能按時參加,特別是xx小學、xx中小等教師還能積極交流討論,認真學習的精神可貴。

  培訓會后,xx中小、xx中小等學校參訓教師按要求上交了心得體會或教學設計,共計16篇,部分學校還組織參訓教師上了匯報課。這些學校及參訓教師重視二次培訓,重視反思與總結的做法值得提倡與表揚。

  總之,本次培訓會,我感到老師們不論是在觀課、聽講座過程中,還是回校反思實踐過程中,總有一點、兩點被打動、被點亮的地方。培訓會對老師們的影響正如徐斌老師追求的“無痕教育”那樣,“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在不露痕跡中理解”,相信老師們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風化雨中提升”。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5

  執教進二十年,我深知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潛心做好備、教、改、導、輔教學五環節,密切關注新課改形勢下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力求在教學互動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下面是我教學過程中所得的幾點感覺:

  一、要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搞好課堂教學。

  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以下工作:在教學工作方面,優化教學方法,按常規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各項工作,認真鉆研教材,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結合學生實際,合理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新欲望,使學生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主動參與學習;針對七年級新生在學業水平、認知能力上參差不齊的現狀,我摸索采取分層教學、課堂互動、設置不同評價體系第形式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入,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學習的內動力。

  二、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作。

  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保證學生知識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學習能力的充分發展。學習困難的學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會思考、會發現、會提問”的習慣,而課外又通過認真地檢查、批改作業,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成果等形式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會預習、會復習、會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是順應新形勢下教學發展的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感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已受到很大的沖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和組織學生,如何在四十五分鐘外做好學生的心里疏導,有時顯得比教學本身更重要。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墨守成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注重教學積累和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綜合素質,才能順應教學發展的需要。

  今后,我將一如既往立足本職工作,恪盡職守、潛心育人,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充分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和資源,將別人的優秀做法和優秀理論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一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6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就是以盡量少的時間和盡量少的師生付出獲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也就是在四十分鐘內,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積累盡可能多的知識、經驗,學生的思維、語言綜合運用的技能盡可能得到有效的發展。通過今天下午觀看六道河學區這節數學觀摩課,我感觸頗多,下面我就具體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1、成功建立了自主合作的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改革的基本形式,小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組內成員應本著尊重、互助、促進、發展的原則把每個小組建設成小組成員的精神家園。通過聽課我發現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充滿了熱情和激情,能積極參與和展示自己,點燃那思維的火把,展示展現自我。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同學,提高自己。可見教師在小組的建設和發展中肯定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教師充分地利用好學習小組,讓學生們在小組中學習和展示,充分地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勢必會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積極的課堂展示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良好氛圍里學習。在這節課上,教師做到了讓學生放開手腳,人人參與,積極展示,學會交流,學會研究,善于傾聽,營造陽光、和諧、高效的課堂。實現用空間換時間,用面代線,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交流展示中,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心理穩定了,表達流利了,思維敏捷了;在交流展示中,學生有了成就感,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實現了由模仿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的轉變,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3、有針對性很強的課堂檢測內容

  課堂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檢查學生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首先習題的設計非常重要,必須緊扣當堂檢測的知識點,要有針對性,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本課的設計就主一直圍繞著本課的教學重點。課堂檢測的形式多樣性,學生學習扎實。

  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長期的灌入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有了這種新的學習模式,讓我們不禁眼前一亮,有了六道河學區的引路,我相信經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在這種新的、科學的模式的引領下,我們的數學教學會開辟一條嶄新的教學之路。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7

  初步嘗試新課程教學,有許多感慨和體會,現從數學課堂有效教學上談一談我的一點體會。

  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實際,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以下是我就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一些心得。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的信心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

  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需堅持從誘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使之能長久下去。那么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一)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

  必須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把數學知識融于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在情緒上引起共鳴,發現數學奧秘。

  (二)利用好奇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

  (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自信心

  當學生取得成功時,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滿足,快樂、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新課伊始,教師能否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有意義的心向,對整節課的教學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課前巧妙設計好自學思考題,并力求做到所設計的問題明確具體,“淺”中見“深”具有啟發性。

  例如:在引入“過三點”的圓的新課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先在黑板上畫出圖形,然后提問:

  問題:

  ①有一個圓鏡被打碎,現欲重新配制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鏡,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這塊殘片都帶去?

  ②這個實際問題若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分析,同學們認為可轉化為什么問題?(讓學生探索、討論)學生甲: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形鏡。學生乙:把玻璃殘片補成一個圓。

  ③要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必須知道什么?這樣圖文并茂的數學情境能使學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嘗試探尋各種積極的解決方法,創造的靈感和頓悟很可能由此產生。

  自學討論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是他們初步的認知過程。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8

  所謂高效課堂教學就是“深化教學方法改革,建立高效、優質的課堂教學模式”。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充分發揮教師潛能,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以盡可能少的時間和心力,學到最多的知識,培養更強的能力”,但對于“高效”這個問題似乎沒有認真思考過,為了提高成績,我們加班加點輔導學生。仔細想,我們犧牲了很多時間課下補,剝奪了學生很多玩耍、休息的時間,其實收效不大。課堂低效,老師累,學生作業量大,一直是教師頭疼的問題。課堂的低效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如果能達到高效課堂,能使師生都能從低效耗時的教學中解脫出來,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剛開始進行教學實踐時,課堂上我無法很快做到角色的轉換,盡管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可在課堂上,新老教法交替出現,自己都覺得很可笑,更別提什么高效了。想過退縮,但有點心不甘,再加上大環境的影響,終于還是堅持下來。在一個月的不斷磨合中,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在每節課后不斷的反思中,我都在問自己:我上的這一節課有效嗎?應如何改進?怎樣上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以后的課堂應該怎樣的呢?我思索著自己的課堂,同時我也對“先學后教,構建高效課堂”有了更多的理解。真正的課堂不僅僅需要活躍的氣氛,更需要的是安靜的思考,需要學生心靈上的理解與感悟。

  那么,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通過一個月的教學實踐,我有了以下體會:

  一、課前“精心準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常言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我想,教學也不例外。一節高效課,它是由教師和學生合力打造而成的,這其中教師的作用當然不容忽視。盡管教師不再是教學中的主角,但他畢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師的課前準備“決定”著一節課質量的高低。課上精彩一刻鐘,課下就要幾天功。老師在課前都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精心的準備,一堂課要學習哪些知識,形成哪些技能,進行什么樣的情感教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選用哪些好的訓練題目,在課堂上如何指導學生在課下有效地學習,用多長時間解決各個教學環節問題,以及整個教學流程細節的精彩設計,都要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設與研究。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覺得首先我們的教案備得有問題,思考一下,自己的教案我們一直在備怎樣講,一節課的內容如何在40分鐘完成。往往是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不動腦,不思考。久而久之,舉手的永遠是幾個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學習非常被動。我們總說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學生不會學習。我想,這與老師的教案有關。我們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教學的高效就無從談起。課前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有效預設”、“有效準備”。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預設問題準備練習要有差異。老師事先把備課組集體研討完成的導讀單發到學生手中,做到課堂前置,作業前移,回收批閱,發現問題后及時反饋。課堂上圍繞教學目標,靈活處理,形式多樣地展示學習成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個人的精心教研和備課,再加上集體備課的智慧,課堂才有高效精彩的可能。

  二、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做到三講三不講

  高效課堂教學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合作、探究,課堂上不是看教師講了多少,而是看學生讀了多少、思維了多少、活動了多少,看學生收獲了多少。這樣教師就要敢于少講精講。精講要講清,不啰嗦、條理清晰、邏輯性強、表達準確,講準講到位;該放則放,學生能自學的可略講或不講,不能包辦代替。要針對學生有疑問的或重點去講,講解透徹,切中要害,盡量把有限的時間讓給學生,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是指:新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第一個“講”,其中的重點指的是對今后學習乃至終生發展有基礎性作用的內容;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與以前聯系不大的內容。這一部分內容在新授課中體現得較多,但我們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課,就一講到底。在練習鞏固時,也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形成認知結構,或者在講課過程中,設計有關問題,給予學生時間,積極探索,認真研究。第二個“講”,對于大部分同學不會的問題,就是難點。在習題課和復習課上較常見,由于不會的同學很多,教師不可能一一給予解答,這就應該在課堂上集體講解,通過知識傳授形成技能,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第三個“講”。易錯、易混、易漏點都是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內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問題,往往在測試檢測時,容易暴露出來,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三不講”是指: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第一個“不講”,好理解,學生已經會了,再講也引不起學生的注意,再說也是浪費時間。第二個“不講”,教師充分相信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內容經過教師的加工,轉化為“導學案”,學生按照“導學案”這樣的“線索”自己閱讀、思考、探究、討論,基本上能夠掌握知識的大部分,這樣通過“先學”已經掌握了的內容,再講只能是“費力不討好”。第三個“不講”,有一些內容,雖然沒有超綱,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今后發展沒有太大的作用,講了沒有用,甚至易產生誤導,還不如干脆刪除不講。

  做到了“三講三不講”,講得時間少了,給學生的支配的時間多了,就給了學生主動性,再加上教師適當地引導,加強雙邊活動,也容易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傾聽

  我們經常要求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致力培養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其實,我們教師更需要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要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教師更應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在課堂中善于傾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問題時,要善于傾聽、關注學生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對信息進行篩選和組合,不斷引導和激發學生去發現,去思考,推進教學過程。有了教師的傾聽,才有師生、生生間有效的互動,才有學生新知識的建構、能力的提高。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要必要、恰當、有效

  多媒體手段能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因而為許多教師所接受和實施。 多媒體課件盡可能地適應教學內容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板演量大的內容,如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儀來完成。另外教師還必須熟悉其特性,熟練掌握,揚長避短,才能達到完美境界。

  五、注重課堂效果

  數學本身是一種非常有魅力的學科,但是如果教師引導不利,教學方法不得當,會嚴重的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導致他們失去了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傳統課堂是“地心說”,高效課堂是“日心說”。學生是“太陽”,課堂教學教師要繞著“太陽轉”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

  高效課堂的“先學”,要求學生一定得先看書自學。我對此有點自己的理解:在教學中,如果知識較簡單,如五年級的《粉刷墻壁》《百分數的意義》等內容,我先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查找有關的信息。在他們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能產生了一些疑問時,讓學生自行看書,然后小組討論;而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內容,如《解決問題的策略》《分數的除法》等則一般先激發興趣,再引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討論相結合。這時學生往往不需要拿書。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主張和見解的權利和機會。在課堂上組內通過先合作討論的方法,達成統一的意見,然后再安排各組到黑板前展示答案,其他小組參與評定、打分。課堂討論氣氛熱烈,有的意見統一,有的則有爭議,有爭議的內容則由教者稍加點撥,課堂上師生、組內、組外生生溝通和合作的濃厚氛圍逐漸形成。在有效進行教學后,更多地把關注留給了課堂上的學習小組,留給了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充分地給予了盡可能多的學生展現學習過程的機會。無論課前還是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體現。原則上,怎么讓學生更快的投入到課堂,更主動的學習知識,便采用哪種方式。我們離高效可能還較遠,但至少應該做到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說、敢爬黑板、敢下桌討論,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后,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讀、說、議、評、寫貫穿始終;拓展、挖掘、提高,重視能力培養;學生活動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參與;課堂效率高,效果好。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從等待到期待。從等待聽老師講,趨向于期待講給老師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到自主合作。從接受老師的知識到自覺獲取知識,合作解決問題。總之,有效課堂要求師生和諧對話,一堂課結束,給學生留下思維、留下探索的興趣、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六、注重課后反思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老師課下要不斷總結反思,多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是反思教師的“教”。它包括:

  (1)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并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教師水平大大提高。

  (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對應策略。不是每節課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教師面對自己失敗的課(即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找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并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后的教學幫助會更大。

  二是反思學生的“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教師的反思是否真實有效,還離不開學生的參與。為了真實全面的了解課堂教學的情況,教師在課后,應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如“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希望老師做出哪些改進”等等。這樣,不但有利于發現新的教學契機,更重要的是生成一種教學相長的優良品格。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深有感觸,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夯實自己的平時課堂,利用每一次平時課的機會磨煉自己,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具有數學氣質的老師,從而讓自己今后的數學課堂更加吸引我的學生們,使師生共同成長。使自己成為一個受學生喜愛,教學水平一流的、健康的、幸福的教師。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9

  我們學校數學組的教師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前往高平參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交流會,深感受益匪淺,得到很大的啟示和感悟。

  1、對有效教學的理念以及如何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有更深刻的認識。數學課要留下思維,留下數學意識,留下思想,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實現有效地教學效果,必須要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專家葉旭山給我們詳細講解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結構,包括:問題情境的設計;建構活動的設計;數學化認識的設計;基礎性訓練的設計;拓展延伸的設計五個方面。只有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2、對情境的選擇以及情境的作用有進一步的理解。教師必須高度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設計的問題要能引起更多學生的興趣,引起更多學生的深入思考。三位專家的示范課對問題情境的設計由淺入深,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3、要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敢于發言的習慣。在課堂學習中,教師不但自己要耐心地聽學生的發言,而且還應善于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因為聽與說是緊密相關的,學會集中精力、靜靜地聽別人講話,與人,是尊重別人、也是向他人學習的表現;與己,是積極開展思維活動的過程,是在他人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和提高的需要。有的學生上課不愛發言,會也不舉手。只有培養學生敢于發言的習慣和能力,才能創造自主高效的學習氛圍。

  3、樹立信心,多給予鼓勵,讓學生有成功感。因為我們的學情,多數學生數學基礎較差,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各自的長處,盡可能的給與表現的機會,使他們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時候,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專家符永平在示范課中多次夸獎學生,說:“你們真厲害,編書的老師也是這樣想的!”學生有成就感,就會越來越自信。

  4、培養學習興趣。學習興趣作為一種動機成分對自主學習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學習興趣越濃厚,其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就越強。

  5、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并且建立適合的評價機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實現自主學習的基礎。教師可將所有學習數學的活動都看成是能開展學法指導的資源。而適合的評價機制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要有評價。

  教學成功的真正秘訣是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而采用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中學習數學的方法是保證成功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不斷地探索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努力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關注學生的發展,更注重自身的發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0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實踐,我感觸非常深。我感覺我的課堂離高效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我的課堂笑聲與輕松太少,壓抑與壓力太多,所以需要改,需要進步。在此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從觀念入手,進一步提高業務素質。

  構建“高效課堂”,我們要注重教師的引導和主導作用。教師要有先進實用的觀念,樹立平等、民主的觀念,不再唱獨臺戲,做知識的裁判、課堂的主宰者,而應放下架子,關注學生,努力做學生學習的朋友,在課堂上更多的給予學生贊賞、鼓勵、寬容、理解,成為出色的課堂教學組織者、指導者與合作者。

  注重教學設計的實用高效,情境創設要合理有吸引性,教學方法既要靈活多樣又要講求實用,避免流于形式,熱鬧但缺乏實效性。

  二.學生自主性的培養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的作用,大膽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

  創設合理情境,善于啟發質疑。并使這種情境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參與性,要投石激浪,因勢利導,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渴求,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喚醒學生的質疑思維,教會學生質疑,使其樂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首先要劃分合理的小組。小組成員的劃分要兼顧性別搭配、性格特點的互補性,各項特長的搭配性,學習成績的層次性,組織能力的平衡性設計最佳小組。第二要做好小組培訓工作:確定小組成員的職責,使之明確任務,各司其職。同時要強調加強合作,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進行督促和激勵。

  三、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的習慣

  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么聯系?等等。這樣,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有效了。

  2、課堂學習的習慣

  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時要站直;聽課時目視老師,重點內容課本上有的要勾畫,沒有的要記在課本的空白處或筆記本上;老師板書是要目視黑板;老師提問題時積極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時將書捧在胸前,聲音要洪亮;書寫時執筆要正確,要認真,書寫解答過程要規范,寫在規定的位置,不屑錯字、別字,要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要集中精力僅僅圍繞老師的講課思路用心學習。

  3、課后鞏固習慣

  堅持先復習后做題,復習時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業,假如每次作業都能夠做到先復習,然后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的話,那就等于一天幾次考試,就不會出現平時作業得A,正式考試不及格的情況了。

  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加快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四、用愛感化一切孩子。

  教育的真諦就是一個字“愛”。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老師對差生的期望值都很低。其實,想一想,影響我們教學成績的就是所謂的“差生“,很多老師都認為,差生什么都差!甚至對他們失去了希望。靜下心來想一想,差生為什么會差?為什么會破壞紀律?有句話說得好“閑而生非”,所以我們有必要做到不放棄、不拋棄、不離棄。那就要我們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就需要我們多去關注他們,在課堂上也逼使我們實行“分層教學”,課堂練習分層設計,課后作業分層設計,比如:優生作5道題,差生做3道題,優生在拔高,可以讓差生做鞏固雙基練習,時間長了,也就成習慣了,這樣優生能吃飽,差生能提高。同時也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信、成功感。總之,“防差”要強于“補差”。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著名教育家夏乞尊也曾說: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出一個空虛。因此,“愛學生”是教師的一項光榮而神圣的職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一個重要一環。點亮學生的心,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使師生又方在融洽的關系中交流和溝通,就能收到事伴功倍的教育效果。

  很多人認為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板著臉,這樣才能威信。其實微笑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小學生比較容易受情緒影響,老師沖他一瞪眼,他就會不知所措,反過來老師的一個微笑,會讓他身心愉悅,信心倍增。小學生天真無邪,他們就像嬌嫩的花朵需要陽光雨露一樣需要真誠的關心和愛護。因此,我們要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朋友,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讓學生感受關愛。為學生“搭橋”是愛,微笑是愛,寬容也是愛,愛的力量是神奇的,老師的愛可以感化學生,讓我們一起用愛感化更多學生。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的的主要途徑,是在數學教師指導下使學生自覺、積極地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提高覺悟的.活動。根據不完全統計:一個學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完一萬余節課,一名小學生有90.48%的時間是在課堂教學中渡過的,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課堂教學的成敗也是衡量一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客觀依據。尤其在當前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廣大教師在數學教學改革第一線所遇到的:“想改,但不知怎樣改,渴求具體改革措施和方法”的實際狀況,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最優化的任務,很現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如何精心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構?怎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我們必須掌握下述三條主要的課堂教學規律:

  一、高效課堂重視課前的備課

  (1)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新《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2)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么備課“備”什么?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于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

  我們認為,課堂教學的整個活動過程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活動的個體直接參與下進行的。兩者是一個雙方共同活動的雙邊活動。師生雙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互為主客體的辯證關系。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能否遵循這條規律,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課堂教學最優化就在于教師能否緊緊地把握住這種辯證統一的關系,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得到充分地發揮。為此,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實踐中始終朝著優化教與學的關系,以教導學,以教促學的目標努力,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取基本的學習方法,在學會中掌握會學的本領。三、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

  我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重點應解決“教什么?”與“怎么教?”的問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探索”重點應解決“學什么?”與“怎么學?”的問題。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探索之間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活動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逐步認識到:目前廣大教師之所以極為反感教學觀摩活動中存在的“表演課”、“假課”課堂教學所出現的形式主義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沒能遵循“動態發展”的這條規律造成的。為此,我們要求進行課堂教學最優化研究必須要遵循這條規律,在具體教學實踐上要體現在知識內容方面完成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的轉化工作;在情感方面完成由要你學轉化為我要學的具體工作;在能力方面完成學會到會學的轉化工作。由于在最優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堅持了這條規律,解決了課堂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問題,課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更為扎實、具體了。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2

  何謂“高效課堂”?我認為高效課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索為核心的課堂,是在寬松、民主、和諧競爭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活躍,40分鐘內知識得到充分內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課堂。那么,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呢?下面,我結合近年來響應學校打造高效課堂號召所做的工作,談談自己的做法與體會。

  一、優化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我堅信,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心理上的關注,精神上的關愛,學習上的幫助,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經常與學生交流教與學的意見,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來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競爭的教學氛圍,以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這是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二、優化學生組合,合理劃分學生學習小組

  1、科學分組。這學期開學,我把學生按好中差相結合,3人一小組,前后兩排6人一大組,每一小組中間一人,成績優秀的擔任組長,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簡單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不能確定的同一大組內解決,確實解決不了的再請教老師共同解決,課堂靈活安排大小組的活動。

  2、加強小組管理。為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至關重要的是對小組加強管理。合作學習開始前,教師要使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對操作程序說明,并對學生進行集體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時給予小組長一定的權力和責任,組織本組成員在課內外開展學習活動,教師隨時指導小組長的工作,培養小組長的管理能力,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序的進行。

  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有效幫助。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過程,并在必要時給予及時的評價和總結,好的加以表揚或獎勵。

  2、及時性激勵與評價

  為了充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培養小組的團結協作意識,發揮小組的群體作用,小組評價采取加分制,讓每個孩子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這樣真正做到小組內幫優扶差,共同促進;小組間相互競爭,共同提高。

  四、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學生終生受益,一群有著良好學習習慣、會學、主動學習的學生,自然是高效課堂的最有力的保證。

  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與教師平時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注重培養學生以下習慣。

  1、獨立思考的習慣。在組織合作學習之前,老師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學生只有通過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才能主動為新知的構建提供心理與物質的準備,才能培養不盲從,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學生。

  2、表達交流的習慣。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情景,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小組里能大膽陳述自己的觀點與見解,甚至于能與同學進行辯論。比如,在學習 《有理數的乘方》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若一張紙的厚度為0。1毫米,對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將這個高度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比較,哪個更高?”,各小組成員熱情高漲,有折紙的,有測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見!最后,將小組意見匯總,大部分無法想象一張紙對折后的總高度會超過珠穆朗瑪峰,這時,老師拋磚引玉,順勢導入《有理數的乘方》這節新課。學生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積極投入新課,在自學、討論、練習的基礎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節知識,最后自行解決上述問題,在組內、組間交流看法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乘方的興趣,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3、善于傾聽的習慣。教學中,讓學生說,許多教師能做到,但讓學生學會傾聽可能大多會忽略。學會傾聽,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同時可在聽的過程中,明晰他人與自己思維的異同,領會別人發言的中心思想,進而提高自己。學會傾聽、善于傾聽的方法與習慣,是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4、動手實踐的習慣。 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把做的過程讓給學生,屬于學生的教師絕不占有,能讓學生實踐的教師絕不代替,讓學生養成敢于動手、善于動手的習慣。如《多姿多彩的圖形》章節,一定要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效用,在做中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在發現中思考,在思考中總結規律,從而把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五、選擇合適的學習形式

  1、討論自學 。對于適合學生自學的內容,上課一開始就布置給各小組,并將學習目標告訴他們,然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學習活動,而且根據小組合作的不同情況,可選擇不同的形式進行,如中心發言式、指定發言式、兩兩組合式、接力循環式 、自由發言式、分工合作式。 在學生自學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必要時進行講解,隨時對自學進展好的小組給予表揚,給進展較慢的小組予以鼓勵。確保真正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形成集體的智慧。

  2、測試競賽。當學完某個單元后,由各小組自己進行相互檢測。各小組成員按知識點共命一份測試題,抄寫幾份,上課時組與組之間互換試題,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然后交對方批改。老師根據每組試題的質量、互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出示課前準備的競賽,評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給出該小組課堂活動成績。

  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聲像直觀、省時間大容量的特點,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對幾何立體圖形的理解教學,我們選擇3DS三維動畫制作, 演示中把任何幾何圖形與立體幾何圖形以形象的三維形式再現,使各類幾何體能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這樣,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大大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使他們自愿地去學習數學,從而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在近幾年中,我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工作中,雖然做了一定的探索,但認識難免粗淺,感覺自己做的還不夠好。可是,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加強自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爭取在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工作中,做得更加出色。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3

  20xx年x月x日——x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在x區舉辦的,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會上x位教師采用“同課異構”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身邊的計算課的常態課堂。農村聯小、村小的教師能走上全市的課堂和省市教學能手同上一節課,近距離的感悟名師的指點,史無前例。與會教師之“多”,實為罕見,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坐兩人的位子都臨時安排了x個座位,走道處都擠滿了聽課的教師。聽課教師幾乎都提前x個小時到達會場,詳細記錄,仔細聆聽,認真思考,會場秩序之“好”,絕無僅有。在這樣激情高漲的會場里,我能欣賞到每一位獻課教師的執教藝術,能為課堂中出現的每個問題質疑思考,能領略獻課教師們的課前構思及課后反思,更能聆聽教研專家高屋建瓴的評課,能夠和教研專家們、聯小、村小老師們一起關注、反思常態課中的計算課教學,我有以下感悟:

  一、課前要備“教什么?”

  從執教老師的課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們是如何利用教參、把握教材的。特別是x老師、x老師談的課前思考,給我印象最深刻。他們既思考了學生已經學會了哪些知識,找準學生的實際的知識起點,又站在學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適合學生生活實際,如x老師在執教《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因為教材中“八分之三張餅的說法不符合生活實際,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狀態,加之一塊餅與八分之一張餅模糊,難以區分,就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需要什么,大膽取舍了教學情境。正所謂:情境是知識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二、備課還要備“怎么教?”

  計算課教學本身就乏味,教師不樂意上,學生不喜歡學。x老師為我們指明了上計算課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數的組成、直觀圖形,當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層練習、小組競賽、容易溝通的語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計算課要有“總路子”,體現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優化算法

  1、復習導入,重視口算;

  2、嘗試解決問題,加強估算,探索交流歸納過程、理解算理;

  3、鞏固應用,分層練習。

  四、數學教學中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

  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采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五、數學教師要錘煉課堂教學語言;要準確、具體、及時的評價學生的點滴進步

  幾位名師的教學語言,簡潔有力,富有鼓舞性和親和力,給我們的課堂指明了方向。

  六、細節決定成敗

  名師的課堂引領我們注重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細到每個環節的預設、學生回答問題的每一句話,名師們都用敏銳洞察力,機智的教學方法引導著學生去探索、理解、歸納數學知識。

  x科長的每次畫龍點睛般的點評,都把會議推向高潮,她一針見血的指出:課堂教學要找準學生的起點,把握本課的切入點,關注知識的重點,抓住課堂生成點,突破知識的難點,落實學生的終點,不可平均用力,教師不要包辦,要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方法總結歸納算理,優化算法。

  x科長還語重心長地勸勉老師們:要總結梳理數與代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知識體系在各冊的分布情況及規律,這正是指引教師增加深厚的知識儲備,在課堂的深度和寬度上下功夫,可謂用心良苦啊!我的心靈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師的“學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話語,令人深思;呂慎光老師的幽默機智的點評,催我們思考;x老師說的:“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我們就都擁有了兩種思想。”我愿意帶著專家們給我們的這些思想,踏踏實實走好教學教研之路。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4

  高效課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索為核心的課堂,是在寬松、民主、和諧競爭的氛圍中學生用心活躍,40分鐘內知識得到充分內化,潛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課堂。那么,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呢下面,我結合近年來響應校園打造高效課堂號召所做的工作,談談自己的做法與體會。

  一、優化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我堅信,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心理上的關注,精神上的關愛,學習上的幫忙,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經常與學生交流教與學的意見,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來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競爭的教學氛圍,以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這是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二、優化學生組合,合理劃分學生學習小組

  1、科學分組。這學期開學,我把學生按好中差相結合,3人一小組,前后兩排6人一大組,每一小組中間一人,成績優秀的擔任組長,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簡單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不能確定的同一大組內解決,確實解決不了的再請教老師共同解決,課堂靈活安排大小組的活動。

  2、加強小組管理。為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至關重要的是對小組加強管理。合作學習開始前,教師要使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對操作程序說明,并對學生進行群眾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時給予小組長必須的權力和職責,組織本組成員在課內外開展學習活動,教師隨時指導小組長的工作,培養小組長的管理潛力,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序的進行。

  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有效幫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帶給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忙。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過程,并在必要時給予及時的評價和總結,好的加以表揚或獎勵。

  2、及時性激勵與評價

  為了充分調動組員的用心性,培養小組的團結協作意識,發揮小組的群體作用,小組評價采取加分制,讓每個孩子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這樣真正做到小組內幫優扶差,共同促進;小組間相互競爭,共同提高。

  四、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學生終生受益,一群有著良好學習習慣、會學、主動學習的學生,自然是高效課堂的最有力的保證。

  但是,我們要明白,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與教師平時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注重培養學生以下習慣。

  1、獨立思考的習慣。在組織合作學習之前,老師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學生只有透過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才能主動為新知的構建帶給心理與物質的準備,才能培養不盲從,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學生。

  2、表達交流的習慣。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情景,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小組里能大膽陳述自己的觀點與見解,甚至于能與同學進行辯論。比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若一張紙的厚度為0.1毫米,對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將這個高度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比較,哪個更高”,各小組成員熱情高漲,有折紙的,有測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見!最后,將小組意見匯總,大部分無法想象一張紙對折后的總高度會超過珠穆朗瑪峰,這時,老師拋磚引玉,順勢導入《有理數的乘方》這節新課。學生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心投入新課,在自學、討論、練習的基礎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節知識,最后自行解決上述問題,在組內、組間交流看法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乘方的興趣,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3、善于傾聽的習慣。教學中,讓學生說,許多教師能做到,但讓學生學會傾聽可能大多會忽略。學會傾聽,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同時可在聽的過程中,明晰他人與自己思維的異同,領會別人發言的中心思想,進而提高自己。學會傾聽、善于傾聽的方法與習慣,是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4、動手實踐的習慣。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把做的過程讓給學生,屬于學生的教師絕不占有,能讓學生實踐的教師絕不代替,讓學生養成敢于動手、善于動手的習慣。如《多姿多彩的圖形》章節,必須要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效用,在做中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在發現中思考,在思考中總結規律,從而把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五、選取適宜的學習形式

  1、討論自學。對于適合學生自學的資料,上課一開始就布置給各小組,并將學習目標告訴他們,然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學習活動,而且根據小組合作的不同狀況,可選取不同的形式進行,如中心發言式、指定發言式、兩兩組合式、接力循環式、自由發言式、分工合作式。在學生自學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必要時進行講解,隨時對自學進展好的小組給予表揚,給進展較慢的小組予以鼓勵。確保真正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用心性,構成群眾的智慧。

  2、測試競賽。當學完某個單元后,由各小組自己進行相互檢測。各小組成員按知識點共命一份測試題,抄寫幾份,上課時組與組之間互換試題,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然后交對方批改。老師根據每組試題的質量、互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出示課前準備的競賽,評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給出該小組課堂活動成績。

  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充分發揮聲像直觀、省時間大容量的特點,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對幾何立體圖形的理解教學,我們選取3DS三維動畫制作,演示中把任何幾何圖形與立體幾何圖形以形象的三維形式再現,使各類幾何體能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這樣,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大大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用心性和好奇心,使他們自愿地去學習數學,從而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加強自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總結,不斷改善,爭取在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工作中,做得更加出色。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

  學生學習中產生的錯誤,是一種來源于學習活動本身資源生成,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有價值的學習資源。課堂上,教師期待聽到學生“準確無誤”的回答;作業中,教師又期望看到學生“完美無瑕”的答案。但往往事與愿違,學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隨時會出現錯誤,課堂更是學生出錯的地方。課堂教學中能否有效地利用學生錯誤資源,關鍵在于教師。教師運用巧妙的方法使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并得到正確的糾正,從而使課堂更高效。

  一、數學課堂中學生錯誤資源的成因

  (一)學生對概念、方法的認識不清晰。概念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做題的重要依據。而學生的學習往往會朝著“死記概念,死套公式”的趨勢發展。他們并沒有理解概念、公式的真正內涵。如五年級下冊的《找規律》,例題中發現:不同和的個數=總數—框的次數+ 1,學生利用這個公式能解決一系列類似的問題,但題目稍做變化,學生硬套公式就出現了問題。

  (二)學生的知識建構不完善。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經驗的過程。學生的知識建構不完整,往往會導致學習中出現錯誤。如二年級下冊的《角的初步認識》中,部分學生會錯誤地認為“角的邊越長,角就越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主建構“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三)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不足。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往往會導致學生出現各種錯誤。如在《認識厘米和米》中,一根黃瓜25(),很多學生會填“米”,這正是學生缺乏經驗所導致的。

  二、教師對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篩選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的確,學生的有些錯誤資源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但不是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每一個錯誤都是有效的教學資源。當一些關鍵性的、有普遍意義的錯誤,被教師及時捕捉并經過提煉,成為全班學生新的學習材料,并及時而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用敏銳的洞察力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進行篩選。

  如在教學《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這一課時,引出比較46和32之后,我詢問學生有什么好的比較方法。

  生1:因為46在32的后面,所以我覺得46>32;

  師:你想的辦法真好,會用昨天學得“百數表”來比較數的大小!

  生2:46是四十幾,32是三十幾,當然是四十幾大啦;

  師:的確如此,你的想法真了不起!

  生3:我是直接看十位上的數字,46十位上是4,32十位上是3,所以46>32;

  生4:應該是看個位上的數字吧,6>2,所以46>32;

  這個學生無意間的一句話,讓我靈機一動,為什么不讓他們自己來驗證他們的想法呢?于是,我說:“這兩位小朋友的方法到底誰的有道理呢?讓我們再來試試:請比較54和38的大小”。這回他們開始議論紛紛:如果看十位,是54>48,如果看個位,則是48>54,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來我要求小朋友自己擺小棒,或撥計數器來完成,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直觀地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幾分鐘后,他們都有了感悟。我再請那位學生回答時,他給出了讓我意想不到的答案:應該看十位上的數字,因為54里面有5個十,38里面只有3個十,肯定是5個十大。但仍有個別學生還沒轉變看法。這種情況,我并沒有在課堂上將這個知識點再做重復,而是在課后對著幾個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學生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可能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對這些資源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時捕捉并進行篩選,使它們成為課堂中的“亮點”。

  三、教師對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一)合理利用錯誤,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

  認知心理學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而當學生發言出現錯誤的答案時,如果教師立即給予“錯誤”這一簡單評價,再接二連三換學生回答,或親自加以糾正,把正確答案雙手奉上。長此以往,學生會非常擔心出錯,甚至有的學生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很多學生擔憂出錯會受到同學歧視,因而不敢在課堂上發言,失去了許多學習的機會。

  《新課標》也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不能為了追求“完美”的答案而忽略了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那么,想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愛上數學課,首要任務就是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思維發展過程。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時,我主要讓學生在擺小棒,撥計數器的活動中感知計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抽象出“相同數位相加”的算法。其實,很多學生已經會算這類不進位的加法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因此,在練習時,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就遇到了難題,如“想想做做”第1題的第二組習題:50+34和5+34,這組題將整十數和一位數放到前面,這給他們的計算帶來了許多麻煩。為了給基礎較差的學生多一些學習機會,我請一名所謂的“差生”起來回答,她毫不猶豫地說:“50+34=84,5+34=84”。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笑聲。這位學生立即漲紅了臉,悄悄地低下了頭。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能簡單地對學生說“你錯了”,挖掘學生錯誤中的積極因素,不僅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和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大膽思考。于是,我微笑著說:“咦?這兩道加法算式的加數不完全相同,為什么它們的和卻是相同的呢?”這個學生思考了一會,說:“我算錯了!”

  師:那么你覺得哪兒不對勁呢?

  生:5+34,這個5應該加4,和是39。

  師:為什么5要加4而不是加3呢?

  生:5在個位上,4也在個位上。

  師:哦,原來這個5表示5個一,和4個一合起來是9個一,再和3個十合起來是39。你分析得真有道理!你們覺得呢?

  這時,其他小朋友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其實,一些學困生在課堂上出差錯是常見的現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這些錯誤資源,不僅能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還能給其他學生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一舉兩得。

  (二)精心預設錯誤,提高學生思辨力

  有句古語說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教學內容,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差錯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將一些要用到的,對減少錯誤有用的但不安排在該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增加,增強教學的計劃性與針對性。

  一次聽二年級下冊《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這堂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的算理,掌握算法,而難點則是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教材的例題安排了143+126,學生在列豎式計算這題時不太會出錯,因為兩個加數都是三位數。那么計算三位數加兩位數時情況就沒這么理想了,教師充分預設到了這一點,因此教師在突出“數位對齊”后,馬上安排了一道判斷題:

  2 6 3

  + 3 2

  5 8 3

  部分學生覺得這題是正確的,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錯誤,教室里響起了一片爭論聲。于是教師請了一位覺得它錯誤的學生起來說說原因。這位學生說:236中的2表示2個百,32中得3表示3個十,3不能和2對齊。聽完他得回答,其他同學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有了這道題的鋪墊,學生在完成練習中類似的三位數加兩位數時,正確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教師預設的這道判斷題是學生容易混淆的“錯點”,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辨別、分析、爭論、探討,弄清“數位對齊”的真正內涵,讓原先出錯的學生找到了錯因,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判斷,讓“錯點”變成了“亮點”。

  (三)及時反思錯誤,提高教師反思能力和學生的認知能力

  世界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教授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沒有反思,學生的理解水平不可能從一個水平升華到更高的水平。”及時的反思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促進我們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在教學一年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一課時,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比較到位,練習題也完成得比較理想。說明他們對直觀的數字間的大小以及100以內數的順序掌握得不錯。但回家作業本上的一道習題卻做得非常糟糕:同樣的兩個籃子,一籃雞蛋有40個,估計一下一籃蘋果可能有多少個?給出的答案有5個、25個、45個。大部分學生選擇了45個,這充分說明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不足。

  《新課標》指出:數學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性的關系。課后我進行了及時的反思: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抽象思維對學習數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第二天,我帶了一碗雞蛋和一碗蘋果進教室。學生馬上感知了蘋果的個數比雞蛋少,但少得不多。追問一個為什么?他們搶著回答說:因為蘋果的個頭大!是呀,何不讓我們的數學課充滿生活的味道呢?這對我以后的教學也將是一個重大的啟發。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并以此為契機,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智慧,用更適合學生的,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獲取新知。

  總之,在新課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時時都會遭遇“錯誤”的伏擊。教師應用資源的眼光看待學生的錯誤,精心預設錯誤,篩選錯誤,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因勢利導,變“錯誤”為重要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在“糾錯”、“思錯”、“改錯”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相關文章: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1-11

高效課堂培訓心得體會29篇11-06

高效溝通培訓心得體會10-30

提高課堂效率心得體會11-06

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1-07

初中數學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11-11

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29

數學青年教師心得體會10-17

小學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篇11-10

政治考研高效復習計劃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