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論文心得體會

時間:2022-12-02 12:11:07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文心得體會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文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文心得體會

論文心得體會1

  一、選題要適當

  選題是否適當,直接關系到學術論文的價值大小和寫作的成功與否。因此,確保選題沒有毛病,應該是論文寫作首先要考慮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價值的前提下選擇較小的題目。小則容易出新,容易寫實、寫好。而有的小學教師往往喜歡大的選題,如《論我國的教育改革》、《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等。這些選題就太大,涉及范圍太寬泛,論文的正常篇幅根本容納不下,即使勉強完成,也難以闡述清楚,往往流于空泛。有些大題目,則可以分成幾個小題目來寫,使論點更明確、內容更集中、論述更深刻。不要動不動就是素質教育、均衡化之類的,而是應該從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把素質教育、均衡化這些宏大命題具體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論文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或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論文不是一個筐,什么東西都往里面裝。比如德育研究,現在人們常常強調人與自然要和諧發展,強調生態倫理等,但教師們往往泛泛而談,論文價值不大。其實,可以選擇幾個文本進行對比分析。如新課程語文教材中刪去了《手套》一文,因為文章寫主人公打死熊,文末用熊皮為爺爺做了一副手套。文章強調的是戰勝自然,動物為人所用,而不是人與自然和睦共處,顯然不符合現在的理念。教師可以尋找幾篇這樣的被刪除文章,并找幾篇現在新選入的課文,分析對比其不同處,從而論述文本體現的價值觀、生態倫理觀的不同,談自己在教學中如何運用這一結果,讓學生真正理解人與自然要和諧發展。這樣切口小,有實證研究,又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文章才是有價值的。我們并不一概反對選大題目,只是就當前廣大教師的實際情況而論,因一般教師難以集中很多的時間、精力來搜集資料,研究、撰寫題目較大的文章。

  怎樣才能做到從小處入手、以小見大呢?

  第一,教師寫論文應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態。教師的論文不是教育理論的“高端”發現,而是要強調教育理論的“終端”運用和結合實踐的創新。而要注意觀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從中發現研究的問題,因為課堂是教師最好的實驗室。教師要善于獨立思考,打破思維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專家。這樣才會有所創新。

  第二,可以對選題的研究范圍進行限制,或者從縱向上來截取,或者從橫向上來攝取。如《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建設》,這個題目就太大了,難以寫好。因此,廣大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選擇一些小的題目進行寫作。

  二、論證要清晰科學

  觀點是論文的靈魂和統帥。一篇論文如果在觀點上有失誤,立論的根基不穩,其價值如何或有無價值,就值得懷疑了。論文在觀點上容易出現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觀點錯誤,論文從總體上站不住腳;觀點偏頗,未能客觀全面科學地認識問題;觀點不夠鮮明,要說明什么心中無數;觀點陳舊,人云亦云,毫無新意;思想空泛,認識膚淺,缺乏深度;觀點與材料不合,論點論據不夠和諧統一;觀點自相矛盾,前后說法不一。

  列小標題無論對讀者閱讀,還是作者本人寫作,都有指導作用。建議基層教師寫論文要先列小標題,一篇論文分成幾塊來寫,做到心中有數。小標題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語,至少二級標題必須是句子。因為短語的意思是不明確的,跟著短語寫會跑題。只有把小標題列好了,才能保證在組織文字的過程中,能緊緊扣住文章的主題和結構。如一篇《寫字教學斷想》的文章,總共談了三個觀點:

  (1)重視教師的寫字基本功;

  (2)平時寫字要有練字的意識;

  (3)抓好“一寸”是關鍵。

  這位教師將其分別概括為:

  (1)打鐵還得自身硬;

  (2)提筆即是練字時;

  (3)牽牛要牽牛鼻子。

  談問題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話說絕對、說過頭。常會見到有的文章對所要闡釋的問題、方法等的意義或作用等強調到不恰當的地步。如論述培養發散思維,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同時又貶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維和它是對立的,是傳統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產物。再如談到多媒體教學時,就無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學的規律也改變了,只有這樣才顯示了教育的現代化。寫教育論文,同樣不能靠貶低其他來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兩點而不及其余。

  三、行文要有個性

  首先要求語言準確。準確就是要符合客觀實際情況,做到沒有差錯。“準確”是從總體上要求語言講求科學性和邏輯性,能準確地表達論文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論文中用詞和造句必須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并能如實、貼切地表達作者的意圖和思想感情。

  其次行文切忌套話連篇,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口語化的語言。

  第一,要明白,可以使讀者少用精神去猜;

  第二,要簡潔,可使讀者少用時間;

  第三,要生動,可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讓讀者或評者樂意讀下去。

  常見的毛病有:

  一是表達不明白,特別是引用外國資料時,譯文不通順,晦澀難懂。

  二是煩冗。隨便用詞、意思重復,啰唆冗長。這往往在長句中容易出現。句子一長,主、謂、賓語這些句子的主要成分就會淹沒在次要成分的堆砌中,使人如墮霧中,難辨其向。能少說一句話就少說一句,能少用一個字就少用一個。同樣的內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達出來,不僅能使語言更加簡練,而且還會使文章避免平鋪直敘,富有藝術魅力。

論文心得體會2

  摘要:中職教師對事業的熱忱,有樂業精神,有心,有恒心,有毅力,有耐心,有才,有道,真正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給學生力量,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雨露。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

  關鍵詞:中職教學;教書育人;樂業精神

  在中職學校任教也有十多年了,十年間和學生朝暮相處,生活的點滴也大多積累在校園中,工作生活中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熱忱

  教書育人。從以真情呵護每個學生開始,使每個教師都能以講師德為美,事業則是一個人的精神的寄托,真正以熱忱對待每個學生。通過有效的師德修煉,事業能夠使人生活得有意義。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教師職業的崇高與神圣,教師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是師德的核心,從而提長職業的認同。敬業意味著樂業和創業。讓教師獲得教育工作的自尊。要有樂業精神,找到自己存在的定義。樂業就是教師對自己有正確體認的前提下,心甘情愿投入教師專業,“我”天生就是當教師的“料”,如果進入這種狀態的話,能把它當成興趣就會感到幸福愉悅,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有了興趣就會孜孜不倦的努力,工作帶來的是一種心靈的踏實和滿足。獲得成功的喜悅。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喜”、“愛”的情感。呼喚陽光老師,教師將自己身上橫溢的才華無私地轉移到學生身上,具有平和心態的老師必將給學生優質文化環境,熱情開朗,它不僅可能消融教學生活原本的別開生面和新鮮光彩,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對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要不遺余力的投入,在教育中尋求快樂的同時,“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偉大胸懷。也把這股正能量傳遞給了學生。。

  二、有愛

  用愛心感化學生,學生得到老師的關愛,內心深處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用平衡心對待每位學生,就樂于接受班主任的幫助和指導。讓他們難以忘懷和真誠感謝,引領了學習者,用寬容心善待后進生,除了學習上給予的幫助,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上給予幫助,教育必須包含著愛,在人格上那崇高的魅力,深深地影響著他們一要共同學習促進步。現代的教師不僅要對專業知識知其然,而且也應知其所以然。我們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站在三尺講臺上,就不僅僅是老師了,更應是學生的朋友,領路人。我認為現今的老師就應是一盞明燈,高高懸著,為學生照亮前進的路。這盞燈即要能讓學生看到平坦的大道,也要能讓學生看到崎嶇的小道。當孩子們站在人生的岔道口時,就讓我們老師用自己溫暖的雙手握緊他們的雙手,給學生力量,信心,讓他們勇敢地抬腿跨上他們的人生路程。二要奉獻愛心育幼苗。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愛孩子,就是愛明天,就是擁抱未來。愛是教育好每個學生的前提,愛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誘因。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無論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聽話的或調皮搗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師的關愛。

  三、有心

  這里指的是耐心和恒心。耐心。教師身上承載了國家、社會以及千千萬萬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責任,這就在教師身上加注了不少無形的壓力,加上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擁有獨立的個性、潛能和與眾不同的創造力。難免會與自己的思想背道而馳,或者與自己產生矛盾。恒心。一切事情皆貴在一個“恒”字,教師鼓勵學生要有恒心,做事要有恒心,充滿關愛和鼓勵的話語,影響著學生,當學生要求進步的潛意識被激發出來以后,鼓勵學生要有恒心,并且必須細心地呵護。促進學生努力學習的原動力。如此繁雜而辛苦的工作,教師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四、有才

  教師有才是指基礎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教書”和“育人”的一個統一體,職校教師的能力也大多體現在教書上。教書,需要真才實學是毫無疑問的。教書又是一種復雜的雙邊活動,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將一些復雜的專業技術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表演”得生動活潑,需要老師具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俗話說,“教書容易教好難”要知道,教給學生一杯水,能必須擁有桶的儲量。并且這一桶水要是工流水。這樣學生才會在教師的教育下不斷吸收知識的源泉。育人,真正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是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在學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也是需要真才實學一名具有真才實學的教師,熱情鼓勵、耐心輔導。在學生中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一般的說服教育及政治思想工作。愛護、真誠相待,要特別關心、在學生的潛意識中,有真才實學的教師說的話及對問題的看法是可信的。離不開老師的循循善誘,教書育人收到實效,做學生思想工作就十分順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此,一個教師具具有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有愛心、熱心、耐心。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而且要有豐富的知識,還具有樂于奉獻教育事業的誠心,教師應著力提高自已的品質修養。努力成為一位出色的教師。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五、有道

  在這里有道教師品德和教育方法。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做到身正為范。在具體教育實踐中,教書育人身教勝于言教。很多時候,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那教育的力量就蘊藏在你的所作所為當中。正人先正己,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首先做到。二、要用心去做任何事。一個人的勞動關系著國家的前途、未來,它的勞動就不是一種簡單的職業勞動,而是一種事業,一種令人驕傲的事業。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把科學知識與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教書育人道路上任務和過程都是漫長而艱巨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教師有良好的師德,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博大無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永無止境求索的行動。,勤奮努力,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真誠溝通;作為一名教師,更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做基礎教育的傳播者,教書育人,管教管導,努力成為學生心中永不磨滅的人格豐碑。

論文心得體會3

  在去年十一月份我們新聞與傳播學院接到通知要進行課改,不寫論文改做設計,要求學生每人出本雜志,畢業設計心得體會。當我們聽到這個消息真是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畢業時終于可以出本屬于自己的作品,而愁的卻是如此巨大的工程,一個人單獨完成實屬不易。況且第一次做雜志,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當我接到這個通知時,我已不知道臉上是何種表情,或許有種茫然,或許有點欣喜,等我冷靜下來時,真的有點不知所措。記得大二時,我們做過一次雜志,如果按雜志的標準來說那也只能算是一個半成品,因為沒有裝幀出版。以前做只是以市場上那些成熟的雜志為模板,進行簡單的模仿。現在是要出本雜志作為畢業設計作品,當然就不能像上次那樣隨意。雖然上次也是自己獨立完成的,但這次我不想就一個題材重復使用,做什么事都要創新,不能老生常談,要勇于挑戰新事物。我思前想后,決定做本旅游類的雜志,地點首選我們家鄉,我熱愛這片生我養我的地方,想借此機會宣傳我的家鄉,這份畢業作品也是我獻給我們家鄉的禮物!具有特殊的意義。

  前期得準備選題,做策劃,還要收集資料等等,這些都是不能馬虎的,要慎重。去年十二月底交完選題報告和策劃書初稿,我在家準備了一個月,收集資料,編輯文字,拍攝照片,完成畢業設計成品。做完這次雜志后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收獲很多,沒做之前想得太過簡單,以為只要把資料收集好就萬事俱備了,具體操作時才知道自己錯了,只有想法猶如紙上談兵,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想象和現實相差太遠,做事不能太盲目,要深思熟慮。畢業設計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而且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高。通過這次畢業設計使我明白了自己原來知識還比較欠缺,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通過這次畢業設計,我明白了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應該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知識和綜合素質。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相信經過這次的歷練,我以后一定會做得更好,更出色。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知識一定要通過實踐來體現。一個人即使滿腹經綸也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示,我們正是通過作品展示了我們學習的價值。這次雜志雖然也有些不足之處,但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定會引以為戒,將不必要的失誤消滅在萌芽中。整體上來說我還是比較滿意,沒有出現什么大的失誤,通過做雜志,我對雜志的制作流程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在設計過程中,通過查閱大量相關資料,與同學交流經驗,并向老師請教等方式,使自己學到了不少知識,也經歷了不少艱辛,獲益匪淺。在整個設計中我懂得了許多東西,培養了我獨立工作的能力,樹立了對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進一步肯定。相信會對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次畢業設計使我充分體會到了在創造過程中探索的艱難和成功時的喜悅。

  這次能順利完成雜志,特別要感謝老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

  學生:×××

  20xx年5月8日

論文心得體會4

  本學期我參加了徐老師開講的教科研論文寫作的網上培訓,對于像我這樣一位年輕教師,參加本次培訓是一個相當值得和有意義的事情。同時,輔導老師對于課程的安排也很周到科學。老師與學員間的互動平臺,同伴互助等討論的方式也讓我解決了很多的疑問和開闊了教學思路。

  首先,培訓讓我對教科研論文寫作方面的知識有了全面而客觀的認識。教學論文的特點:其一,新。選題新穎,有用有利。其二,實。論據翔實,有血有肉。其三,活。形式活潑,不拘一格。其四,小。題目較小,內容集中。最后,精。文字精練,語言簡潔。學習本課程后,讓我對于論文寫作有了新的想法和觀念,從單一的寫作思路到現在的開放式的思維模式。不管是論文的選題還是論據的搜集,都要切合實際,而非在乎表面的光鮮,而實質卻反而顯空洞和薄弱。“文章合為時而著”, 將問題長存于心,靈感不期而至,最后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其次,培訓讓我對整個教科研論文寫作流程有了系統而充分的了解。雖然以前在學校時,選修過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但當時沒有真正的去小學課堂上過課,因此,寫出來的論文也只是理想化的,脫離實際的,是構架在不同的理論體系下的。同時也很少考慮教學案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寫論文應該是靠教學理論支撐自己的課堂實踐,課堂積累又去豐滿教學理論,這樣才更具說服力,文章也會更有意義。教學論文的撰寫要做到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四個要素的整合。

  最后,培訓讓我清楚了教科研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撰寫教學論文,是中小學教師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途徑和方法;是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的途徑,是提高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是提高教師教學應變能力的途徑。教師要為教科研論文資料的收集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常反思自己和別人的教育、教學實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多方位得獲取寫作資料。同時,通過撰寫論文與同行分享,傾聽同伴的補充意見,促進學術交流。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教科研論文寫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受益匪淺。也十分感謝徐老師對此次課程的指導和同伴們的問題解答,以后有機會還會參加這樣的培訓。

論文心得體會5

  經過一個學期的跆拳道學習,當初那個稚氣未脫對跆拳道抱著極大好奇心的我從學習中慢慢地成長并慢慢領悟到跆拳道的韻味和精神,那就是:禮儀至上和領悟堅持。

  首先要感謝老師的悉心教導,讓我在這一個學期中鍛煉了身體磨礪了意志并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會了很多。

  在許多人眼里,跆拳道是和武術、摔跤、柔道并列的一種對抗較為激烈的運動項目,然而,又與其他的激烈運動項目不同,跆拳道是一門禮儀與“道”相結合的藝術。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可跆拳道中的行禮程序給我們展現了另一番禮儀文化。其實整個的上課過程就是一個不間斷的行禮過程。這也在我們心中樹立了一種尊重、感恩的意識,人和人之間是需要互相尊重的。禮儀也由開始老師的強調變為自覺。以這種方式被強化的禮儀和禮儀意識對以后的生活、處世也有積極的影響。在學習跆拳道的學期中,老師曾鼓勵我們去觀看“光榮行”杯首屆全國跆拳道示范團精英挑戰賽,帶著對跆拳道的熱情早上七點多我來到了南校的大會堂,比賽先是兒童男子賽然后是兒童女子,少年男子和女子等,比賽要持續兩天,雖然我對跆拳道了解不是很深,但是我發現了一個所有參賽選手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在比賽前和比賽后都要向觀眾和對手恭敬地敬禮,這充分體現了跆拳道是一門禮儀至上的藝術。其次,跆拳道還是一門“道”的藝術,我在練習跆拳道時,無不為其“道”所震撼,它是在培養人的一種“氣”`一種“量”即為志氣`勇氣和膽量。在這種勇氣和膽的作用下又能使人產生一種忍耐克己的氣質和正義感,而忍耐克己又會形成謙虛`純樸的良好品質。人一旦擁有了這種品質,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去克服自己的缺點,謙讓別人,以和平`友愛`團結的美德促進社會和諧。

  其次,學習跆拳道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領悟堅持和磨礪意志的過程。

  不學跆拳道,自然不會有苦、累的折磨,但只有經歷了這種汗水浸透的過程,才能真正體會另類生活的風采和快樂。至少有半個學期,我的腿是生活在不間斷的疼痛中,但我更慶幸和佩服自己從開始一步步堅持到如今。

  跆拳道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讓部分同學產生了柔韌恐懼心理。疼痛是免不了的,但疼痛總是會過去的。正如只有我們生病才意識到健康的重要一樣,經受一點疼痛,才能認識自己身體上的不足,才能加強身體素質,更能磨練自己忍耐、堅強的品質。跆拳道本來體力消耗大,而臨汾的夏天又可謂酷熱,真是雪上加霜。伴著我們的苦練,汗水也狂出,流進眼里、嘴里,流到地上,濕透全身,但這些并沒有成為退縮的借口。沒有任何一種東西可以輕易得到,跆拳道更不例外。一次兩次做同樣的事,感到的是新鮮;當許多次做同樣的事,那就是枯燥。多少課上重復熱身筋疲力盡,;我們看到教練做一個漂亮的腿法輕而易舉,但我們經過不斷的、重復的練習仍不到位,卻還需再練,再復習。也恰恰是這種枯燥,才能摔打出一個真正的跆拳道人。忍耐克制的品質出自于此,而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過是如此形成的。

  學習跆拳道是一個不斷適應、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也許初學者很適應不了的就是每做一個動作還要伴隨一聲“奇怪”的吶喊,并且很多人在很長時間的學習后還不能適應這種行為。我也在不斷的適應。任何一種文化全有屬于自己的內容。跆拳道既然是外國首創的,它就有自己的特色。從一開始有意識的去吶喊,那么到后來它就自覺成為每一個動作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練習跆拳道至今,感覺很慶幸,雖然是小小的困難,但它也是自己的戰利品,我已能從中體味其中的快樂;與同學合作交流的快樂

  不管是學習跆拳道,還是生活學習中,困難障礙是免不了的,但有多少人能在自己最初選定的道路上堅忍不拔百折不屈的跋涉下去呢?而所謂取得,不過是堅持到底的結果。我也希望我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詮釋跆拳道精神的過程。

  總的來說,跆拳道以培養高尚情操`造就優秀品性為根基,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更講究感化人的心靈,它追求通過格斗技擊的演練形式堅持不懈的,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陶冶情操,磨練意志不斷使人超越平凡,追求卓越,讓生命具有永恒的活力。我喜歡它。

論文心得體會6

  “教育的偉大目標不是裝飾,而是訓練心靈,使具備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經驗的積累”

  ——(美)愛德華茲

  ——題記

  《教育學》是師范類學生的必修課,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我覺得收獲頗豐。因為李老師的上課風格使我對這門課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也使我不知不覺中輕松愉快地掌握了很多知識。李老師上課很有特點:一是,李老師上課很有趣、很有吸引力。《教育學》這門課理論知識較多,比較枯燥無味,但是李老師給我們舉了很多生活中的有趣,有深意的例子,使我們輕松的理解了這樣的內容,并對我們自身也有很大的啟發作用。二是,李老師把我們分成了34個學習小組,上課用問題去引導我們去探索、去思考、去競爭,使我在學習小組中學會了團結、合作、責任等,同時也使課堂變輕松、民主。通過李老師的課,使我對《教育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下幾個方面便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對《教育學》的認識

  學習之初,通過《教育學》緒論讓我了解到:教育學是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那什么是教育?在第一章教育的本質中提到,教育分廣義和狹義之分。而教育的基本含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使之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身體等各個方面得到發展的活動。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活動。在我認為學習教育學的意義在于:第一,學習教育學有助于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培養良好的教師素質;第二,學習教育學,有助于正確的開展教育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第三,學習教育學,有助于提高全社會對教師職業的認識,鞏固在職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

  作為一名師范生,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更加深入的理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義、教育的價值以及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等。所以感謝《教育學》這門學科對我的幫助。今后我定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二)看紀錄片《教育能改變嗎?》感想

  這個學期,李老師讓我們在課堂上看了《教育能改變嗎?》前三集,觸及了中國式教育的弊病,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喚起了我對教育的思考—中國的教育能改變嗎?

  1、第一集《起跑線上》

  當下的中國基礎教育,最蠱惑人心的一句話莫過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起跑線上的領先,孩子們苦不堪言,家長們疲于奔命。在中國,教育猶如一條環環相扣的生物鏈,生物鏈的最高端就是大學,從這個終點,一環一環向前逼近。于是,壓力從高中、初中,一直壓迫到小學,乃至幼兒園。所有的教育歷程,仿佛都成了高考的“預備班”。但是當教育改革正在轟轟烈烈進行的時候卻發現我們家長也正忙于“搶跑”、“擇校”等等的“揠苗助長”式教育,寄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確,我國的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和貧困地區教育差異這樣的問題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家長們希望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更是無可厚非,但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好孩子、好學生是我們教育所需要的結果嗎?另一方面,這樣的教育也并沒有培養出杰出人才,并沒有解答出“錢學森之問”。而上海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的一問:“教育難道只能把好學生教好嗎?”更是讓我們震撼于當今我國教育的目的,值得每位家長去反思與思考。贏在起跑線上,不過是走好小學、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學、好前途的教育之路,但是我們需要自問,這真是孩子們需要的嗎?對比日本式教育和汲取日本應試教育的改革經驗,我們更加需要堅定我們改革的信心和決心,使得中國的起跑線教育回歸到教育本身,讓孩子們發掘自身的潛能和才能,創造性地發展。

  2、第二集《學習革命》

  “學習的革命”,是一句喊了十多年的口號。學習的革命看似是一句頗負震撼力的口號,然而這樣一場革命能成功嗎?中美教育的對比,也讓我們警醒到我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灌輸式教育這種教育方法的消極層面,我認為,學習的革命,就是教育方法的改變。雖然基礎知識或多或少需要灌輸,但“灌輸”絕不應該作為教育學生的唯一途徑。借鑒美國式創新教育,學習芬蘭等國的素質教育,我們應該嘗試去改變和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教育現狀的創新之路,但是絕不應該將他國的教育模式全盤復制,正如山東省的杜郎口中學的教育模式,即使如今它并不是一個普遍的教育模式,但是學習的革命不正是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不斷是嘗試的嗎?這樣的改革是需要一輩甚至是幾輩人的共同努力。

  3、第三集《公平之惑》

  30年來,中國的經濟改革獲得了成功,但是,巨大的地區差距、城鄉差距以及貧富分化讓中國教育面臨著公平的難題。農村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教育質量低下,教育薄弱或空殼化。留守兒童、城市中的農民工子弟,這兩個群體的命運構成了中國教育公平的新的短板和困境。我國的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貧富地區教育狀況差異大,這些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始終困擾著眾多地方政府,做不到讓每位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可謂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這并不能成為地方政府開脫的借口,就我觀點,如今我國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傾向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對于教育方面的投資相對比是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而正是在這樣一個客觀條件下,孩子們的教育就耽誤在這桿不公平的天平上。那么關于平衡教育改革與經濟發展兩者關系,使得發展教育成為各地方政府重視的方面,引起社會各方面關注與支持,進一步優化現有的教育資源配置也將是我國對于存在教育不公平問題的一個切實關鍵點。對于貧困家庭上學難、農民工子女讀書難這些不公平的問題,我認為各級地方政府更應該做好協調和溝通工作,通過兩方面的良好溝通,更好地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種相互推諉,耍太極的態度,要切實將使每個孩子都能在一個安詳和諧的環境中接受教育視為工作問題重中之重。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不應該出現公平之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教育應該培養什么樣的孩子?讓孩子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成長?這需要我們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杜絕一切“換湯不換藥”的改革相信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三)通過采訪教師,學做一名優秀教師

  這個學期在李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第33學習小組采訪了丁秀芳和張曉娟老師,從她們身上我們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對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需要以下幾點:

  一、學高為師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識去為未來培養人才的過程。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所教學科的知識;同時應還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一名知識功底深厚、教育觀念、教法靈活的教師,在課堂上方能拔動學生的心弦,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可以深入地展開。任何時候教師的主導作用都是不容懷疑的。要讓學生愛學、會學、學會、學好,教師必須愛教、會教,才能教會、教好。

  二、身正為范

  首先來說“為人師表”,不僅指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要為人師表,在衣著打扮,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均要為人師表。學生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未來將描繪成怎樣的畫面,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師的影響。因此教師,更應該注重為人師、以身作則。教師真正的權威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更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教師要做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必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教師為人師表,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形象,這樣學生才能更全方位的發展。老師的榜樣作用,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學生。

  三、愛崗敬業

  要愛崗敬業,有責任感,也就是要很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工作。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然而在這平凡與平淡的背后,卻蘊含著無限的艱辛以及豐富的內涵,這需要傾注大量的心血,進行持久不懈的探索。這需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需要對教師這個職業懷有深摯的愛。不論是遇到挫折還是險阻,都決不放手,決不回頭。只有熱愛,才會全身心投入;只有熱愛,才能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握教育真諦;只有熱愛,才能擔負起培育新時代人才的重任。

  四、愛護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像春天的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能產生力量。因為愛,自己樂意去做,自己愿做的事不覺得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才會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才會用心來和學生交朋友,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魂的教育過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旅。雨果說:“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做一名合格優秀的教師,我將用花的美麗做葉的事業。

  以上便是我對《教育學》的心得體會,總的來說,我收獲到了很多東西,讓自變得充實起來,也為我將來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感謝李老師給我們傳授了這么多的深刻教育理念,謝謝您!

論文心得體會7

  教學是頭等大事,在校教育還是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本學期,我積極參加了學校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課改活動。課改的實質是改人,改課只是形式和手段,通過改課來改人才是課改的意義和目的。回顧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對課改有一些膚淺的認識。下面我就針對自己的教學過程談一點心得體會。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充分提供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獲得了廣泛的學習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是學生的主體,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探索性和開發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去理解一個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個結論是怎樣探索和猜測的,以及這個結論是如何被應用的。通過這樣的形式,使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得到落實。

  一、前置性作業——讓學生學會自學

  前置性作業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內容層次分明(指學生個體層次、知識層次)、結構合理(指題型)、題量適中(指必做題選做題數量)的同步練習。我認為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按優、中、差三個學生層次來精心設計或選編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用適合自己難度的練習來鞏固和發展原有知識,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不斷提高知識水平。

  教師熟悉并吃透教材,領悟相應的重難點,定準教學目標,是設計好前置性作業設計的保證。在設計上還要體現“合作與交流”的作業內容,教育專家指出:“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并不全是從教師那里學到的,有很多是從其他人,包括同齡人身上獲取的,因而要提倡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這一內容在課堂上處理前置性作業時,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幫助,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水平,也可以減輕教學負擔,使教師站在教學水平更高的層次上去組織教學。通過小組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讓同學們體會合作學習的快樂。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小數乘法中的例8《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一課時,我設計的前置性預習以書中的閱讀與理解為主,讓學生吃透例題,然后導學點一和導學點二的形式分析并解答問題,最后的“我的總結”就是這節課的知識點,需要學生掌握的重難點。同時我會把畫圖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班級討論并為同學們講解。還有一系列的練習,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學生在前置性中學會知識,學會思考。

  在“少講多學”的數學課改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出佳肴要自己吃才有味道,知識要自己感悟才會受用。通過前置性學習任務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知識中那佳肴的美味。

  二、精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前導入就像一把鑰匙一樣,是至關重要的,成功的導入,能創設情景,營造氣氛,激發興趣,引發學生思考。當然,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情境導入、故事導入、游戲導入、操作導入、借助媒體導入等等……

  在教學比的認識一課時,我創設情境,出示了中國的國旗,并說,20xx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在太空中,飛行員楊利偉向全世界人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楊利偉展示的這面國旗的長是15cm,寬是10cm,怎樣用算式表示長和寬之間的關系呢?就這樣創設情境導入了新課,不但使學生學會了數學,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小組合作——高效課堂的金鑰匙

  我認為課堂上適度放手,做一名“閑”“懶”的教師是有必要的。理想中的小學數學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師給學生留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課堂上教師應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或“陷阱”,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探究、猜想、思考。探索有時也會走彎路,但畢竟是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了學習過程,這就是他們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實現數學的“再創造”。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組的時間,就是教師的閑暇之時,此時,走進每一位學生,了解并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目標的達成,以及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生反饋匯報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適當進行調整,讓學生思維外顯,交流互動,解決問題,教師適當講解。“懶”教師,會培養出一批會思考的學生,讓學生對數學形成樂學、好學、喜歡和好奇的源泉。

  四、拓展延伸——發散學生的思維

  適度的拓展和延伸能夠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添上重重的一筆,激起學生的思維漣漪,讓學生產生一種“欲罷不能”的持續探索的態勢,讓數學課堂在拓展延伸中變得厚重、開闊、深邃和美麗。

  例如在教學《園的周長》一課時,在教學講解圓的周長后,我拓展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的故事,讓學生在理解“周三徑一”的說法的同時,對古代的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延伸到兩個相同的圓并列,四個并列的圓及九個并列的圓的外周長的求法。適度的拓展和延伸,使得課堂既有了廣度又有了深度。

  教師要把握好教學過程中的少講與多學的關系,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的目標,進行教學活動,不能一味的從任務的完成情況看成敗,要著眼未來,要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下功夫。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課改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使學生從中受益。

論文心得體會8

  Results不少人在寫論文的時候會把Results和Discussion兩部分放在一起寫,但是大多數的論文都是分成兩個部分。這兩種做法的選擇,取決于文章的類型。

  如果你的結果在分析的同時進行討論更加合適,并不適合單獨拿出來分析(或者是那樣做很困難,導致Discussion成為雞肋的時候),那么合在一起寫是合適的;反之就要放在一起寫。因為我沒有放在一起寫的經驗,所以這里就只好單獨分開來說了。

  希望有合在一起寫經驗的人能夠補充這方面的內容。 Results部分的要求是四個字:翔實準確。

  翔實就是要提供最為全面的分析結果,一切從你的實驗當中能夠得到的結果都應該提供給讀者,不要故意的隱瞞或者遺漏某些重要的結果。準確就是結果必須是要真實的,不能是偽造合篡改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結果不夠翔實并不會導致論文直接被拒,但是結果的真實性被人懷疑的話就肯定會被拒。在結果的提供上,一般是表格和圖兩種方式。

  不同的雜志對于圖表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應該要根據雜志的要求分別對待。表格的優點是能夠清晰的展示論文獲得的第一手結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時進行引用和對比。

  圖的優點在于能夠講數據的變化趨勢靈活的表現出來,表達上更為直接和富于感染力。應該來說,圖表應該結合起來使用,這樣能各自取長補短,使得結果的展現更加豐富。

  應該要提出的一點是:現在大家越來越喜歡給各種各樣的圖,但是雜志社的要求卻是要盡量限制圖的個數。因為這樣子會增加排版的困難,版面也會增加,出版社的支出也就會增加。

  因此,我的建議是大家在提供圖的時候,盡量用最少的圖提供最多的信息,一般來說最多不要超過8個。圖太多了,會顯得過于羅索和累贅,主編那里就不會很欣賞。

  必要的時候可以用表格來替代一些圖。圖片的格式每個雜志不太一樣,要求tif格式的比較多,不推薦使用bmp(jpg就更不能用)。

  有人說用矢量圖清楚些,我的感覺和tif格式的沒什么區別,只要足夠清晰也就可以了。彩色圖片的使用要慎重,因為黑白圖片可以免費,但是彩色圖片是絕對要收費,而且價格不菲。

  在Results和Discussion分開寫的情況下,Results部分盡量不要設計對結果的評論,最多是總結的陳述結果也就可以了。否則造成這兩部分的內容上的重疊,會顯得很累贅,對Discussion的描述不利。

  結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層次之間的安排,要按照條理性的要求分別描述,顯得有邏輯性一些。不要亂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只是給出來了就可以了。

  結果給的一團糟,會大大降低論文的可讀性,吃虧的最終是自己。 Results中大多都要提供統計性的結果,例如方差分析等。

  方差分析的結果形式要根據刊物的格式來給出,有的要求對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詳細的給出,有的則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p=0.02或者p

  這些細節問題雖然關系不大,但是注意格式要統一,不要亂七八糟各自為戰。統計分析結果過多時,可以用表格的方式來給出,具體上可以參照SPSS軟件分析之后的結果。

  如果論文結果部分通篇都是統計分析的數據,會顯得凌亂不堪,表格的形式會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論文心得體會9

  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親人盡到責任的快樂。

  聽了魏先生的講座后,感慨良多,尤其被他睿智幽默、詼諧、生動的語言感染著。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著,被他積極樂觀的處世、工作態度所感染著。被他科學民主的管理所吸引著。他的舉手投足中讓我們感受到他樸素的人格魅力和務實的工作做風。整個過程中,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哄堂大笑。

  他告訴我們珍愛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訣,叫做“松、靜、勻、樂”。“松”即身體放松;“靜”即心靈平靜;“勻”即呼吸勻稱;“樂”即情緒歡愉。他特別告誡我們要記住四字秘訣,要在紛亂復雜的社會里,在緊張激烈的人際中堅守住心靈的寧靜,堅守住快樂的心靈之道。他認為,快樂可以外取,也可以內求。只有時時做到以靜制動,快樂才可能隨你而來!因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開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陰影,必定是陽光。

  魏先生愛自己的事業,更愛自己的學生,所以他把當老師看作是一種享受。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除可領略到魏先生的班級管理藝術,也領悟到魏先生的為人處世的道理。“用平常的心態,高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去做實在的事情。”

  魏先生的講座,總是將深刻的哲理,甚至苦悶的話題用流暢、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話語形象的表述出來,其語言如行云流水,揮灑自

  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著所有在場的人,讓聽眾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他使聽者為之激動。為什么被別人視作艱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樣的親切和歡欣?這都出自他對教育的深刻認識和真摯的厚愛。他的思想不是超然無蹤縹緲的,而是真實質樸的,根植于我們的教育狀況,根植于我們的教師的需求,根植于廣大學子的心靈。因為,他總是把走向學校當作一種精神享受,把認真教書育人當作是一種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當作體驗生活的一種愉悅享受。他時時享受,處處享受。用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樂而不為呢!在他的講座中我最欣賞的有兩句話: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總之,一個人把自己管理得好好的了,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更多地激情投入到工作中,

  魏先生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脫;有社會活動家的閱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范,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著。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喜歡巍先生這樣的一句話:“守住心靈的寧靜,守住自己快樂的陣地。

論文心得體會10

  (一)我國關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責任承擔主體的立法現狀

  關于車主在交通事故賠償中的責任,存在太多的爭論。《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此條確立了無過錯責任原則在我國的侵權行為法中的適用。按照目前的通說,機動車屬于高速運輸工具,機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損害,無疑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123條的規定。

  隨著《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終止施行,車主的墊付義務失去依據,這是否意味著車主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無須再承擔任何責任?答案是否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對車主責任未作出明確的規定,并不是忽略了這個問題,而是因為確定承擔責任的主體較為復雜,在實踐中需要根據民法的'有關規定和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因此才未作出一刀切的規定,故而采用了“機動車一方”這樣一個比較寬泛的用語。顯然,“機動車一方”包括駕駛員和車主,甚至包括乘車人員(譬如車上人員與駕駛員爭吵、車上人員發生打架致駕駛員未能專心駕車而引發交通事故等情形),既未一概肯定由車主或駕駛員承擔責任,也未排除車主或駕駛員承擔責任,交由法官在個案中根據民事法律的規定,再結合案件事實確定,以免產生因特別法作出硬性規定而排除了一般法律的適用,但又不合理的情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只解決了機動車之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的責任分配,對于機動車一方內部及單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情況下的責任承擔,則須根據民事法律和具體案情認定。侵權行為法的基本原則是自己責任原則,即每個人只應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負責,侵權行為人要能夠轉移責任,或者他人必須替侵權行為人造成的損害后果負責,均須有法律的規定。針對交通事故中駕駛員與車主的責任承擔,駕駛員系交通事故的直接侵權行為人,如果沒有其轉移責任的法律規定,自然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而對于車主是否須為駕駛員的行為承擔責任,則須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審查車主對交通事故發生是否有過錯以及車主與實際使用人之間的關系,確定其相應的責任,簡單的一概令車主承擔共同賠償責任、連帶責任或不承擔責任,都是不公平的。

  (二)、無過錯責任產生的社會和法理基礎

  1、無過錯責任產生的社會基礎

  我們知道,從無過錯責任產生的歷史淵源來說,無過錯責任之所以產生,是因為:19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工業災害頻生、交通事故驟增、公害嚴重損害人們的生命健康以及產品缺陷經常導致消費者的嚴重損害。而且在現代工業事故中,基于工人過失或不可抗力的事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試圖尋找一種較之傳統過錯責任原則更為嚴格的法律對策對受害人提供保護和救濟。于是在實行過錯推定和舉證責任倒置之后,進一步產生了無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是從整個社會利益之均衡、不同社會群體力量之對比,以及尋求補償以息事寧人的角度來體現民法的公平原則的,它反映了高度現代化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公平正義觀,也帶有社會法學的某種痕跡。無過錯責任對于個別案件的適用可能有失公允,但它體現的是整體的公平和正義。無過錯責任其實就是一種危險責任,即因所從事的作業活動具有高度的危險而產生的責任。

  2、無過錯責任產生的法理基礎

  從危險責任的法理來說,侵權行為法中之所以產生危險責任這一歸責原則是基于以下原因:

  其一,風險開啟理論。從事危險活動,或者占有、使用危險物品的人本身制造了對他人人身、財產權益造成損害的危險,因此作為危險源的開啟者,當然需要承擔責任;

  其二,風險控制與分散理論。從事危險活動或者占有、使用危險物品的人對于這些活動或物品的性質具有最為真切的認識,也最具有能力控制危險的現實化,因此作為危險的控制者,其應當承擔責任。而且通過法定的強制責任保險以及商業保險,這些人完全有能力將風險加以分散;

  其三,報償理論。從事危險活動或者占有、使用危險物品的人從這一活動中獲得了利益,基于享受利益者承擔風險的原則,其應當承擔責任。具體到交通事故中,一個人購買了一輛車,他就能夠支配該車的運行,并從該車的運行中獲得利益,這種利益可以多種形式體現,用于生產經營、出租可獲取經濟利益,自用則獲得工作生活的便利,但擁有車輛的同時也為社會增添了一個合法的危險物,給社會帶來潛在的危險,因此,作為車輛的保有人,應當承擔相應的危險責任。

  從無過錯責任產生的社會和法理基礎可知,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的負擔以法定義務為依據,是一種“危險責任”,其責任主體應包括機動車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首先是汽車的所有人(車主),亦即保有人,一般情況下,車主對其車輛握有支配權,運營的利益歸屬也歸車主;其次是車輛使用人,車輛使用人如果從駕駛車輛這一高度危險的活動中獲得了便利或者運營利益,也應當成為承擔危險責任的主體。作為雇員的機動車駕駛員,其從事高度危險作業所獲得的只是謀生的工資,沒有獲得高風險作業下的高利益,雖車輛的具體操作是自己掌握,但運行支配受車主的控制,運行利益歸屬車主,因此,法律規定雇員的責任由雇主承擔。

  (三)我國司法實踐對機動車保有人的判斷標準

  我國司法實踐對承擔無過錯責任的機動車保有人的判斷標準明確采取了運行支配說與運行利益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盜機動車輛肇事后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答復“使用盜竊的機動車輛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肇事人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法理基礎在于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非自愿地喪失了對車輛的控制和支配,不具有運行支配權和運營利益,因而不承擔責任,該答復未排除車輛在正常運營下車輛所有人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則認為:“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該復函基本上反向明確了車主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要承擔責任,只是要確定誰是真正車主。負責起草該批復的楊永清法官對該批復的解讀為:“根據危險責任思想和報償責任理論來確定機動車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具體操作就是通過‘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兩項標準加以把握。所謂運行支配通常是指,可以在事實上支配管領機動車之運行的地位。而所謂運行利益,一般認為是指因機動車運行而生的利益。換言之,某人是否屬于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要從其是否對該機動車的運行于事實上位于支配管理的地位和是否從機動車的運行中獲得了利益兩個方面加以判明。進一步說,某人是否是機動車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以該人與機動車之間是否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的關聯性加以確定。”

  (四)、車主承擔責任的類型

  根據以上法律規定、司法解釋和理論,按照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說,車主承擔責任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己責任:在駕駛員就是車主的情況下,駕駛員的責任就是車主自己的責任。

  2、雇主責任:在駕駛員是在從事雇傭活動中發生交通事故的,駕駛員與車主之間的責任承擔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予以確定。

  3、連帶責任:在車輛有安全隱患或車主有過錯的情況下,車主與車輛使用人構成共同侵權,車主責任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予以確定。

  4、不承擔責任:①因被盜、被搶等車主意志外原因,導致車輛被他人控制,進而發生道路交通事故;②如果名義車主提供了充分證據證實車輛確已實際移轉,且名義車主自身沒有過錯,真正車主也承認其車主身份,在這種情況下,名義車主可不承擔責任。

  5、在一定范圍內承擔共同賠償責任:車主與實際使用人之間存在承包經營、掛靠、租賃等經濟利益關系,車主對交通事故的發生也沒有過錯,則應在一定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6、補償責任:車輛被借用,車主從車輛的使用中不獲取經濟利益,對交通事故中的發生也沒有過錯,依據《民法通則》第123條及公平原則確定車主承擔一定的責任,主要考慮應確保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能夠得到適當補償。

  對于上述分類中的自己責任、雇主責任、連帶責任和不承擔責任,已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應沒有爭議。司法實踐存在較大爭議的是出租車輛與出借車輛兩種情形下的責任承擔。

  (五)正確區分以營利為目的的車輛出租與純友情的車輛出借,合理劃分車主責任承擔。

  確定車主在交通事故致人損害中應承擔何種責任及數額,應區分以營利為目的的出租車輛行為與不具有營利目的的純粹的友情借用車輛行為。

  1、以營利為目的車輛出租的車主責任

  車輛所有人將其車輛投入以營利為目的的出租經營,顯然屬于從事高度危險作業,具有典型的運營經濟利益,表面上看,出租人將車輛出租給租用人后,就喪失了對出租車輛的控制和支配,讓其承擔責任似有不公,其實不然。車輛的所有人對出租車輛負有維修保養,確保車輛保持適于運營的良好狀態的義務;對租用人負有謹慎審查,確保將車輛出租給駕駛技術熟練的駕駛員,以盡可能降低交通事故發生風險的義務。而實際上,車輛出租人為追求營利目的,對車輛租用人的審查僅限于表面形式審查,只審查有無駕駛證,對租用人的駕駛技術熟練程度無法審查,更無法對出租車輛的轉借轉租進行控制,無疑大大增加了汽車這種合法的危險物對社會可能造成損害的風險。車輛所有人失去對出租車輛的控制和支配是由于自身追求營利目的的主觀故意行為,與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非自愿地喪失了對車輛的控制和支配完全不同,車輛出租人對因追求營利目的而主動放棄約定時間內車輛支配權并由此造成的事故潛在危險應承擔無過錯的危險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在被盜車輛案批復及連環購車案復函兩案中的亦反向確定了車主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至于出租車輛的車主應承擔責任的限額,一概讓車主承擔連帶責任是不合理的,這樣會扼殺了整個租車行業的發展,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但車主不承擔任何責任也是不合法、不合理的,這會造成出租車輛的車主只享受從事汽車營運這種高度危險作業所帶來的利潤,而不需承擔從事高度危險作業所帶來的風險,助長唯利是圖,降低或省去采取措施防范高危作業事故發生的投入,加大整個社會的交通公共安全隱患,也不符合《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的無過錯責任原則。讓出租車輛的車主承擔無過錯責任,也并不是要將車主置于清家蕩產的地步,而是為了促進出租車輛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為彌補或減輕車輛運營高危作業給第三者或車上人員造成損害的風險,同時也降低和分散車主經營車輛出租的風險,車主可通過積極、主動投保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車上人員險來降低和化解車輛運營風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對第三人的損害,可通過投保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來獲得賠償,對于本車上人員所造成的損害,可通過投保車上人員險來獲得賠償,亦即從事車輛出租運營的車主,由于其對社會公共安全的潛在危險加大,比純粹個人使用的私家車主應當負有更多的投保義務,除投保交強險外,還應當投保適當金額的商業三者險、車上人員險,以增強自己的償還能力,負起與通過高度危險作業獲取運營利益相對稱的社會義務。此種加重的義務雖然法律尚未作出規定,但法院可以通過個案的判決逐步引導確立某些社會關系的建立所應遵循的公平的行業規則,分散不確定的交通事故可能給特定的受害人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或難以彌補的損失的風險,而車輛出租人為承擔此投保義務增加的費用則可通過整個車輛出租行業的普遍適當增加租車費用轉嫁給車輛承租人,其實質仍為出租人代承租人投保。對于因使用人的原因致使保險公司有合理理由拒付保險賠償的,出租車輛的車主仍應當在與交強險、三者險或車上人員險相適應的限額內與使用人共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并不得以車主在交通事故中無過錯而免責,以促使車主在從事車輛出租運營中盡到最大謹慎注意義務,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此亦即法律規定從事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無過錯責任之立法初衷。出租的車輛在交通事故中也可能受到損壞甚至報廢,或許有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再讓車主承擔對第三人或車上人員的無過錯責任有失公允,其實是合理的。因為車主的財產損失與第三人或車上人員的生命健康權損害是不可相比的,車輛財產的損失可以通過保險獲得賠償或向事故責任人索賠,即使在向保險公司或事故責任人索賠受阻的情形下,也可通過先前或以后的車輛租賃收入得到補償而修復,但第三人或車上人員的生命卻是無法挽回的,即使受傷者通過治療身體得到康復,其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也是難以撫平的。

  2、純粹友情行為出借車輛的車主責任

  對于純粹因友情行為而借出車輛的車主,由于現在一般的私用家庭轎車已非高消費產品,已有較大的普及面,并有逐漸發展成為日常交通工具的趨勢,親友、同事之間一時之需借用車輛成為可能,但私家車車主一般均不太情愿借出,只是礙于情面、維系友情而借用,而且絕大多數私家車的車主在將車輛借給朋友使用時,都會盡到非常謹慎的注意義務,具有不良嗜好或駕駛技術生疏的借用人一般會受到朋友的婉拒,友情借用而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相對要低得多,對社會公共安全的潛在危險要小得多。如果因友情借用車輛發生的交通事故對車主課以較重的損害賠償義務,無異于禁止友情借用行為,這將導致社會人際關系的冷漠,妨礙同事之間、親友之間關系的正常交往,有悖于人情常理,因此,不應當對友情借用車輛行為課以較重的賠償義務。但友情借用行為車主不承擔任何責任也是不合法、不合理的,畢竟這個合法的危險物是車主的,而且車主保有車輛獲得了生活與工作的便利,不承擔責任與《民法通則》第123條的規定精神不符,而且也會導致車主對自己支配的合法危險物不能盡到最大的謹慎注意義務。

  友情借用車輛情形下車主的賠償責任,應較以營利為目的出租車輛的車主責任要輕得多,除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之外,還應適用公平原則,其性質應為補償責任而非賠償責任,因車主相對于受害人而言應具有一定的經濟承擔能力。賠償限額在車主已投保交強險和車上人員險的情況下,僅應以保險金承擔賠償責任,在因使用人的原因致保險公司有合理的理由拒賠的情況下,車主承擔的責任不應超過車上人員險可獲得賠償的一半。

  參考文獻:

  1、中國法院網《試論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問題》任衛利周瑞生

  2、中國法院網《新交法在當前審判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高海鵬

  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法律精神解析張新寶

  4、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主體之研究(程嘯)

  5、論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及其立法應然狀態于敏

論文心得體會11

  做學問首先一般得知道了解該領域內別人研究過什么、已經研究到什么程度,即最好首先寫一篇綜述性的文章,但是綜述性文章寫作的最佳時期是當你閱讀了該領域大量的論文以后,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見解之后,此時你在綜述中不僅能夠把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分門別類進行梳理,而且也的確能夠提出一些真知灼見了。

  寫綜述,首先得學會閱讀學術論文,學會總結別人的觀點,但是綜述中僅僅羅列別人的觀點還不行,還要有自己對該研究內容的思考,這樣才能用一根思想之線把已有的珍珠一顆顆串起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遇到有價值的論文,一般我會在一個記事本中寫一些總結,主要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刊物、主要內容以及閱讀此篇論文時候的感受,尤其是閱讀該論文時我的想法,會紀錄比較詳細,比如論文的寫作思路、用詞值得借鑒啊。

  還有比如文中想法有創意,但是感覺還不夠完善,似乎可以改進,結合自己以前的研究經歷和經驗,特別容易產生新的想法,尤其是交叉領域,所以說要經常多關心一下相鄰領域的專家最近都在干什么.總之,閱讀論文的時候,你的思維一定要活躍,不要一片空白,否則你還不如出去好好放松一下自己。閱讀時最好腦中有些沒有解決、令你迷惑的問題,此時你就好比一個有準備的頭腦,看到這篇論文,說

  不定吧唧一下,問題在靈光之中得到解決.這種善于發現問題的人,一般是很有學術研究潛力的人,只要堅持不懈,必有大成!

  這樣閱讀學術論文有幾個優點:

  (1)產生新的想法,獲得idea;

  (2)以后學術論文的引言寫作也用得著,反過來看自己曾經看過的論文,不會感覺似曾相識那么陌生;

  (3)養成良好的思維總結習慣,這些筆記將來說不定是一輩子的財富;

論文心得體會12

  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連續多年擴大的情景下,如何更好地開展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實踐教學工作,確保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是每一所高校教學管理部門和每位指導教師認真思考和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已有許多學者對如何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進行了分析。筆者作為一名從事生命科學教學科研工作不長時間的青年教師,結合自身指導的4屆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提出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時間是前提

  大學期間的第八學期是本科畢業生完成畢業論文的時期,但第八學期又是本科生入學研究生面試、考試或找工作的階段。這種時間上的沖突,導致大多數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成畢業論文。因此,時間短促是目前影響本科生畢業論文完成的普遍原因,尤其對于實驗性和探索性很強的生命科學學科來說,每一個實驗步驟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讓學生開始畢業論文是相對必要的。筆者指導的20xx屆2名本科畢業生,由于在大三年級的時候參加了“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科研訓練基金開放項目”,20xx屆被保送上研究生的1名本科生在第七學期開始進行畢業論文,因此完成的時間相對較充足,論文水平也很好。但20xx屆的2名畢業生,由于忙于找工作、考公務員,使得畢業論文的完成時間倉促,最后只能撰寫文獻綜述,且質量極差,根本沒有起到預期的培養目標。鑒于以上的經歷和體會,筆者組織了4名20xx級的學生申請了“內蒙古大學20xx年校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并獲得批準,現在已安排他們正式進入實驗室,相信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和完成,必定對他們的畢業論文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

  二、科研項目是依托

  生命科學是當前發展最快的學科領域,而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因此,指導老師將實施科研項目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或需要進一步驗證的實驗內容轉化為指導本科生參加國家級、校級創新訓練項目或畢業論文,積極指導本科生盡早參與到科研項目中,這樣既可以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興趣、接受科研訓練,又可以讓學生準備或完成畢業論文,保證畢業論文的順利進行和高質量完成。

  筆者指導的20xx屆本科生畢業論文是依據本課題組的科研工作,需要對幾個不同品種紫花苜蓿的抗逆性(抗旱、耐鹽性)進行基礎性分析,以此為后續科研工作受體材料的選擇提供依據,安排了2名畢業生分別通過NaCl脅迫和PEG模擬干旱脅迫處理不同品種紫花苜蓿種子,比較分析NaCl脅迫和PEG模擬干旱脅迫對不同品種種子發芽及幼苗生長的影響,得出不同品種間的抗逆特性及差別。這樣既為本課題組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基礎信息,促進了科研工作的進展,又將此部分內容作為一個完整的小課題,通過本科生畢業論文完成,訓練了本科生的獨立科研能力,也順利完成了畢業論文。

  三、選題要適中

  用于畢業論文的課題應符合畢業生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要求,難度適宜、分量合理,課題涉及的知識范圍和理論深度要符合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訓練的實際情況,要有利于鞏固和深化畢業生所學的知識,使其受到科學研究(設計)能力的基本訓練,學生通過努力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題研究或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而許多學者提出本科生畢業論文選題要新穎、有創新,這樣確實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但筆者認為本科生畢業論文的選題要適中,兼顧新穎即可。

  首先,由于多年擴招以及學生對大學校園開放式的學習方式適應能力不同,使得在校畢業生的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參差不齊,因此以相同難度要求他們完成畢業論文似乎不太可能實現。指導老師要和學生溝通交流,針對其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畢業論文題目。其次,作為指導老師的科研項目的一個小課題的畢業論文很難體現出新穎性和創新性,但其必定是具有學術價值的。

  四、指導教師的角色

  目前,在論文選題、實驗方案的設計上多數畢業生還不能夠獨立完成,需要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選定3-5個關鍵詞,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從中篩選出能直接輔證擬定畢業論文題目的文獻,以此為依據提出實驗設計方案,并由指導老師指導修改。實驗的實施過程是本科生第一次真正親自從事科研工作的經歷,尤其是在生物學科相關專業的實驗過程中實驗操作是否規范、實驗結果或數據的合理分析和推理、儀器設備的安全使用、實驗廢棄物的安全處置都將會影響其將來從事科研工作的興趣、激情和安全性。因此,整個實驗實施過程中指導老師都要耐心地跟蹤指導,言傳身教,以此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的基本科研素養。在跟蹤指導的過程中,也要“放手”,給學生留有自由實驗和探索的空間,營造嚴謹而又寬松的環境。另外,生物學科實驗本身就是探索性的工作,任何一個實驗步驟在重復3次都沒有達到預期結果或結果不理想時,指導老師就需要鼓勵學生,并認真分析原因,指導學生尋求其他可能的解決思路和辦法,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獻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對所得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并得出結論的能力的過程。畢業論文是具有學術規范的科學性、總結性的學術論文,既要嚴謹、通俗易懂,又要具有專業性。因此,在指導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嚴格依據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撰寫規范的要求,本著嚴謹求實的態度,用詞準確,科學、真實地表述實驗結論及其學術意義。凡引用他人的觀點或結論,均應按論文中所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參考文獻中。而學生第一次接觸學術性論文寫作時常常出現的共性是:口語化用詞太多,經常使用第一人稱表述;推斷性結論太多,缺乏嚴謹性;結構、層次不清晰,缺乏邏輯性;物種拉丁名、基因和蛋白質的書寫不規范,缺乏專業性等。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現象,指導老師必須認真指導,嚴格要求,培養學生規范寫作的習慣。

  不難看出,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因此,有學者提出了“教師在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環節中的主導作用”的觀點,但也有學者不完全認同此觀點。筆者認為考慮的角度不同,指導老師在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環節中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對于大多數初次接觸并親自完成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研究工作的本科生,是不可能完全獨立完成的,指導老師必須進行全面的指導,起主導的作用。對各方面能力都很優秀的學生,指導老師只需給予引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完全“放手”,由學生獨立完成,增強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五、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其在思想上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和態度直接影響著畢業論文的完成。因此,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是畢業論文順利進行的保障,要讓學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明白擬開展的畢業論文的研究目的和學術意義,消除“畢業論文肯定能通過”的消極態度,并強調解決好就業或研究生入學與畢業論文在時間上沖突的實際問題,避免“老師比學生著急”的現象。

  學生在思想上重視畢業論文的同時,在實驗實施或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也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培養嚴謹的作風。實驗過程不順利的時候,學生也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要急于完成工作任務而編造實驗結果或篡改實驗數據,要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分析和尋求原因,或許可能發現未曾預想到的現象,提出新的科研內容或問題,這也是生物學科實驗性和探索性的特點。

  六、結束語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計劃任務的最后環節,是集學習、實踐、探索和寫作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任務,是指導老師和學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互長的教學活動。指導老師既要嚴格要求,全面地指導、點撥,又要“放手”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工作的空間,給學生提供從單純學習過渡到實踐學習的過程,并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或增強學生的專門技能。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是一個真實的科研或專門技能工作的過程,是即將成為研究生或專門技能工作者的一次“實戰”和“練兵”的經歷,相信畢業論文過程中培養的基本科研素養或增強的專門技能必將影響著畢業生以后的科研或專門技能工作。

論文心得體會13

  進入大學后,我們開始接觸了較為陌生的論文,我們大致了解到這種文體與以往所接觸的文章相比有更為嚴格和規范的寫作方法。雖然經過短短兩年多的摸索,在一次次課程論文的演練中學習到了不少的寫作規范和方法,但是憑我們自己的能力卻仍然無法撰寫出規范的論文。因此學校為即將面臨寫畢業論文的我們安排了論文寫作指導課,這門課程很特殊,總共有六位老師為我們上課,從各個不同的方面為我們講解了論文寫作的要點。

  上了一學期的論文寫作指導課,我收獲頗多,從原來一提到寫論文就覺得一頭霧水到現在至少有了大致清晰的思路。這堂課使我解決的第一個大的問題就是論文是什么,不同于之前所了解到的,論文并不是簡單的知識點的羅列,最重要的是能夠提出一個問題并解決它。現在,通過論文寫作指導課,我了解到一種更為確切的說法,論文是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是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論文分為很多種,我們接觸到過的就有學年論文、畢業論文,還有學位論文、科技論文等等。

  并且,對于我們為什么要學寫論文,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學習寫論文,第一,能夠培養我們綜合運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能夠培養我們進行科學研究、創作、設計的初步能力,比如說,選題、開題、制訂方案、檢索文獻資料、實驗設計與操作、調查研究、論文撰寫與計算機應用等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第三,還能培養我們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創業精神,包括實事求是、虛心好學、刻苦鉆研、開拓進取的科學作風與精神。而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高年級學生來說,畢業論文也是檢驗我們四年來學習成果的一個最好方法。

  學術論文根據其寫作的方法不同,還能分成論證型論文、考證型論文、調研型論文、爭鳴型論文、綜述型論文。學術論文寫作的過程中,要時刻牢記它的一些特點:科學性、創新性、學術性。其中,學術論文的科學性十分重要,在寫學術論文時,要求作者從實際出發,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事實的陳述帶有偏誤,否則這會嚴重影響到一片論文的嚴謹性。另外,學術論文的研究數據必須真實可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能夠自己親自做調查,得出的第一手資料會具有十分寶貴的價值,能增加學術論文的可信度。

  在論文寫作指導課上,多位老師都再三強調,論文的選題十分重要,一片論文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選題是否成功。而我們對論文接觸不多,往往會走入論文選題的誤區,以為論文題目選的大而廣就能有內容寫,其實情況完全相反,在現在的初級階段就選擇過大過寬的論文題目會造成我們的論文內容零亂,主題不明確,泛泛而談的情況。在我們現在的階段,選擇論文的題目,一定要選擇一個小的切入點,提出一個小問題,集中精力去解決它,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做到深入而新穎。比如,在眾多大師嚴謹的論點中,我們難以找他們的空白點,也難以做出比他們更加深入的研究,可以換一種思路,找出不同流派的學者論文觀點之間的分歧點或者是匯集點作為論文寫作的切入點。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加以概括歸納和完善,對于我們初級階段的同學來說,這無疑是鍛煉我們寫論文的好方法。

  學術論文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是寫論文的一個重要步驟,在寫作論文之前,我們應該搜集大量的與自己論文有關的材料,比如一些理論,在搜集到材料之后要及時的歸納整理,選擇自己需要的提煉出基本觀點。在確定論文選題之前,就要充分考慮自己是否能夠搜集到豐富的材料,對于我們來說,選題太舊沒有新意會使論文失去寫作的意義,而選題太難或者過偏找不到任何所需要的材料,也會使我們的論文寫作無法進行下去。因此,在選題時要充分考慮可行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也是論文寫作的基礎性工作。

  除此之外,開題報告的撰寫也是我們畢業論文寫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開題報告是日后開展研究工作的準繩。在這一階段我們所要做的是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掌握與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我們需要在開題報告上以課題的國內外背景作為出發點闡明我們的論文到底有何寫作意義。論文的主體部分,比如摘要,關鍵字,引言,正文部分,注釋和參考文獻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規范。

論文心得體會14

  從教快五年了,在這期間,我曾經也收獲了喜悅,也感到了疲憊;我解決了教學中一個又一個難題,同時也堆積了好多疑惑等;我剛開始認為教書不過就是完善自己的知識,把自己所學到的傳授給我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可慢慢的我覺得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因為在我們的課堂中會出現各種各樣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作為一名教師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是我就談談我在這幾年的教書生活中的一點小小的感受。

  首先,讓我們們每位老師頭疼的莫過于學生的照抄作業問題,我幾乎每節課都在強調重復這件事情,可是我反倒覺得你說的越多,罵的越厲害學生照抄的就越嚴重,我也嘗試了好多方法進行懲罰可根本沒用。我也聯想到了我的學生時代,我也抄過作業甚至比有些學生還嚴重。于是我慢慢嘗試著走進學生的心中了解他們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為什么照抄。我發現有些學生的回答特別的誠懇,她會說:“老師,我本來上課聽著會可不知道怎么的到做作業時我就不知道怎么下筆了。”有的還說:“老師,我本來想到這個題就是這么做可我就怕自己做錯了,于是就把別人的作業拿來看看,結果就抄了。”等等。從他們的口中讓我覺得他們是那樣的純樸和善良。他們所缺少的就是自信和勇氣。他們怕自己做錯了老師會看不起他。也許我所缺少的就是耐心,沒有認真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只是一味的責備與辱罵。讓學生越來越沒有信心,直到最后的放棄。所以作為老師我們不能自私,也許我們覺得一句鼓勵,一句夸獎沒什么,可學生是多么的在乎啊。讓我們多一份微笑少一分責備吧!

  其次,在我覺得學生是否能學好一門課,重點在于老師的課堂。首先應該讓學生有興趣能讓學生積極的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可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廂情愿的讓學生知道一些概念,公式,結論。不管你理解多少只要我說過的強調過的,作為學生就必須得掌握消化。如果提問學生不知道時,我就會大發脾氣或者進行懲罰。這樣也許只會讓學生更加反感我的課堂,更加厭煩學習。所以在我們的教學實際中,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實際問題中所包含的豐富的物理信息,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嘗試獨立地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就是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把學生看成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學生只有具備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長知識,發展能力。同時,只有具備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從司空見慣的問題中推陳出新,培養創新能力,以適應于新時代的發展。從指導閱讀開始,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師授課時,除了要啟發學生觀察思考一些直觀性演示以揭示新知外,還要指導學生養成看圖、讀文、思考數學知識的習慣。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看懂課本內容中的圖、式、文,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弄清術語,理解關鍵詞語,引發學生思考。如:在教學概念“摩擦力”時,要及時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有關文字,并強調其中的關鍵字“阻礙”,引導大家討論,使學生能理解相互接觸,相互阻礙,從而更好地理解概念。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上,而應該把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習慣與預習習慣結合起來。

  也許我想的遠遠不夠,教學是一個不斷自我挑戰,自我更新的過程,在以后我生活中,我們應該不斷的通過學習完善自我,充實自我,爭取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論文心得體會15

  20xx年7月14日上午,我們在風景如畫的磁縣溢泉湖度假村聽取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報告會”,報告會對我的教育頗深,使我受益良多。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魏書生講的關于教學上的“兩大點”和“一小點”。“兩大點”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學。“一小點”就是“一松二靜三勻四樂”,就是說:“身體松心靈靜呼吸勻情緒樂”。簡單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人凡事要想的開、想的透,要樂觀進取,不管有多大的事都要保持“心靈靜”“情緒樂”。要時時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生活、學習。

  教育家魏書生談到教學管理時,特別強調了兩點:其一是在處理班級的事情方面,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給班里的每個同學都分個職務,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特長。這樣他們就會認為老師很器重他們,把分配的任務盡可能做到極致。“人盡其責,人盡其才”的思想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

  其二是要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要想改變一個人,就要發現他存在的問題的多種因素。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根據他們的優點去鼓勵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班里的一些重大事情一定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去解決。凡是“一般學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去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長不要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總之,凡事要靠方法,這樣,班主任干起工作來就很輕松了。他強調必須注重管理,但管理不是老師來約束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我約束。通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了學生對管理的抵觸情緒,提高了管理實效。比如,在學生中建立起了自檢、互檢、班干部檢查、班集體檢查等制度,考試時由學生分工出題互考、補考等,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另外,教育家魏書生還非常注意鍛煉身體,他每天都帶領學生長跑3公里的路程,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雪,從不間斷。科學的管理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信念,使魏老師的成功成為必然。

  在他給我們作報告時,50多歲的人一站就是半天,而且一直是“金雞獨立”的姿勢,用他自己的話說,“能一個人干的事不要讓兩個人去干,能一只腳站著,就不要讓兩只腳都受累”。

  魏老師的睿智與幽默,精辟的見解與淵博的學識,從容不迫的敘述與抑揚頓挫的語調,感染并折服了我。讓我領悟到教育教學的真諦和人生中的某些哲理。魏老師用四個小時述說快樂人生,笑聲掌聲不斷!從他的報告中,我認識到自己應該學習的還很多。我們應該學習他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執著。他把從事教育工作看作是對黨、對人民的回報,把工作看成是品嘗人生的歡樂,樹立視事業如生命、愛在其中、以苦為樂、為之獻身的信念。學習他埋頭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生活作風。他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真心實意、踏踏實實,達到舍身忘我的境界。不管在做人還是在做事上都能守住一顆平常心,盡到生存的責任,享受生存的快樂!他把平凡的崗位看成一個宏大的世界。他說:“人盡其才固然可喜,大材小用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我要學習他健康的情緒、平穩的心態和樂觀的精神;善于適應環境、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多看前面,少看身邊;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長處,少望自己無法改變的弱點。千方百計地解放自己、珍愛自己、超越自我,珍愛自己的每一段,珍愛自己的每一處,珍愛自己的長處和特點。真正樹立笑對人生的境遇觀,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魏老師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他腳踏實地的精神,他的教育工作熱情,和他在任何境遇下都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樂觀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把學到的新理念思想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相結合,力求達到更好的效果。

【論文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就業創業論文11-11

論文單位介紹信07-17

茶藝心得體會12-01

小升初的心得體會11-30

除雪的心得體會11-24

防火的心得體會11-22

教育的心得體會 11-21

防火心得體會11-19

培訓的心得體會11-19

聽課心得體會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