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學習論語的心得

時間:2023-04-03 19:21:43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1

  作為一名教師已不是第一次與『論語』打交道了,『論語』在我看來像是一位變幻莫測的朋友,每次接觸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發現。這個假期在教體局、校領導的安排下,我再次走進『論語』,與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教給了我們很多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講原則,更應該把握原則里的分寸。我們今天總是在說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壞,其實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斷不單單是好壞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孔子的一個學生曾經問過他,有一個人說:以德報怨何如。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我們經常說生活里頭有這樣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對不起他,他還是對別人那么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贊賞的,可沒想到,孔子反問他了一句,“何以報德?〞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他已經用德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么去報人家的恩德呢?讀到這,我猶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以德報怨是大度是豁達的表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這里孔子又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他有負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他,去處理這件事,但是你要留著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饋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老師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身為一名教師,那么我的和諧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和學生在我看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孔子教育學生時態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張張稚嫩渴望知識的小臉,他們年齡還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擬慢,這就要求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平和,而且要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發自內心的肯定他們。在我的職業道路上,我也會抱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態度與同事和平相處,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教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老師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因此我在與學生接觸的時候即使有什么不開心的事降臨,我也要盡量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因為我堅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盡快的過去,這樣我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我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劇烈的時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無論對朋友領導還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最美的境界。常言道:“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活一世,毀與譽,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名氣越大,越是難以防止。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將你狠狠地踩在腳下。豈只是活著的人,即便是蓋棺之人,也難以定論。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別人的攻訐也好,吹捧也罷,全不必當回事的假設有人捧你捧得太厲害了,其背后一定隱藏著某種目的就拿孔子本人來說吧,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過是利用他的學說,用以禁錮民眾思想,作為穩固其階級統治的工具罷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做事一定要問心無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要認清糖衣裹著的往往是炮彈。贊也好,貶也罷,嘴巴是生在別人身上的,誰都有說話的權利,豈是誰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這樣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說別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擊你,你也不惱怒,而是時常反省自己,我還有哪些缺乏之處?與其浪費時間去還擊別人的指責,倒不如埋頭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堅信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孔子曾說過,看一個射箭手技術的上下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沒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沒有。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對他人不能太苛刻,寬容別人其實更是寬容自己。

  人生在世,總是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總會產生各種不快與摩擦,在處理問題上,有的人會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卻采取了極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時候我們寬容了別人,別人就會寬容我們,善待我們;而我們對別人苛刻,別人也會反過來以更加惡劣的態度來回擊我們。讓我們用寬容對待身邊的人吧,這不是消極或懦弱的表現,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風。

  是『論語』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對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需要理解。寬容是催化劑,可以消除隔膜,化解矛盾;寬容是潤滑劑,可以調節關系,防止碰撞;寬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溫馨,感到自信。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范,更是一種幸福。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選擇了寬容,便選擇了財富!讀懂了『論語』,便讀懂了人生!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2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大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于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匪淺。

  “溫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小學時的課本來復習,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復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_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啊!!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堅韌不拔,是那么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著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共產黨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著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秘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3

  為政者要以德服民。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說:為政者,要靠道德來治理國家,這樣就會鄉北極星一樣穩居于北極而周圍的群星也都會環繞在他的周圍。

  為政者要正邪分明。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

  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臣下之人,凡是光明磊落,行事謹慎的,往往都是正直的`君子,百姓自然敬愛他,希望他得到合適的官職,實現他的政治主張。也有些做臣子的,心地奸險,行事乖張,往往都是邪枉的小人,百姓自然憎惡他,怕他誤國害民。這其實也是天下人的心聲,縱觀當今社會特別是基層,不難發現,發展得好的鄉鎮大都有個好的支書及班子成員,在他們的帶領下,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把家鄉推向致富。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4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逝水象征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斗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東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發,兩手空空。”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時間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時間老人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們的收獲卻不同。所以我始終相信“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會珍惜他‘”這句話。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會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為他們知道時間是寶貴的。

  如果你會把握時間,你就會把握生命,你才不會虛度人生,如果你虛度人生,那么在你虛度的一分一秒的時間里,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計算,你會覺得浪費的時間可以干很多你沒時間干的事情。這時,有的人懊惱,有的.人想禰彌補,但這是無濟于事的。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后后悔,那么現在你就要珍惜時間。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時間。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朋友約會,他站在橋頭一邊等一邊在紙上寫著,雨淋濕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覺。朋友來了滿懷歉意的說“不好意思,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愛因斯坦卻興奮地說:“我非常有意義地度過了這段時間,因為在這些時候我又想起了一個出色的想法。”

  時間是寶貴的,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流走。你是想把它當作日歷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個生銹的日歷夾嗎?因此我堅信珍惜時間的人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5

  今天聽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片段的講座,感覺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慨。孔子的時代離我們很遙遠,但他的思想卻還在感動著今天的我們。當我們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不知道學什么的時候,孔子給我們指明了道路。那些善意的、真實的、重要的東西才值的我們學習。當現在的人們都習慣于浮躁時,他又告訴我們要自省。在我們教育者困惑于如何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時,孔子提出的

  “知學者不如好學者,好學者不如樂學者”的觀念為我們提供了理論基礎。以前的教育者都是高高在上的,孔子卻教育我們要不恥下問。

  這就需要教育者放低姿態,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孔子門下弟子眾多,孔子卻能對不同的弟子施與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時代就有了,而今天的我們還在為高考抹殺著學生的個性,不能不說是一種倒退。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而現實生活中卻上演者讀書就是一切的鬧劇,君不見這幾年高考狀元的報道遍地都是,如果孔子回到今天的時代不知作何感想。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愛之道,教育我們要對人恭敬,那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就這一點上看,今天我們的學生對老師、父母恭敬了嗎?可能回答是否定的,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去探尋問題的根源。對人要誠信,這看似誰都懂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得,考試作弊屢見不鮮,甚至有老師幫忙作弊的,我們的教育者都喪失了誠信之心,那未來的教育還有沒有出路呢。

  孔圣人的教育理念很高深,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者去學習。他的情懷很樸素,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6

  小時候,我們大家都學過《論語》十則。雖然叫十則,但是《論語》可不光十則。他總共有二十篇,它的作者就是偉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及學說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就是孔子的代表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這一篇主要是闡述讀書與做人的關系,強調嚴于利己,仁愛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論語》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兩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而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千萬不能空談浮言,心中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環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而《論語》的第二篇主要是講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這一篇里,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孔子還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的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篇里面提到一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論語讓我知道了每天都能學習到新的知識,這些新知識能擴大我的知識面,如果每天都能做到復習前面學過的知識,并且用心體會有自己的理解和領悟。那么,我就能不斷進步了。知識積累豐富了,那么學習就能進步了。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7

  《論語》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時期偉大作品。這本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論語》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們最熟讀恐怕就是《論語》。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這部書,去感受里面無窮的智慧。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在自省也。”它使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它像一面警鐘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著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該要虛心學習,以她為榜樣,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身的修養。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同樣的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里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有沒有不用心溫習?總而言之。我們每天都要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我們自己不斷進步。

  我還覺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求學不僅是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實踐以此為樂,如果我們把學習當成臆見無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難將課業學好,所以嘗試著用快樂的心情去學習,這樣必定會學得更好。我們的許多同學也像我說的這樣,把學習當成一件無比痛苦的事情,如果他們讀了這句話一定會振聾發聵的。

  正如宋朝宰相趙普所說的:“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有心的同學何不妨去讀一讀《論語》,相信你會比我的收獲更多的。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8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

  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

  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

  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9

  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

  所謂《論語》,即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它是我國一部最早的語錄體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還是我國第一個系統闡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

  《論語》一書是孔子學說的體現,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

  其中幾則令我印象頗深。

  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以后,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嘛!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高的人嘛!

  多么勤奮的人,多么樂觀的人,多么大度的人,這樣的人不為君子誰為君子?這值得我們學習。學后復習,不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溫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快樂。別人不理解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世界上有這么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此惱恨、惱怒,應該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里,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認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養仁德,就可以消除惡。的確,品德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決定著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會使一個人丑陋、惡毒,甚至會讓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會讓一個人美麗、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可見,培養仁德是很重要的。

  《論語》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書,不僅僅是現在,甚至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后,它都會激勵著人們不斷的積極進取,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10

  《論語》像一滴水珠,雖缺少擲地有聲的力道,但多了慢慢滲透的滋潤。細細品讀,它又會像多棱鏡般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態度,令人警醒,催人奮進。

  在書中,曾子有這樣的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日常生活里,時時把目光投向自己,以我為鑒,矯枉過正,立品行,闊達人生——這應該是曾子留給我們最好的啟迪。

  回顧自身,“忙”已成為生活中的普遍現象:手頭堆著辦不完的.事情,肩頭壓著干不完的工作……忙得好像沒有時間來反思。缺少反思就意味著缺少進步,反思像一面鏡子,可以反躬自審,認清自我,有助于提高自身修養。所以工作中的我們要經常叩問自己:今天是否做了無聊無益的事情?今日事今日完成了嗎?今天過得充實而快樂嗎?有了答案,工作也就有了創新活力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推力。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中可以看到虛懷若谷、勤學好問,看到教育家敬重他人的崇高境界。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孔子為何能夠成為至圣,為何能夠名垂千古。

  工作中,我們理應結合自己工作實際與工作實踐情況,定目標,堅信心,比鉆勁,于丘壑處仰望明月,于心中裝有大未來。只要有了對目標的熱切追求,在經過一定的歷練,我們可能會發現,成功的大門其實是虛掩著的——誰仰之,誰鉆之,誰都會有精彩的未來。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讓我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拿用《論語》睿智、積極地態度來實踐自己的人生夢想吧。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11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老子是以“柔”為主的辯證法,孔子則是以“中”為基點,法家和兵家提倡“剛”,這是中國文化的三足。讀了《論語》之后,我更欣賞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作為儒學經典讀物《論語》可謂是把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孔子曾說:“墨家兼愛,是無父也;揚子無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里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對于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

  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征。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才能使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孔子自己后來也實踐了這一點,他后來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么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里,這種精神又是多么的難得!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后人的借鑒。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雍也》中所提到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12

  《論語》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孔.的弟.及再傳弟.對孔.及其弟.的言行的記錄,其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的《學而》篇就向人們講述了關于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特別論述了怎樣做人的為人之道。

  在《論語》學而篇的學習中,我頗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當利益沖突一旦出現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么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了它呢?

  還記得剛買電腦那陣兒,本來狹小的寢室一下.多出了五臺電腦,每個人都想把.機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個人對電腦的使用時間和方式都各異,為此寢室里經常發生冷戰,電腦布局模式不斷更改,弄得寢室沒有一絲“溫暖”,悶得人難受。后來我們冷靜了下來,試著為對方考慮,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讓步,最后寢室形成了統一的作息時間,為了共同目的,我們終于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論語》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學習型社會不但要求我們終生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大學四年里,我們或許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我們學習中的思考卻不夠,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的.探索更相當缺乏。我想我們大學生需要用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知識。

  暑假,我隨著我院三下鄉隊伍到了開縣(全國的貧困縣之一)。盡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讓我真正看見了貧困山區的經濟、教育現狀。有一個鄉教學設施極差,沒有書桌、椅.、圖書,教師缺編嚴重達200余人,有些學生上學每天要走四五個小時。有的村小每學期只能上一次計算機課,有些孩.每一次都會走上半天的山路,學習三節課后再走回去。他們中不少孩.因為貧困等原因而輟學。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山里的孩.小學畢業或是初中畢業后,他們就面臨著勞作或打工就業呢?當地的學校教育又能給他們提供些什么呢?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論語》就是文化經典之一,學而思,思而學,必定有益。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13

  不遷怒,不貳過

  出自『論語·雍也』。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魯哀公問孔子:您的學生中誰最好學?孔子答復:顏回特別好學,他從不把怒氣發泄到別人身上,也不重復犯同樣的錯誤,可不幸的是他短命,已經去世了。自他死之后,我再沒見過哪個學生比他還好學。

  映寰心得:不遷怒,是不怨天尤人,先找自己的'不是,值得點贊;不貳過,是吃一塹長一智,不在同一處第二次栽跟頭,更值得點贊。孔老夫子表揚顏回的不遷怒、不貳過,我叫它兩不原則。兩不原則應該成為我們做事、修身、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真正做到了,就會少犯錯或者不犯錯。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14

  孩子在暑假期讀《論語》,工作之余,茶余飯后,我也捧起這本書。感覺在不同的時期、通過不同的視覺學習《論語》,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困境與不如意的事很多,我們如何看待它們,在《論語》中就能找到答案。《論語》中說到,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夏就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接受下來。每個人相對與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臨在你的身上。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四川汶川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肅舟曲人,他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父母、兒女、兄妹等親人;有的瞬間失去了熟悉的`家園,這時要他們用怎樣的心態來面對?天災,人們無法預見、有時又無法避免。在天災已經發生時,只有去接受它。不要過分地糾纏在里面,整日呼天喊地,這只會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

  此外,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除了樹立明確的目標之外,還需要良好的習慣作為約束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手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也就是說: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誠信之處?師長的傳授有沒有復習?曾子所說的“三省”說了兩個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對人。對人要誠信,誠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現,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謀事要盡心,盡心才能不茍且,不敷衍,這是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時一事,修己要貫穿整個人生,要時時溫習舊經驗,求取新知識,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就會僵化。而這一切都通過“每天反省”這一習慣來支撐和維系,使個人的修養日漸完善。當個人的修養到達一定程度后,他的思想和人生就會發生迥于常人的變化。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在生活中總結體驗,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知音來相聚,不是很快樂嗎?沒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煩惱怨怒,這不才是君子嗎?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啊!而這一切都不是虛無飄渺的,而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而實現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一個對人謙恭友愛的人,很少去做犯上作亂的事情。每個人都能如此,那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秩序無疑就非常安定了。

  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題。《論語》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是一座思想的寶庫。認真地研讀,細心地體會,努力地實踐。我們的境界必將得以提升,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產生積極的變化。

學習論語的心得范文1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很多成語、名句都是出自《論語》,當我們脫口而出或者在寫作時自然引用這些成語名句時,往往并沒有意識到我們正在用孔子的思想來為自己的觀點服務,由此可見,兩千五百多年來,孔子所倡導的儒家文化其實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浸潤和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言行,這大概這就是《論語》的魅力所在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感悟。可以這樣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基本上讀過中學的人都知道,沒有讀過書的人也會比較熟悉。因為它是論語的第一句話,在中學的課本里也收錄了,同時在生活中也成了勸學和如何形成學習方法的金玉良言。

  這句話的`一般意思是說學習的時候及時復習,那么學習就很愉快了。

  但我們誰都知道,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無論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我相信都獲多獲少地有這種體會。

  既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相信孔子也經受過,我們從孔子其人中可以看出,即便是他不會完全痛苦,那也會有的時候會痛苦。

  復習時再次學習原來的內容,既然原來學習的時候已經很痛苦,難道再一次學習就不會痛苦嗎我想更會。這好比舊傷上撒把鹽,無限許多新愁。這又怎么能夠快樂呢一件事情要快樂又幾種方式:其一我自己的選擇,是我想要做的;其二盡管不是我想要的,但我漸漸形成了習慣,最后成為一種條件反射式的想要,就像抽煙一樣,其實剛抽煙是很痛苦的。

  所以,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的理解是:學習的時候使之成為習慣,這樣不僅不會痛苦,還會非常快樂。

  所謂習慣成自然,而自然的就是快樂的。

  我們學習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是這樣。早上多睡一會兒是很舒服的事,特別是寒冷的早上,能夠躲在暖烘烘的被窩,那時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我有一個朋友,還是一個女的,就從來不會睡懶覺,平時她的工作也非常忙,不管多晚睡,她早上都會很早起來。當然,如果天亮再睡可能例外了。后來我問她怎么能夠做到,她說這是她媽媽從小給她養成的習慣,而且不起來就不舒服。多么偉大的母親!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多么重大。

  我們工作也是這樣,我們在工作上的失敗不是工作本身為難我們,而是我們的習慣在為難工作,最后這兩方面作斗爭,這樣對習慣的持有者會產生深刻的影響,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

  我們現在很多家庭都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只要是為了孩子教育,什么方法和投入都會用上。我認為,孩子只要教會他們一個東西就可以了,那就是教會他們如何養成好的習慣。有了這個方式,他們就會養成一系列的好習慣,最后的學習只不過的水到渠成的事情,正所謂“不亦說乎”。

  可見習慣就是一生。

【學習論語的心得】相關文章:

論語的學習心得01-12

《論語》學習心得03-28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03-18

論語閱讀心得03-22

于丹論語心得04-02

《論語》閱讀心得03-20

于丹講座論語心得03-18

論語于丹閱讀心得03-21

《論語》讀后心得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