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3-05-08 14:41:56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合集6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合集6篇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科學,知道科學的發現可以從觀察身邊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

  三、學情分析:

  通過上一學期的科學課教學,學生對科學課的認識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學生已學會了自己收集資料和進行課堂記錄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已會進行仔細的觀察,學生在實驗前已具備了提出假設,然后設計實驗計劃,最后進行實驗驗證,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學生小組內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礎。

  班上的學生都喜歡實驗,但孩子們只是憑自己的興趣邊玩邊做,導致觀察不是很仔細,實驗操作比較草率,科學探究的習慣尚未養成;學生在作業習慣方面較差,特別是課外布置的收集資料、觀察任務等實踐性活動大多不能自覺完成,導致期末考核評價差異較大。

  本學期改進措施:

  (1)課堂常規常抓不懈,強化訓練(提問、猜想、設計、驗證、分析、結論)形成科學課堂教學的模式。

  (2)強化四人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養成良好的探究素養。

  (3)加強每單元課堂考查與課外觀察的形成性評價,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教學活動類型:

  1。講授

  2。搜集信息

  3。實驗

  4。科學小制作

  5。種植飼養

  6。信息發布會、交流會

  7。參觀、現場考察

  8。科學欣賞

  五、教材分析及各單元內容內容分析:本冊教材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每個單元七節課,共計28節課。

  六、教學措施:

  為了較好完成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結合學生實際,我擬定了如下的教學措施:

  1.課堂常規有序。課本、筆記本擺放在書桌角上,邊邊重合,文具盒擺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鈴停準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

  2、 課堂中隨時評價給分。加分內容有發言、傾聽、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見、合理的建議、創新的設計等,進行及時評價反饋,讓學生即時了解自己平時的學習情況。

  3、實驗實行評分考核。為了使每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展,實行小組長、實驗員、記錄員輪流制,實驗記錄考核制。

  4、要求學生平時多觀察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并且能用所學知識解決一個或幾個生活問題,最后寫成科學小論文,真正體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5、實行單元一練的課堂作業,及時批改,讓學生養成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而且作業也實施等級評定。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 篇2

  一、復習目標

  因為復習課所學的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來說缺乏像新授課那樣的新鮮感。但由于學生原先在各節課里獲得知識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復習課教學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認構是由差異的,他們對知識的建構的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通過自主學習,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整合,溝通內在的聯系,讓學生親歷知識復習的過程。通過比較、辨析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網絡,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活動的體驗。

  二、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所教年級學情分析

  所教年級是三年級,共有三個班級。通過復習,使學生熟悉所學內容,查遺補漏,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從中培養學生分析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復習方法和策略

  1、認真復習《書后課堂練習》。

  2、至少認真翻閱科學書兩次以上,記住其中的實驗(所用材料、實驗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還有書中出現的結論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科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我們都是科學家》

  科學知識

  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

  2、會提出問題、收集證據、結論與拓展。

  過程與技能

  1、想知道、愛提問

  2、愿意合作與交流。

  科學與生活的聯系

  1、感受并體驗科學并不神秘,科學就在身邊。

  第二單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科學知識

  1、生命體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空氣、食物,能生長、繁殖,會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為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兩大類

  3、常見植物的名稱

  4、常見植物生長的環境

  5、常見植物形態方面的一些特征(高矮、同類器官的不同特點、葉序、花的顏色和形狀等)

  6、植物的共同特征

  7、常見動物的名稱、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

  8、動物的共同特征

  9、比較動物和植物的異同

  10、比較動物和人的異同

  11、比較動物、植物和人的異同

  12、歸納生命體的共同特征,明確它們之間的包含關系

  過程與技能

  1、觀察和記錄周圍環境中常見的生命體

  2、觀察和描述周圍環境中常見植物的形態特征

  3、按照不同標準給植物分類

  4、觀察和描述小動物的形態特征

  5、按照不同標準給動物分類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1、通過尋找校園內的生命體,體會生命的多樣性

  2、關愛動物,珍愛生命

  第三單元《生命之源—水》

  科學知識

  1、水是構成生命體的重要物質,生命體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

  2、水的基本性質(透明、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固定的形狀)

  3、水的其他性質(毛細現象、表面張力現象、水的壓力、浮力、溶解現象等)

  4、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5、地球上咸水和淡水的分布狀況

  6、水污染的危害

  過程與技能

  1、能夠用多種方法證明生命體中含有水(擠、壓、捏等)

  2、通過實驗(小草生長)驗證生物的生長離不開水

  3、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水(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舌頭嘗、用手摸等)

  4、通過實驗探究水的物理性質(流動性、毛細現象、表面張力、壓力、浮力、溶解等)

  5、運用多種方法凈化水(如過濾等)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1、感受生命與水的密切關系

  2、水的污染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3、列舉出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具有節水意識

  第四單元《它們是什么做的》

  科學知識

  1、物體是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紙的性質(結實程度、纖維、吸水性、透明度等)及用途

  3、紙的原材料是木材

  4、常見的紡織材料(棉、絲、毛、人造纖維等)

  5、金屬的性質(光澤、導熱性、延展性等)及用途

  6、塑料的優缺點

  過程與技能

  1、對常見材料進行分類

  2、通過實驗了解紙、紡織材料、金屬的性質

  3、根據不同標記區分紡織材料的種類

  4、通過觀察比較尼龍和棉布的不同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1、節約用紙

  2利用金屬的特性為生活服務

  3、塑料垃圾對環境有影響,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第五單元《提出問題》

  過程與技能

  1、提出問題

  2、能夠根據實際,選擇可以研究的問題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五、復習方式

  (1)組織學生進行全面復習每一課,再重點攻克重點和難點。

  (2)采用多種復習方法,比如,老師出題,學生答;學生之間的你問我答。

  (3)以優幫差,對個別后進學生采取單獨的復習策略,要求抓住基礎內容,對領悟力較高的個別同學可以適當提高要求。

  (4)結合課后習題和練習題內容講解,記住一些科學概念,辨清科學事實,理解科學實驗。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征(動、植物); 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 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后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并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于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征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征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并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三年級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 篇4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四個班。這些學生是新課改后的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相對不如課改前的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對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認識和分析

  《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這標志著,小學科學課程在培養目標、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方面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三、教學要求

  本冊的教學內容主要由“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和“水和空氣”這四個單元組成。

  1.“植物”這個單元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大樹和樹葉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利用課外時間在校內外進行一些觀察植物和搜集樹葉的活動;讓學生在對大樹和美麗的樹葉的觀察研究活動中產生情感體驗,對學生進行“愛護草木,保護環境”的教育。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取關于葉的顏色、形狀、大小、構成、葉脈、葉柄等多方面的知識。

  2.“動物”單元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并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于動物的.觀察特征、分類特征、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系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展自己的認識。

  3.“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對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從材料角度進行分類。總結木頭、紙、金屬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質。

  4.“水和空氣”單元學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簡單的器材(瓶子、臉盤等),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關于水的資料,發現和提出關于水的相關問題,并能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符號等)將通過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表述出來。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能夠用多種方法區分各種溶液并比較溶液的多少。

  通過本冊的學習,將重點發展學生想辦法解決一些簡單科學問題的能力;進行持續、細致、有聯系的兩兩對比觀察的能力;多次重復,進行簡單對比實驗的能力;綜合運用觀察和實驗所得證據,經過思維加工并嘗試進行解釋的能力。在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學生能認識到,將觀察和實驗結果用于科學討論和解釋,更具有說服力;探究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有必要重復實驗;運用工具會幫助我們更精確地獲得事實。

  四、具體措施

  1.鉆研課程標準、教材,發揮教師的能動性,提高課程目標意識和識別知識課程潛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時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2.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將教學建立在學生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追求學生對科學知識和科學本身深層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種目標綜合地看成一個整體。

  3.培養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的“四動”能力。并選擇學生樂于探究的事物作為教學內容,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使用學生易于理解的表達方式,營造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采用圖文并茂且富有動感的電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益。

  4.加強注重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在輔導后進生立足于課堂,并為他們多提供實驗的機會,促使他們去動腦、去學習、去練習,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到自己在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

  5.要拓寬學生知識面,盡量滿足學生的要求,利用時間補充一些課外知識,充實學生的課堂學習。同時增加學生親歷活動,使學生多種感官協同活動,真正地動手動腦學科學。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 篇5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任務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通過本冊教學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期目標

  1、總體知識目標

  能辨別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舉例說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了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說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2、能力培養目標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并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3、教育教學目標

  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愿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愿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并愿意進行改進。

  能舉例說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說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珍愛并善待周圍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三、教材分析: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

  “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著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了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教學重難點: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于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于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四、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張子勇、張帆、邵蘭蘭,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采取如下轉化措施:

  (1)聯系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采用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課余時間為其補習,使他們不被落下。

  2、中等生優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3)、加強優生與中等生的聯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

  3、 優等生的培養

  (1)采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說說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尖子生的平常學習,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六、改革設想: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并適時調整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七、課時安排

  (一)、常見材料(5課時)

  1、身邊的材料 2課時

  2、塑料 3課時

  (二)、聲(7課時)

  3、傾聽聲音 2課時

  4、物體傳聲 2課時

  5、自制小樂器 2課時

  6、聲音與生活 1課時

  (三)、光(8課時)

  7、光的傳播 2課時

  8、透明與不透明 1課時

  9、鏡子 2課時

  10、七色光 3課時

  (四)、電(6課時)

  11、電在我家中 2課時

  12、讓燈亮起來 2課時

  13、導體與絕緣體 2課時

  (五)、磁6課時

  14、磁鐵的力量 2課時

  15、制作小磁針 2課時

  16、磁的應用 2課時

  (六)、信息與通信5課時

  17、傳遞信息 2課時

  18、通信的發展 1課時

  19、暢想通信 2課時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 篇6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任務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通過本冊教學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期目標

  1、總體知識目標

  能辨別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舉例說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了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說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2、能力培養目標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并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3、教育教學目標

  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愿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愿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并愿意進行改進。

  能舉例說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說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珍愛并善待周圍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三、教材分析: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

  “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著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了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教學重難點: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于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于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四、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張子勇、張帆、邵蘭蘭,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采取如下轉化措施:

  (1)聯系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采用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課余時間為其補習,使他們不被落下。

  2、中等生優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3)、加強優生與中等生的聯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

  3、 優等生的培養

  (1)采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說說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尖子生的平常學習,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六、改革設想: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并適時調整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七、課時安排

  (一)、常見材料(5課時)

  1、身邊的材料 2課時

  2、塑料 3課時

  (二)、聲(7課時)

  3、傾聽聲音 2課時

  4、物體傳聲 2課時

  5、自制小樂器 2課時

  6、聲音與生活 1課時

  (三)、光(8課時)

  7、光的傳播 2課時

  8、透明與不透明 1課時

  9、鏡子 2課時

  10、七色光 3課時

  (四)、電(6課時)

  11、電在我家中 2課時

  12、讓燈亮起來 2課時

  13、導體與絕緣體 2課時

  (五)、磁6課時

  14、磁鐵的力量 2課時

  15、制作小磁針 2課時

  16、磁的應用 2課時

  (六)、信息與通信5課時

  17、傳遞信息 2課時

  18、通信的發展 1課時

  19、暢想通信 2課時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三年工作計劃7篇04-21

小學科學工作計劃12-29

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2-10

小學科學實驗工作計劃11-06

小學科學個人工作計劃03-07

小學科學教研組工作計劃11-23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8-22

小學科學工作計劃3篇09-21

小學科學老師工作計劃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