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課改工作總結

時間:2023-01-03 12:39:28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課改工作總結15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改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改工作總結15篇

課改工作總結1

  幾年的新課程改革給學校帶來了新的活力,給課程帶來了新的生機,給學生帶來了新的體驗,給教師帶來了新的啟發。

  一、可喜的新課改成效

  1、課堂發生的變化

  ①教師角色的變化

  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基本能正確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讓學生走上前臺,成為“主角”。目前,多數教師在課堂上能夠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讀書,去思考,去討論問題、去動筆寫寫。教師并能注意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文本,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文本。不少課上,教師真正能讓學生在自主讀好文本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同時讓提出問題的同學自己找“小老師”幫助解決,或組織小組合作交流。這些都充分重視學生主體的做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②學習方式的'變化

  教師在課堂上大多能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過程。課堂上,老師讓學生自由讀書,大多數同學讀完了,還有個別學生沒有讀完,老師仍然能夠耐心等待他把書讀完。盡管這是很小的事,但體現了教師尊重學生,承認差異,學習方式起了明顯變化。又如,不少課堂上,出現了學生之間對問題的不同認識和理解,教師允許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為什么敢于說,敢于大膽發表不同意見,均源于教師創設了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學生表現自我、張揚個性是大有裨益的。長此下去,就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感。如果讓每個孩子都成功,他們就會隨時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就會喜歡語文,喜歡讀書,喜歡上語文課。更為突出的是:學生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及興趣明顯地提高了,這就是語文可改的最大成功。

  ③課堂氣氛的變化

  課堂氣氛始終處于民主、平等、和諧的狀態,大多學生能比較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中學生讀讀、議議、寫寫的機會明顯多了,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在很多低段的語文課堂上,教師能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戴上精美的頭飾,扮演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孩子們的興致很高。中、高年級的課,不少教師能用文本中的語言用講故事、小組合作學習、當小導游、演課本劇等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人物情感、語言。一方面檢驗了學生理解的正確性、深刻性,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創造、發揮、展示語文才能的機會。所有這些,有助于養成學生愛學、樂學、好學的習慣。

  ④教學方式的變化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這種授課方式現已不多見,而看到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課外資源引入課堂,多種媒體輔助教學等。可以說,課堂教學授課方式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課堂上書聲瑯瑯,情意濃濃。朗讀和和默讀結合,自由讀與指名讀結合,朗讀與背誦結合,讀與想象結合,讀與寫結合,均能很好的體現。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普遍可見,學生能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帶著個人的情感體驗去讀書,去感悟,去理解。這正是語文新理念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2、教學評價的變化

  根據新課標精神,改革傳統評價內容、方法、形式等單一性的評價體系,建立新的多元評價體系,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評價內容從單一走向多樣,評價方式從讀寫走向全面,評價主體從獨斷走向民主,評價時間從結果走向全程。

  二、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中陳舊的教學觀念依然或多或少還影響著相當部分教師,尤其是絕大多數中老年教師,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難以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及教師教學水平的差異很不平衡,嚴重制約課程改革。

  2、日常教學設備、現代化教育技術設備對絕大多數農村小學難以配備,給課改工作的全面開展帶來困難。許多配套的課件、教具、學具、掛圖、練習、音像資料難以接軌,為此,實驗教師在這方面付出時間、精力太多,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和負擔,制約課改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推進。

  3、教材忽視了學生基礎的培養,老師們有點擔憂,課堂熱熱鬧鬧,實際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4、綜合實踐課難上。綜合實踐活動課要走出去,老師們擔心安全問題,缺少實踐的基地,四個板塊,也很難整合,所以老師們感到難上。

  5、家長的觀念未完全轉變,一部分家長還是堅持原來的教育觀念,認為學生看課外書和搞社會實踐調查是浪費時間。

課改工作總結2

  光陰似箭,伴隨著課程改革的陣陣熱潮,又一個充滿挑戰、富有收獲的學期結束了。回顧我校課改工作在本學期所走過的足跡,不難看出,我們的步伐邁得踏實、穩健、有力、坎坷,辛苦工作的同時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效果,但也有應引以為戒的不足。下面從六個方面對本學期工作做個總結,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定期進行集中教研,為教師創設研究平臺。

  ⑴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實處,我校每周定期組織語文組、數學組、綜合組集中教研活動、分學科、定時間、定地點舉行。

  ⑵教研活動形式多樣:集中理論學習,了解教研動態;集體備課,共同研討教材;新授課、復習課的觀摩及說課、研課三位一體的研討課。

  ⑶開展主題教研活動,進行探討交流,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十一月份開展了《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十二月份開展了《如何打造數學高效課堂》的主題教研活動。

  ⑷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掌握最新的課改前沿信息,學習最新的課改理念。

  通過以上教研平臺,教師可以展示自我風采,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價值的經驗得可以相互學習交流,推廣和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進,學校教研氣氛較濃。

  二、積極開展教師的各種教學教研活動,為教師提供觀摩學習交流平臺。

  ⑴大力開展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開學初不久(9月13日)全辦舉行了數學課教學大賽,并派出吳斌老師代表我辦參加縣數學課堂教學大賽。通過大賽,促進了我辦數學課堂教學的提高,推動力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12月下旬,我辦舉行了國學優質課大賽,并推選出蘇小的黃蕾老師代表我辦參加縣級國學課堂教學大賽,取得了縣級一等獎的好成績。

  ⑵10月份大力開展了全辦性的“小助手教學實驗”的課改示范課。10月29日舉行全辦四年級課改班級語數英教師觀摩課改示范課活動。分別由四年級語文陳飛娟老師,四年級數學鄭桃英老師,四年級英語鄭文璨老師進行執教,課后對觀摩課進行了研討。中心小學

  (3)積極派出教師外形出學習培訓活動,提高教師業務素質。a.9月2123日我校徐綱水副校長、教研處廖旭紅赴南昌參加全國中小學常規管理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培訓活動。b.9月2224日我校陳飛娟老師赴南昌參加名班主任交流活動.C.10月28日語文教研組長赴吉安市參加十年課改成果及課標培訓d.12月7日廖旭紅、周海燕、陳飛娟三位老師赴縣一小參加小學國學教師培訓。;e.12月4日上午,我校數學組部分教師在傅發水校長,主管教學的徐綱水副校長的帶領下,一行11人赴楓嶺頭中心小學觀摩了兩節數學課。f.12月6日上午,我校語文組7位教師在傅發水校長的帶領下,參加了茶亭小學運用“EEPO有效教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g.12月6日上午,我校語文組7位教師在傅發水校長的帶領下,參加了茶亭小學運用“EEPO有效教學”課堂教學觀摩

  活動;h.12月7日廖旭紅、周海燕、陳飛娟三位老師赴縣一小參加小學國學教師培訓。i.12月23日傅發水校長,徐綱水副校長、教研處廖旭紅、國學教研組長周海燕、姚凱莉、黃蕾、章瑜等7人赴縣七中參加國學培訓。j.20xx年元月6號傅發水校長,徐綱水副校長、廖旭紅、李上德、陳飛娟、吳斌、鄭文璨、余慧等8人赴縣禮堂聽取孟兆彬教授的有效教育講座。K.20xx年元月7號傅發水校長,陳飛娟、吳斌、鄭文璨、余慧等5人赴縣一小多功能廳聽取孟兆彬教授的有效教育講課。l.元月16日我校派出陳小冬、章瑜老師赴一小去聽國學優質課。

  三、課改扎根于教學研究、課題研究,實效性較強。

  ⑴積極探索“問題導學、互動探究”框架下的我校“五步生成教學法”課堂教學研討。

  為探索我校“五步生成教學法”的教法,本學期,以教研處和語數英教研組為組織,學校組織了陳艷、鄭桃英、陳飛娟、廖貞、吳黎昱、朱愛敏等一批骨干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并請教研室的各學科的專家對我校的研討課進行會診、把脈。而后教研處又組織以上教師多次磨課,經過上課、說課、評課三位一體的研討,。確定好課堂模式后,教研處對課型再次進行定位,初步形成“五步生成教學法”而后,主攻新授課和復習課兩種課型。為再次研討兩種課型,第二階段,學校又進行了第二批教師上課改模式的課,在12月份中旬,教研處大力開展第二批教師按“五步生成教學法”教研活動,通過對新授課和復習課兩種課型的磨練,這些中間力量的教師也能比較熟練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授課。為推廣“五步生成教學法”在全辦教師中鋪展開來,人人會上新的教法課,在元月26日舉行了教師校本培訓,著重對我校的“五步生成教學法”的內容,操作方法進行了解讀。通過理論學習輻射到全辦教師,使全辦教師都能運用新模式授課,掌握新教法的特點。

  ⑵本學期,我校陳艷的課題《以藤竄瓜,整體施教》和鄭桃英《小助手教學法在課堂中的嘗試教學》兩位教師獲得市級課題立項,巢云教師的英語《情境教學法嘗試的運用》獲得縣級立項課題。

  ⑶教師撰寫教學論文踴躍,蔚藍成風。其中其中廖旭紅老師的《加強學習小組建設提高課堂效益》獲國家級一等獎;鄭麗春老師《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興趣》獲國家級一等獎,鄭麗春老師的《激活學生思維鑰匙—課堂提問的探索》獲省級二等獎;陳艷老師《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越的思考》獲國家級一等獎;陳艷老師的《主題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獲省級一等獎;巢云老師的《淺談如何激發學生習作興趣》國家級二等獎。以及本學期我校舉行的辦級課改論文多位教師獲獎。

  ⑷教師們認真鉆研教材及時撰寫教學案例,總結教學反思,本學期教研處舉行了全辦教師課改論文、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的評比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深化課改,抓住機遇。多層次、多方位地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我校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體育局繼續深化課改的精神,為提高教研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通過培訓夯實教師的課改能力,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9.14日教研處對語文組全體教師進行了課改培訓。9.15日教研處組織了全辦教師進行了校本培訓。9.18日教研處各年級班級組長、學習委員、

  班長進行了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的評價使用培訓。9月27日進行了一年級數學新教材培訓。12月4日下午,教研組長施金枝對數學組成員進行孟照彬有效教育理論培訓,及交流探討。12月6日下午,教研組長周海燕對全體語文組教師孟照彬有效教育理論培訓,及交流探討。

  通過以上各種培訓,開闊了我校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使我校在教育教學各個層面的得到了提升,有力地推動了我校課改的深化。

  五、依據教育體育局有關“合作學習小組”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制定《上饒縣第六小學合作學習小組的評價機制》,對我校各班級教學五級評價四級展示,形成了各班的學習合作小組文化建設的多樣性和可操作性。

  六、課改工作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的教研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對學習的關注度不夠。雖然我們的教師都在參與學習,但少部分教師的學習還只是放在表面的學習上,并未對學習進行深入的反思和應用,未能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在今后的學習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探索和吸收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從認識上提高,讓教師真正把學習落到實處。

  2、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做得還不夠,課堂上,我們教師往往忽視那些弱勢群體,盡管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課堂,但老師照顧得并不周到,忽視了后進生的課堂表現。課堂上學生朗讀的面不夠大,回答問題、小組合作等都是些優等生的事,導致有些課堂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忽視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課堂上,有的老師不能讓學生充分的說,經常是教師打斷學生的回答,或教師代以回答,甚至是教師直接說出答案,不給學生說的機會,這樣大大打消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今后要加強對新課程的培訓、指導、檢查,切實轉變師生教學觀念。

  3、學生間的合作學習走表面,未落到實處。在課堂上,合作學習重形式、輕效益,匆匆展開、草草收場的現象較多,合作完成的任務量和度的把握不夠科學,對后進生的參與學習關注不夠、照顧不周,分工不夠明確、不夠具體。

  4、要嚴格按新的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加強教學研究,求真務實。要進一步實施好教研結計劃,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落實檢查和考核。在計劃、安排工作時還要注意多思考、多商量,以便更周到、更細致、更完美。

  總之,我們六小全體師生有信心和決心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下,不負眾望,把握機遇,營造明天,使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課改工作總結3

  本學年,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要求,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搞好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好課改實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教研活動,認真開展教研教改工作。現把本學期的具體工作簡要的總結如下:

  1、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思想,以《課程標準》和課改理論為依據,制定本學期課改教研活動計劃。

  2、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市縣舉行的各種理念培訓學習,通過培訓學習,切實轉變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觀念,夯實了自己的理論基礎。

  3、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正確把握本冊教學的重難點,并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思想,結合實際精心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以及課外輔導。

  4、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轉變教學行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開放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5、校本教研,能按時參加學校和數學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教研學習、聽課、評課、交流、討論、座談等活動,精心上好了賽教課。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事們交流討論,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先進的課改理念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6、自學了相關的教育教學文章、書籍,如《小學教學》、《小學教育》等書刊,并作好學習筆記。同時也做到學以至用,以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驗證自己對理論的理解。如通過邊學習邊實踐,對“教學行為的改變,給學生學習方式帶來哪些轉變;如何開展積極有效的評價”等教研專題進行積極探討,而且,經常對照理論反思教育教學行為,每周(月)作好總結和課后反思。

  7、平時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對各項工作進行認真的總結和評價。

  總之,在本學期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獲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活動開展得不夠深入,效果不明顯等;如何進行全面而有效的評價學生等等問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會更講究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把各項工作做。

課改工作總結4

  鴉嶺一中現場會之后,我校課改班子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感我校作為課改學校與兄弟學校的差距。我校全體教師迅速行動起來,重新調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我校領導還提出了“思想要解放、思路要清晰、步子要買大”的工作建議,使我校的課改工作又重新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現將我校現場會后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向兄弟學校學習經驗、總結不足。

  現場會后,我校迅速和鴉嶺一中取得聯系,于11月25日組織全體教師到鴉嶺一中聽課、交流經驗。我們分組聽取了鴉嶺一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個科目優秀教師的公開課并和學校課改領導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回來后我們認真進行了評課、分析和討論,總結了經驗和不足,并一致認為我校課改存在的問題是思路有些模糊、步子有點太小。

  二、學習課改精神、確立課改理念。

  課改至今,部分教師對課改精神有些模糊,“課改改什么、為什么要改”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教師,嚴重阻礙了課改的進程。為此,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重新學習課改的有關文件和精神,并組織教師觀看一些課改成功的實例和專家的講座,使全體教師的思想受到了啟發、得到了解放,對課改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經過全體教師認真的討論,確立了我校以“提升素質、展現自我”為目的的課改理念。

三、調整課堂模式、制定評價制度。

  為了使教師的課堂改革有據可依、思路清晰,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經過討論、實踐重新對我校的課堂模式和評價制度進行了修訂和總結,教師人手一份,熟記于心。這樣大大提高了我校的課改進度,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建立聽課、評課制度,促進相互學習。

  為了總結經驗和不足,促進教師間的互相學習。我校建立了聽課、評課制度,每周安排兩名教師講課改公開課,每周一和周三召開課改會議進行評課。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的開展,使全體教師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教法得到了優化,教改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五、加強硬件設施建設、保障課改進行。

  為保證課改質量和課改的順利進行,我校不斷征求教師意見,籌措資金購置小黑板、打印機等硬件設施,并為教師購買上課所需用具,有效的保證了課改的順利進行。

課改工作總結5

  根據縣教科局全縣十二所小學課改試點校加強課改試點工作的有關要求,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基本功,打造具有人民小學特色的教學模式。現將我校課改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如下:

  一、堅持課改工作的長效機制。

  學校成立課改領導小組,校長宋永生擔任課改組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任小華為副組長,學校中層和各教研組長為組員的課改領導小組。在實施上,既不搞一哄而上,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長期負責領導學校的課改工作,做到了組織上有保障。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技能,竭力推進大目標教學,就目前學校實行的“先周備課,中心發言,形成共案”,進行小組課改探討,要求教師對所教教材的各個目標要了如指掌,教材之間的聯系要熟透于心,且能舉一反三,做到心里有書,胸中有數。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應用自如、有效點播,達到預期目的。

  三、典型引路,確立課改年級。

  我們利用學校骨干教師資源,開展課改創新,引領全體教師投入課改之中。學校首先請在教學中有引領示范作用的4名教師進行了課改示范,為全體教師作了很好地榜樣作用。為了穩步推進,我們以四、五、六年級的語文、數學科為試點,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改革,以學校研究“六步四環”課堂教學模式為重點,并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始終將愉快教學法貫穿全過程,展示“六步四環”教學理論在課堂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改變教學結構,改變座次排位,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開放課堂教學,讓所有教師觀摩受益。

  四、全面輻射,分步推進。

  根據不同年級,構建不同年級的學習合作框架:五、六年級學生有了較好的學習基礎,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上占到總時間的80%。同時,合作小組實行六人一組,由組長牽頭、組員互助,確立合作討論學習模式。老師的檢查、提問、指導時間不超過總時間的20%;三、四年級在運行這一模式時,老師指導的時間不能超過總時間的35%。

  一、二年級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要完全靠老師扎扎實實地教,但這種教,絕不是咀嚼喂養,要給學生滲透學習方法、灌輸合作意識,到第二學期,老師在指導時,一定要留出20%的時間讓學生自主討論、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二年級要利用已有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初步通過查字典,借助學過的舊知識,逐漸輔導他們自學,引導他們學會質疑、提問,討論,逐漸過渡到合作學習。在時間分配上,學生自主占有時間逐漸加大,逐步過渡到60%。

  五、根據年級不同,確立探究要求。

  老師的提問精心設計,提的問題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智力開發。在講的訓練上要嚴格遵守七不講:知道的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不講,經過查資料可以學懂的不講,通過同學幫助后能弄懂的不講,借助于舊知識能解決新問題的不講,通過相互討論能弄懂的不講,通過合作學習能得出結論不講。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在方法上做到,即全面抓課堂教學改革,又要做到分層次逐漸推進。根據學生年齡小、知識量少的實際,在不同年段,實行不同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竭力倡導先學后教,不斷地挖掘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六、組內研討,個人嘗試。

  學校在校本教研上推行的是“先周備課,中心發言,形成共案”。這種研討模式有力的促進了教學資源的整合,變單一的教學個體為群策式的集體智慧,實行了資源共享。大家在先周備課的基礎上,研訓課例,使課型得到延深,集思廣議,充分發表對教材施教施學的策略,形成了共識,明確了課改的方向和擔負的責任。教師在課改嘗試教學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和疑惑,往往會阻礙課改的進程,但通過組內研討使問題和疑惑得以解決,就會加速個人課改嘗試。

  七、提煉出“六步四環”課堂教學模式。

  學校通過認真研究洋思經驗,杜郎口經驗,發現這些先進的教學法模式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打破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讓更多的學生獲得自己喜歡的`有效知識成為我們每個教師思考的問題。我們通過查資料,外出學習,上實驗課,開展教研活動,進行了及時的學習與交流,得到一定的解決。立足學生發展的需要,立足學生成長的必要,我們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嘗試,提出了人民小學課堂有效教學模式。

  1、整體結構:目標導航----課前預學----預學檢測----質疑解惑(合作探究)----檢測反饋---培優輔差(拓展培優、補救鞏固)

  2、基本特點:10+20+10自主學習,學案引領,小組合作,先學后教,學導互動。

  3、模式板塊:預學檢測板塊和展示反饋板塊

  第一板塊:預學檢測(課前30分鐘)

  總體目標:學生根據目標導航(自學指導)完成自己能解決的所有問題,并生成展示反饋課的學習目標。

  要求:

  教師:制定學生預學目標,預學指導,并作適當引導啟發,并在課前對學生預學情況進行檢查。

  學生:通過閱讀,操作,查閱資料等多種方法完成預學任務,完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第二板塊:展示反饋。(課內40分鐘)

  主要課堂教學流程如下:(略)

  質疑解惑(自主合作探究):是課的中心環節。這個環節中,首先學生根據教師的目標引領交流展示自己學習的成果,其次讓學生交流點評,再次讓學生談談自已學習中的困惑,最后教師根據學習情況點撥引領,對于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并對學生提出課后探索的要求。

  檢測反饋:通過相關不同類型測試題,來分層檢查一下學生當節課的目標完成情況,并產生日日清的對象,利用課后補救鞏固提高,達到真正鞏固掌握。

  培優輔差(拓展培優):鼓勵中上學生做一些教師設計的拓展題,進行拓展培優,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查漏補缺。

  4、方法步驟

  (1)調整原有教學模式,如課堂結構必須保證10+20+10時間。

  (2)調整原有常規管理模式,如時間要保證新課前的預習時間30分鐘,課前要檢查學生預學準備情況,課堂評價要根據課堂情況對學生標準量化,實行積分制,調動學生積極性。

  (3)保證當堂完成作業,并產生日日清對象。

  (4)實行小組承包制,進行每一節課的小組成員都要有任務。

  老師要把握每一個學生特點、愛好、特長、不足等,明確學生的動機,服務和滿足學生的需要,相信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一方面要真正實施民主化教學,做引領者、合作者,在關鍵時給予點撥與指導;另一方面要敢于放手,敢于向自我和傳統挑戰,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使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喜愛的最主要學習方式,為學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八、課改工作的疑惑

  1、由于學生長期受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學習影響,實施“六步四環”教學模式時,學生動口的積極性不高,需教師不斷地激勵和發動,學生座位的突然變化,學生精力難以集中,討論時有的學生開小差,不能抓緊時間學習。

  2、受教師組織教學能力和講授式課堂的影響,班級間學生的表現程度不均衡,有的班級學生不夠活躍,甚至出現冷場的尷尬局面;有的班級學生過于活躍,搶話說,爭著展示,課堂顯得有些亂,學習小組管理方法過于單一,需要教師加強組織教學,適度調控。

  3、給學生以足夠的自學、討論交流的時間,教師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時常不由自主地給學生講課,影響自主學習的效果。小組討論后鼓勵更多的學生展示,展示人數、次數、精彩度與展示時間存在著矛盾。

  4、班額過大影響課堂活動的開展。我們現在班額都是70多人,這無疑使教師在組織實施課堂教學的時候,對學生的觀察了解及師生間的互動、合作等增加了難度。

  以上是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做法,很多地方還需不斷修正完善,我們將不斷地學習借鑒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將課堂改革推向深入,創設有效課堂。我們堅信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會在課改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課改工作總結6

  迎著課程改革的浪潮,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今天,在全社會的熱切關注和期盼下,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誕生了。新課程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優化課程結構、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改革課程管理體制和考試評價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既為此感到光榮與自豪,同時也覺得使命的神圣與責任的重大,能參加試驗工作,不僅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同時又是一項嚴峻的挑戰。

  課程改革實驗給初二的語文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扎實的培訓、考察學習,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了新課程;優秀觀摩課展示、論文評比、專題研討,為我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成長記錄、教學反思,引導我們走上一條研究之路。課改實驗,帶動了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們具有了研究意識,養成了課后反思的習慣,不僅重視授課前的設計,而且重視課后的總結和反思,即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反思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課程功能的落實等。

  一、實現思想觀念的更新

  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做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

  做為語文教師,我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閱讀教學觀念。并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二、實現知識結構的更新。

  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與此同時,一方面還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學科的新知識,借鑒教育同行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新經驗,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以此從全方位、多角度來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三、教學方法的更新。

  課堂上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讓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我努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學習方式還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我讓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課堂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學生思維活躍,閃光點頻頻,他們已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還注意解放學生的頭腦、手腳,開放課堂、教材,教學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向各傳媒、電子網絡延伸,使之與社會發展、知識巨增相適應。

  例如: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我在識字教學實踐中,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于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加一加的方法“”減一減方法“”換一換方法“。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 此外,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現在學生在新課前都能認真預習,特別是能在網上查資料,在圖書管找資料,課堂上思維活躍,發言熱烈,常常高潮迭起。

課改工作總結7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了,在教改初期,走了不少彎路。如: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至于在一段時間里課堂上活動雖然很多,形式也豐富多彩,熱鬧倒是熱鬧了,可是熱鬧過后留下的卻是少之甚少各種各樣的活動及其豐富的形式讓學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在課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課外相關信息,讓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自己最喜歡、最感動的內容,并闡述為何選擇這些內容的原因,不管這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是課堂的“標準答案”,都應該得到老師的贊揚和認可。甚至有時,教師還會被學生的某些與課堂毫不不相關的觀點牽著走,進入了盲目討論的誤區,而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字詞標點、句子段落的具體分析,文學創作手法及規律的講解在語文課堂上漸漸隱退了。一段時間后學生在作文中的錯別字、病句數不勝數,他們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達方式,什么叫寫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結構與順序有什么區別,因此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1、語文教改感悟

  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非我們的教學目標,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語文學習中用什么樣的學習形式來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都取決于教學目標的要求。

  ②“語文教學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之上”。這里的“平等”絕不是師生在任何事務上都是絕對平起平坐,更不是說教師與學生具有平等的知識水平。教師在尊重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又是高于學生的,他們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廣泛且更有深度的語文知識。如果教師不加鑒別地肯定學生所有的言論,而不對其進行一定的點評和拔高,學生是很難獲得進步的。因此,教師應在堅持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學生。

  ③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們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都要實現該教學目標,而是憑借語文活動使學生感受到課文內容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潤物細無聲”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佳教學境界。

  ④很多教師認為,新課標的最終目標應是“學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動起來”,在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下,達到大家都動起來的最終目的。其實不然,語文學習中的調動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學生在調動的外表下內部的思維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這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不管課堂上采取哪些調動方式,只有那些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學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相反,如果學生在熱鬧的形式下內部的思考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這樣的“動”也無益。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任務是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同時更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啟動學生的情思,這才是真正的“動”。

  2、課堂教學注意問題

  ①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探究”不僅是學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千萬不能課文還未讀懂,就找來課外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教師須知知識的遷移不是“見異思遷”,向課外延伸應有“度”的限制,很多時候,將延伸的內容作為課外作業完成,會更有收獲。

  ②教法。任何一種課堂形式(包括電教媒體的運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課堂討論或呆板單一,或信馬由韁,或在枝節問題上爭論不休;有的一節課則完全用鼠標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教材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沖淡了語文教學的實際任務,難免有“做秀之嫌”。

  ③師生關系。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更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適時介入,進行必要的點撥歸納,對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將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層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3課堂教學避免誤區

  ①不能讓語文課變成朦朧詩,即閱讀文章不求甚解籠而統之,了解大意即可。

  ②不能將語文閱讀變成警句摘讀,即讓學生只找出自己認為最精彩、最感人的語句,任意闡述緣由即可。4課堂教學建議

  ①把預習、導讀、復習、練習都納入課堂。教師指引,讓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實踐,教師的主導作用則畫龍點睛地突顯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與指導和解決,使整個學習過程能把握重點,易化難點,激發疑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可以讓師生始終聚焦于教材,同時也節省了大量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時間,以便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更多的課外閱讀。

  ②要把握好課堂討論。在近幾年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常見“你覺得哪里寫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本身提得很好,但我們在設計這些環節時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得到什么?是對寫作手法的了解?還是對內在含義的領悟?學生應該從哪個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闡明“精彩”、“感動”的緣由呢?漫無目的的提問,隨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勞動。因此,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此外教師面對學生的討論時要注意適時調控。

  ③朗讀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朗讀是品味文章的一個重要手段,好的朗讀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基礎之上的,這些基礎,只是反復朗讀或空泛地評價朗讀的好壞都是無效勞動。多問幾個“這里應該怎樣讀”,“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語調來讀”,“為什么要這樣讀”等,這樣在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以上是我們在語文課改中的一些感悟,從中可以發現,實行課改并非只是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思想、觀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而轉變的唯一途徑就是鉆研新課程標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突破,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課改教師。

  評價:怎一個“好”字了得

  【現象】有位老師在講《最后一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韓麥爾先生這天為什么穿得特別漂亮?”一位女生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是個愛美的人。”這位老師說了聲“好”,示意她坐下后,又讓其他學生發言。最后,他說:“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接著就轉入了后面的內容。

  【現象】這是一節公開課,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頻頻用“你真棒!”“真聰明!”“掌聲鼓勵”,即使是最簡單的問題也不惜大加贊賞。最后在當堂訓練時,設計了問題搶答,并宣布表現最好的將有一份小獎品。于是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課堂氣氛熱鬧異常。

  【反思】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是課堂不可或缺的環節。傳統教育似乎總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否定學生,使學生缺乏自信心。所以,這次課改提倡多鼓勵學生,以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樹立起嘗試的信心。

  可是,贊揚也得有個“度”。不能為了不傷害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明顯的模糊之處、不當之處也不予糾正,使學生形成模糊的知識概念,客觀上造成知識誤區和學科陷阱。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有責任因勢利導,撥正和疏導學生的思維通道。

  另外,超值的獎勵會讓學生“迷失自我”,并產生預期獎勵的心理,而忽視問題的本身。用小獎品將學生的熱情推向高潮,這不免讓人擔心,如果沒有了獎品該怎么辦?

  與口頭表揚鼓勵相比,小獎品則帶上了物質誘惑的色彩。“物”的參與延長甚至阻止了學生走向自重、自律的發展道路。且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討論和發言失去興趣。這樣的贊賞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對策】評價是課程實施的重要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課堂的效果。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教師要努力建立起“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從操作層面看,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關注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習的過程。不能簡單或粗暴地否定,更不能不作評價,或是籠統地以一個“好”來表達;另一方面鼓勵贊揚的同時,還要從發展性的角度去評價,注意評價的客觀性,啟迪思維,拓展思路,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讓學生對自己的結論有新的認識,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思辨能力。目標:終點不是任務的完成

  【現象】

  一、一位老師在講《春》“迎春圖”中的“一年之計在于春”時,問學生:“你們還知道哪些諺語?”學生思考片刻,紛紛舉手,踴躍發言,一下子說了幾十個,并由諺語擴展到說歇后語。再延伸到上網去找更多的諺語和歇后語。結果這一節課原定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

  二、下課前老師總是說:“本課內容到此結束,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回答:“沒有了。”教師就釋然了。

  【反思】許多人總認為我備好的

  課,確定的教學任務就是目標,一節課應該完成我既定的目標,把預設的任務完成才放心,如果學生活動的時間太長,討論思考體驗的時間太多,“我”的課沒上完,“書”沒教完,這節課的目標就沒達到,就是失敗的課。于是不得不讓學生從“過程”中走下來,直奔預設的“目標”,“過程”擱淺在“任務”面前。這是很煞風景的,也是不科學的。教師不應該把整個教學過程看成既定教案的演繹,而應該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既定的教案。

  當然,不等于完成了教案就是完成了任務。“解決問題”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但不是唯一的目的,著眼“無問題教育”是傳統教育目標,它忽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既不利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也不利于解決問題。新課標提倡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想象去發現問題,并主動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靈活地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途徑。

  【對策】《語文課程標準》對我們觸動最大的'是過程。過程本身就是目標,而且是長遠的目標,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標。缺乏過程就是缺乏了體驗,缺乏了實踐,知識與技能就難以內化,就削弱了創造力培養的前提。

  開放的過程必然要有開放性的目標,“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從中發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知識的傳授只是我們的一個目標,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問題解決的策略,特別是讓學生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應該更為重要。也許只有這樣,才可能達到“學大于教”的境界。【現象】一、教師教《散步》,在明示學習目標,讓學生讀了幾分鐘后,就讓學生分組活動,有的根據文章內容上黑板畫畫;有的到外面排練節目;有的去上網找資料、找問題分組活動后,同學們忙了起來,但也有少數學生走走看看,什么也干不了。

  二、有位教師在教《春蠶到死絲方盡》時,學生怎么也弄不明白“吐絲原理”,于是教師布置學生去圖書室或上網收集資料。兩天后,師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廣泛交流,終于弄明白了什么是“吐絲原理”。

  【反思】新課標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嶄新理念,強調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聯系,強調與其他課程的溝通,使語文走出了“以學科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中心”的窄小天地。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協調發展。

  于是,我們開始引導學生研究政治、歷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環保,欣賞音樂,創作美術作品語文教師成了雜家,變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語文課包羅萬象,大有一統天下之勢。我們不禁產生了疑惑:語文課到底是什么課?有些課怎么看也不像語文課。不讓學生去品味語言,不讓學生去朗讀課文,不去培養學生的語感,只是讓學生去討論一些問題,作些表演,畫些畫,甚至將語文課上成了政治課、歷史課、地理課、生物課。

  語文課堂引進小品、表演、演講、辯論會等形式,給語文課帶來了不少生機。然而,熱鬧的課堂是否就等于豐碩收獲?常見老師們花費大量精力設計活動,專注于活動的翻新,于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熱熱鬧鬧,但是語文被擱置在一邊,一堂課下來,只見活動的熱鬧,不見對文本的闡發、挖掘和共鳴。這樣過于重視活動形式而忽視文本閱讀,是本末倒置,勢必影響語文的學習效果。

  【對策】提倡綜合性學習,突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應以尊重語文的學科特點為前提,不能喧賓奪主,舍本逐末。須知,無論新課改怎樣改,怎樣變,語文課的特點不能削弱,“語文味”不能淡化。語文是一門關于語言的學科,語文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在于“教育學生理解、熱愛和熟練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xxx)。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正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學習,語文教材的主體就是一篇篇精選出來的文章,他們本身就是值得我們去用心開發的“一個個寶藏”。教學中,由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脫離語文學科去搞寬泛的綜合性學習也是違背新課程要求的。合作:新課程新課堂的標志

  【現象】一教師在教《皇帝的新裝》時,問學生:“皇城來了兩個騙子,結果皇帝上當出丑,那么皇帝上當的原因是什么?請4人一個小組討論3分鐘。”教室頓時熱鬧起來,而教師則顯得無所事事。筆者隨即觀察了幾個小時:有的是一個優生在發言,其余的只是聽眾;有的是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不著邊際地閑聊;有的小組干脆沉默寡言,無人開口3分鐘很快就結束了,教師說:“時間到,現在請回答剛才的問題。”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于是與其相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地引入了課堂,并且似乎成為新課堂的標志了,無此便不能稱之為新課堂。這種泛用的結果是:我們只看到分組、交流、討論,“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等形式,而看不到這種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與協作究竟給學生帶來什么,感覺不到學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師的作用又在哪里。于是,“課堂為散亂的活動”。對話交流的學習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尊重和提高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也是我們對傳統教育作了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選擇。但是,“合作討論”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需要”的基礎之上,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開展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有成效的。否則,討論只能成為閑談。當然,在學生合作學習的時候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張志公先生曾說:“成功的語文教學,是導演與演員良好配合的結晶。”學生的討論應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但也不能老師叫討論就討論,叫停就停。規定時間一到,馬上就要求學生回答,這既不符合學生思維規律,又不尊重學生,這種合作是虛設的。

  【對策】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形式在以班為基礎的多樣化,是既有集體影響又有個人獨立探究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形式便于擴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養學生間的合作精神和研討習慣,有利于激勵學生競爭,激活創新意識,增強集體主義感,使每個學生有充分發揮的機會。但并不意味著只有小組合作才是有效的學習。

  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吃透教材,對課上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一定的估測;哪些問題學生能獨立解決,哪些問題需要學生互相探討或教師點撥,然后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在具體操作時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氛圍,確定高質量的有探討價值的需要討論的問題,激發合作學習的興趣;

  2、科學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在小組合作之前要留足學生親近文本、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學生對研究的問題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際,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3、建立機制,教給方法,努力克服盲目無序、無意義、無效率的教學行為,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4、宏觀調控,適時引導。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并非無事可做,而應密切關注和把握小組討論的進程及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控和點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室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切不可讓學生的思路剛剛打開就草草收場。使“

課改工作總結8

  胡總鄉中心校堅持以“向規范管理要質量,向課堂改革要效率”的辦學理念,狠抓課堂教學改革。自xx年年5月觀摩杜郎口教學后,我校的課改已經走過了“摸索試驗階段”“課堂教學改革回頭看階段”,本學期進入了“推廣提高階段”。課改不斷推進、深入,教師也有原來的疑惑、抵觸到現在的適應、堅定,課堂教學有了很大改變。現就語文組在本階段的課改工作作以小結。

  一、語文組圍繞課改所做的工作

  1、認真抓好集體備課

  做好集體備課是課改成功的前提。上學期,我們的集體備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形式主義,這學期,我們實行學科組長負責制,備課內容細節式,課堂展示同構式,教學反思研討式。這樣,基本上解決了集體備課中的形式主義,集體備課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2、對課改前兩個階段存在問題研討分析

  為了扎實做好課改工作,使課改真正得到提高推廣,我們語文組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前兩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認真分析,意見逐步取得一致:課堂教學只有改革,才能有出路。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是正常的,不改革,課堂教學也會存在很多問題。有問題是好事,它可以促進我們思考,問題的解決,又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所以,膽子要大一點,步子要快一點。

  3、抓好公開課教學

  公開課教學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器。語文組的公開課教學實行雙線并進式:按年級順序編排的公開課教學序列是一條線;隨機拍門聽課又是一條線。這樣就有效的防止了公開課搞課改、常規課還原現象的發生。在評課中,本著激勵、提高的原則,既要找出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要指出教師在本堂課中取得的成績,以激發教師課改的能動性。

  二、語文組在“課堂教學改革推廣提高階段”取得的成績

  1、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大幅提升

  “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質量好起來”是我們教學改革初衷。檢驗一種教學改革是否成功,當然要看學生的變化。通過本期教學,學生參與課堂展示的積極性明顯增強、展示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語文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課堂展示,為學生營造了一種濃郁的競爭氛圍,學生為了不輸于別人,投入的時間、精力更多,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都得到強化。學生的積累進一步豐厚,搜集信息的范圍更廣、渠道更多,語言表達更準確、精煉、流利,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別人的展示中,受到了啟發,學會了思考。

  2、教師的業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經過本期課改,教師由原來對新課堂的不適應到現在駕馭課堂得心應手,教學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新課堂中,教師講的很少,但是備課任務卻更重了,對教材的'研讀更深入了。以前只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學生,而現在的課堂,不確定因素增多,對教師的知識積累、課堂應變、教學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習、研究已成為語文組的基本氛圍。在我校對外展示的公開課中,語文組教師是最主要的生力軍。截止到現在,語文組教師在對外交流中,已有32人次承擔公開課教學任務。其中,在聯片教研中,劉學成、李保義、鄭丙林、許成中、程有坤、廉殿軍六位教師的公開課,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縣教研室葛維春主任聽了李保義的公開課后褒獎:“胡總語文,教學長城”。

  三、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對教學的廣度與深度的關系處理得不夠好

  語文教學中,展示的學生多,展示面廣,學生得到的信息多。可是由于展示的內容多,很多問題便不能夠深入研討,教學停留在淺層次上,不利于學生思維深刻性的培養。如何正確把握教學的廣度和深度的關系,是語文組下一個課改階段亟需解決的問題。

  2、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尚需進一步提高

  現在的課堂,教師講的時間極為有限。教師只有把這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好,才能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點撥到位、提示精確、提問合理、評價恰切、應變及時,真正能對學生有引領、啟發、激勵作用,這是對語文教師的挑戰。語文組教師會冷靜思考,認真應對,把挑戰變為提升自己的機遇,為自己、為學生、為學校,更為我們摯愛的語文。

課改工作總結9

  美術課,一個以前一向不被人們注重的學科,現在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特別是素質教育的推進,新課程的試行,它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了。

  美術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要以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為目標,不能單純地認為美術課僅僅是教學生繪畫,教學生依葫蘆畫瓢,具體地說,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

  兒童天生對任何事都有興趣,什么都想去學一學、做一做,模仿一下,從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涂鴉,然后隨著認識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齡的增長,這些興趣都會發生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美術的熱情截然不同,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如何提高美術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讓不同的學生通過美術課的學習,在美術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等方面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是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淺談如何上好美術課。

  一、充分地學習,掌握與教材相關的知識

  教師在備課前要先通讀全課,初步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如果只有一桶水已經遠遠不夠了。學生見多識廣,小腦袋中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教師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口井,以備學生所需。因此,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多充實自己,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與本課有關聯的內容。例如《旋轉卡》一課,當卡片快速旋轉起來后,卡片兩面的圖案融為一體,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什么呢?通過查找科技書,知道這種現象叫“視覺暫留”。我們的眼睛為什么會出現視覺暫留這種情況?科技書上沒有詳細的介紹,我在網上搜索后了解到:視覺暫留是人眼睛一個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夠把眼睛看到的東西在視網膜上保留一段時間。并且還了解到:一般視覺暫留的時間為1/12到1/16秒。動畫片就是根據這一現象,來設定一分鐘的動畫需要多少張圖片的。這樣學習,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又可以教給學生,讓知識得到更廣泛地傳播。所以,要上好一節美術課,教師首先要充分地學習、了解與教材相關的知識。

  二、備好教材,備好學生

  教師備課是一個準備的過程,是為了更好地上課。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教學內容優化,即對教材的優化。在這節美術課上要教學生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養學生什么方面的技能,這就要備好課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中一些不適合本地學生或深淺不太合適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刪減,這就要備好課。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是什么樣的學生,年齡、生理、心理各有什么特點,有所了解,你才能上好這節課,小學生有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他們活潑好學,注意持久性差,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概括水平處于概括事物直觀的具體形象的外部特征階段,兒童早期的繪畫是天真爛漫的,在他們的想象中,我們既看不到細節,也看不到透視變形,只看到一種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狀,畫出的東西飄忽不定,不能準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但他們也能用他們所認識的方法表達出物體的樣子來,因此,課堂教學上,不要刻意去叫學生什么,怎么畫,而是讓他們發揮想象力隨便畫。其次,要準備好教具。美術課的目的在于引導,教給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的能力。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因此,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準備好范畫,調動起學生的創作靈感,為下面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在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上,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思維和年齡等特點出發,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講、多說、多談感受,并作適當的引導與補充。教師教得多了,學生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下的奴隸,難以掙脫,即使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師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卻常見學生為技藝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所以,我認為,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一定要做好準確的引導和補充,以預防學生繪畫技巧的不足。

  三、激發興趣,注重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是上好一節美術課的中心環節,也是教學目的實施的過程。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事物感興趣了,才會去注意觀察與感受。有了感受,有了真情實感,才能畫出動人的作品。快樂、輕松的課堂,能使學生處于最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讓學生心理處于最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課堂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使用多種手段激發興趣,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培養興趣的同時,可給學生一個當小老師表現自我的機會,教學活動是一種情感的互動過程,不是機械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一種充滿情意的交流過程,充滿濃郁的情感色彩。沒有感情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而且感情是雙方面的,要求學生有情感,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情感,對學生充滿深厚的愛,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教學生。講臺上的學生盡力表達,下面的學生聽得很認真,想找出不足自己上臺去補充,也當一回小老師。此時,教師的作用就是給予肯定和補充不足,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產生發揮與表達的愿望,趁熱打鐵讓學生作畫,把自己最想表達的東西畫出來。教師要注意巡視指導,特別關注基本技能較弱的學生,可以動手給他改一改,并告訴他為什么要這樣改,久而久之就能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使全體學生一起進步。教師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相信他們都能在各自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

課改工作總結10

  一年的課改工作,扎實地推進課改實驗工作順利開展。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也更加堅信“課改必勝”。當這一切都成為了過去,我們做了些什么?我們得到了些什么?我們認真總結。

  一、建立課改組織機構

  課改成敗在教師,責在領導。校長既是學校課改的組織者,更是參與者。為了加強課改領導工作,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任為副組長,科任教師為成員的課改領導小組,職責明確,層層落實。學校領導以身作則,并親自反思,形成了對課改工作強有力的領導。

  二、課改管理有制度

  1、課改管理有制度,是搞好新課改的前提。

  為了使課程改革落到實處,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

  (1)規范了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工作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檢查、有總結。教師要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每學期講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撰寫一篇優秀教學案例、學習一本教育專著并寫一篇學習心得。

  (2)規范了集體備課制度。各備課小組要求內容典型,計劃詳實,記錄周全,材料保存豐富完整。

  (3)規范了聽課、評課制度。要求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5節,教師不少于20節。

  2、教研是搞好新課改的關鍵。

  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集體備課。教師全員參與,多向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辦公室里老師們為一個教學問題各抒己見。在集體備課基礎上,我們不斷總結。

  三、重視實踐、重視反思

  學校訂閱《中國教師報》、《人民教育》、《魏書生優秀班主任》等。鼓勵教師上網讀書學習,積極參與網上教育論壇等活動。學校組織教師去景縣黎陽和聯小學校學習3次。通過學習和鍛煉,培養出我校骨干教師劉芳和李靜王金亮王燕課改骨干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我校鼓勵教學反思,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及時總結。

  四、轉變學生、教師、課堂

  1、孩子們變了,轉變學習方式,做學習的主人。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了進步: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明顯增大;交流和表達能力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質疑創新能力提高了。“我認為”、“我覺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是”?成為課堂上學生使用頻率最多口頭語之一;一雙雙高舉揮動的小手成了課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老師在課堂上經常被學生難住。

  2、教師變了

  教師們嘗試著在評價中不揭短、不挑剔、用發展的、肯定的、差異性的目光看待個性鮮明的孩子們,給他們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成為孩子們可信賴的學習伙伴。這學期實施課程改革后,老師們所教學生的成績上了一個臺階,如姜艷軍老師和王燕老師的班級取得全鎮第一的好成績。六年級和五年級三年級英語分別取得全鎮第二和第三的好成績。

  3、課堂教學變了

  課堂教學“活”起來了。教師能以學定教,以教促學。變被動接受為自主、合作、探究。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熱烈討論、激烈辯論場景,成了課堂中最生動畫面。

  課改給我們帶來了機遇,更多的是挑戰,在課改實踐中老師們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與此同時也遇到了矛盾和問題。在今后的課改路上,如何將課改工作深入下去?我校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開創我校課改新局面。

  五、課程改革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蛻變,新課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但也有幾個問題等待著我們去研究解決。

  1、課堂上我們看到學生之間的合作熱熱鬧鬧,你說我記,交流匯報不亦樂乎,但表象之下的'效果不容樂觀,這已經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我們的大班額教學使教師在課堂上難以具體調控,造成合作學習效果不佳;

  2、如何防止新課改帶來的學生發展兩極分化的現象?新課改讓一大批教師脫穎而出,也使眾多的孩子如群星般璀璨,他們多才多藝,興趣廣泛,知識全面,在課堂學習、各項活動中獨占鰲頭,但也有一部分學生,他們習慣了聆聽,生活在“小明星”的陰影之下,感到成功離自己遙不可及,變得不自信,甚至自卑,這是我們教師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3、如何使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真正實現科學化、合理化?近幾年來,教學手段的先進多樣改變了教學方式的單一,但許多時候,我們的教師忽視了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影響,如板書的示范作用,教師的演示,動手操作效果等,如何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合理結合,才是科學的,值得我們探討。另外,教師對課件的制作和開發感到困難,制作課件耗費的時間太多,就直接影響到正常的教學,這也是課教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4、如果說課改對教師的提高是必要和必需的,那么,教師培訓模式的改革也是必要和必需的。教學和培訓時間的矛盾,工作和身體健康的矛盾都應該認真考慮;

  5、學校將安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專項經費,用于教師培訓,學校全體教師外出學習、經驗交流、購買培訓資料和教育理論書籍等,確保課程改革的正常開展。

  6、爭取社會支持。今后我們將營造有利于改革實驗的社會環境;爭取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建立學校、家庭有效參與與課程改革的新機制,為實驗按照課程設置及教材要求組織有關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7、教師內強素質,是課改成功的內在動力,教師要持之以恒練好內功,以自已深厚的業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8、針對課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找準焦點,善于思考,以積極的態度主動去解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或者形成課題研究方案,組成研究小組,找到能較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辦法。

  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我校教師將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同心協力,開拓創新,新課改會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我們相信,今天的耕耘,一定能為明天編織一幅的豐收畫卷!

課改工作總結11

  新一輪課改在我縣實施幾年了,乘著課改的東風我校語文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經過努力,語文課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了不少彎路。如: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我們照搬杜郎口教學模式,以至于在一段時間里課堂上活動雖然很多,形式也豐富多彩,熱鬧是熱鬧了,可是熱鬧過后留下的卻微乎甚微各種各樣的活動及其豐富的形式讓學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鍛煉的是部分尖子生,而中下同學處于被動或不動的狀態。對于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字詞標點、句子段落的具體分析,文學創作手法及規律的講解在語文課堂上漸漸隱退了。一段時間后學生在作文中的錯別字、病句數不勝數,對于詩句的默寫錯字百出,他們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達方式,什么叫寫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結構與順序有什么區別,因此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現對我校在課改中的些做法總結如下:

  一、建構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教無定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非我們的教學目標,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語文學習中用什么樣的學習形式來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都取決于教學目標的要求。對此我們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課型采用不同上課流程。在講讀課中采用:情景創設新知學習學生調控優化練習小結與作業。在復習課時采用:知識的梳理與綜合典型題目的講與練作業、試卷的講評。閱讀課采用:初讀精讀再度讀,作文課:作文課要在指導學生“寫什么”、“怎么寫”上下功夫作文的批改要講究實效,批語應具體明確、通俗易懂,讓學生讀懂、領悟,從中受益作文的講評要目的明確,要指導與講評結合,講評形式要注意多樣性與趣味性。任何一種課堂形式(包括電教媒體的運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

  二、課改的收獲

  通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我校語文教師認真編寫導學案,采用學生先預習教師再教學的方式,學生的自覺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今年的中考語文成績及格率為98.99%占全縣第十二名,優生率:51.52占全縣第十九名,差生率為0,其中高分段108119分之間的人數是8人,從以上成績上看來我校在課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三、課改中凸顯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理念不適應課改要求

  實施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變教學中教師的“一言堂”、“獨腳戲”為師生、生生、師師多向合作交流互動。為適應新課程,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必須從知識權威的位置上走下來,去努力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但是教師觀念上一改變,行動上一落實,學生是不是就能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了呢?事實證明并非如此,這里面有部分學生在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氛圍中,增強了參與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習的內容和空間,品嘗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輕松。但還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則一臉迷茫,無所適從。部分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太重,習慣于唯教師傳授是聽,在他們頭腦里固著著你教我聽,你授我學的傳統理念。因而在學習中常常表現為只知聽不知問,只知記不知想,只知讀不知悟。安排學生合作、小組學習,表面上熱熱鬧鬧、生動活潑,實際上真正參與討論問題的學生鳳毛麟角,其余的學生要么在小問題上糾纏不清;要么一言不發,洗耳恭聽;要么渾水摸魚,講題外話,小組合作學習往往流于形式,并無實際效果,而且浪費了時間。(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太少

  學生語文能力的增強、人文素養的提高,離不開課外閱讀的積累和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第四學段的學生“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而實際上遠遠做不到這一點。農村初中客觀上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圖書室藏書甚少,加之投入管理不力,很少有學校向學生開放,因而常常是形同虛設,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而學生家庭中愿意購買圖書讓孩子閱讀的家長為數也不多,很多家長愿意購買練習題之類的書讓孩子做,而對于孩子看課外讀物常以影響學習、不務正業為由大加禁止。學校里教師對學生看課外書的態度也不相一致,文科教師大力提倡,理科教師則極力反對。學生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下,離課外書的距離越來越遠,開始終日埋頭于題海之中。于是出現了在學《紫藤蘿瀑布》這課時,對于“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這句話的理解,就得費上很多口舌;在學《背影》一文時,學生就會對父親爬月臺的姿勢哄笑不止。

  (三)教師的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面對新課程,廣大語文教師并不是茫然不知所措,對其新思想、新理念還是拍掌歡迎、傾心認可的。幾乎每一位教師都能說出傳統語

  文教育的種種弊端,道出應試教育給師生帶來的危害。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教師依然如故,搞不出什么新的名堂。有的教師試圖讓學生活動起來、自主起來,但終因能力有限,方法不妥,組織不力,學生仍就郁悶如牛,靜觀師變,到頭來還是教師一人包辦,把教學任務扛下來。至于學生到底懂了多少、會了多少,誰也說不清。還有教師為了表現他的民主平等的師生觀,一味地迎合學生、遷就學生,對學生的回答不辨真偽,一股腦兒無原則地加以肯定、表揚,還美其名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凡此種種說明一點,教師的素質還不適應課改的要求,盡管廣大教師在思想上明白課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課程理念,但要把這種理念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外化為自覺的行動還需要有段脫胎換骨的過程。

  (四)學校硬件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但在農村初中有多少所學校能夠這樣去做的呢?很多學校依然是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課后搜集、查閱資料,學生能到哪里去找呢?上圖書室,不開放且書也少得可憐;上網,這里窮鄉僻壤也無網可上,即使有為數不多的計算機,學校也明令禁止學生上網(這也難怪,學校絕大學生確實把握不好);從自己僅有的幾本教科書中能找到什么呢?因此布置學生去收集資料,那無疑是一句空話。教師面對學校簡陋的設施,要想增加課堂信息容量,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也是勉為其難的事。

  (五)教學評價機制還跟不上課改的要求

  實施新課程后,高、中考的“指揮棒”仍在很大程度上指揮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試題出什么如何出是教師們思考得最多的問題,學校、家庭、社會對教師的評價依然停留在“分數”上,“分數”仍是教師們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難怪我們一線教師,讓一線教師放開手腳搞課改確實有些困難。中考分數下來,常聽學校領導、社會人士議得最多的是某校05年中考升學有多少個上500分,有多少個上二中等等。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教師們對分數哪敢怠慢,與其冒險搞課改,還不如實實在在抓應試。社會、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是如此,那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當然也就定位在學習成績上,不再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度了。于是學生把目光全都鎖定在分數上,整日沉湎于題海之中,沒有思想、沒有思考。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不知這樣的“人才”將來發展會如何?會不會“高分低能”呢?

  四、對今后語文課堂教學建議

  1、把預習、導讀、復習、練習都納入課堂。教師指引,讓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實踐,教師的主導作用則畫龍點睛地突顯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與指導和解決,使整個學習過程能把握重點,易化難點,激發疑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可以讓師生始終聚焦于教材,同時也節省了大量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時間,以便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更多的課外閱讀。

  2、要把握好課堂討論。在近幾年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常見“你覺得哪里寫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本身提得很好,但我們在設計這些環節時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得到什么?是對寫作手法的了解?還是對內在含義的領悟?學生應該從哪個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闡明“精彩”、“感動”的緣由呢?漫無目的的提問,隨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勞動。因此,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此外教師面對學生的討論時要注意適時調控。

  3、朗讀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朗讀是品味文章的一個重要手段,好的朗讀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基礎之上的,這些基礎,只是反復朗讀或空泛地評價朗讀的好壞都是無效勞動。多問幾個“這里應該怎樣讀”,“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語調來讀”,“為什么要這樣讀”等,這樣在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是我們在語文課改中的點滴感悟,從中不難發現,實行課改并非只是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思想、觀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而轉變的唯一途徑就是鉆研新課程標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突破,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課改教師。我校課改實施兩年來,單從農村初中語文課改來看,遇到的問題比較多,也許還有一些新問題會出現,但只要我們堅持學習,認真鉆研,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努力工作,定能掀開語文課改嶄新的一頁。

課改工作總結12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種教育改革,最主要的還是課堂教學改革。如果課堂教學沒有變化,那么其它改革也難以取得顯著效果。在課改中,我們提出“真心實意搞課改,扎扎實實抓課堂”的口號,并以“四導”為抓手,推進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

  ㈠導理念扎實做好老師的培訓工作

  實施新課程,老師是關鍵,為了轉變觀念,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培訓活動。通過校領導和骨干老師的輔導報告,引導老師學習、領會新課程的理念;通過討論、學習成功的案例,引導老師學習新課程教學的設計;通過分階段的培訓與指導,引導老師掌握實施新課程的科學方法、評價理念;通過推薦一些教育理論書籍、課程改革信息,引導老師撰寫課改論文、案例和體會。此外,學校還抓住兄弟學校請專家指導的機會,讓實驗老師參與到該項活動中去,與專家對話,接受教育專家的思想傳播,獲取大量信息,使老師們在實踐中更好地琢磨、體現、完善新的理念。

  ㈡導方法——抓好課堂教學的前期工作

  課改一開始,老師們就遇到了許多難題,如,數學沒有學具,音樂、美術沒有教案,體育不規定內容……為了盡快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自制學具,自主選擇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我校充分發揮各學科組的作用,加強集體備課。在備課中要求老師們考慮以下因素:

  (1)收集與教材內容相關的音像資料、圖書資料、網上信息以及生活中的小知識;

  (2)采用“馬蹄型”、“品字型”等教學形式,增加交流機會;

  (3)多創設一些讓學生參與活動的情境,發散他們的思維,發展他們的個性。在集體備課時,由執教老師作中心發言——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學科組其他老師認真傾聽,并在各自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意見,對于出現的問題大家爭相探討。

  ㈢導策略——進行課堂教學交流活動

  我們扎實開展課堂教學交流活動,組織好示范課、研究課、公開課。我們還開展了跨學科聽課,加強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溝通與融合,聽課后老師都能抓住課堂的亮點談自己的收獲與體會,真正做到了一課一得。我們組織骨干教師深入課堂聽課,發現“提問式”、“注入式”的課堂教學較多,針對出現的問題,我校領導、老師一起把脈、商討,決定老教師靠骨干教師帶,走“仿——悟——創”之路。一學期來,在廣泛的交流中,老師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新課程理念在課堂中有所體現。

  ㈣導評價——著力課堂教學評價的嘗試

  新課程帶來了新的課堂教學評價。在實施中老師經常提出這樣的問題:怎樣的課改課是好課?怎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學校以怎樣的標準來評價一堂好課?例如一年級的語文課識字2,老師在教完生字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演課文內容。學生有的表演動作,有的表情朗讀,有的索性走下來,三五個聚在一起指手劃腳,老師呢?穿流于學生中間,忙得不亦樂乎。正當師生激情投入,興致高昂的時候,下課鈴響了……抄生字沒來得及在課中落實。用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來看這堂課,教學內容沒完成,課堂結構不嚴謹,學生行為太隨意,充其量只能是一般課。用新的課改理念來衡量以上教學,我們覺得這堂課雖有不足,但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快樂體驗,個性得到發展,精神得到滿足,老師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伙伴,這堂課仍值得肯定。我們通過以上課堂教學評價的嘗試,讓老師們大膽地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有效地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導”解放了老師們的思維和手腳,曾經拿著教材茫然的老師豁然開朗了;曾經拘泥于課堂或習慣于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老師少了。邁著課改的步伐走過來的教師最有發言權了,他們深有體會地說:“課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充實;課改,讓我們再次審視自己;教學方式的改變是對未來教師最大的挑戰。”

課改工作總結13

  20xx--20xx學年度及本學期,我校的新課改革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順利開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受到家長老師及社會人士的好評。

  課改革使我校在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師生精神面貌大變樣,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學習,強化管理

  觀念是行為的指南,因此,更新教師的觀念是實施課改的前提。而落實這一前提的基礎是認真學習,在教師頭腦中初步建立課改的基本理念。

  二、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努力探究課改的基本過程,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路,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品質。

  三、把課改同課題研究結合起來’用課題研究促課改的推進,把課改作為課題研究的實踐形式,二者互相促進,有利于課改發展。

  學校積極支持鼓勵老師們收集整理資料,把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取得的經驗記錄下來,整理成文。這兩學年,學校有四位教師的課改案例在縣獲獎,有四位教師的課堂實錄導學案獲縣二等獎,一名教師說課獲市級等獎。

  四、圍繞課改展開校本培訓

  充分利用我校教師的師資資源,開展“結對子、拜師傅”的'培訓活動,讓教師在崗位上練兵。對所有教師進行了“課改”培訓。每周安排2個小時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然后由骨干教師組成兩個評課小組,分別進行文科類和理科類學科的課堂教學展示,評委將所要評課的對象先定到人,課后作充分的評講準備,最后召開教師大會,作集體評講。這一活動的開展,使全體教師對課改的認識和理解有了一個質飛躍。

  五、存在問題。在新課改實驗中,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1、優生發展與扶持學困生很難兼顧。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實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量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質疑、討論、交流、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開拓性得到有效發展。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方式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與個性品質。優生具備這一條件和要求,質疑時,他們是發現者;合作討論時,他們是組織者;發言交流時,他們是代表者,他們的潛能得到良好發揮。而學困生因為基礎的薄弱,參與性、主動性的欠缺,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遜,往往總是落后優生半步,常常是問題剛想到一半,結果已被他人得出,學困生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

  2、鼓勵肯定、保護自信與客觀求是、堅持科學難于界定。新的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是民主平等的對話過程,要求教師要想方設法激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加強積極的強化,要形成樂學的氛圍;要設法利用學生的注意力,要舍得夸獎學生。老師們為此很盡心,課堂風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也發現有的課堂上“你真棒”、“好聰明”不絕于耳;畫笑臉、獎紅旗不厭其煩;撫腦袋、牽握手甚是入情。可老師的熱情并不總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原因何在呢?其實表揚、鼓勵作為教育激勵學生的一種手段,并非一用即靈,凡用皆靈。表揚要適度,要因人而異,要講究方式,要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微笑、點頭、贊許是一種崇高的精神獎賞,要做到該表揚的決不吝嗇,該高歌的決不低調,該委婉的切忌過露。新課程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提倡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理解。我們既要注重人文性,關注人的情感個性,又要堅持科學性,實事求是,揭示真理,做到科學與人文的整合。

  3、教師的配套教學資料不完善。教師要用大量時間收集資料,制作教具、完成教學任務與開展課型研究的沖突,造成完成教學任務時間滯后,期末出現趕課時的情況(特別是語文)。

  4、學校現在的設備不能滿足現代教學技術的需要。大多數教師掌握信息化技術的能力不強,有的課型仍然不自覺地出現新教材老方法的教學方法等等。

  六、對后段工作的打算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加強宣傳、學習的力度,提高全體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總結已取得的成績,改進目前存在的問題

  1、在課改班級、學科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研討活動。

  2.課程改革工作小組組織課程改革現場聽課、調研、分析、診斷問題,課程改革情況進行交流。

  3.總結前段工作,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經驗。

  4.收集和積累課改的各種資料和案例。

  5.定期舉辦課程改革研討會,每學期組織一次課改總結交流會,編印階段性研究成果資料,課改工作總結。

課改工作總結14

  我能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和教研工作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為進一步搞好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好課改實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教研活動,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1、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學區、學校舉行的各種理念培訓學習,通過培訓學習,切實轉變觀念,夯實了自己的理論基礎。

  2、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對教材進行分析。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并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思想,結合實際精心備課。

  3、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轉變自己的教學行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開放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4、積極參加校本教研,按時參加學校和年級組織的教研學習、聽課、評課、交流、討論、座談等活動,精心上課。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事們交流討論,集思廣益,博采眾長,以先進的'課改理念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

  5、自學相關的教育教學文章、書籍,作好學習筆記。并做到學以至用,以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驗證自己對理論的理解。如通過邊學習邊實踐,對“教學行為的改變,給學生學習方式帶來哪些轉變;如何開展積極有效的評價”等教研專題進行積極探討。而且,經常對照理論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每月作好總結和課后反思。

課改工作總結15

  本年度的課程改革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繼續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鞏固已有的工作成果,促進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更新,為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打下基礎;二是推進課堂教育改革工作,在推進過程中加大了教育模式的本地化,使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適應本地實際、本校實際、學生實際,在實施中把在以往教學中取得的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一學期來,在進修校和中心校的精心指導下,在教導處的扎實工作下,校園的課改工作穩步發展、扎實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面動員,全員參與

  校園利用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對全體教師進行思想上引導、業務上指導,使其能夠充分認識到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透過業務講座和校本培訓,使教師能夠進一步提高業務理論水平,提高從事課堂教學的潛力。同時,校園繼續充實和完善課改工作的領導,使其能夠按照預定計劃有條不紊地展開,突出目的性、計劃性和實效性。

  二、師資培訓,轉變觀念。

  1、鞏固新課標,重塑新理念。

  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聽課,讓他們理解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課堂教學新脈搏。每人每學期要寫出課堂教學反思參加校園和中心校組織的教育論壇活動,用心探索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角轉變、教師教學行為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還組織教師群眾備課學習,以教研組為核心,做到全員參與,同時書寫課堂教學反思。

  2、學習新理念,實踐新課標。

  (1)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帶頭作用。教導處每月進行一次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即公開示范課、說課活動,教學經驗交流,專題講座,群眾備課、聽課、評課活動、觀看教學實錄等透過開展了形式多樣、資料豐富的以課改實驗為中心資料的校本培訓,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既充實了實驗教師的教學理論,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技能,使課改工作得到了縱向發展。

  (2)轉變教育觀念,用新課改理念貫穿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各位教師深刻領悟新課改實驗的目標和實驗任務:透過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資料和管理體制,構建貼合素質教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改實驗教師務必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要用新課改理念進行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3)注重過程管理。教務處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務必做到每學期務必寫一篇教學論文。

  三、以“科研”為先導,推動課改工作

  我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走“科研興教”、“科研興校”之路。“一所小學的實際工作者的薄弱之處,便是缺少理論,一個小學教師就應自覺地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1)齊進修,共發展。為了提高教師的科研理論水平,我校為教師訂閱了多種教學雜志,為教師帶給了充足的理論學習材料。對這些學習資料,我們采取分散學習與集中學習、個人自學與群眾輔導、個人寫心得體會的方法,就“小學課堂教學創新”研究中的熱點、特點、模式和操作等程序作全面的研究和掌握。全體教師作信息摘抄,寫學習心得。

  (2)搭平臺,促成長。開展課題研究以來,我們組織了教案設計、說課、課堂教學等多項競賽活動。另外,采用教學反思、協作解決、結對幫扶、專題講座、教學咨詢、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對話等活動形式,促使教師去學習、鉆研業務,實踐培訓。

  (3)同備課,勤交流。開展群眾備課活動,主要采取跟蹤“備、教、聽、析”的形式,即群眾備課、指名試教、跟班聽課、參加課析研討,一條龍活動,有效地提升教師駕馭新課程的.潛力,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時的推廣和應用。透過交流和展示,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時的推廣和應用。

  (4)用科研指導教學,樹立課堂教學示范,推行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務必明確什么樣的教學才是貼合時代理念、高質量的教學。我們大力支持教師外出聽課學習,組織教師群眾觀摩優質課、進行討論、書面評析、探討現代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透過視導課、評優課這些活動的開展,使部分教師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極大地調動了教師鉆研業務、自修提高、切磋教藝的用心性。

  四、結合本校實際狀況,我們邊學習邊實驗邊總結,因地制宜,精心策劃,轟轟烈烈搞課改,一心一意抓課題研究,取得了教育教學的顯著成效。

  (1)針對性,從校園和教師的實際出發,在教學實踐中盡力開發農村中所蘊含著的豐富的課程資源。如,我們就地取材,數學課上創造性的進行了社會大調查等教學活動,將統計知識的學習融于生活實踐當中,透過數學活動課的開展,豐富了我校的課程資源,使新課程更貼近農村學生的生活,既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也豐富了學習的資料,使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2)形式的靈活多樣性。透過課題研究、專業人員的科研報告、新老教師之間的交流、互聽互評、經驗交流會等各種形式進行培訓。

  (3)定時間、定研究專題、定資料,有活動計劃,有活動資料,有活動記錄,及時進行整理,及時總結,整理出文字材料。

  五、以“評比”為動力,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化

  1、堅持開展每學期一次的新教師匯報課評比展示活動。為了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鼓勵青年教師盡快成長,掌握課堂教學常規和學科教學技能,練好教學基本功,脫穎而出,成為教學骨干。開展了每人一節公開課活動,并進行了錄制,刻錄成教學光碟,以便于進行反思與研討。

  2、定期開展“基本功”比武、校級優秀課評比等教學研究和交流,極大地促進和激勵了全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用心性和主動性,使得老、中、青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充分發揮或鍛煉,基本構成“互幫互學”、“傳、幫、帶”等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開展了校內的基本功培訓活動,主要以信息技術潛力培養為主,并參加了中心校及市進修校組織的基本功比賽活動,收到了必須的效果。

  3、組織各種競賽活動,以賽養人,如理論測試、教案設計評比,說課競賽、課堂教學評優課形式等,保證使教師去學習、鉆研業務。校本培訓,增加了教師磨練、反思、提升的機會,使教師在職業道德、學科知識、教學潛力、文化素養、參與和合作潛力,及參與計劃性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深化了課題研究。

  本學期的課程改革工作,按照中心校的要求,扎實抓好了鞏固與提高工作,在做好校本培訓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課改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課改工作總結06-07

課改工作總結06-15

學校課改工作總結10-19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03-27

數學課改工作總結02-04

課改工作總結(15篇)02-06

語文課改工作總結01-28

英語課改工作總結01-28

課改培訓總結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