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姚嘉誠的創業經:做中國版麥肯錫先醫己病

時間:2021-08-11 08:09:28 創業指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姚嘉誠的創業經:做中國版麥肯錫先醫己病

  斯密街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英文名字:SmithStreetSolutions)已經步入穩步擴張階段,創始人兼CEO姚嘉誠確立的目標也越來越明確:把西方的咨詢概念應用到中國本土市場,然后再挑戰西方的咨詢業大佬——麥肯錫、波士頓咨詢。

  這是姚嘉誠第一次創業。現在是他當老板以來心態最好的階段。“你沒感覺到我的脾氣比以前好很多了嗎?”美國長大的姚嘉誠開懷地笑問坐在身旁的助理。當初公司陷入低谷,剛來中國創業時的驕傲感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時的他很多時候做事情會著急于考慮結果:“公司會不會成功?我會不會丟臉?失敗了別人會怎么看我?員工還會不會尊重我?”

  走出謎團,今天的姚嘉誠認為,創業者過度糾結于結果的心態其實是非常錯誤的。現在的他只關心兩點:一、給員工好的環境和發展空間;二、拿給客戶最好的項目。“做好當前工作,至于最后能否賺錢,我不能控制,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計較。”

  開公司前,他覺得自己會是世界上最合格的CEO,認為自己非常聰明,什么都能做得非常好。“很多人可能會恨之前的老板,我也感覺自己具備好的領導力,肯定會比之前的老板做得好。”但現在,一旦有人告訴姚嘉誠說:“我要創業”,他的回答必然是:“千萬不要創業,因為它太難太艱苦。”

  姚嘉誠承認,“老板”的身份真的沒有當初想像中那樣光鮮華麗。2007年,姚嘉誠由咨詢公司的打工一族變身為老板。他要根據對中國本土市場的理解,幫助中國拓展新業務的500強企業做商務戰略咨詢。與很多創業者一樣,初做老板他感覺異常興奮甚至驕傲,“百分之九十的.人認為你很難成功,而你卻認為自己一定能成行,這時你接近于Crazy狀態。”

  之后公司進入轉型期,曾經多次出現財務危機,CEO每天的工作重點就是到處籌錢,這是他之前沒想到的。公司最大的壓力不是如何賺錢,而是怎樣才能生存,根本不知道下月發工資的錢從哪里來。

  面臨彈盡糧絕的窘困局面,姚嘉誠很擔心老婆會質問“你怎么還沒賺錢”,也開始有人建議他“趕緊找份工作打工吧”,投資人則會扔下一句“錢已經給夠了”甩手而去,就連員工也會逼問:公司怎么還沒發展?

  “大家都會問,你為什么還沒有成功?你會感覺到不論是在家人、朋友亦或是在其他人中,你的地位是最低的。就連自己也會瞧不起自己。”那段時間姚嘉誠困惑至極。

  “請相信我!請再給我一點時間。”姚嘉誠只能很無奈地再次拋出這個毫無力量的許諾。公司剛創立不久,看不到成績時,他這樣回答,員工會原諒他;但是如果過了兩年,他再說“請相信我”時人家就會說,已經相信你兩年了,之前許諾了很多,但難以兌現。

  這時他特別擔心辛苦創辦的公司就此不復存在。重壓之下難以作出明智的決定,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做決策時腦袋不好使”。財務狀況最緊張時,姚嘉誠甚至考慮過要不要先當掉老婆的鉆戒以解燃眉之急,那段時間,他自責自己不是一名合格的CEO。認識到公司需要改變,而自己卻有些力不從心,為了讓公司能生存下來,他甚至考慮過外聘一位CEO,“老板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讓公司成功。”但最終他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他發現,真正了解斯密街并能適合公司發展的只有自己。

  面臨轉型期的強烈陣痛,姚嘉誠很堅決:“當時只有一條路可走,只準成功不許失敗。如果失敗了,我們沒有其他東西了。沒有錢,沒有朋友的尊重。我們做了老板怎么可以再回去打工?”

  自尊心和韌勁支撐著姚嘉誠,他不斷告誡自己:創業就要破釜沉舟,很多人創業失敗是因為他們沒有投入百分百的資金和精力在事業上,他們害怕失敗,所以會留有部分資金給自己一條退路。“如果害怕失敗就不應該創業!這么多員工和家人在幫我們,如果一再考慮失敗,對大家非常不負責任。”

  就是那段財務危機時期,姚嘉誠決定洗心革面做一位真正的CEO,并開始左右著公司和自己發生著很多細微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當屬他從一位“從來不愛看管理書籍”的CEO變為講起管理來頭頭是道的專家。《Har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業評論》)中的很多文章他讀了至少十遍以上;《The 100 Best Business Books of All Time》(中文譯名《一次讀完100本商業經典》)是他樂于推薦給創業者的經典書籍;美國的創業類雜志《Entrepreneur》也是他汲取創業者精華的必備刊物。“如果明天沒有斯密街,我很自信可以在一家跨國公司做CEO。現在還在學習,我的目標是成長為一名真正的CEO,目前來看還有一段距離。”

  二位合作人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轉變。姚嘉誠跟創業搭檔Robin Kerawala由最初的“相敬如賓”開始變為偶爾“拌拌嘴”,有時甚至爭辯到面紅耳赤。“公司發展成這樣,我們關系卻依然那么好,這樣對么?”困境當中,,姚嘉誠突然意識到兩個人因擔心傷及多年交情而刻意回避了很多問題和彼此的缺點。“所以要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現在兩位搭檔間的關系屬于員工們公認的“夫妻吵架”類型,但讀高中至今結交下來的友情卻更加經得起考驗了。

  除此之外,姚嘉誠更重視銷售能力,學會了聆聽市場,這是他剛創辦公司時被忽視的一點。談第一個客戶時,因為沒有什么成功的案例能說服人家,你只能硬著頭皮說“我們能行”。今天,斯密街向客戶介紹業務時再也沒必要夸大其辭,他們已經信心十足。

  還有與員工間的關系方面,姚嘉誠一個人再也不會隨意分配任務,因為員工們在各自領域的業務水平已經遠遠高出CEO。這在以前是不曾出現過的現象。“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會反復提醒三次,如果還沒人執行,我真的要生氣了。”姚嘉誠現在下放給員工更多的權利。

  公司日漸成熟,姚嘉誠的當務之急是幫公司實現穩步擴張,并不斷規避風險。就像史蒂夫·喬布斯。“但是1985年被迫離開蘋果的喬布斯不能算是成功的CEO,二次掌舵蘋果公司時才更成熟。”一位成功的CEO是把自己的智慧和文化傳承給公司,即使他不在時,也不會影響企業的發展。這是他未來的目標。

【姚嘉誠的創業經:做中國版麥肯錫先醫己病】相關文章:

麥肯錫(McKinsey)求職筆試題目10-24

創業經典語句10-10

畢業經典寄語10-28

創業經典語錄09-19

物業經理自我評價06-29

物業經理自我總結10-18

職場故事:想晉升先學會教人11-12

糖尿病活動總結12-02

做老師的實踐報告12-29

艾滋病心得體會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