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時間:2024-01-06 08:07:29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國工匠學習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1

  《大國工匠》,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借這8雙手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致敬!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大國工匠中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里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借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復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他們熱愛航天,勤奮實踐,立足本崗,刻苦鉆研,我們應該時刻向他們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使自己在以后可以大有作為,成為大國工匠的一員。

  大國工匠每期介紹的都是一些從事制造行業的技師們,有的是在生產一線裝配蛟龍號。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在用他們一雙雙勤勞的雙手,高超的藝術創造者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跡。

  而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而在學習中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地進步,爭取做好自己。

  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學習,學習他們的刻苦認真精神,把這些精神應用到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扎實的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以創造出一個優異的成績而努力!

  他們耐心專注,咫尺匠心,詮釋極致追求!他們鍥而不舍,身體力行傳承匠人精神!他們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打磨“中國制造”他們是勞動者,一念執著、一生堅守。

  靠品質贏信任,靠敬業樹立口碑,大國工匠的水準應該成為我們的社會共識。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2

  劉更生出生在北京天壇北門的魯班胡同,據說當時北京城耍手藝的人都聚集在此,其中木匠居多,而劉更生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

  小時候,劉更生的玩具幾乎都是父親干活的工具,他從小耳濡目染,漸漸地對木質家具制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983年,18歲的劉更生接了父親的班,來到龍順成工作。在他將近40年的從業生涯里,他潛心研究榫卯結構京作家具,并且練就了讓古舊家具殘件“起死回生”的絕活。

  今年42歲的張云希是劉更生的徒弟,和劉更生一樣,張云希的父親也是一位木匠。20xx年,張云希從老家滄州來到北京進入龍順成,到今年師徒二人已經共事了17年。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劉更生的嚴厲在于對細節的精益求精,作為徒弟的張云希對這種“嚴厲”已經習以為常。

  進入龍順成之前,張希云有5年的木工經歷,進廠后不久他接到了一個制作3米高頂箱柜的'任務,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要使用豬皮膠來粘合。當時張云希為了趕工,在熬制豬皮膠的時候由于熬制時間短,沒有達到師父要的固定效果,不得不返工重新制作。

  劉更生說:“我們要把每一件家具當做‘傳家寶’去做,只有用這樣的心態制作才能對得起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

  在劉更生的桌子上擺放著幾個榫卯結構的小玩具,看似簡單卻蘊藏著古人的智慧。榫卯被稱為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結合,科學合理,其精髓也是匠人們長期探索研究的課題。

  在木匠圈里流傳著一句話——“寧干十方,不干一圓”,由此可見圓形、異形家具對榫卯結構的制作組裝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一次,張云希參與到一個繡墩的制作,在做一個木銷時,師父劉更生發現了問題,木銷紋理決定著家具的耐用程度,在這個結構中,橫向紋路比縱向紋路的木銷穩定性更強。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3

  出生在黑龍江大慶的劉麗,是聽著鐵人王進喜的故事長大的,她的父親也曾和王進喜一同參與過大慶油田會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一直像一面旗幟,激勵著她不斷向前。

  “別看上技校出來是當工人,當工人一樣有出息。”1993年,父親的話鼓舞著19歲的劉麗,走進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二采油廠。頂著全校第一的名聲,她換上嶄新的紅色工裝,成為采油48隊的一名工人。

  采油隊每天都要和近十米高的抽油機打交道。劉麗第一次近距離站在抽油機下,看到一個個“龐然大物”在“叮叮當當”的巨大聲響中運轉,傲氣瞬間縮減了一半。

  抽油機的日常維護工作體力消耗大,且必須長時間野外作業,所以采油隊少有女工。隊長為了考驗劉麗,上班第三天就讓她獨立頂崗。這一安排反倒激發了劉麗的好勝心。

  重達30公斤的皮帶,男性工人更換都很吃力,劉麗卻硬是鉚足了勁兒,自己拖著皮帶爬到了操作臺,引來老師傅們不住的贊嘆。5個月后,劉麗纖弱的雙肩磨出了水泡、雙手磨出了老繭,卻創造了隊里15秒更換皮帶的紀錄。上班第二年,劉麗就被選為礦上的.“排頭兵”。緊接著,21歲的劉麗成為油田為數不多的女井長,主管30多口油井的維修與保養。

  時間久了,劉麗對工作有了更多思考,干活不能僅靠體力,還要學習、要創新。當時,油田上洗井的工具又多又重,騎車馱著工具到相隔幾公里外的井口都會讓人直喘粗氣。劉麗仔細琢磨后,把撬杠、管鉗、扳手和螺絲刀等工具組裝成一套,重量從15公斤降到了2.5公斤,還方便使用。體會到發明的樂趣后,劉麗便在創新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油井每隔一兩個月就要更換盤根密封圈,防止井液泄漏,這是采油工眼里最頭疼的活兒。尤其是冬天,橡膠材質的密封圈極易碎裂,從又窄又長的盤根盒內把它們摳出來,有時都需要耗費1個小時。一次,劉麗蹲在井上,看著盤根盒想:這盤根要是能自己轉出來就好了!

  一天,當她拿起口紅旋轉時,瞬間來了靈感。拆解口紅摸清構造后,她立馬著手設計加工。不久,新型的“上下可調式盤根盒”成功安裝到大慶油田6萬多口油井上。進行了五代改進后,密封圈更換時間從過去的40分鐘縮短到10分鐘,使用壽命延長了整整6倍,還使每口井日節電達到11度。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劉麗很早就想組建自己的創新創效團隊,拉著大家一起搞發明。20xx年,劉麗工作室成立。從最初兩個人的團隊,一直發展為涵蓋采油、集輸等35個工種、擁有537名成員的創新創效聯盟。

  在劉麗的工作室,鐵人王進喜的縮小版雕像同她工作29年來獲得的一排排證書擺在一起。“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是鐵人王進喜的經典語錄。心懷鐵人精神,劉麗將自己的座右銘定為,“不相信僥幸,要付出200%的努力”。

  如今,那個初見抽油機兩腿哆嗦的小姑娘,已經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技能專家協會主任,劉麗不僅在大慶油田家喻戶曉,還成為萬眾矚目的大國工匠。

  今天,劉麗正同一大批中國石油技能專家一起,開拓著油氣勘探領域的新路徑。新時代,站在大慶60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上,劉麗帶著屬于她的那抹“石油紅”,繼續不斷向前。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4

  今天,央視新聞推出一檔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那些勞動者用雙手匠心筑夢的故事。而這個星期四晚自習的時候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大國工匠》,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借這8雙手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致敬!

  早期的大國,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們真可謂是勇敢的探險者、拓荒者。他們勇于向未知挺進。當其他歐洲國家的活動范圍還僅限于歐洲本身時,葡萄牙、西班牙已開始了對歐洲外的土地的探索與爭奪。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發現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這兩個國家也從外部掠奪來了大量財富。而最終,他們衰落了,因為他們的貪心、享樂之心等等。荷蘭、俄羅斯兩國人民的堅強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蘭在獨立前的抗爭著實令我嘆服;俄國人在強敵臨近之際的英勇無畏令我對其深表敬佩。但是,荷蘭成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活例子,蘇聯最終也未脫出僵化的模式。英國、法國、德國都曾擁有強大的軍隊,同時也有強大的綜合實力。若是和平地、與時俱進地發展,他們不僅不會成為明日黃花,而且還會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難。但他們的野心決定了他們失敗的命運。日本是一個善于學習,善于將所學來的東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國家,可他們唯獨沒有學會與人為善,并最終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遠見上。美國從獨立到現在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其間運用了各種手段,極力地使自己獲得的利益最大化。雖說美國崛起的手段沒什么值得贊揚之處,但是其維護主權的堅定、與時俱進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從這9個大國的興衰史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在崛起的過程中全部奉行擴張政策,而這擴張政策也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的衰敗埋下了禍根。不論是從這些國家的經驗教訓來看,還是從現在的國際形勢來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決不能重蹈列強們的擴張政策的覆轍。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中國是擁有悠久文明史的禮儀之邦,是當今世界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國的崛起要不損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時要為構建和諧世界盡我們的一份力量。在我們和平崛起的過程中,我們應學習那9個大國在擴張中體現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氣,善于學習和借鑒的品質,也要注意跟上時代的步伐;那些大國曾有過的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許勝利后的得意忘形,則是我們要嚴防出現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只有在努力維護和平的前提下的銳意進取、團結、獨立、自主并不斷創新,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我們才能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喜人的成績。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進步,因為國家是由一個個個人組成的。與時俱進、銳意進取、愛好和平不僅僅是對國家的要求,它們同樣也是個人應做到的。我們每個人都應有一顆愛國、進取、和平、創新之心。只有我們每個人不斷進行自我提高,我們祖國的實力才能逐漸加強,我國的國際地位才會不斷提高。當然,我所謂之人人進取等并非是說每個人都要按同一種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們人人都懷著強大祖國的理想去為祖國的發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礎上發揚自己的個性。我認為,發揚每個人的個性十分重要,因為人的個性得到較為充分的發揚,是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的重要前提。

  這部紀錄片是品讀歷史的見證,更喚醒了人們對中國未來的深深思索。它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5

  30多年來,徐立平立足航天固體發動機燃料藥面整形崗位,苦鉆善學,練就了一手高超的絕技絕活,為火箭上天、導彈發射、神舟遨游“精雕細刻”,讓一件件“大國重器”華麗綻放,被譽為新時代雕刻火藥、為國鑄劍的“大國工匠”。

  徐立平刻苦練習成就一流技術。他從最基礎的拿刀、握刀學起,先后跟隨多位師傅學習技術。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整形允許的最大誤差,而他整形的精度不超過0。2毫米,一張紙的厚度。他用手摸一下,就能修整出符合設計要求的藥面,是這個領域響當當的“一把刀”。30年多來,徐立平整形的產品始終保持著100%合格率和安全事故為零的紀錄,他還設計、制作和改進30多種刀具,其中一種刀具被命名為“立平刀”。

  徐立平沖鋒在前,勇挑責任擔當。89年,我國某重點型號發動機研制進入攻堅階段。一臺即將試車的發動機火藥出現裂紋,為了找準故障原因,不影響后續研制進度,專家組決定成立突擊隊就地挖藥。21歲的徐立平憑借精湛技術,和師傅們一起加入挖藥突擊隊。在狹窄空間里,人如同“芯材”一樣被包裹在成噸的炸藥堆里,每次只鏟出四五克藥。為確保安全,規定每人在里面最多干上10分鐘就必須出來。但為了讓隊友們能多休息一會,徐立平每次都堅持多挖五六分鐘。歷經2個多月的`艱難挖藥,故障成功排除。20xx年,徐立平的班組接到一項緊急任務,要給一臺已經裝滿推進劑的發動機挖藥。他毫不猶豫地第一個鉆進發動機里,接連干了一個多月,成功找出問題所在,保證試驗圓滿成功。

  徐立平開展培訓傳承經驗技術。他針對大、小整形組各自擅長手工和機械整形技術的特點,開展手工和機械整形技術雙向培訓,使班組成員全都掌握手工和機械整形相結合的方法。他還編寫整形機整形程序,實現數控整形機在藥面整形工序的成功應用。他把團隊的成長進步當作重要職責,依托“徐立平大師技能工作室”,幫助青年職工成長,所在班組被命名為“徐立平班組”,其中多人成長為國家級技師和技能技藝骨干。

  徐立平榮獲“時代楷模”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6

  《大國工匠》宣傳片講述了高鳳林等八位不同崗位的勞動者,靠著自己過硬的技術,用靈巧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職業技能的完美,最終脫穎而出,為民謀福,貢獻社會的故事。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著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跡,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著,甚至是癡迷。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 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里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

  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借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復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我不是制造業專業,而是藝術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接受藝術的熏陶。我是的專業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確實很難掌握,每天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重復練習一首曲子,專業老師對我也非常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首曲子便會非常的開心與自豪,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裝飾的。不能安于現狀,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用時間用心去練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會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確立自己的目標,學校的優秀學長他們的技巧嫻熟,拉的曲子委婉動聽,非常值得我學習,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進步,更上一層樓!

  任何目標,只說不做到頭來都會是一場空 。然而,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遭遇問題,要求有清醒的頭腦。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斗。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實現目標的歷程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為挫折而畏縮不前,不要因為失敗而一蹶不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成功最終會屬于你的,每天要對自己說:“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標的規劃行動,堅持直到勝利的那一天。”既然選擇了、認準了是正確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在這里,這篇觀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聲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動才僅僅開始。現在我要做的是,邁出艱難的一步,朝著技能競賽的目標前進,要以滿腔的熱情去獲取最后的勝利。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7

  他們技藝精湛,比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他給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的誤差。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他們每天都在精益求精,每一刻都在一絲不茍的`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可以說學習伴隨一生。在他們的人生中有對祖國的責任,有對單位的責任,有對自己的責任,正是這責任的信念支撐他們走到中國第一。

  高鐵研磨師寧允展,深海鉗工,管延安。船上縫鋼板這些人物的事跡更加突出了他們的責任感對國家的責任。

  20xx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事跡學習心得(篇7)通過觀看《大國工匠》給我了很多啟發。

  《大國工匠》主要講述的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他們以精煉的技術,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的興盛,更加的繁榮。

  有時候,一毫米的厚度就有可能導致致命的危機,在那時候機器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通過雙手打磨一件零件,只有憑借技藝的高超才會擁有超凡的能力。

  《大國工匠》就是給我們訴說了技藝的重要性。帶我們認識了高超的技術人員,告訴我們在工作方面,我們要一絲不茍,要堅持不懈,更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有擁有高超的技能才能永垂不朽。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8

  一個國家和富強,不僅僅是國家的富強,政府的富強,同樣也是人民的富強。而《大國工匠》正好給我們詮釋了國家富強的另外一面。

  “工匠”,從字面來看,就是工人、匠人的意思,詞典上的解釋就是有技藝專長的人,技藝精湛,匠心獨具。他們勤懇敬業、干練穩重、遵守規矩;他們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產品在手中升華的過程;他們用工作獲得金錢,但不為金錢而工作;他們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他們執著、堅守、精進,不斷追求極致與完美。

  工匠精神是一種在設計上追求獨具匠心、質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藝上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蘊涵著嚴謹、耐心、踏實、專注、敬業、創新、拼搏等可貴品質。工匠精神體現于勞動者的價值追求和綜合素質上,落實在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各個環節上。

  我認為,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三個關鍵詞:一是敬業,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敬畏之心,視職業為自己的生命;二是精業,就是精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技藝精湛,我們熟知的大國工匠,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人,在行業細分領域做到國內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獻,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擔當精神、犧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

  因此,要成為“工匠”,須有鉆研的力量。做事情講究的.是熟能生巧,當你能夠把一件事情不厭其煩的重復做,用心積累經驗,就具備了生巧的潛質。這其中當然需要有一顆堅韌恒心,經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過程,才可能呈現出完美的產品。要成為“工匠”,須有奉獻的力量。將所從事的職業轉變成自己的事業,古往今來的大師無不懷著這樣的價值理念來推動自身在各自領域的進步。要在某一領域成為佼佼者,必然要占用自己的時間,于是減少了與朋友的喝酒應酬,也減少了伙伴間的娛樂活動,可是當你覺得是在為社會、為他人的生活改善而工作時,生命也會隨之變得熠熠生輝。

  從個人、社會到國家,都需融入務實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只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養成的制度體系,牢固樹立滋養工匠精神的價值體系,促進員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不斷探尋新、新手段,才能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9

  本世紀初,我國正在研制新型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這些新型戰車使用堅硬的特種鋼材作為裝甲。然而這種材料的焊接難度極高。

  盧仁峰: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碳當量高得多得多,可焊性極差。所以說它難就難在如何控制,讓如此高的碳鋼量金屬材料不產生裂紋。

  作為領軍人的盧仁峰必須盡快找到新的焊接方法,這樣工人們才能以此為范式,展開規模化的生產。為了研制出新的焊接方法,盧仁峰把自己家的煤氣罐、煤氣灶、廚具都搬到了車間,吃住在車間里,反復琢磨。盧仁峰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做了上百次試驗,終于對新型鋼材的性能了如指掌。

  甚至他僅憑一塊鋼板掉在地上的聲音,他就能聽出其中碳當量有多少,判斷出應該采用怎樣的焊接工藝。

  技術難題攻克,一批批新型坦克裝甲生產下線。在穿甲彈沖擊和車體涉水等多種嚴峻的考驗中,坦克車體依然堅如磐石,密不透風。

  中國工匠們的.職業生涯既是技藝磨礪、技能積淀的過程,也是突破自我的心路歷程。無數極限式挑戰的積累,造就了他們自己,更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空間和創造能力!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10

  固體火箭發動機是導彈武器裝備的"心臟",發動機推進劑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決定著導彈的飛行軌道和精準射程,燃面整形迄今仍然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再精密的機器依然無法完全替代人工。

  29年,1萬多個日日夜夜,徐立平和他的同事們用心做著一件事,"給發動機藥面進行微整形,按工藝要求用特制刀具對已經澆注固化好的推進劑藥面進行精細修整,以滿足導彈飛行的各種復雜要求。"

  徐立平從事的工作需要極高的精準度,"而與精準相比,這個崗位的高危險性則更令人生畏",他介紹說,固體燃料的`特殊性,使得操作人員在整形時猶如躺在炸藥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屬殼體,或摩擦過大發生靜電放電,就會瞬間引起燃燒甚至爆炸,幾千度的高溫,操作人員一絲安全逃生的機會都沒有。

  "1987年,我不到19歲,從技校畢業后,在母親的建議下來到她曾經工作過的裝藥整形車間工作,雖然心里做足了準備,但進廠第一課的點火試驗,現場巨大的轟鳴聲和騰起的蘑菇云,還是把我看呆了,沒有想到會這么危險",徐立平回憶道。

  這堂課,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從那時起,他就暗下決心,要規避危險,唯有膽大心細,練好手中這把刀。

  由于固體火藥有很強的韌性,含有粗糙的顆粒,用刀的力道很難把握,一刀切下去,藥面很難保持平整,一旦切多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火藥就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導致發動機偏離軌道,甚至爆炸。藥面平不平,每次用刀切多少,都靠技能人員自己判斷。為了練好手上功夫,徐立平就不停地琢磨和練習怎么用力、怎么下刀,比劃著切、削、鏟等基本功,揣摩著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切削力度,手臂酸痛還不放下,上崗操作時更是一絲不茍,虛心請教,一刀一刀地勤學苦練,多年下來練壞了30多把刀具,手卻越來越有感覺,藥面整度也越來越高。到后來,用手摸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設計要求的藥面,經過他整形的產品保持了100%的合格率。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11

  1969年,19歲的艾愛國扛著行李來到湘江邊的湘潭鋼鐵廠成為一名焊工,此后50多年時間,他孜孜不倦,帶領團隊攻堅克難。

  1982年,32歲的他以8項全優的成績成為當時湘潭市唯一有兩證的'焊工。1983年,原冶金工業部組織全國多家鋼鐵企業聯合研制新型貫流式高爐風口攻關,艾愛國主動要求承接其中最棘手的焊接任務,他翻閱了一些國內外有關焊銅的資料,結合自己多年焊銅的經驗,大膽提出了當時在國內還沒有普及的“手工氬弧焊接法”的設想。1984年3月23日,艾愛國采用“手工氬弧焊接”方法成功地焊好了“高爐貫流式”新型風口的紫銅容器。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為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400多項焊接技術難題,改進焊接工藝100多項。

  產業工人是產業支撐的主體力量,是財富創造的中堅力量,是創新驅動的骨干力量,是制造高地的有生力量。湖南發展藍圖要實現,歸根結底要靠人才,要靠產業工人隊伍。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堅持高位推動、以上率下,形成了全省上下齊抓共推的大格局。

  20xx年7月,湖南省第一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工作啟動,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各單位以點帶面,發揮了改革試點的示范引領作用。

  在湖南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成員中,工會作為牽頭單位,在構建部門協同,打造改革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中可圈可點。省總工會在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培育湖湘工匠等方面深入合作,形成以賽推動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格局。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12

  八位勞動者,八位工匠。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他們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成為了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了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鉗工胡雙錢,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工作30多年來,老胡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2、撈紙工周東紅,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經他手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30年來,周東紅始終堅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3、港珠澳大橋管延安。在工作時,管延安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僅有初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

  4、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僅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

  5、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張冬偉。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牛皮紙一樣薄,一條LNG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后果。張冬偉的焊接技術不但質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從事該工序的工人全國不超過10人。他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644列高速動車組,奔馳8、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2000圈。他就是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寧允展

  7、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焊工高鳳林35年專注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被稱為焊接火箭“心臟”的人。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推動下順利飛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衛星去月球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鳳林焊接生涯里挑戰過的最薄記錄。

  8、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顧秋亮。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其組裝對精密度要求到達了“絲”級,在中國,能實現這個精密度的僅有顧秋亮。成功把“蛟龍”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戰是組裝中國首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

  “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證明,僅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

  “我們要用大批的技術人才作為支撐,讓享譽全球的‘中國制造’升級為‘優質制造’。”而在這個過程中,代表中國實力的制造工程,其頂級工藝技術確實十分精良,但對于更多的中國制造領域,我們仍然缺乏響當當的“中國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礎制造業優質技術人才——大國工匠的缺失。

  其實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我行業的工匠,我們都需要工匠精神,我們要向八位大國工匠學習,學習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至死不渝的奮斗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對于身為人師的我們來說,也要努力做一個充滿“匠心”氣質的教師,不墨守成規或急功近利,而是將持續改善和創新當成永恒的旋律。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的方向不應當是囿于知識的傳授和灌輸,讓孩子們的時間花費在成績單或名次上,更應當側重于“育”,“育”是文化,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喚醒和激發,培育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激發學生的思考與創造活力才是教育目的,僅有能培養孩子好奇心、提升在廣闊空間中自由思考的本事、鼓勵孩子勇于創新和敢于冒險,并一輩子專注于的教育這一件事的工匠教師,才能做出有匠心味道的真教育。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13

  有這樣一個崗位,要為火箭發動機里危險的火藥做整形。在這個危險崗位上,堅持三十年不失誤不出次品,需要怎樣的力量和勇氣。今天的時代先鋒,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位天天和火藥打交道的人:徐立平。

  這是我國最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是未來中國運載火箭的心臟。而要保證飛行精度,一道特殊的工藝必不可少。

  固體發動機里裝滿了橡膠一樣的燃料,徐立平的工作就是用刀具為燃料整形。

  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但更大的`挑戰來自于燃料的危險性。幾克的燃料就能劇烈燃燒,而徐立平卻要近距離地為幾百公斤的燃料整形。

  89年,一臺重點型號發動機出現內部缺陷。為徹查原因,廠里決定成立突擊隊,把燃料全部挖出來。這需要徐立平進入發動機內部工作。

  就這樣,徐立平和同事們挖出了幾百公斤的燃料,研制工作如期完成。這樣的驚險時刻,徐立平經歷過不止一次。三十年來,他參加制造的載人火箭逃逸塔一次次守護著航天員的生命安全,而閱兵式中許多導彈武器,也裝備著徐立平親手修整過的發動機。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 篇14

  劉更生教授是研究中醫文獻的,近十多年卻業余玩起了磚刻,他戲稱自己為“磚家”,他的玩法在國內可謂獨樹一幟。

  到了劉更生的工作室,就是到了一座磚刻的文化宮。磚刻的表現形式包括真草隸篆、陰文陽文,內容又多涉岐黃,出自中醫典籍。一見面,劉老師就在兩面磚架墻中間,給我們介紹他最為心儀的幾塊磚刻作品。“二至丸”是他的中藥方名系列作品之一,篆書,刻在半塊青磚上,構圖取太極之意,陰陽合一,畫面古樸而生動,又合于這一藥方“冬夏二至”的內涵。“知道”二字大氣典雅,刻在一塊紅磚上,對書法頗有研究的蘇斌先生一眼看出,兩字取自泰山經石峪石刻。劉更生連稱“慧眼”,說這兩個字確實是他從經石峪石刻拓片上摹來的.。

  在磚刻作品“一千磚頭富翁”前,劉更生大笑自嘲:“這方磚完全摹自齊白石先生的一方印‘三百石印富翁’,哈哈,我比白石翁還富有!”至于“一千磚頭”的來歷,劉更生卻按下不表,給我們賣了個關子。隸書磚刻“三耕堂”,是劉更生去年虛歲六十時,用于總結和自勉的一件作品。他說,總結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生活經歷,可概括為“三耕”:一是一輩子當老師,賣嘴皮子,可謂“舌耕”;二是專業為中醫文獻,搞中醫古籍整理,早年沒有電腦,天天爬格子,是謂“筆耕”;最近十余年,喜歡上玩磚刻,就是“刀耕”了。加起來湊成“三耕”,他就成了“三耕堂主人”。

  一名大學教授為何喜歡上了磚刻,劉更生給我們談起“一千塊磚頭”的緣起。20xx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從千佛山校區遷往新校區長清校區。老校區有一座文獻樓面臨拆遷,此樓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期,比山東中醫藥大學(原山東中醫學院)建院還早。從大學時代起,劉更生在這座樓上學習工作了30年,建立了很厚的感情。20xx年,當得到這座樓要拆掉的消息,劉更生實在不舍,就想留下一些磚作紀念。一座歷經半個多世紀老樓,在鏟車轟鳴聲中很快被夷為平地。同事郭棟得知他的想法,從工地的民工手里“搶救”了上千塊紅磚頭,雇了一輛農用三輪車幫他拉到了長清校區的家里。劉更生激動不已,就將這上千塊磚頭存放在自家儲藏室。這些廢磚頭以每塊五毛錢買來,劉更生為此付了七百元錢。

  望著散作一堆,回歸原初狀態的“文獻樓”,劉更生忽一日萌生了一個念頭。他從小喜歡篆刻,想用刻刀讓這堆磚頭重獲生命。當他拿起刻刀在磚頭上試了試,不覺心頭一震,這磚頭質地密實均勻,竟然是很好的鐫刻材料。從此,一塊塊廢磚在劉更生的刻刀下活起來,鐫刻的內容圍繞《黃帝內經》和傳統文化,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變,每一塊磚刻都匠心獨運,力求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不知不覺,劉更生已堅持磚刻十余年,磚刻作品已完成300多件,開辟了獨具風格的藝術門類。劉更生的磚刻作品做成的拓片,成了山東中醫藥大學對外開展文化交流的靚麗名片,他的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

  本來,劉更生的磚刻材料限于那一千塊紅磚,隨著名聲大了,一些朋友主動為他搜集古磚。這搜磚、贈磚的背后,又有一串可資紀念的故事。

【大國工匠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08-29

大國工匠精神心得體會03-07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12-12

《大國工匠人物》心得體會07-05

《大國工匠》紀錄片心得體會08-30

《大國工匠人物》優秀心得體會10-21

大國工匠觀后心得體會范文09-23

工匠精神的學習心得03-30

工匠精神學習心得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