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奇跡心得體會

時間:2023-02-23 18:01:17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奇跡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奇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奇跡心得體會

奇跡心得體會1

  假期中我抽空閱讀了美國的一位傳奇教師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書的中心思想是《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關于教育的一書,雖然是國外的教育,但許多內容是與國內的教育相通的,是有很多方面的聯系。

  《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很淺顯易懂,適合我們教育工作者和老師看。 與作者雷夫一樣,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讀著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翻騰起不小的“浪花”: 雷夫老師是一個敢講真話、有智慧、充滿愛心的老師。在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著“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和目標。“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是呀,愛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心不能有高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要勝過愛子,作為一名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我們只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心里才有你這個教師。尤其是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對于那些發展慢的學生,我們只有愛之切,才有可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與激情,才能冰釋他們心底積淀的自卑,大膽地去尋找失落的綠洲,才能使他們奔向健康發展的人生之路。做老師,應該向雷夫老師一樣,時刻不能忘記愛學生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和工作歸宿。

  這位雷夫老師在洛杉磯市中心一間又小又破還會漏水的小學教室,一干就是25年。雖然學校里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并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班里小學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后,他們紛紛進入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他是一個備受56號教室孩子喜歡的老師,他熱愛自己的學生,并致力于將56號教室打造成孩子們躲避風雨的溫馨港灣和孩子們鍛煉、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那里沒有恐懼,沒有害怕,有的只是彼此間的信任和相互間的扶持,那里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有的只是努力、堅持和期待。這樣的'一個教室,這樣的一個家園,怎能不讓人向往?以往,我們談及這樣的地方,更多的只是我們一廂情愿,在現實中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地方,而雷夫老師卻做到了,他用他自己的行動,也用孩子們臉上的微笑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我在反思:作為一名工作近二十年的教師,奮斗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做出同樣的成績,自己在想,什么時候,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還需要去努力,也可能是一種忘我的境界吧?如果換做是我,當我為了幫助孩子,我會有什么反應?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會想到,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去努力奮斗,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通過學習,給我敲響了屬于我自己的警鐘,對教育要有百分百的熱心,當我全心全意投入到和陶醉于教育教學中,或許我也能成為一名比較合格的老師。

奇跡心得體會2

  初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一種任務驅動,書中主人公雷夫決心用“像頭發著了火似的”態度來教學,用他那一顆熾熱的愛心,創造了“重品格、講勤勉、推崇謙遜,而且無條件地扶持”的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發生在第56號教室的每一個奇跡吸引著我、感動著我,我不禁又一遍虔誠的細心研讀著它。

  書的原名就叫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是自序《教室里的火》的主題提煉。雷夫老師自己也說:“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著了火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從那一刻起,我下定決心永遠全心全意投入教學中。”作為語老師,我非常想知道自己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怎樣才能教育孩子們。雷夫老師給我指明了這條路,即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在后中,他也提到了,每每聽歌的時候,都在思考學生演奏這首歌的可能性,他妻子也在凌晨三點多的時候突然抓住他:“××歌可用來當××幕的配樂??”這樣處處為孩子著想,想著如何能讓孩子全面發展,即使先天略有不足,相信也是可以彌補的。入迷,是一種境界,即便如茅盾先生說的,像“香菱學詩”那樣功利地入迷,也會帶來一個美的結局。所以,我打算,在教學之中,時時提醒自己:“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們身上,注意到每一個孩子的表現和表情”。從而了解孩子,并在孩子最需要的地方幫

  助他們。在課外,如果能夠無論在做什么的時候都想著:“孩子們會不會喜歡這個;這個能不能輔助孩子們學到更多的東西??”那么我相信自己能夠逐漸把握住教育教學的規律,讓學生發展得更。這樣開始時可能會有些別扭,但習慣一段時間,我相信自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為了孩子們的發展而做每一件事。

  曾幾何時,我們為自己總是在日復一日地重復同一種工作而報怨,曾幾何時我們在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而牢騷滿腹,曾幾何時我們也在羨慕那些工作時無所事事的人,那此時不妨請用心來讀一讀此書,他會讓你為自己的種種不安分的想法而感到羞愧。正如雷夫先生所說:“當一位老師是世上最難的工作。”的確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大、有的顯得很小。而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是呀,你看由雷夫任教的這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反復閱讀此書讓我深深地覺得雷夫老師真的是位老師,是一位深受學生喜歡,受家長愛待的老師,他用自己的言行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哪怕是獲得了諸多的榮譽也不離開自己的那間教室,他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們,用心去對待孩子出現的每一個問題,時刻以學生的利益為前提。雷夫先生說的: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為你豐富了孩子的一生。教師的任務為何?學生踏進你的教室,可以學到什么?可

  以帶走什么?你自己要堅強,才有資格期待學生不被挫折或失敗擊倒!只有你自己勤奮不懈,才能要求學生努力用功!

  對于現在的應試教育,尤其是小學階段一直讓我們感到不是十分滿意,僅用一個分數來評價一個孩子的一切未免有些太客觀了。通過讀此書我了解到在美國也信奉標準化測試,雷夫老師對于這個也像我們中國老師一樣很不認可,但是他沒有一味對抗,也沒有一味順從。他在教學上另辟蹊徑,別人為了應試而教學,他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為了學生終生學習受用的能力而教學。所以盡管他沒有題海戰術,沒有拿考試成績讓學生恐懼,但他的學生在標準化測試中表現都特別優秀。想想我們的考試制度,既然一個人不能改變制度,何不改變我們的思路?不為分數的教育反而能考出分數,因為學生的能力養成了,考試分數何愁呢?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精心設計,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成人的精心指導。

  有了身教的基礎,再加上有理的說教,學生才會服從教師的教育,才會更加尊重你,這是我讀這本書的第二個體會。雷夫?艾斯奎斯20多年如一日,一直堅守在第56號教室。他是個在教育中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跡。他不僅是位老師,也是位家長。他用他的字處處提示人們,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不可分割性。是的!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對于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家長要做到心

  中有數,最的辦法就是與老師經常溝通,然后對癥下藥,這樣才能達到目的。對于老師提出的要求,家長要大力支持,如學校的活動,應積極鼓勵孩子參與,若需家長參與的活動絕對不要推遲,這樣既給孩子做榜樣,也支持了老師的工作,同時讓自己的孩子也擁有了一個良的學習環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通過閱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我深感到“為人師表”的重任,傳道授業解惑,作為人師的職責不必贅述,在學生人生的十字路口,領航者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今,教師職責得到了深化,引導學生,告訴學生前面有一片絢麗的景色,你去努力吧,學生就朝著這個定位方向去了,繼而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他的心中一定要有座山,這就是目標。這座山使你總往高處爬,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見自己的希望。而我們要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那就是:科學家的思維,外交家的智慧,軍事家的勇敢,政治家的膽魄。第56號教室里的每個孩子都展示了他們的勇氣、毅力和熱情,而這些正是他們的許多同輩所缺少的。這些孩子勇敢地探索著那些很少有人走過的路,世道險惡時他們與人友善,別人放棄時他們令人難以置信地繼續努力。這些孩子們不找借口,他們抓住機會,讓遇到他們的所有人都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這不正是我們所有教師的期望嗎?

奇跡心得體會3

  雷夫埃斯奎斯,一個平凡的教師講述著一個不平凡故事。第56號教室的孩子大多貧困,來自移民家庭,英語也不是他們的母語,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學生卻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全國測試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他們長大后紛紛就讀于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并取得不凡成就。第56號教室的孩子是幸福的,作為雷夫埃斯奎斯的學生,他們得到了特別寬松、快樂、積極的教育環境。作者的著眼點不在“成功”,而在過程上。他心態平和而自信地寫了許多發生在第56號教室中他和他的學生們零碎的事兒。這些小事兒,在許多教室里都會發生,情形似乎大同小異,但是第56號教室卻讓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義。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

  讀完本書,感想頗多,以下簡述自己的點滴感受。

  一、為奉獻而感動

  作為一名教師,我敬佩雷夫埃斯奎斯老師超凡的勤奮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每天在校工作時間十多個小時,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兩個通宵工作的日子,每個周末從上午11點到下午2點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無償地教學生,從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下午5點,給學生教算術,講文學,學歷史,沉迷于莎士比亞戲劇的排練,他對教育的熱情和不求回報的付出讓人感動。

  這位令人敬佩的美國教師,用超凡的勤奮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師職業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思考。雖然國情不同、文化背景各異,但我們仍能從書中發現中美教育面臨的許多相似之處。了解這些相似之處,或許有助于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確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職業。

  雷夫老師用這樣一個范例告訴我們: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帶給孩子無限多的東西——我們能分享到這樣的教育智慧,就是獲得,也許,在未來也會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美國和我們的國情不同,他們實行的是“素質教育”,而我們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階段。然而通過雷夫的介紹,在大洋彼岸的學校里的一切和我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們有和我們一樣的學生——如果一個班級鬧哄哄的,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也沒有所謂的成績可言,孩子們的讀、寫、算數都不會進步。老師們急功近利的心理態度——早年的時候,我也曾計劃在開學第一天給孩子們來點下馬威,讓他們清楚我才是老大。有些同事也采取相同的做法,我們曾共享使孩子們守規矩的“成功”果實。看到其他班級吵鬧失控,我們愚蠢地恭賀彼此的教室有多安靜、孩子們多守秩序、每日課程進行得多么順利。家長們望子成龍的迫切期盼——父母和老師可以通過討論考試結果來幫助孩子,讓孩子明白“行動”和“成果”之間的相互關系。然而,當全國的注意力都聚焦到測驗上時,我們往往會在孩子身上施加過大的壓力。這不但讓孩子們過著悲慘的生活,也降低了他們做出最佳表現的機會。不計其數的各級政府教學測驗——標準化測驗已經成為本校的夢魘。在沉重的測驗包袱下,老師們再也沒有充分地時間好好教授學生應該精通的科目。孩子們因為參加測驗而疲憊不堪,最后累得連自己的測驗分數都不在乎了。

  還有不切實際指手劃腳的教育行政人員,乏味而占據大量時間的教學會議等等,一切都與我們如此雷同。雷夫老師對于這個也像我們中國老師一樣很不認可,但是他沒有一味對抗,也沒有一味順從。他在教學上另辟蹊徑,別人為了應試而教學,他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為了學生終生學習受用的能力而教學。

  二、為信任而歡呼

  雷夫老師倡導鼓勵機制,帶著一顆無比慈愛的`心,在師生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隨時為孩子們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們不需要對孩子們長篇大論地談論我們是多么地負責任,而是讓他們自己把信任放在我們的肩上。”雷夫老師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實踐的。比如在藝術課上引導孩子完成線繩藝術作品的過程中,雷夫答應幫孩子們放大所需圖案的尺寸并在星期一兌現了承諾,這樣雷夫與孩子們之間的信任就更加穩固了。信任,是成就奇跡的第一要素,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意識到,我們的老師說到就能做到,我們也需要說到做到才行,可見信任的魅力。

  三、身教重于言教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這也是雷夫老師的重要教育理念。雷夫主張“身教重于言教”,這也是他從教育實踐中得出的真理。雷夫相信“你就是榜樣。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需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如果你是一個經常遲到的老師,怎能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如果你是一個沉溺于網絡的老師,你怎能要求學生遠離網絡,戒除網癮?

  一切不過因為“身教重于言教”,防止滿地長滿荒草的最好辦法就是種上莊稼,并讓莊稼長勢喜人,勢不可擋。教育不是揠苗助長式的“傷仲永”教育,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種好的莊稼,必然喜獲豐收。

  四、為教學尋方法

  雷夫老師把一批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他之所以成為優秀的教師是因為他不斷地為教學尋方法,教出了優秀的學生。書中提到的“數字的研究是門極端的學科,孩子不是愛它,就是恨它”。好多學生覺得數學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沒有語文那種詩意、氣魄、傷感、歡樂,也沒有音體美的愉悅、寧靜、傷感。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呢?雷夫的觀點就是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恐懼感,他沒有把整堂課的時間拿來做練習,而是盡力去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學著喜歡數學。讓學生克服對數學畏難心理,讓孩子喜歡數學。

  56號教室20多年來一直有一項讓人羨慕又緊跟潮流的課堂活動就是看電影。與很多人給學生看電影是為了填補時間的空白不同,雷夫給學生看電影是為了學習,讓他們從中學習歷史、藝術乃至人格,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學習自己終身受用的東西,這是多么偉大又實用的教育方式。在雷夫那里,電影是一項幫助學生喜愛和了解歷史的有力工具。他甚至還把《殺死一只知更鳥》這樣的老電影作為為學生塑造人格的優秀教材。“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能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除非你能進入他的身體,用他的身體行走。”這是《殺》中的一句臺詞,雷夫老師是仁慈而有感染力的,孩子會從這影像世界的點點滴滴中學會仁慈、寬容、團結甚至更多。

  當然,56號教室除了電影,還有豐富多彩的藝術課,孩子們可以自己創作有紀念意義的作品,甚至還可以自己排莎劇,通過這些方式學習語言,理解文學,寓教于樂,值得借鑒。

  雷夫是神奇的人,第56號教室是奇跡誕生的地方,只要我們努力以“讓學生變成愛學習的天使”為目標,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重視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不斷地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我們也能創造奇跡!

  我利用閑暇時間翻閱《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卻被發生在第56號教室的每一個奇跡吸引了、感動了,我不禁一遍又一遍虔誠的細心研讀著它。書中主人公雷夫決心用“像頭發著了火似的”態度來教學,用他那一顆熾熱的愛心,創造了“重品格、講勤勉、推崇謙遜,而且無條件地扶持”的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

  讀了《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之后不禁反思我們現在存在的教育現狀,為了課堂紀律,為了考試成績,不僅讓學生害怕就連老師都在害怕,整個課堂都染上了“恐懼”的氣氛。學生遵守紀律是因為害怕受懲罰,考不好是害怕老師批評、家長責罵、同學嘲笑。如此一來學生長期都處在一種戰戰兢兢生活狀態中,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然而老師又怎么樣呢,老師也在害怕,害怕自己不被學生喜歡,害怕上課沒人聽講,害怕自己管不住學生,害怕被同行嘲笑,害怕被領導訓話。

  在雷夫老師的教室里,就沒有“害怕”這兩個字,他用信任取代害怕,用信任在師生之間建立起一座堅固的橋梁,使教室的一切變得不一樣,使學生熱愛學習,為他人著想,最終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學生不用老師費心,老師的工作也自然很容易做。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師生之間的信任。

  讀了這本書之后,使我體會到教育的真諦:“成功無快捷方式,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錯誤、以及大量的努力掙來的”。雷夫先生提出的“以信任取代恐懼”的觀點和做法讓我佩服,雷夫和他的學生發生在第56號教室的“真相”警醒了我,我該適當的放慢腳步,擠時間靜心反思,追求“更好的教學”,這樣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教育學生還是孩子,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孩子害怕當做教育的捷徑”。這是我要反思并要時時提醒自己的。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讓我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要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誤。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僅僅是幫助他們學習課本,因為知識的學習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去充分發展他們的自我,健全他們的人格,讓他們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雷夫老師就做到了,他讓我們看到不是只有“下馬威”才能鎮得住學生,有愛心、耐心、信心、責任心、智慧同樣能夠“鎮得住”學生,還能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成功是沒有捷徑的,必須要努力才行。雖然曾經有過成功、有過失誤,但我依然熱愛自己的職業。我會借鑒雷夫的教育觀點、教育信念,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用自己的行動想象著雷夫先生那種“幸福”,我希望第56號教室發生的奇跡有一天會發生在我的教室里。

奇跡心得體會4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第二章尋找第六階段。書中寫到,信任是地基,“六階段”則是引導學生學業和人格成長的基礎建材。如果在教學中,在課堂上,我們能引導學生達到這六個階段,那么學生的道德發展一定會走上一個新的臺階,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書中寫到,老師可以帶班級,但決定這個班級優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無論班級中老師如何變換,如何交替,班上的'學生都應該始終如一。這種好的班風引導學生為“對的理由”循規蹈矩。

  雷夫老師的六個階段,循序漸進,層層提高,仿佛在建造金字塔一樣。最后的塔尖就是第六階段。如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培養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超越,就一定能夠達到塔尖,實現品格的升華和完善。

  從幼兒園起,老師就用小紅花激勵我們,到了小學變成紅領巾,到了大學變成獎學金,到了職場,變成了紅包或獎金。激勵就是屢試不爽的魔法。我們沒有懷疑過,這樣的激勵健康嗎?在雷夫看來,這在道德行為方面,只是初級階段。如果道德行為有六個檔位的話,小紅花只是在第二檔上。在第56號教室里,孩子們的水準遠遠超過了小紅花階段,達到了第六檔。

  反思我的工作,雖然每日費盡心思地想出很多對付學生問題的對策,但是歸根結底都無非是采用懲罰和獎賞的方法。我的教育只是停留在第二三階段。讀了這本書,我開始在我的課堂上對那些愛講話的孩子說:“請你不要惹麻煩!”“請你不要給別的同學添麻煩!”效果果然好多了。我們應該努力讓孩子們知道課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眼中有同學和老師。

  所以,從這本書中,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教育,無論是哪個年級的教育,都離不開信任,離不開關愛,離不開教師科學的教育方法。

奇跡心得體會5

  張麗莉同志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今天我從網上學習了張麗莉的英雄事跡,被她那臨危不懼、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而感動。她在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她用大愛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光輝榜樣。

  一、要學習張麗莉老師的愛生如子的奉獻精神

  她把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放在心上,一視同仁,寧可放棄休息時間也不愿放棄一個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為師者對職業的熱愛,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份情感、一份無私、一份熱愛。

  二、張老師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要在今后本職工作中,扎實做好每天工作,讓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成為我的一種工作態度和習慣,無愧于人民教師的稱號。

  張麗莉的事跡,讓人感動,令人振奮,促人奮進。我們一定要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用自己的行動來體現自己無悔的人生。

奇跡心得體會6

  寒假期間,我認真品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該書是由“全美最好老師”雷夫。艾斯奎斯所著,原以為東西方的教育理念相差較大,可是當我通讀全書之后,不禁感慨教育是無國界的!沒錯,就如尹建莉所說“這不是一本美國人寫美國教育的書,這是一本杰出教師寫正確教育的書。”雷夫,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老師,他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顆赤熱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們。

  《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所以如果我要我的學生待人友善、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待人友善、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一定會識破的。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教師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欲齊其家,先修其身。”作為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這就要求我在每天的工作里必須日省吾身,針對有必要改進的地方必須避免二次發生。

  老師的要求,學生是認真執行了,但教師是否為學生做了榜樣呢?早上進校門,學生有禮貌地問“老師好”!學生認真打掃衛生區,……。我們的教師又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學生有會怎么想呢?記得我作學生的時候,有時候我向老師問好,老師沒有任何回應,也無任何臉部表情,所以我就比較不會想再問他好了。所以,每次學生問好,我都會好好回應,怕他們內心有失落感。由此可見,對我來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學生來說是大事,他們感覺老師的眼中或心中有他們的位置,對你老師的教育我就愿意接受,融洽了師生關系,無意中也縮短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對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應該都是有所幫助的。

  可見,教師散播一種榜樣,收獲的是一種目標。有人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應該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直接從老師身上學到好作風、好品德。這樣,才能達到育人的最終目的。

  書,還在品讀;收獲,卻很多很多,我受益于這本書,并不是因為我從書中尋找到了教育的捷徑,而是因為我從中領悟到了“成功無捷徑”。徜徉在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我也猶如雷夫老師的學生那樣,深深地迷戀在這理想的“教育國度”之中了。真誠地祝愿所有的老師都能夠開心、快樂地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快樂地學習、茁壯地成長!

奇跡心得體會7

  假期里有幸拜讀了朱永新主編的《教育的奇跡》一書,受益匪淺。我不知疲倦地欣賞著這本神奇的“奇跡”帶給我的新生力量!

  《教育的奇跡》這本書里面的故事讓我震撼、引人深思。書中的故事讓我懂得教育不是為了選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笨蛋。上帝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一個成功的機遇,成功的可能。

  當我們真正領略了教育的真實意義,也就不再懷疑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成功必將是一種必然!

  《教育的奇跡》主要講的是一些當代名人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后來卻成功了:牛頓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是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是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是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么?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書中還寫到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名智商不全指揮——周舟。他是一個先天性智殘孩子。舟舟是不幸的,舟舟又是幸運的。作為他的父母,從未把他當成殘疾兒童,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來培養兒子的智力。利用他超常的音樂天賦,不斷培養和給予他鍛煉的機會。作為一個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上帝關閉了他智慧的大門,卻開啟了他指揮的殿堂。看來“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更多是家人的責任!總之,無論是來自哪一個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創造真正的奇跡。而這一個個奇跡的背后,無時無刻不在顯示人性的愛!是愛,各種各樣的真愛,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教學理念,那就是無限相信學生的潛力。人的潛力是巨大的,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而且可能做得最優秀,做得最卓越。公平對待所有的學生。其實越是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懷與愛護,他們的心更敏感。很多學生之所以會越來越差跟他在學校老師對他的關心夠不夠,受到老師的漠視有著很大的關系。對待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我們應該有親切的語言,溫暖的笑容和恰當的包容,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我們的包容與鼓勵,多點包容,多點鼓勵,孩子的進步就會很大很快。

  作為一名教師, 特別是小學教師,我們要明白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首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們不受束縛,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心上很少受概念的約束。因此,他們不可能去認真思索一個問題,注意力也不可能長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這反而使孩子能無拘無束地想他們所想,超出成人的想象,創造出令人驚異的場景。善于教育的老師,往往能夠順孩子的天性,不斷誘導,把孩子培養成才,而不會按照自已的'意志強迫兒童改變自已的天性。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同能力,不同個性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也應該有所區別,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發展孩子的特長,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強制孩子服從家長的意愿,而是要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再次,多為孩子喝彩,不要像防壞人一樣防孩子。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這是肯定的。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和老師一定要避免使用一些不良的語言和態度,而應該多為孩子喝彩,多對孩子進行鼓勵,父母和老師也不要把孩子當成壞人一樣的防著、管著、而是應該信任孩子、贊賞孩子。

  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著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閱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奇跡心得體會8

  最近有幸讀到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時時有一種想把所看所思及時記錄下來的沖動,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雷夫老師關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也給處于教育一線上的我們指引了方向。

  家最溫暖

  讀這一部分,讓我最為汗顏,我們的教室確實時時被一種東西控制著,那就是“害怕”。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孩子艾力克斯的書包事件,在我們身上時有發生,我們處理的方法也和那位老師一樣,簡單、粗暴。正如雷夫所說:“這件事最大的災難,是老師錯失了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現在反倒成為艾力克斯和全班同學眼中的怪物,這種傷害要好幾個月才能彌補,這位老師卻不明白自己造成了什么傷害。”在我們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中,又錯過了多少絕佳的教育機會?又給孩子造成了怎樣的傷害?而我們,卻渾然不知。

  再往下讀,又讓我心生恐懼,對待孩子,我們只是單純的言教,沒有言出必行的身教。和孩子之間,只是無法修補的破裂的信任……反思之,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正如他所說的:“孩子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我想我們應該用積極地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于恐懼之上的信任。第56號教室真正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風雨的天堂,明天,就像平常一樣,我也將躲進第56號教室。因為,《綠野仙蹤》的桃樂絲說得沒錯,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得上溫暖的家。讓我們也努力付出,為孩子們打造避風港吧!

  方法之妙

  第二部分方法,是雷夫老師促進孩子進步的一些想法。在這里,雷夫注重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雷夫注重寫作的指導,從每周作文,每月讀書心得開始,到平裝書。無不透露出雷夫的智慧。當同齡孩子還在看學校派發的基礎讀本時,第56號教室的學生們已經開始品味經典名著了;他們通過親自的動手實踐去接觸自然科學,通過體育運動了解團隊合作的價值;藝術是他們的課余愛好……這所有的成果無不源自雷夫老師的創意。

  但是,讓我收獲最多的卻是旅行這一章節。平時,我一有空閑就帶著兒子游玩各國名勝古跡,發現孩子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上車玩游戲,下車拍拍照,對于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景區,走馬觀花,毫無興趣,最鐘情于游樂場。家長們紛紛抱怨:現在的孩子怎么了?我們都不知,“萬里路,為何故?”到處都是為了完成任務一樣帶著孩子在名勝古跡毫無目的亂逛的我們。而雷夫帶孩子們旅行時,就設定了兩個清楚的重要目標:首先,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亞們應該用一種不同于平庸學生的熱情來追求知識的深度。例如,進入林肯紀念堂時,他們對于該人、該地以及后人所懷念的原因所知甚詳。其次,通過旅行讓他們提早認識“大學環境”。我們錯失了利用四處旅行的機會,把未來獨立生活時所需的技能教給孩子。我想下次再帶兒子旅行時,一定要有所改觀:旅行前有精心規劃的各項活動、做好充分準備的兒子、以及明確的旅行目標。通過這些旅行把孩子終身受用的課程教給他。

  瘋狂之舉

  這部分是雷夫老師為已經瘋狂投入,但還想做得更多的老師所寫的。雷夫的孩子們著迷般每天提前2小時到校,放學后數小時內仍不愿意離去;他們聽搖滾樂,看經典電影,甚至表演莎士比亞的戲劇!“他們理解每一個詞,這并不是說所有演員都能做到的。”同樣演過莎士比亞戲劇的依恩。麥凱恩爵士如是說。在雷夫班上的孩子們是自愿在這段時間全員到齊的,所以從來不曾發生紀律問題。他只需專心教書即可,這真是人生一大樂事。他們在漆黑的天色中開始上問題解決課程,于太陽升起之際告一段落,隨即開始一天的課程,這感覺還挺有詩意的。在雷夫眼里,第56號教室最充實的時光常常就發生在第一堂課之前,或放學后的非正式上課時間。

  而給我最多啟發的是雷夫在學年一開始,他會和學生們玩一個小游戲。他要孩子們解幾個難題,并要他們做好充分準備。此時,幾乎全班學生都把紙筆拿出來,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了。雷夫開始大笑,然后問他們為什么都握著鉛筆。他教孩子們的第一件事就是,鉛筆解決不了問題,只有“人”才有這個能力。孩子們學到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放下鉛筆,理解眼前的挑戰。而平時我們經常會對解不開題目的學生失去耐性:“動動大腦啊!”動動大腦?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工作中我們沒見過哪個孩子在聽從這個命令后解決問題的,但我們卻樂此不疲。“自己再看一遍”也是,我自己就深有體會,我的兒子常會在鼓起勇氣向我求助,希望我幫助解決某個問題時聽到這句話。“自己再看一遍”的命令往往讓他飽受驚嚇,不敢回答我說:“喂,這位女士,我已經看了12遍了,就是看不懂才問你的啊。我需要幫忙啊!”

  于是,這個暑假,我嘗試用雷夫老師的“四步驟”來引導兒子解決問題,包括生活中的'問題,并讓他抄寫貼在自己的書桌上。我發現兒子表現得越來越好,思考能力有了很大的長進。我相信,在未來的歲月中,他學到的這套解決問題技巧都將派上用場。在此,我將雷夫的解決問題四步驟和大家分享:步驟一、理解題目(把鉛筆放下),搜集相關資料;步驟二、選擇合適的策略;步驟三、解題(拿起鉛筆);步驟四、分析,我的答案合理嗎?希望為人父母和師長的我們,不再常用無意義的指示來搪塞遭遇困難的孩子:我們必須做得更好。

  《第56號教室的奇跡》雖然國情不同、文化背景各異,但我們仍能從書中發現中美教育面臨的許多相似之處。正如中國教育報主編郜云雁所說:了解這些相似之處,或許有助于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確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選擇這項職業,意味著教師的眾多放棄和傾其精力的奉獻。當然,其所收獲的成就感也是其他任何職業所無法達到的。

  最后,我用馬丁博士在激動人心的演講中反復引述的一首無名詩和各位老師共勉:假如你命該掃街,就掃得有模有樣,一如米開朗基羅在畫畫,一如莎士比亞在寫詩,一如貝多芬在作曲。就讓我們像莎士比亞寫詩那樣去做老師,即使無法像雷夫這樣瘋狂,至少我們知道,教育蘊含著無限可能。

奇跡心得體會9

  《教育的奇跡》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后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么?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也希望自已的學生個個是天才。但是,什么樣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的?讓孩子上各種名目繁多的才藝培訓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嗎?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僅僅是錢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和外國教育的不同,國外更注重對孩子的天真可愛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有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我覺得只有健康成長才可能成才,無法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著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閱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奇跡心得體會10

  帶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我翻開了這本書,卻意外的經歷一場心靈之旅。一個平凡的老師——雷夫,用愛與智慧改變了似乎注定平凡一生的學生。他強調了知識本身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獎賞,他用教育最真實的一面去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富有耐心地花上幾個小時,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協助孩子完成一件作品,讓孩子感受到過程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讓孩子犯了錯,自己找出錯因,人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其中的5項不容錯過的美術作業,每項作業都有其訓練的目的,每次的小組合作都是出于自我需求的,而不是老師人為去分工,里面提到的一些案例方法,我們都可以在自己的學生中進行嘗試,很有指導意義。此時這句話更加深了我的理解:教育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作為體育老師的我,也一直想給學生營造一個活潑、寬松的課堂,也想引導學生有終身體育的觀念,但是我不能不說,這些美好的愿望,實施的的確不如人意。看了雷夫老師關于體育方面的闡述,我真是有些慚愧。我們確實應該讓學生去體會運動之美,讓他們從正確、有榮譽心的體育競賽中得到人生的教訓。第五十六號教室的體育課目標也值得我們去學習:1、學生要每天運動;2、學生要認識體育基本原則和動作的重要性;3、學生要隨時隨地展現有一得運動家精神;4、學生要明白團隊的價值;5、學生要把他們從體育活動學到的'種種經驗應用到生活的其他領域中。其實體育作為一門學科,它和德育聯系的比較緊密,對在學生性格的培養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通過體育運動,能夠培養學生堅強、勇敢、團結協作的精神,對班級管理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實中,體育課的作用確實被忽視了,而我們也在這種忽視中把我們該做的淡化了,這些淡化了的,我們應該繼續抓起來了。書中雷夫老師還講到“要時時給予學生指引,但要牢記一個重點:學生要學會自己練習,不是為老師練習。”這點雷夫老師做的確實明智,佩服之極,現在很多學生上課都是老師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沒有想到是為自己練習,可見我們以后在這方面的教導要加重。我們還要像雷夫老師那樣教導學生“犯錯的隊友需要我們的支持,而非嘲弄。”讓他們成為一個有風度的觀眾。這些我應該思考,雷夫老師的教那么多的課程,在體育課上還有這樣的認識,可見是用心做了,多難能可貴的用心啊,這正是我們所缺乏的,相信只要做一個有心的老師,我們的體育課也是可以改變的。

  平凡的崗位做不平凡的事。雷夫老師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起點、從而循循善誘來進行教學,從而也為學生們的終身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總而言之,我覺得雷夫老師真的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用這樣一個范例告訴我們: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帶給孩子無限多的東西——我們能分享到這樣的教育智慧,就是獲得力量;也許,在未來也會創造一個奇跡

奇跡心得體會11

  暑假的時候,學校贈送老師每人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跡》。該書是由“全美最好老師”雷夫。艾斯奎斯所著。書中主人公雷夫在一間會漏水的小教室里,決心用“像頭發著了火似的”態度來教學,用了將近20多年的時間,創造了一間充滿愛與奇跡的第五十六號教室,用他那一顆熾熱的愛心,創造了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

  雷夫,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老師,20多年如一日,在第56號教室里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顆赤熱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們。

  在這本書里,要學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但給我感觸最深,最讓我受用的還是以下幾點:

  一、讓教室像家一樣溫暖

  第五十六號教室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風雨的天堂。在這里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依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正如他所說的:“孩子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所以無論是走出去的還是呆在里面的孩子,都認為這里是最溫暖的地方。

  雷夫和他的學生發生在第56號教室的“真相”告訴我只有把心用在教育事業上用在學生身上,追求“更好的教學”,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教育學生還是孩子,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教師的義務就是對他們進行完善和雕琢。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是讓孩子去怕你,因為怕挨你的罵而做作業,認真地看書。或者討你的歡喜,在你提問時,只敢按著老師的暗示和指引,說出不符合自己內心的話。這都不是我們教育本身的目的。

  二、雙心點燃學生的激情(專注于教育事業的心,寬容的心)

  書中有很多小的.細節表現了一位教師對于教育事業的專注于熱愛。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課上,一個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眼里噙著淚。為了讓這個女孩有一次成功的實驗,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于燈芯太小,所以雷夫老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于太專注,連頭發著了火都沒有發覺……我非常感動于事后雷夫老師對于自己所說的話,“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著了火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如果我們能像雷夫老師那樣對教育全身心的投入,用教師的熱情去點燃學生的激情,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那么我們也會創造教育的奇跡。

  在第八章中,雷夫老師說:“失敗是好事一文中。”他允許孩子失敗,允許孩子犯錯。他認為:“失敗是由身為教師的我們自行認定的。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不管是課堂上回答問題還是學生做作業,都會遇到回答錯誤,或者寫錯的情況,在老師眼里,沒有按照預設的生成,或者與答案不一致,往往就是失敗。讀了這本書后,我從中領悟到了“成功無捷徑”,只有堅持并不斷付出才能磨煉出卓越的成果。所以對于學生,我們一樣應該抱著不怕有錯誤,不怕有失敗的決心,找出問題根源,引導讓學生在失敗中逐步成長才是一個成功的老師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讓我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要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誤。可以說,我們的老師也跟他一樣,誠懇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僅僅是幫助他們學習課本,因為知識的學習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去充分發展他們的自我,健全他們的人格和心理,讓他們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雷夫在培養孩子品質,引導學生學業和人格成長的基礎是“六個階段”

  即我不想惹麻煩,靠懲罰在起作用;我想要獎賞,靠賄賂起作用;我想取悅某人,靠魅力起作用;我要遵守規則,靠自律起作用;我能體貼別人,靠仁慈起作用;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靠境界起作用。

  從幼兒園起,老師就用小紅花激勵我們,到了小學變成紅領巾,到了大學變成獎學金,到了職場,變成了紅包或獎金。激勵就是屢試不爽的魔法。我們沒有懷疑過,這樣的激勵健康嗎?在雷夫看來,這在道德行為方面,只是初級階段。如果道德行為有六個檔位的話,小紅花只是在第二檔上。在第56號教室里,雷夫借用了教育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道德成長圖孩子們的水準遠遠超過了小紅花階段,達到了第六檔。書中不僅描寫了每一階段的目標,做法和結果,讓孩子有自己的行為準則,發自內心的去做一件事情,同時也不斷地提出“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試著把孩子引向那種不因客觀因素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的——美好境界。

  讀了這本《第56號教室的奇跡》之后,我被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情懷打動了,他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特立獨行而又別出心裁的創意使我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有差異性的,我們不能用等同的目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作為教育者我們更要有足夠的耐心,沉住氣,去等待孩子的成長。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時間表,做事情需要克服急躁,耐心等待也是一種智慧,耐心等待將會創造更大的成功。總之,這本書需要我們細心研讀,慢慢消化;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反思;需要我們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總結。這樣我們也可以做得這樣好,因為我們都有一個教室!一個注定不一樣的教室!一個孩子們將來心中向往的地方!

奇跡心得體會12

  《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關于教育的一書,雖然是國外的教育,但許多內容是與國內的教育相通的,是有很多方面的聯系。《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很淺顯易懂,適合我們教育工作者和老師看。 與作者雷夫一樣,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讀著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翻騰起不小的“浪花”: 雷夫老師是一個敢講真話、有智慧、充滿愛心的老師。在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著“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和目標。通過雷夫老師的智慧和力量,他創造出了奇跡——“他的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團。”

  一、信任,激發了孩子的自我要求意識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身為教師的我能夠想象的到,開學第一天,面對多個不懂事的孩子,老師肯定要“立規矩”。其實很多孩子從未上幼兒園開始就習慣于了恐懼,因為在長達近二十年的學校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鎮得住”學生的老師,面對這樣的教育現狀,我只能從家長的角度幫助他戰勝恐懼,把它看作是一種挫折教育。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從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為教師愛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是何等的重要。愛心、耐心、信任、智慧,擁有了這些同樣可以成為“鎮得住”學生的老師。

  二、促進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

  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作為一個高段語文老師,可能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怎樣的閱讀方式是適合學生的最佳方法,而雷夫老師他做得更為細致:他從為孩子選擇讀本,幫助不會閱讀的孩子,讓孩子對閱讀作出評估,以及把閱讀和世界聯結起來,從小細節方面使熱愛閱讀的孩子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雷夫老師很懂得教授方法,讓孩子懂得學習。在他看來,要讓孩子在長大后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考慮他人觀點、心胸開闊、擁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

  《第56號教室的奇跡》因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的工作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孩子們因為有了這樣的老師而學會了遵守規則、為他人著想、自我計劃、自我教育。而這一切的活動并非教師最初的目標,他也是在不斷地實踐反思中才漸漸明白的教育的真諦是什么。當我們越是想讓孩子們達成我們設定的目標時,我們往往離目標越遠。這位從教二十五年來,一直在一所位于美國洛杉磯的叫霍伯特的小學擔任五年級老師。他的學生高達九成來自貧困、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用他超凡的勤奮和卓越的教育才能,為他的學生營造了一個快樂的天堂——第56號教室,使這群幸運的天使在雷夫老師的愛心和智慧的澆灌下,結出了不平凡的果實——小學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后紛紛進入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從而達到并超越了自己的目標。

  作為一名工作近十年的教師,也沒有做出同樣的成績,自己在想,什么時候,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還需要去努力,也可能是一種忘我的境界吧?如果換做是我,當我為了幫助孩子,我會有什么反應?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會想到,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去努力奮斗,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通過學習,給我敲響了屬于我自己的警鐘,對教育要有百分百的熱心,當我全心全意投入到和陶醉于教育教學中,或許我也能成為一名比較合格的老師。

奇跡心得體會13

  最近讀了一本書《教育的奇跡》,里面講述了十八個令人難忘的故事,我被其中的一個故事震撼了。

  他是霍金,一位偉大的物理天才,被人們稱為“宇宙之王”.他所撰寫的《時間簡史》在全球也擁有著無數的讀者,霍金本人也躋身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之列,但是命運對他十分殘酷,21歲的他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時,不幸患上了肌肉萎縮癥,不久完全癱瘓.1985年,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在疾病的折磨下,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向右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雙手緊緊并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只腳只能向內扭曲著.嘴已經變成s型,要是略帶微笑,馬上就會出現“齜牙咧嘴”的樣子.看書、寫字都需要別人的幫助.醫生斷言他只能活2年,但是他卻創造了醫學史上的奇跡,堅強的活了下來,而且是40年,多么驚人的數字啊!由此可見,霍金這40年將是何等的艱辛。

  從古至今,多少人在逆境中成長,在艱苦中奮斗,他們都是經過多少的`坎坷和磨難,才達到光輝的頂點.霍金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因為他是憑著堅強不屈的毅力和戰勝困難的信心才成功的。

  霍金這位生活強者、科學巨匠,永遠是我敬佩的人,我佩服他,他能用一個常人不能想象的毅力和感恩的心戰勝病魔,并且不斷求索,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我要向霍金學習,他教會了我不管什么時候都要保持著一顆樂觀、感恩的心.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不能放棄,要堅持到底,要勇于克服困難和挫折,這樣才會到達勝利的終點!

奇跡心得體會14

  最近,我利用課余時間讀了《教育的奇跡》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偉人小時候和我們平常的孩子小時候是那樣的相似,只不過是他們遇到他們人生中的伯樂,讓他們最終成才。讀完這部書之后,感觸也挺大。

  《教育的奇跡》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后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么?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縱觀有史以來的偉人和天才,他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倘若能給他們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們一定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寬大、更出色、更聰明、更正直、更博學、更謙虛和更堅強。一言以蔽之,只要滿懷虔誠的心態,施以更加優良的教育方法,這些人就會成為更加盡善盡美的偉人和天才。”是呀,每個孩子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優點,就看你能不能發現他們的優點并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養他了。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一下這些“笨小孩”“問題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問題,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孩子,總會驚喜地發現,孩子身上具有許多優點,也許他可能缺乏紀律觀,但是,他卻非常愛好勞動,喜歡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許他可能學習成績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畫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實有著異乎尋常的潛能,關鍵是父母和老師們如何去挖掘。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和父母能夠帶著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總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就是一個天才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教師只有對學生奉獻自己誠摯的愛心,才能讓學生喜歡、信任和尊敬,才可以為他們營造一個有利于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良好的教育氛圍,才能開啟學生心靈之門,讓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要從多方面來培養人,那么他首先在多方面來了解學生。”由于家庭影響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個人的主觀努力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精神世界,沒有像兩滴水那樣相似的學生。只有做到這一點,才可能談得上因材施教。記得第一年教書時,有個叫劉雪梅的學生。開學都一周了,還沒完成過作業。我想,一個小女孩,好辦,把她叫到辦公室來教育一下,就沒事了。兩天過去了,老師們反映沒管用。這可怎么辦?我就用了原來百試百靈的辦法—請家長。我和她媽媽共同教育了一番,沒想到,當著家長的面她答應的好好的,幾天下來,她根本沒付諸于行動。這下我可愁了,批評教育不聽,請家長又不管用,怎么辦呢?沒辦法,我就去二年級原來教過她的老師那里討招,可他們的回答,更讓我對她束手無策。她在二年級時根本就沒交過作業。雖然沒有辦法,可我也不能對她置之不理。從我踏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開始,我就告誡自己,不管什么原因,我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在課上掉隊,我決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一天,我又找她談話。“劉雪梅,老師每天晚上布置的作業,不是鞏固練習,就是預習新課。你不做作業,你當天學的知識能記住嗎?不預習,老師講新課你多被動。你是怎么想的?”她一進辦公室,我就問她。幾分鐘過去了,可她卻沒回答,只是目不轉睛的看著我桌子上的玻璃。我感到很詫異,看什么看得這么入迷?我仔細一看,原來她是在看我玻璃上的小貼畫,那是我買來哄我兩歲的女兒的,看著好玩,我就撕了一張貼在了我桌子上的玻璃上。我明白了,我高興地問:“你喜歡這個東西嗎?”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樣吧,你如果按時完成家庭作業,老師每天獎勵你一顆,而且它們各不相同,怎么樣?”她笑著點了點頭。第二次上課,她果然按時完成了作業,雖然質量不是太盡人意,但態度還是蠻認真的,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履行了我的諾言,而她也再沒不交作業。三年級的第二學期剛開始,劉雪梅到辦公室找我。“老師,以后你不用給我貼畫了,寫作業我已經養成習慣了,即使你不獎勵我,我也會認真寫的,因為我從中找到了寫作業的樂趣,而且我也愿意學習了。”聽了她的這番話,我開心極了。一張張小小的貼畫,竟然讓她改變了不寫作業的壞習慣。其實,根本的原因是我了解了她的愛好,我才能因材施教,讓她找到自信,揚起了學習的風帆。全面深入了解學生,才能為教育塑造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愛,是教師與學生心靈碰撞的`火花,是教師心靈之門的鑰匙。教師只有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個角落,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努力進取,獲得最好的發展。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有一種泛愛的心理,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的同時,堅持一視同仁,將神圣的師愛均勻的撒向每一個學生,以自己無私的愛去感染他們,去改變他們,教育他們,塑造他們。

  教師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學生。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神性的光芒,只有你用燦爛的眼神去審視他,你就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亮點是那么多。在教育中找到學生的亮點,不斷確認、表揚、鼓勵、放大,因勢利導,讓學生找到自我價值,由此引發出成長的動力。孫迪,三年級第二學期轉學到我們班的學生。她上課經常做小動作,作業不是忘了做,就是寫的亂七八糟。可是大課間活動時,我發現她動作靈巧,喜歡跳皮筋,每個大課間她都玩的滿頭大汗。一天,班會時間,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孫迪大加贊賞:“我們班的孫迪同學真是個跳皮筋的天才,跳起來動作既輕盈又優美,老師以你為榮。”我發現當時的孫迪有些不自然。之后,我經常當著孫迪面對老師們確認她跳皮筋的能力,孫迪皮筋跳得很棒……當眾表揚他,然后很自然的摸摸她的頭,讓她感受到老師的鼓勵。跳皮筋比賽,她獲得了全鎮第一名的好成績。借著這事我對孫迪說:“孫迪,你是個很聰明的女孩,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只要你用心學習,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幾周下來,孫迪果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上的她聽課認真。當然,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

  抓住學生生命中的亮點,然后把這個亮點放大,因勢利導,培植自尊心,然后引導到引發這些事情的興趣上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六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感“愛”對孩子的作用之大。愛是成功的基礎。教師只有用愛去播種,用愛去澆灌學生的心田,讓他們在愛中找到自信,學生才能進步,才能健康成長。

奇跡心得體會15

  魔術是用極敏捷、使人不易察覺的手法和特殊的裝置將真相掩蓋住,而使觀眾感到奇幻莫測。而今天,老師就帶領我們走進了神奇的魔術之旅。

  魔術開始了,魔術大師劉謙拿出一袋橡皮筋,為了證明橡皮筋沒有問題,劉謙把橡皮筋給嘉賓驗證一下,嘉賓們有的拉拽,有的仔細看,有的仔細摸,一心想找出皮筋的破綻,

  但是什么都沒發現,接著只聽見劉謙說:“首先我們把一根橡皮筋套到另一根橡皮筋的旁邊。”他帶著狡猾地笑對我們說:“看好了。”我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的手,生怕漏過任何一個細節,他說:“這樣我的手就被鎖住了!”然后,他的一只手左右動了動,橡皮筋就被抽出來了。“啊!太神了吧!為什么?怎么做到的?”嘉賓們不禁發出一聲聲感嘆聲。我心想,這太不可思議了吧!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懷著一肚子的疑問猜測著,我也模仿劉謙的樣子做起了,可是皮筋套進去后怎么也拉不出來,劉謙是怎么做到的呢?難道皮筋被換了?難道皮筋有機關?難道我眼花了?唉!最后的答案都不對。

  這個問題真是讓我傷透了腦筋。魔術真的是非常地神奇啊!

【奇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創業奇跡08-20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心得體會08-31

雅詩蘭黛的創業奇跡07-12

創業堅信就有奇跡07-13

留學偶遇非洲奇跡08-30

孔明燈點亮的創業奇跡07-13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02-23

熊曉鴿創業奇跡的見證者07-14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