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_黑人又大又粗又硬XXXXX_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

時間:2024-05-15 09:40:17 活動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區域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

  一、問題的提出區域活動,就是以幼兒的需要、興趣為主要依據。

  考慮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正在進行的其他教育活動等因素,劃分一些不同的活動區域,如積木區、表演區、科學區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適合的活動材料,制定活動規定,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區域,在其中通過與活動材料、同伴等積極互動,獲得個性化的學習和發展。它以其自主性、創造性和趣味性深得幼兒的喜愛,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們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了知識,開發了智力。而游戲是一種自由自發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序的活動,游戲的有序性一旦被破壞,游戲將無法很好地進行下去。區域游戲活動因其自由、自主、教師間接指導等特點,也容易出現一些問題,規則比較難建立。再加上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在入園前由于自己的長輩包辦代替,導致自身的自理能力差,隨拿隨放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充分暴露了這一點,活動結束后一片狼藉,雜亂堆放,整理材料成為了老師的一種負擔。此現象造成了兩種結果:一是無奈無休止的整理,二是活動時間的短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幼兒園的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同樣,班級內也要有規則的約束,這是幼兒一日生活有序開展的保障。幼兒期是行為習慣培養的最佳期,良好規則意識的建立有助幼兒養成受益一生的素質和習慣。

  二、存在問題分析。

  小班幼兒猶如剛出殼的小雞,來到幼兒園這個濃縮的"小社會"一切都是那么地新奇,摩拳擦掌躍躍一試,看似破壞性的探索讓她們試圖了解新環境,獲取新知識,這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對幼兒來說,區域就是一個有玩具的地方,像自己家的小房間,可以盡情地玩,玩好后可以隨手擺放,反正爺爺奶奶會幫他整理,沒有顧忌、沒有任務,沒有任何規則。而且絕大多數幼兒自理能力相對較差,沒有收拾整理的經驗。

  場景一:剛到游戲的時間,教室、走廊就變成了熱鬧的菜市場。趙宇航和李子涵這倆位好兄弟正忙著把建構區的積木從里面搬到了超市,然后又從超市把自己買的東西放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場景二:徐何、母智文、時晨棪這幾個男孩子總是在建筑區玩槍戰游戲,搞的建筑區亂七八糟,一片狼藉,不時的還發出"砰砰"的聲音,等到結束音樂響起來后,幾個小家伙把積木往墊子上一扔穿好鞋子趕緊跑進了教室。

  場景三:教室里還不間斷的冒出爭執:"這個不能放這里的,我不準你放這里。""這是我的!這是我的!""老師!他打我!他碰我!"相對于集體活動,區域游戲活動更需要幼兒形成強烈的規則感,如何選擇區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和同伴合作游戲、如何盡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來保持教室的安靜、如何向老師求助等等。小班幼兒第一次進入區域,由于缺乏對規則的了解,如"超市"的場面自然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幼兒規則,只能很多規則來約束和控制幼兒,但它只能對某些幼兒起作用或者只是在短暫的時間內有效果。如何給小班幼兒創設一個安靜、有序、富有吸引力的環節讓幼兒自覺的遵守游戲規則呢?我們必須重視細節處理,內化規則意識,巧妙制定區域活動規則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玩出規矩來。

  三、區域活動規則建立的方法。

  如何在區域活動開展初期做好應對工作,讓幼兒順利地接觸并玩好區域活動,讓區域活動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同時讓教師敢于放開手腳讓幼兒盡情地玩區域活動,使幼兒玩得開心、教師帶得省心,優化區域規則,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重視開始環節,先行活動"前"規則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學說指出:二到四歲幼兒要重點發展個性的自主性。小班幼兒符合這個年齡階段,因此對其進行自主性教育勢在必行,而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還需教師適時適地指導,讓游戲活動的價值體現出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功能。所以對小班幼兒的區域活動規則的有效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該讓幼兒意識到區域活動有自主性外、更要有的是秩序性和規則性。在正式的區域活動開始前,規則意識應在幼兒的心中逐步建立,規則建立了,有規則地開展區域活動才能算是正式的區域活動,規則先行,為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那么如何建立規則呢?

  在區域活動開展前,教師把幼兒帶到各區前,一一講解這是什么區,玩具的名字叫什么?猜猜可以怎么玩?讓幼兒對材料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也激發了孩子嘗試的欲望。接著介紹玩具應該怎么擺放,逐漸增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幼兒的概念中形成在幼兒園有"可以"也有一些"不可以"。作為老師不要認為對孩子說"不可以"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這些可以和不可以就是規則。對孩子講規則時,并不是粗暴地制止而是委婉地拒絕和適時地引導。當然規則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除了活動前亮出規則外,活動中、活動后重新提規則至關重要,需要教師不斷地刺激,不斷地幫助幼兒鞏固,規則才能牢固建立。

  這里所講的規則更側重的是擺放規則,如:不隨意移動固定放置的物品,一個區的物品不能移到別的區,(有交往需要的例外)每個玩具都有自己的"家"玩好后要送它"回家"等等,有了擺放規則,給幼兒自己和老師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當然還有在自選的區域堅持玩到最后等規則也是需要強調和鞏固的。

  區域游戲活動的制定,只是為區域活動的高質量提供一種"可依的法",而要讓這個"法"發揮其作用,關鍵還在于"有法可依",否則,活動就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在實踐中,我們根據不同規則的性質,主要運用四種方法來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和遵守活動的規則。

  (1)暗示法所謂暗示法,是指將區域活動規則蘊含在環境之中,讓"環境說話",讓區域中的環境來告訴幼兒該區域的活動規則。

  如關于進區人數的限定問題,我們采用進門掛牌、貼名字控制椅子數、投放適量同類材料等方法,來提醒幼兒遵守該活動的規則。如小舞臺,我們通過投放適量的椅子,讓幼兒形成一種規則;當椅子坐滿的時候,先到其他區域去玩,等椅子空了再來,避免一個區域因為認識過多而引發糾紛。再比如建構區,我們投入一定數量的操縱材料,暗示沒有足夠的材料的幼兒就要去別的區域玩,等等。

  (2)圖示法規則的掌握與遵守不能只是依靠環境暗示,有些規則還可以通過圖畫加文字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并貼在相對顯眼的位置,提醒幼兒遵守。比如,我們在娃娃家入口處的地板上貼上幾雙小腳印,鞋跟朝著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兒進區時比較從容,離開區域是比較匆忙,這樣放鞋子方便幼兒穿),我們將一雙整齊的鞋(左右腳正確)畫成兩張相向而笑的人臉,提醒幼兒,當你的鞋子放成一對好朋友姿勢時,左右腳便不會穿錯。這樣,鞋印不僅僅是娃娃家滿額人數的標志,同時又成為了訓練小班幼兒生活技能的無言之師。

  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將圖示法應用于有關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規則。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們用不同的區域的材料歸類擺放,每一類都有相應的標志,如一把剪刀的圖形告訴幼兒這是放剪刀之處,貼著積木的筐子表示這是積木的家,貼著幾何圖形的表示幾何圖形應放的位置。這樣幼兒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是還可以滲透對應、分類學習。

  (3)提醒法小班幼兒由于受年齡特點的制約,在活動中常常會因忘記規則而影響了自己或別人的操作活動。像這樣情況,我們可以采用提醒法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提醒。可以是教師對幼兒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兒對幼兒的提醒。

  教師可將幼兒部分規則隱含在環境中,幫助幼兒建立秩序感。如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當幼兒聲音過響時,教師輕輕地提醒:"我聽不到好聽的音樂了,你們能安靜一些嗎?"當幼兒由于不懂規則而無法活動時,如在娃娃家中,教師看到娃娃被媽媽放在一旁,就走過去抱起娃娃,摸著娃娃的額頭:"哎呀,娃娃怎么發燒了?一定是著涼了,爸爸媽媽們,快送娃娃去醫院吧。"這種"介入式"的提醒,既糾正了媽媽忽略娃娃的現象,又豐富了游戲情節。

  (4)趣味法要使幼兒在區域活動時專注, 就必須讓他們喜歡區域,愿意長時間操作。針對幼兒喜歡模擬、情緒容易受感染等特點,教師在設計區域材料要非常注意情趣性。如在娃娃家,讓幼兒學習用勺子舀各種東西來喂娃娃。在超市里,擺設各種豐富的小吃,生活用品,讓幼兒身臨其境的融入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2.逐區開展,材料遞增,細化、完善規則(1)逐區開展,細化規則小班幼兒的認識水平低,接受能力弱,如果一下子讓各區全面鋪開地玩,不光幼兒會顯得手忙腳亂,帶給老師的也同樣是焦頭爛額。所以在組織活動時,可先帶領幼兒參觀活動區,幫助幼兒認識區域的名稱、內容和材料。之后采用逐區開放的方式進行。逐區開放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幫助加強幼兒的行為目標,為全面開展作儲備。

  幼兒來到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所看到的接觸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想去玩、想去探索,這是孩子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此時教師必須尊重幼兒的天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且為了穩定孩子們的情緒,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讓他們適時適度地 "為所欲為"非常有必要。

  (2)材料遞增,完善規則逐區開放,讓幼兒全面深入了解了各區的規則,材料有序的遞增是完善規則得要點。如:娃娃家,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滿足人數需求,又要顧到幼兒的收拾技能,所以材料遵循品種少,數量多的原則,等幼兒的興趣逐漸減退,幼兒知曉簡單的規則后,教師方可逐一豐富,豐富材料的目的是為了激起幼兒的再度興趣,以開展正式的、完整的區域活動。

  3.關注結束環節,建立活動"后"規則區域活動結束后,幼兒不會整理,教師替幼兒整理材料變得理所當然。如果教師抓一抓結束環節,建立良好的活動"后"規則,這樣的狀況就會逐漸改變。小班幼兒認知水平還很低,個體之間的差異也很大,讓幼兒按類擺放似乎有點困難,但事實證明只要老師把好前面兩道關,孩子們能做到,當然這其中需要老師的不斷地鼓勵、引導和督促。前面說到規則先行時提到擺放規則,有了擺放規則的建立,幼兒在整理時能按老師的要求擺放,別看孩子年齡小,但他們的記憶力強,能理會老師的意圖,大部分幼兒知道怎么放才是正確的,誰放錯了還會幫忙糾正,初步懂得了分類擺放。隨著材料的逐步增加,遇到種類多又相似的區域材料,教師張貼形象的圖標幫助孩子們理解材料和位置的對應。(也有小部分幼兒還不會按要求擺放,但我相信在這么一個潔凈整潔的大環境下,在大部分幼兒的影響下這部分幼兒遲早會被同化)。

  習慣的建立是一個長久的、逐步穩定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內化,是一種行為傾向。所以日常活動中的物歸原處的規則要求不能松懈,如:晨間桌面活動的玩具、晨間鍛煉器械材料等收放規則很重要,它和區域活動的取放規則應要求一致,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同時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家園一致要求對習慣的養成也至關重要。活動結束環節的自我整理規則是必定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強調參加該區域的幼兒一起動手全部整理干凈,方可離開區域。這不僅能幫助幼兒建立主動整理的良好習慣,還培養了幼兒的責任心。這時候的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觀察者與引導者,而不是無助的整理者,整理工作大部分交給了孩子,不僅解放了教師,還使幼兒養成了良好的游戲習慣,對幼兒一生的習慣養成有利。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2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發達,我們幼兒園迎合了社會的需求與家長的愿望,根據3—4歲的幼兒已有了初步的交往能力,“家”已不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場所,于是小班教學也慢慢地盛行起來,因為這里有更加寬敞的空間供他們翻滾、這里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他們交流。因此根據剛入學的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來說,教師預設的活動和集體活動宜少、宜短,教師應以個別教育為主。而區域活動正是一種幼兒自由選擇、自由探索、操作擺弄的自主活動,它不僅能夠讓教師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的興趣、發展水平、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照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更強調了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價值,使幼兒的天性得到滿足,潛能得以發揮。因此在孩子們入小一個月后,我們開始嘗試在小班展開區域活動,主要通過創設豐富的區域環境,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權,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學習、發展。

  一、“家”氛圍的區角創設。

  對于小班孩子,他們的依賴父母的心理還是比較大的,如何讓他們喜歡幼兒園、喜歡這個新鮮的環境?這就需要把環境設計成具有濃厚的“家”氛圍來吸引幼兒。具有“家”氛圍的設置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會幫助幼兒更加適應與喜歡幼兒園,甚至會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效果。由于小班孩子進入幼兒園生活的時間還不長,生活經驗的缺乏和行動能力的不足,引導他們參與活動區的創設還需要一個時間段的等候,我們兩位老師是這樣做的:

  1、區角的格局如家一般。

  首先我們把區角布置得比較有家的感覺,有高高低低的色彩鮮艷的柜子、有漂亮的小床與沙發、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設計了具有個性化弧線狀的桌椅等。我們根據幼兒現有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劃分了幾個活動區。例如“溫馨小屋”、“小小運動房”、“小手坊”、“玩一玩”“陶藝區”等多個活動區域,而投放于各個區角的材料以“安全”(小班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極差);“量多”(為減少孩子之間的沖突);“多用”(一物多用,可利用價值高)為原則。

  2、靈活地根據幼兒能力發展水平和興趣增添區角。

  隨著孩子生活經驗的豐富和行動能力的加強,我們根據孩子的能力發展和學習興趣,逐步逐個地增設了新的區角。小班幼兒由父母的喂養一下子要自己學會用調羹吃飯,這需要一段時間的反復練習。于是我們開辟了生活訓練區,制作了非常漂亮、形象地小動物的頭像和小寶寶的頭像,用物體代替食物,再擺上許多調羹。孩子們在喂養“小動物”、“小寶寶”的

  游戲過程中既發展了小肌肉動作,又練習了正確拿調羹的生活技能,同時也體驗到了家一般的樂趣。

  又如印章畫、手指點畫、手掌印畫等美術活動的實踐經驗活動后,我們看到孩子們對色彩的喜歡非常地迫切,于是活動延伸就自然地擺放到了我們立即為幼兒開辟的玩色區中,提供紅、黃、藍、綠等顏料及印章、畫紙等材料,讓孩子自由選擇方式作畫,這樣既達到了活動的目的,又讓幼兒在活動中增加了同伴之間的友誼。如“照照我的臉”、“顏色寶寶的家”角都是根據集體教學的需要創設的。幼兒通過去“照照我的臉”這個活動區的照鏡子游戲進一步鞏固認識自己臉上的五官、各種各樣的表情。進行顏色分類活動時,我們設計了一個較大型的教具“顏色寶寶的家”,任由幼兒去嘗試探索正確的分類方法,集體活動結束后,我們把它放入活動區內,讓那些有興趣的`幼兒再次操作,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掌握知識。作為一名小班的幼兒教師應更多地通過日常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和興趣點,隨時更換增設新的區角,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因為區域活動關注的不是知識的本身價值,而是幼兒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性品質的發展。

  3、交往能力的提高在區域活動中的體現。

  幼兒離開父母,來到一個新鮮的環境,迫不及待地融入這個新的集體,如何讓幼兒與同伴們更和諧地交往呢?根據小班年齡段的幼兒喜歡獨自游戲,為提高幼兒間的交往能力,我們嘗試開設了“我們共同的玩具”這一區角,幼兒可以玩從家里帶來玩具,資源共享。每天允許帶一件,并可以與同伴交換著玩,同時介紹自己的玩具的玩法。不僅提高了語言能力的發展而且增進了幼兒間的交往。同時在這個區域中我們還提供給幼兒許多沒有固定玩法、可以組合的材料,如七巧板、各種形狀的七彩泡膜等。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相互合作、自由組合,做做玩玩。在孩子們的自主性活動中我們尋找到孩子身上的無數“閃光點”、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二、動態性活動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幼兒探索和學習的橋梁。我們努力將發展目標、活動內容、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體現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操作主動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1、材料的投放要考慮個別差異。

  投放材料既要從本班整體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又要考慮每個幼兒的不同的發展水平,使每個幼兒都有適合的、感興趣的活動材料。如在“溫馨小屋”這一區域中我們準備了許多幼兒平時穿的已小的衣服鍛煉幼兒穿衣服、扣紐扣的能力,我們放置的木板寶寶和衣服大小不一,且衣服的紐扣數量、形狀各不相同,滿足了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2、材料的投放應注意遞進性和層次性。

  遞進性體現在不斷地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層次性要體現出幼兒須達到的這一階段水平。以拼板游戲為例,一開始我們準備了孩子們較為熟悉的水果類簡單拼板(3—4塊),一段時間后,我們發現班內幼兒基本都能快速地組拼正確,立即投放了一些較為常見的動物造型拼板,拼板的數量也增加到6—7塊;同時又照顧水平較高的幼兒,放置了顏色較多,數量為8一10塊拼板。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去選擇活動材料,使每一個孩子在不斷地成功后向更高層次發展與提高。

  3、利用家長資源參與材料收集。

  有趣的材料能夠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而請家長和幼兒參與收集所需的材料更能激起幼兒游戲的興趣、更有效地達到活動目的。如,我們在創設生活訓練區的喂養角時,喂養角的材料都是通過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請孩子回家收集廢舊的飲料瓶和包裝袋,喂小動物、小寶寶的食物(蠶豆、小石子、樹葉等)也是家長帶領孩子共同搜集的,這不僅激發了孩子的活動興趣,也讓家長更多的理解我們的教師。

  4、投放的材料要力求多樣化、有利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材料的多樣化主要是指完成目標的形式要多樣,材料的功能要多樣,材料的品種要多種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同時投放的材料應注意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①、提供的材料要給幼兒留有想象的空間,提供一些成品與半成品結合的物品和材料。 ②、提供的材料要設置一定的障礙,讓孩子想辦法解決。如前面提到的拼板游戲。 ③、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和廢舊物品等。如泡沫做的桌椅、盒子或瓶子做的娃娃等。

  三、區域活動中的組織與指導。

  小班幼兒剛剛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區域活動對他們來說是陌生而又新鮮刺激,于是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們在區角里忙忙碌碌的但沒有目的性的玩。我們教師初步的找了一些針對性的方法:

  1、無聲示范的行為藝術。

  小班幼兒拿到任何一件物品,總是急于擺弄。所以一開始我們并不強求突出區角的功效。而是先將區角開放給幼兒,等他們自主擺弄得差不多了,我們再選擇那些最基本、最必須、最主要方式介紹給孩子。由于孩子在前一階段操作擺弄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通過教師的講解后,孩子就能擺弄得更自如,并且能創造性地運用。例如在“建構區”中,我們投放了大量的積塑后,并不急于將拼、插的基本方法傳授給孩子,只是讓他們先自己探索、操作。剛開始,沒有一個孩子知道將積木插起來變成某個造型,他們只是單純的把這些積塑當做成

  品玩具進行游戲,把積塑充打仗的游戲或把積塑當成勺子用來喂娃娃吃飯等等,這似乎有別于該區角的設置意圖,但也是幼兒創造性的表現,我們給予充分的尊重。幾天后,教師參與到了孩子們的打仗游戲之中,故意默默地在孩子面前用幾塊插塑插漂亮的花,孩子們的興趣一下被激發,紛紛效仿,漸漸地這些插塑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了好看的“花朵”、“煤氣灶”、“公共汽車”、“新型手機”等。

  2、循序漸進地開放區域。

  小班孩子在得到一種活動材料或玩具后,喜歡通過他們的各種感知覺和身體動作,不斷嘗試、模仿、操作。加上小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極短,興趣非常容易轉移,剛開始時我們只開放一個區域就已足夠,如果一下子全部開放,對于還沒有規則意識、自制力又差的小班孩子情況就會時有發生,不僅會影響活動的組織開展,常規的建立,而且對于孩子相互間的良好交往也有弊端。在建立了基本的活動規則后,就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水平和需要決定開放區域的數量了。

  3、特殊標記引領幼兒的規則意識。

  每次的區角開放,都會出現某個區角“撞車”事件,而某個區角又會特別的冷清。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在區角的進口都會設計小腳丫的形狀,有幾個小腳丫進幾個小朋友。并且初步采取輪流玩的制度,合理的管理區域活動,使每個區角真正發揮它的作用,讓每個孩子都留戀“家”一般的區域活動!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3

  一、“以大帶小”幫助新生熟悉幼兒園生活活動

  幼兒園的生活環節包括盥洗、餐點、午睡等,以往都是各班教師管好各班孩子,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則是由教師耐心地告訴每一個環節“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手把手地教、一次又一次耐心地提醒,所以小班的教師總是特別辛苦,9月里她們的嗓子常沙啞。而“大帶小”這一做法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還能鍛煉大班的孩子,特別適用于小班剛入園初期。我們在大班段與小班段之間建立相應的友好班級,每個大班每天輪流選派5-6名哥哥姐姐到相應的小班帶小弟弟妹妹開展活動。首先,9月初要在大班段與小班段之間建立相應的友好班級,如大一班和小一班,大二班和小二班等;其次,相應友好班級的老師要相互溝通,擬定一個簡單的“大帶小”計劃,比如:什么時候,哪一個環節小班需要大班的“幫帶”,大班安排哪些孩子來“帶”,“帶”什么,再次,大班的老師要告訴大班孩子“帶”什么,如何“帶”弟弟、妹妹,小班的老師要告訴孩子們怎么跟哥哥、姐姐學,然后,大班就可以每天輪流選派哥哥姐姐到相應的小班帶小弟弟妹妹開展活動了;最后,大班、小班的老師分別組織一個簡單的談話或小結活動,主要是幫助大班孩子更好地學會帶弟弟、妹妹,幫助小班的弟弟妹妹更好地學會怎樣跟哥哥姐姐學習。于是,有了大班這些小助手的幫忙,9月份小班的生活環節中,老師、阿姨就不會手忙腳亂,而變得井然有序。小班的弟弟妹妹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常規,而大孩子的責任感也驟增,“小老師”們處處都會注意到自己的一舉一動,表現得更棒了!

  二、“以大帶小”幫助新生適應幼兒園戶外活動

  幼兒園戶外活動大多是以班級為單位由本班教師組織活動的,是所有孩子都很感興趣的一個項目,可對于分組自由游戲環節,很多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就很茫然,不知道該做什么。而一個教師要指導一個班那么多的孩子,的'確有點力不從心,而“大帶小”可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小班教師有了這些大班小助手的幫忙就會從容得多:不懂玩?不要緊,哥哥姐姐來教你!不敢玩?沒關系,哥哥姐姐來幫你!比如:我們幼兒園的草地上置有不同高低的小橋,適合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游戲。在大班孩子的示范下,小班膽大的孩子就會勇敢地、小心翼翼地走過去,膽小的孩子怎么辦?沒關系,大哥哥姐姐會牽著他們的手,鼓勵他們勇敢地過小橋。又如:滾皮球游戲,老師的講解,并不能讓每個孩子都明白。如果讓一個大班的孩子帶3—5個弟弟妹妹,小班的孩子很快就能在快樂的游戲中、在模仿中學會滾皮球的方法了。

  三、以“大帶小”有效促進新生適應幼兒園集體活動

  以往,除了混齡班,我們大多數幼兒園的集體活動都是按年齡段來組織開展的,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在一起“上課”。而根據筆者所在幼兒園的做法,“大帶小”也可應用在集體活動中,且效果頗為明顯。比如:由于民間體育游戲具有就地取材、簡便易行、自發開展等特點,使得很多民間體育游戲適合以“大帶小”的方式進行游戲。“大帶小”在此類集體活動中的應用可以用如下兩種形式:一是教師講明游戲方法后,大孩子和小孩子分組進行游戲,大孩子自己游戲,小孩子由教師帶領游戲;二是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一起玩。比如:民間游戲“丟手絹”,由于不同年齡的孩子反應速度、奔跑速度差距比較大,適合按不同年齡分組玩。又如:民間體育游戲“抬花轎”,由于大小孩子自身體重有差距,大孩子的腕力、臂力及腰腿部等承受力比較大,就適合混齡游戲。大孩子可以用各種方法搭花轎,請小弟弟妹妹當“新娘”,用各種“上轎”的方法坐在“轎上”送到“洞房”中。大小孩子可以互相關心,累了,弟弟妹妹還可以幫哥哥姐姐捶捶肩、臂、腿,稍事休息再繼續游戲。活動期間,大孩子會用語言、動作手把手地“教”弟弟妹妹,如老師般循循善誘,可以有效促進孩子之間的交往、交流、互相關愛。在老師的鼓勵下,大孩子很樂意把自己所懂的一切都教給弟弟妹妹,即使是很調皮的孩子,也不甘落后,也會盡力約束自己的行為,在弟弟妹妹面前“掙夠面子”,而剛入園的新生們則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融入幼兒園的集體活動了。

  四、“以大帶小”幫助新生熟悉幼兒園區域活動

  幼兒園區域活動也有以班級、年段或整個學園為單位開展的,但更多的是在各自班級開展活動。班級的區域活動一般會同時開放5-6個區,這些區的地點又不一,有的在室內、有的在前走廊、還有的可能安排在后走廊。即使兩教一保同時到位,指導起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也很辛苦。而“大帶小”在區域活動中的應用可以有階段性的和長期性兩種。采用階段性的“大帶小”這一形式主要是在9月份,大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帶小孩子熟悉、了解每個區域的常規、玩法等,小班的每個區域中都有一名大班的孩子當“小老師”進行榜樣示范,加上小班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不僅可以向大孩子學習區域常規,也會更快更全面地獲得知識經驗,提高各方面能力。比如: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要做什么事情呢?哥哥姐姐在喂寶寶,弟弟妹妹也會跟著喂寶寶;美工區里姐姐是怎么撕面條的,大家也一起跟著撕;閱讀區里哥哥是怎樣翻圖書的,怎么看圖書,怎么取放圖書的?小班的弟弟妹妹都會不停地觀察、不停地模仿。同時,大小孩子之間的不斷對話,也能培養孩子傾聽和表達的能力,有效促進語言的發展。而如果要采用長期性的“大帶小”這一形式,就要創設一些公共的區域(如玩沙區、戲水區、泥巴坊、木工坊等),大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帶小孩子一起玩、一起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啟發,能有效促進孩子們社會性的發展。

  五、“以大帶小”幫助新生熟悉幼兒園創造性游戲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4

  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性策略教育評價是一種對評價對象的價值判斷。區域活動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一種,是幼兒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價值或教育目標,運用多種記錄方式,系統觀察幼兒在區域的活動過程、活動結果,搜集、分析相關資料和信息,并對幼兒的表現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評價能幫助幼兒提煉活動經驗,增強他們后續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同時,它還是對教師組織區域活動水平的一種判斷,從一個側面呈現出教師觀察幼兒活動的能力、分析幼兒作品及行為的能力等。筆者對30多所幼兒園的區域評價情況做了調查分析,提出了科學的組織評價策略,很好地解決了實踐中存在的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多元化指在區域評價時,應盡可能將參與活動的各重要當事人都作為評價主體,充分發揮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更好地實施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區域活動是幼兒的一種自由選擇材料和同伴、自由操作活動材料和創作的過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則以一種“支持者與引導者”身份參與。因此,區域活動的評價主體不應只是教師,而應該包括幼兒、教師甚至家長。

  1.幼兒。這種評價表現在:有機會發表自己對在區域活動中的探究經驗和情感體驗;可以對同伴參與活動情況發表看法。讓幼兒參與評價,既可以培養幼兒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觀察他人參與活動的`情況,豐富自己的認知經驗;又能幫助教師發現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經驗,為區域活動材料的適宜投放提供依據。

  2.教師。這種評價表現在:對幼兒的活動情況適時進行點評,對幼兒的評價進行小結等。這種評價可以在活動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活動結束前進行。尤其在中、小班區域活動中,由于幼兒的語言和認知結構發展尚未完善,教師需有意識地組織幼兒開展評價,以幫助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或支持幼兒的創新。

  3.家長。這種評價表現在: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區域活動的表現,了解教師的指導與觀察方式,以理解區域活動這種方式對孩子發展的影響;也能讓家長通過觀察孩子在區域活動的進步,逐漸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參與家園合作。家長可以通過三種途徑有選擇地參與區域活動評價:

  (1)在家長開放日,觀看孩子在區域活動的視頻或者圖片,親身感受孩子在其中的成長變化;

  (2)通過區域活動圖片專欄(通常以圖文模式粘貼于班級墻上),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學習特點和班級的活動進度;

  (3)受邀觀摩教師組織的區域活動現場,活動結束后參與點評。

  在實現“區域活動評價主體多元化”時,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評價過程中三個主體并非孤立出現。通常在一次區域活動評價時,至少出現兩個主體,如幼兒和教師。

  第二,上述的三個主體不應只限于同一個班級范圍內。可以是其他班級的幼兒、教師、家長,甚至是來園參觀的客人老師。因為不同的評價主體,評價角度不同,會給幼兒帶來更多新鮮和豐富的感受,也會給教師帶來不同的評價思路。這一點在幼兒園開展混齡區活動時可以充分運用。

  二、評價目標明確化

  要明確區域活動的評價目標,讓區域評價更科學和富有針對性。教師可以從兩個步驟入手:

  一是參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教育目標和建議,分別制定出各年齡班區域活動的基本評價方向。

  二是綜合以下維度,分別制定各區域的具體評價目標:

  (1)材料的使用情況:材料是否滿足了幼兒探索的需求,是否幫助幼兒完成作品,哪些材料陳舊需要改良,哪些材料欠缺需要補充。

  (2)幼兒的參與情況:幼兒在操作材料過程中,是否與其他幼兒合作,是否堅持完成自己的計劃,能否正確使用和愛惜材料,操作中遇到問題怎么處理、情緒有何變化。

  (3)幼兒的作品或者活動過程情況:對作品的評價,需要教師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比如在美術區,評價一件美術作品,可以從色彩、構圖、創造性與想象力、畫面布局等多方面評價;在科學區,可以對實驗的操作過程及實驗結果進行驗證,這就需要依據一些基本的學科知識。總之,目標的制定需要考慮不同區域的特性和幼兒的實際特點。

  三、評價內容具體化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5

  本學期的區域活動的設置,改變了原有的游戲模式,游戲改為人為創設自然情景,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同時使游戲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索的主題,幼兒可以自己決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活動。同時,教師通過確定游戲的教育目標制訂計劃,通過創設適宜的游戲條件,并在活動過程中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積極實踐操作探索,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知識層次及時變換與之相應的材料。在活動中要讓幼兒保持新鮮感,樂于動手動腦,提高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要適應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開發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從而達到了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使個別化學習活動成為了適合幼兒教育和發展的途徑之一。

  本學期將合并科學區和操作區,投放高結構和中低結構材料各占50%,老師提供了各種成品、半成品讓幼兒操作或制作,發展幼兒的小肌肉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除了小魚繞線,蝴蝶穿線,老虎刷牙等,其余均為低結構材料或中結構材料。 在建構區中,本學期為幼兒投放了顏色多樣、形狀簡單的大型積木,廢舊塑料瓶、露露罐、酸奶盒、衛生紙筒、光盤等,使幼兒充分發揮想象,便于搭建出各種不同的造型,尤其是孩子們根據主題進行的圖形搭建,大樹搭建,燕子搭建等,幾乎突破老師的想象。

  本學期中,在小二班家長們的'支持下,投放了大量基礎材料

  在美工區,如報紙、彩紙、收集生活中各種廢舊物品,供幼兒發揮、創造,進行主題環境的創設。幼兒根據春天主題創作的《花兒開了》,《小樹吐葉了》不僅豐富了主題墻,還將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興趣激發了出來。

  開學兩個月之后,幼兒基本掌握區域活動規則,在此基礎上開設了開放的綜合空間,幼兒可根據主題、幼兒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創設、組合,共同參與、多區域整合生成新的內容,促進了幼兒自主探索和對主題的深入了解,如幼兒已知跳舞毯活動的內容可以隨主題變化而變化時,便在美工區進行了動物形象的繪畫,在老師的幫助下塑封,然后貼到跳舞毯上……

  總而言之,在本學期的區域活動開展之下,我們為幼兒提供了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了較為寬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能使幼兒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仔細觀察幼兒的反應和行為,興趣和難度,作好《區域活動觀察記錄》,還要在活動時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引導孩子學會最基本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但是,在本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也有不足之處,在應該根據幼兒需要提供適當的幫助時,沒有當好幼兒的助手,有時過于急功近利,有時對尋求幫助的幼兒關注不夠……所以,以后我們在指導區域活動時,更應該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要始終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要給予孩子太多的要求,過于限制他們的行動和思想。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6

  區域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推動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區域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讓幼兒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學習、探索,掌握知識。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邊教邊玩。把區域活動看作是能給幼兒提供一個優化的有利于幼兒活動與表現的良好環境和機會,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項活動,提供充分的能撫慰幼兒活動的資料,建立和諧、自由、輕松的氣氛,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站在幼兒的角度,根據幼兒健康、社會性、認知、語言、藝術等方面發展的需要。從孩子的心理動身,為小班幼兒創設了娃娃家、點心店、閱讀區、搭建區、音樂扮演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了科學探索區、美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本著合理布局便于流動的原則,根據活動室的特點,將閱讀區、搭建區、娃娃家等區域設為固定區,其余設為活動區。

  小班幼兒善于模仿,在娃娃家小女孩玩得不亦樂乎,晨曦抱著娃娃,見小雨來了,馬上對娃娃說:“快叫阿姨。”“真乖,看我給你買的新衣服

  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游戲。它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序,而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在開展托班區域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將托班區域活動定位在:寬松、自主、愉悅、積極探索、創設安全有序的游戲環境,提供多層次、多用性的活動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點撥。通過一年的實踐探索,我們在托班區域活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活動區的設置

  1、根據班級情況合理設置區域環境。

  由于托班幼兒是處在獨自游戲的年齡階段,他們還不太會合作和分享做游戲的規則。于是我設計了若干個適合獨自游戲的小活動區,我們根據托班幼兒的人數及活動場地分別設置了娃娃家、閱讀區、美工區,建構區四大區域,每個活動區3———6人,這樣便于老師的觀察與指導,一旦發生問題,能及時解決;又可滿足幼兒交往與相互學習的需要。為了避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相互干擾、注意力分散,我在區域環境設計時特別注意了動、靜區域的分離,。

  2、根據幼兒的興趣所在生成的活動。

  比如娃娃家的創設,托班寶寶好模仿,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做事,在平時我也發現幾個小朋友會聚集在一起,扮演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于是我便利用幼兒園資源:軟質塑料大積木給孩子們搭建了三個相鄰而格局卻不同的`“家”,這樣一個漂亮立體的“家”真正出現在寶寶面前,寶寶們欣喜雀躍。我又在里面投放了木制的小椅子、小床、娃娃、餐具、生活用品等等,寶寶很喜歡到里面活動。

  二、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

  活動材料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材料投放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區域活動的材料如果缺少經常的變化,材料單一不豐富,就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引發不起孩子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區域活動的

  深入開展。因此,教師應善于根據教育意圖提供符合本班幼兒需求的材料,同時還要注意讓材料更具多用性、安全性和開放性。

  1、材料的制作與選擇。

  孩子們對區域游戲的興趣,主要來自于材料。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材料最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我們托班幼兒年齡小,思維以直覺行動為主,他們喜歡那些顏色鮮艷、形狀漂亮的物體,所以顏色鮮艷的成品玩具的提供是很必要的,能使幼兒有進行活動的興趣和欲望。有趣多用途的材料使小朋友百玩不厭,沉浸在游戲的天地中令他們感受愉悅。

  2、逐步增添新材料,豐富游戲內容,促進游戲發展。

  托班孩子對新材料的興趣往往只能維持幾點,在同一區域活動中,需要不斷增添新的活動材料,才有利幼兒的探索、發現與提高,使幼兒的游戲內容更趨豐富,促進幼兒游戲主題縱向,橫向發展。

  三、托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1、幫助托班幼兒建立區域活動的常規。

  當創設好活動區后,我們首先向幼兒介紹各個區域及相應的一些規則。如閱讀區,需要安靜的環境,不能在閱讀區大聲交談,看書時要慢慢翻,仔細瞧,懂得要愛惜“書寶寶”;在手工區撕紙時把多出的紙放到在紙簍里。

  托班幼兒很多時候沒有收拾玩具的習慣,區域活動一結束就留下了一堆玩過的玩具、材料,開始時由老師整理,然后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整理,慢慢過渡到小朋友自己整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和自理能力明顯增強,良好的常規使孩子們在一定范圍內玩得更加愉快、更加自由。

  2、將教學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

  區域活動是集體教學的延伸,將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區域活動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孩子,能讓孩子更放松地投入活動,獲得最大限度的提高。科學活動“顏色分類”,我們將活動的延伸放在區域中,把小動物喂食的材料換成顏色粒子,引導幼兒分類。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需要提供適當的幫助,當好幼兒的參謀和助手,教師在指導區域活動時,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的角色。

  區域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較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了較為寬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而且又能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能使幼兒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激發他們探索的動機,產生自豪感,自信心,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與環境的交往,通過自主的探索來獲取知識,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7

  一、班級中區域活動的情況:

  因為教室的局限性,小班的區域活動多少會受到一些阻礙,比如:區域的擺放不能長時間固定、區域的占地面積較小、區域材料投放的局限等等。

  但是,老師們還是根據現有的條件為孩子們創設了較好的區域環境,這學期,我們也可以從各個班級的區域中看到老師們的創設與理念的轉變。

  班級中的各個區角是孩子們最喜愛玩的地方,但是因為他們是小班的孩子,生活經驗欠缺,如果沒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區域活動就不能很好發揮它的正確作用,從而使孩子們亂玩,什么都學不到,或許還會染上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二、本月區域活動的創設:

  在活動中,我們是在觀察孩子的同時,及時發現他們的困難在哪里,及時給予幫助解決。活動結束后要就本次區域活動做一個交流,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區角的表現。

  這次的區域我們根據孩子們在前幾次各區域的活動情況,進行了刪減和擴充。比如把建構區進行了擴充,把原來的娃娃家也納入到了建構,為孩子們的建構成果提供了保留和展示的空間。另外把閱讀區撤掉融入到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就這樣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和活動的需要我們重新進行的規劃,今天是我們新區域的第一次展示,在孩子們的活動中我發現了重新布置之后不合理和欠缺的地方。

  三、本月區域活動的重點:

  (一)區域活動開展的優勢:

  ● 活動目標明確

  我們區域活動多樣化、目標詳細化。

  五月份的常規目標是:1、引導幼兒利用手中的區域牌自主選擇區域活動;2、活動中不隨便更換自己選擇的區角,逐步培養對活動的堅持性。通過這個月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五月份的活動目標是:1、角色扮演:逐步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學習模仿成人對自己的關愛;2、建構區:在搬運、取放、堆疊平衡積木的過程中,可幫助幼兒發展手眼協調能力,獲得理解空間的關鍵經驗;3、探索區:嘗試用瓶蓋蘸上顏料蓋印,感知數量的一一對應。

  ● 區域活動的游戲規則化

  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是幼兒能夠在區域中自由活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通過觀察制定出幼兒可以理解能夠遵守的區域活動規,多引導、多督促、多贊賞來讓幼兒遵守規則和各種行為,逐步建立起班級區域活動的有序環境。

  ● 及時的評價

  小班幼兒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訴自己和其他人在區域中的表現。所以我們很注重區域活動后的評價。我們的評價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也能讓幼兒養成正確評價自己和同伴的習慣。一個月下來,已經會有孩子評價同伴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了。

  (二)區域中感到的困惑:

  1、材料的投放:

  區域活動我們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層次性,幼兒有充分選擇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動手能力和生活經驗也比較缺乏,我們在材料的準備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時,材料投放過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會影響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選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8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環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通過環境創設與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發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班區域活動環境創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以及幼兒特點做整體安排,應該從幼兒水平與發展需求出發,讓幼兒自己做主,讓幼兒做區域活動的小主人。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幼兒小班教材時,我總是根據幼兒特點創設區域環境,既考慮幼兒間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又注意他們彼此之間互不干擾。這樣,幼兒才能專注于某項活動,才能充滿信心地探究問題。在設置活動區域時,我總是充分運用班級環境因素,采用靈活與固定設置相結合的方法,給幼兒創設多功能的、豐富多彩的自由活動區域,讓每個孩子都有自由選擇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在設置區域環境時,我總是把活動區域分為兩部分:安靜區域設在教室內,比如益智區、語言區等;其他區域設置于靠近門口的地方,比如角色區、表演區等等。

  二、提供豐富的區域材料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相互作用論研究表明,幼兒的認知發展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下獲得的,幼兒由于年齡小,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具體的、感性的、形象的,他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往往需要動作幫助,他們認識物質世界需要通過實物來完成,需要借助于物體的直接操作。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難發現,小班幼兒特別喜歡擺弄物體,對任何外物都充滿好奇心,因此,在創設幼兒活動區域時,我總是努力給幼兒準備充足數量與種類的材料,這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材料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能夠培養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投放材料的時候,我還考慮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給不同層次的幼兒配備不同材料,為了讓幼兒充分運用材料,每當給幼兒提供新材料的時候,我就和幼兒討論:“這個東西怎樣使用好呢?“這個東西可以做什么呢?”“這個東西能不能用其他的代替呢?”等等,這樣的討論過程其實也是幼兒充分想象、充分思維的過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給幼兒及時添加新材料,以便于幼兒嘗試新的玩法。

  三、采用鼓勵評價方式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奧秘之一在于幼兒從好老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與鼓勵的話。”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對幼兒多表揚、多鼓勵、多肯定、多支持、多欣賞、多容忍,這樣幼兒才會越來越聽話,才會在活動區域表現得更好。對活動區域的評價可以通過集體交流評價與個體過程性評價來進行,小班幼兒受年齡特征制約,很多時候以我們教師的評價為主,比如,“這樣做太好了”“你是一個乖寶寶”等是我常用的評價語言。當然對待不同層次的幼兒要用不同的評價,對有創造能力的幼兒我這樣評價:“你好聰明,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這個問題你解決得很漂亮,以后你會更出色的。”等等,當評價能力較弱的幼兒時,我這樣說:“你有了明顯的進步。”“你越來越聽話了。”等。這樣孩子們就會在活動中更加活躍,就會更加回味無窮、興致盎然。

  總之,區域化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想方設法給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區域,使幼兒在活動中健康成長。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9

  幼兒園區域活動以其獨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幼兒所喜歡的一種活動。一學期來,我園通過對區域活動中區域的設置、區域材料的投放、教師如何進行區域活動的導入和結束評價,區域活動中教師如何進行指導等一系列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重視區域的創設,讓區域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我園場地小,條件有限,但自從開展區域活動的研究以來,幼兒園通過組織教師們進行有關知識理論的學習,認識到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各班教師能想方設法利用幼兒園的現有條件為幼兒創設活動的空間,把室內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劃分、布置成多個區域。

  《綱要》中提出: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因此,幼兒園要求教師們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設區域,重視各區域的功能,挖掘區域活動的價值,同時還要求教師將現階段各班的主題教育活動內容融入到區域活動中與區域活動結合,讓區域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補充、延伸,讓幼兒在區域中通過與同伴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發展和提高。

  另外,幼兒園還要求教師們充分利用戶外場地為幼兒開設活動區域。戶外的活動場地比室內的活動場地要大,可以減少幼兒間的相互干擾,有利于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活動,能充分發展幼兒的個性,激發幼兒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戶外活動環境還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讓各區域都“活”起來,使之真正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二、重視區域材料的投放,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經驗的。適宜的區域活動材料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能力和自主性,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因此,材料對區域活動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師們一直認為材料豐富就是東西要多,所以,大家總喜歡把材料同時一古腦兒全投放到區域中。結果造成因材料過多,幼兒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操作的現象。根據出現的問題,幼兒園組織教師們開展了“區域活動中材料應該如何投放的探討與交流”活動,總結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計劃、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層次地投放。通過實踐:現在,教師們在投放材料時不僅能考慮到所投放的材料能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欲望,而且能考慮到所投放的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性。

  三、教師適當的指導,促進幼兒的發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不當,或急于指導,將不利于幼兒的自主探索,使區域活動失去其價值。那么,在幼兒的區域活動中,教師究竟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我園利用例會時間組織教師們學習了《學前兒童

  游戲》——“幼兒園游戲指導策略”。通過學習,教師

  們知道: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教師既不能急于指導,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通過對幼兒的仔細觀察,再采取適當的方式介入幼兒的游戲,給予幼兒適合的指導。

  在區域活動中,我園要求主班教師在每次的活動中要有重點指導的區域,配班教師、保育老師要協助主班教師組織其他區域的活動以及各活動區域的安全,教師要做到:隨時觀察、了解幼兒活動的情況。

  幼兒區域活動后,幼兒園要求教師要及時做好區域活動的反思,每周寫一篇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讓教師們通過及時的分析和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不斷地發現區域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區域游戲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良好的常規是順利開展區域活動的保證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幼兒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通過與同伴的學習與交流,提高了語言表達、交往、表現等各種能力,滿足了個性發展的需要。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良好的游戲常規能保證游戲的正常、順利地開展。所以,區域游戲中,幼兒也應具有良好的游戲常規。活動中需要幼兒遵守哪些規則,應該怎么做。在活動前,老師會和幼兒共同商討,總結出活動規則,如:在活動中要學會和小朋友協商,謙讓,輪流玩,不和小朋友爭搶玩具;活動時要愛護操作材料,不隨意擺放,不損壞材料;活動中要注意做到:說話輕、走路輕、取

  放東西輕;活動結束收拾時動作要輕要快等等。通過這些具體、明確的活動規則,幼兒在活動中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五、不足之處和努力方向

  雖然教師充分利用班級現有條件,為幼兒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活動的空間,但園舍還存在著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在開展區域活動中,由于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化,教師指導游戲有時比較粗淺,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希望以后通過進一步改善辦園條件和加強師資建設,從而促進我園區域活動水平不斷提高,讓幼兒更好地得到發展。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0

  情景描述:又到了區域活動時間了,幼兒像往常一樣,拿了區域牌,開心地進入自己喜歡的活動區游戲。而我就在旁邊當一名觀察者,觀察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了解他們在語言、交往方面的表現,并且在孩子們需要的時候,適時得給予一些指導和幫助。

  今天和往常一樣,娃娃家還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活動區,來這里的人也最多。毛毛進入娃娃家后拿起玩具手機給媽媽打電話,雯雯進了娃娃家后看見毛毛手中的電話,上前就搶,嘴里還說著:“我打一個,我打一個。”兩個孩子開始爭搶起來,把那些“小朋友要一塊兒玩、和小朋友商量商量”的話拋在了腦后。我等了一會兒,兩人還是僵持不下,誰也不肯讓,而且看情形,她們馬上就要來告狀了,看來非要我出馬了。于是,我馬上走過去說:“雯雯,毛毛是小妹妹,先讓她打行嗎”雯雯雖然停止了爭搶,但是仍不甘心地看著毛毛的'手機。這樣不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靈機一動,去其他班上又借了一部電話,并大聲說:“鈴鈴雯雯快來接電話,媽媽找你。”只見雯雯滿心歡喜地跑去接電話,并和媽媽聊了起來。矛盾化解了,雯雯也投入到愉快的游戲中去了。看來我這招轉移注意力的辦法還真是有效。

  評價反思: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準與他人交往,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爭搶,教師可以利用幼兒情緒易轉移這一特點,適時地介入并加以引導,使“糾紛”很快化解。這樣,既保證了游戲的正常開展,又不影響幼兒的游戲情緒,真可謂一舉兩得。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1

  每個孩子都愛玩區角活動,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小,生活經驗有限,如果沒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區域活動就會成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沒有目標的玩!孩子什么都學不到,而且會養成自由散漫的習慣,因此區域活動時更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開學初我們就商量制定好了本學期活動區的內容,平時工作活動時大家各自做什么,相互怎么合作,什么活動需要怎么樣的配合我們都一一做了安排。所以各項活動在開展時都比較順利、有頭有緒。

  在活動中我們幾位老師還是比較會觀察孩子的,活動時我們及時發現他們的困難在哪里,隨時糾正,或下次改進。活動評價完了我們還會就本次區域活動做一個交流,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區角的表現。一個月來,區域活動開展比較好的地方是:

  1.活動有目標性

  我們把開學初定的特色計劃中關于游戲、區域活動的目標細化。3月份,我們的活動目的就是讓幼兒熟悉區域,了解區域活動。4月份1.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活動;2.活動中不隨便更換自己選擇的區角,逐步培養對活動的堅持性。通過兩個月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其他象美工區,3—4月份我們的重點是撕紙,4月份是學習使用剪刀,比如學習剪紙、學習紙帖畫等等。音樂區3—4月份愿意參與音樂表演,5月份學習使用打擊樂器等參與表演。有目標活動才能順利開展。

  2.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動區規則

  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是幼兒能夠在區域中自由活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通過觀察制定出幼兒可以理解能夠遵守的區域活動規,多引導、多督促、多贊賞來讓幼兒遵守規則和各種行為,逐步建立起班級區域活動的有序環境。不足的地方:

  (1.對孩子的觀察還是不夠深入和細致,特別是針對個別孩子或針對某件事物的觀察。

  (2.開學初的區域活動還是比較處于老師主導的階段,接下來要考慮怎樣更好地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學習方法。通過區域活動培養他們的.思維活躍。

  (3.要在幼兒興趣點上不斷生成和改進材料,要考慮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具有層次性的材料,保證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體驗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兒樂于活動。

  3.注重講評工作

  小班幼兒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訴自己和其他人在區域中的表現。所以我們很注重區域活動后的評價。我們的評價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也能讓幼兒養成正確評價自己和同伴的習慣。一個月下來,已經會有孩子評價同伴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了。

  比較困惑的地方:

  材料的投放——區域活動我們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層次性,幼兒有充分選擇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動手能力和生活經驗也比較缺乏,我們在材料的準備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時,材料投放過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會影響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選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區域活動是體現幼兒自主性、表現幼兒個性的地方。但小班孩子動手能力薄弱,比如剪刀、油畫、固體膠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師一個一個教會。所以在操作活動時我們選擇的內容比較單一,比如剪紙小組內大家一起剪紙,撕紙大家一起撕紙,這樣雖然活動比較單一,但是這樣我們覺得更有利于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培養幼兒的常規。我們考慮在幼兒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開展分層活動、幼兒自主選擇活動。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2

  針對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參照本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狀況,在新《綱要》、《指南》和《園務計劃》指導思想的引導下,貫徹、落實“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突出發展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面向全體、注重個體,發展個別化教育。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以安全為首要目標,尊重幼兒的興趣,加強日常觀察;創設良好的環境,優化一日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發展。

  二、班況分析:

  我班共有幼兒35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5人。經過一學年的中班生活,大多數幼兒已建立了比較有序的生活作息;在園能保持愉快的情緒,對周圍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現象都感興趣;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懂得合作分享,樂意為集體和同伴服務,初步養成了規則意識。但是,幼兒間仍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幼兒不能主動表現自己,個別幼兒缺乏謙讓意識,挑食現象仍存在,個別幼兒規則意識不強,各項活動我行我素。本學期,我們將針對這些現象,采取相應措施,注意個別指導,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提高。

  三、工作思路:

  (一)班級文化:

  營造積極向上、溫馨和睦的班級文化氛圍,讓幼兒產生歸屬感,觸動孩子自發加入創設班級文化的行列,使班級文化創設與幼兒的發展構成積極的互動。《皮皮鼠》故事中小老鼠們的活潑可愛、機智勇敢是小朋友們努力的方向,班名皮皮鼠由此而來,它引領幼兒用眼睛觀察、用耳朵傾聽、用嘴角微笑、用小手幫忙、用心靈感悟。

  (二)課程特色

  1.本學期擬開展《我是大班小朋友》、《自信的中國人》、《豐收的季節》、《我喜歡的動物》、《擁抱冬天》等主題活動。

  2.開展班本劇《筷樂童年》,圍繞筷子開展主題活動,和幼兒一起討論劇本確定角色、動作、對話等,讓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提高幼兒的參與性,做到班上每個幼兒都能參與表演。

  充分利用幼兒園多功能廳劇場排演班本劇,讓幼兒在演一演、說一說的過程中鍛煉膽識、增強自信。

  3.開展生成性課程《家鄉的大海》,鼓勵幼兒積極探索自然界與周圍事物的關系,感受家鄉大海的壯闊與美麗,激發幼兒對海洋文化和大自然的濃厚興趣,萌發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海洋的意識。

  4.開展每月的“生日課程活動”,在集體生日中感受溫暖。

  5.開展“我和音樂一起玩”課程活動,精心挑選韻律活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幼兒感受樂曲的能力,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三)班級日常管理

  1.班級常規常抓不懈。

  與幼兒共同商討、制定班級公約,并督促幼兒自覺遵守,形成良好的班級常規,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注重幼兒一日活動各環節的銜接,保證一日活動環節的正常有序地進行,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

  3.建立“值日生”制度,每天5人輪流當值日生,鼓勵幼兒主動完成每天的值日任務,在生活中培養勞動習慣,在為他人和自己服務中加強幼兒的主人翁意識,發展動手能力。

  4.認真觀察幼兒,用照片、文字等對幼兒的游戲、學習和生活進行記錄,認真完成每日班級日記。

  5.全班幼兒參與競選升旗儀式主持人的活動,鍛煉孩子們的膽量,培養民主意識。

  6.每天正常開展閱讀活動,積極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感受文學作品的無限魅力,開展親子閱讀表演,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7.班級老師及時交流溝通,反思一日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商討最佳的教育方案,不斷增強班組成員的默契度。

  8.注重班級網站的管理,將收集的幼兒活動照片、作品,及時上傳,并通過特定欄目向家長宣傳家園共育知識,將班級的活動情況及時在班級網站上公布,使家長能第一時間了解班級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真正做到網絡信息化。

  (四)環境創設

  1.創設安全舒適的環境,鼓勵幼兒參與班級環境的創設,并懂得愛護班級的各項物品。

  鼓勵幼兒與老師完成主題墻的布置與更新,體現幼兒與環境的互動,讓環境成為幼兒的第三任老師。

  2.優化班級教育環境,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定期更換主題及活動區材料,注重幼兒與環境的互動。

  在美工區設立美術作品欄,保證每個幼兒都有展示作品及欣賞作品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自我表現能力。

  3.在幼兒園的環境教育中,美麗的種植區始終都是班級環境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因為它不僅具有綠化班級,美化環境的作用,同時還蘊涵著很大的教育價值。在當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們越來越遠離大自然。在種植區里進行簡單的種植活動,是他們直觀感受植物生長過程的良好機會。它不僅能激發孩子們對植物的興趣,還能學到許多有關植物的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種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的愛心、耐心、責任心以及觀察、比較等多方面能力。因此我們利用自然角開展有趣的種植養殖活動,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

  4.幼兒園種植園地一直以來都是幼兒園在創設教育環境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為了讓幼兒在園體驗田園生活,回歸自然,同時也讓幼兒體驗勞動收獲的快樂,根據新《綱要》的精神要求,我班會充分利用種植園地作為教育資源對幼兒可持續發展的作用,認真考察,合理布局,規劃管理種植園地。通過種植活動,不僅讓幼兒學會了種植管理、簡單的'田間勞作,更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看到了植物生長的全過程,親歷了種植這一感性經驗,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在勞動中得到了鍛煉,從而更直觀地感受到了勞動的辛苦,種植園地成了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五)游戲活動

  1.深入開展課程游戲化,結合主題活動及本班特色,創設適宜的活動區,設計適合大班幼兒的一系列區域游戲內容。

  2.結合主題活動、根據幼兒的水平、能力和需要設置合理的區域游戲活動。

  在游戲中有效地觀察幼兒,從幼兒行為中反思活動中的各項問題,并及時作出調整。

  3.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提供各種不同的操作材料,注重更新升級,實現區域游戲常態化。

  注重幼兒的“個別化學習”、“小組學習”、“區域學習”。

  (六)家長工作

  1.本班外地家長較多,一些家長由于語言的不流利和老師交流較少,我們要利用接送機會主動與家長聯系,了解幼兒在園外的表現,加強家園聯系、溝通。

  2.及時更新家長園地及班級網站,介紹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反映班內一些情況和每周教學內容。

  指導家長創設教環境與生活環境,營造幼兒良好的家庭氛圍。向家長提供幼兒生活、教育常識給予指導,定期了解家庭教育的情況。宣傳正確的保教思想,爭取家長對班級管理的理解,使家長能夠自覺抵制社會錯誤的教育輿論。

  3.利用信息化家園聯系方式,電話、家校通、QQ群、幼兒園網站中的大三班網頁等,鼓勵家長積極留言,主動與老師聯系溝通。

  4.召開家長會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工作。

  嘗試挖掘家長中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使家長更深入的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使家長與教師間、家長與家長間形成互相探討、溝通、學習的良好家園互動氣氛。

  5.充分利用家長、社區等資源豐富主題活動,鼓勵幼兒與家長收集活動資料、廢舊物品來園,充實教學、游戲資源,尋找有職業特色與個人特長的家長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逐步構建與實施適合孩子成長的課程模式。

  親子活動:

  1.開展“親子一日游”,感受家鄉大海的壯闊與美麗,體驗與爸爸媽媽一起游玩的快樂。

  2.開展班級親子講故事比賽。

  鼓勵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熟悉并講述自己最喜愛的故事,在每天的餐前閱讀活動中與老師、小朋友們分享故事內容,結合生成活動開展“親子繪本劇”展演。

  3.鼓勵家長參與到幼兒日常活動照片、作品的收集,認真觀察幼兒記錄成長故事,制作“親子檔案”。

  (七)安全教育:

  1.科學擺放室內物品,創設干凈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

  堅持對教室早、午檢,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

  2.加強安全教育,采用談話、討論等形式,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幼兒嘗試記住父母工作單位、家里的電話號碼。

  3.利用家長會和家長園地,開展安全、衛生知識教育,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和知識。

  4.做好接送安全工作,教育幼兒不跟陌生人離開或擅自離園。

  5.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記,主動遵守社會基本規則。

  6.帶領幼兒參加戶外活動,保證活動量。

  通過教育,使幼兒知道在所有的活動中不要互相推擠。尤其是玩大型玩具時做到不推不擠,不從上往下跳。

  (八)衛生保健:

  1.嚴格執行各項衛生保健工作制度,認真做好各項衛生消毒工作,做到每天早晨來園開窗通風,玩具定期消毒,認真徹底地做好班級衛生工作,做到教室無雜物,廁所無異味,睡眠室整潔干凈。

  2.給生病的幼兒以特殊的關愛,觀察孩子身體的細微變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加強自主點心和自主午餐的管理,盡可能的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指導幼兒做好值日生工作,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和良好的勞動習慣,知道愛護勞動成果。

  4.加強幼兒的戶外活動的管理,及時提醒幼兒增減衣服,為出汗的幼兒及時擦汗、換衣、墊汗巾,督促幼兒多喝水,提醒孩子管理好自己的保溫杯,最大限度地預防疾病的侵擾。

  20xx年幼兒園第一學期班務計劃范文三學期初,我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共同討論并制定了本學期的班務工作計劃,如下: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班有幼兒33名,其中男生17名,女生16名,剛來的新生1名。有了小班一年的基礎,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有一定的進步,大部分幼兒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仍有個別幼兒不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因此今年孩子入園哭鬧的現象仍然有,有2個孩子在入園的頭兩天哭鬧得比較厲害,即使在老師的安撫下,安靜下來也比較慢。本學期將在培養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基礎上認真規范幼兒的一日常規,努力做好保教工作,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使他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很好的發展。

  二、本學期的工作重點:

  1.加強幼兒的常規培養。

  常規的好壞直接影響活動秩序,從而影響孩子的發展。通過晨間談話、隨機談話、離園前談話等,向幼兒講清常規、要求,并采用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訓練,嚴格檢查常規執行情況,逐步培養幼兒能自覺遵守各項規則。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之間的友愛、謙讓、協作精神。根據每周活動目標,及時在各區域有層次地投放適宜的操作材料。在活動中認真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需要,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在活動遇到的問題。

  2.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提高幼兒的講述能力。

  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方法,能逐頁翻讀、學習用完整的話表達每一頁的大致內容。訓練幼兒講述故事的能力,利用空余時間開展故事比賽活動。

  3.班本課程的開展。

  關注孩子的興趣、需要和學習愿望有效開展班本課程。

  4.繼續開展區域和主題相結合的活動。

  在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方面,我們認識到區域活動必須創設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大膽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本學期我班共設置六大區域:(1)閱讀區,(2)益智區(3)閱讀區(4)、美工區。(5)建構區,(6)角色區(娃娃家、理發店、醫院)。

  5.結合季節特征,收集廢舊泡沫箱帶領幼兒進行種植豌豆活動,讓幼兒從認識豌豆種子開始,引導幼兒觀察了解種植的過程和豌豆的生長過程。

  并嘗試進行觀察記錄。

  6.積極有效的開展戶外活動。

  幼兒的戶外活動是增強幼兒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動。要確保幼兒活動的時間,保證活動的質量,增強幼兒的體質。結合我園“運動特色”的辦園宗旨,有目標的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和游戲。

  7.做好家長工作。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利用各種網絡平臺QQ群,電話等主動家長聯系溝通交流,我們還將利用向家長園地公開我們的各項活班本課程的實施動,包括一些育兒經驗和針對問題幼兒采取的促使。同時,教師還鼓勵家長大膽提合理化意見,以便本班保教工作的改進。

  8.安全工作。

  把安全放在首位,從細微處著手,確保幼兒健康安全。本學期我園正在進行施工建設,園內環境比較復雜,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我們教師需要高度警惕,加大力度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高責任意識,時刻關注每一名幼兒,確保孩子們在安全的范圍內活動。本學期我們搬到了二樓,在前兩個月內,要每天叮囑孩子們正確的上下樓梯方法,不在樓道內追逐玩耍,不扒欄桿,通過故事、情境表演、觀看動畫片等多種生動的形式,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教育幼兒不玩火、不玩電,不到水池或池塘邊玩耍。教給幼兒一些基本的安全逃生方法和自救辦法。

  三、逐月安排:

  九月份:

  1.創設適宜的班級環境,迎接幼兒的到來;

  2.制定教學計劃、班務計劃、主題實施路徑表、完善集體備課形式等;

  3.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編排早操;

  4.和幼兒共同收集廢舊材料,豐富班級區域游戲;

  5.做好班級常規管理工作;

  6.結合中秋節,開展“中秋家家樂”主題活動;

  7.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8.跟隨幼兒的興趣,生成班本課程主題;

  9.和幼兒共同商討、創設班級自然角;

  10.及時將幼兒活動剪影、觀察記錄等上傳至班級網站;

  11.和幼兒共同規劃園內種植角,對種植角進行整理、播種等;

  12.結合《指南》中的健康領域,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評價、總結。

  十月份:

  1.開展“慶國慶”主題活動;

  2.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3.繼續開展班本課程活動;

  4.開展“浪花節”園本特色活動;

  5.開展“九九重陽節”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學會關愛身邊的老人;

  6.開展“美麗的秋天”親子秋游活動;

  7.對照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找出薄弱環節,進行改進;

  8.及時更新區域游戲材料,為幼兒的游戲提供必要的條件;

  9.班級開展“讀書漂流”活動;

  10.結合《指南》中的語言領域,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觀察、分析、評價。

  十一月份:

  1.開展“

  11.9”幼兒逃生演練及安全教育活動;

  2.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

  3.結合“感恩節”開展主題活動,引導幼兒知道家人、老師等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

  4.結合班級情況,繼續開展班本課程;

  5.為每位幼兒建立成長檔案;

  6.結合《指南》中的藝術領域,對幼兒的一日活動環節進行觀察記錄、分析、評價;

  7.開展“升國旗”主題活動。

  十二月份:

  1.繼續為幼兒建立成長檔案;

  2.積極參加幼兒園的課程敘事展示活動;

  3.結合《指南》中的科學領域,對幼兒的游戲進行觀察、分析、評價;

  4.撰寫“我的成長故事”,參加幼兒園的師德宣講活動。

  一月份:

  1.開展“慶元旦”慶祝活動;

  2.撰寫評語,填寫幼兒素質報告書;

  3.對幼兒進行發展評價;

  4.對幼兒進行假期前安全教育工作;

  5.歸還、清理班級物品;

  6.及時進行反思、總結。

  20xx年幼兒園第一學期班務計劃范文四為了使自己本學期能夠更好地工作,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特擬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班級工作重點及具體要求

  這一學年是孩子進入小學的最后一年,是關鍵性的一年,我們會對孩子繼續進行一日常規的要求與管理,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1.班級集體日備課方面:

  每天下班后,班級的三位老師在一起回顧當天班級孩子的生活、游戲、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并反思,提出有效的次日指導事項。同時,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好第二天的活動計劃。

  戶外活動:包括體能鍛煉、集體游戲、戶外早操、戶外勞動、戶外散步等等。在這里著重介紹兩點,體能鍛煉與集體游戲。體能鍛煉:我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場地情況,開展不同的游戲活動。每天以一項體能鍛煉為主,如走:首先我們會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孩子練平衡走,跨越障礙物走等等。集體游戲:以運動量小、放松游戲為主。

  區域游戲:我們會根據主題活動、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并結合季節特點開展相關的游戲活動。

  集體備課:我們會結合主題開展相關活動,并根據孩子的興趣與需要隨機生成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真正成為課程的主人。

  生活活動:結合前一天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小組活動:根據活動延伸或《操作》進行活動,主要以數學操作與繪畫為主。

  閱讀、律動:每周我們會不定期的安排繪本閱讀、律動活動,同時也每周開展一至二次“我是故事大王”的講述故事活動,提前做好安排,做到人人輪到參與,不僅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膽量。

  2.種植活動

  種植角:結合本班特色,和幼兒一起布置植物角。分班級特色種植區、觀賞區(觀賞、實驗)。

  戶外種植:根據季節及場地特點,組織幼兒進行種植。

  3.幼兒閱讀

  (1)開學初,要求每位幼兒自帶1——2本繪本,豐富閱讀區。

  (2)家園互動,進行親子閱讀。

  (3)每周的閱讀時間,開展1——2次的“故事大會”活動,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進行講述。

  4.環境創設

  本學期,我們以藍印花布與紙板為主材料進行班級特色布置。

  5.班本課程實施

  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制定班本課程計劃,并付諸于實施。我們盡可能地提供機會,讓家長參與到課程活動中,真正意義上做到家園互動。

  6.親子活動

  我們將結合“重陽節”,邀請爺爺奶奶走進教室,開展“重陽情”親子活動,另外,我們還將開展親子運動會、親子郊游等活動,進一步增進親子之情。

  7.安全保育工作方面

  安全工作是幼兒園的首要工作,孩子健康,是一切目標實現的關鍵。本學期我們會更加做好班級幼兒安全衛生工作,合理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加強室外體育鍛煉:

  (1)做好班級的各項消毒,以防病毒感染。班級保育員必須要按消毒制度來開展工作,按時消毒幼兒活動室、午睡室、水杯、毛巾等,班級物品要擺放整齊,保持桌面、活動室的四角無雜物,讓幼兒生活在干凈、舒適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2)培養好幼兒的各種生活習慣,以防幼兒病從口入。教育幼兒要注意個人的衛生,不要玩水,不要把手指含在嘴里,不要把臟東西放進嘴里,不要隨便把東西塞在鼻子或耳朵里等等。

  (3)保證幼兒的活動安全,活動前檢查活動器械的安全,活動中要注意幼兒的安全等等。

  8.家長工作

  利用家長園地,早晚入園、放學等方法與家長交流、溝通,使家長及時了解班級動態、教學活動、幼兒在園情況。繼續充分挖掘家長、注意發現與利用家長特有的教育優勢,對幼兒進行教育,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活動及我們的教學。

  二、逐月安排:

  九月:

  1.制定各類計劃。

  2.創設班級環境、收集區域游戲材料。

  3.結合孩子的換牙期,開展愛牙日活動。

  4.開展《中秋樂》、《迎國慶》等主題活動。

  5.制定班本計劃,開展班本課程活動。

  6.豐富班級種植角,進行戶外種植。

  7.學習新早操。

  8.開展“增強防范能力”為主題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月。

  9.迎接插班生入園,穩定新生情緒,熱情接待家長來訪,積極做好家長工作。

  做好常規的規范工作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學常規。

  十月:

  1.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

  2.結合重陽節,開展“重陽情”親子活動。

  3.結合主題活動調整班級環境創設和游戲材料的提供。

  4.結合金秋時節的季節特點,開展“秋游”活動,培養幼兒的游覽之禮。

  5.繼續開展班本課程活動。

  6.做好秋季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7.加強安全常規教育、文明紀律養成教育,形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樂于幫助別人。

  8.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避火演習、避震演習)。

  9.結合秋游在幼兒中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十一月

  1.開展親子運動會。

  2.加強幼兒班級常規教育。

  3.做好班本課程的工作,完善班本課程資料,準備參加年級組、園課程敘事評比。

  4.積極準備參加消防日(119)活動—

  —“安全在我心中”,進行“119”防火演練。

  5.開展家庭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并進行防拐演練。

  十二月:

  1.開展自理能力—

  —“疊被子”比賽。

  2.結合“慶元旦”主題,與幼兒共同創設迎新年的班級環境。

  3.鼓勵幼兒不怕寒冷,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健身方式,養成熱愛運動的習慣。

  一月:

  1.開展“冬天”主題活動,結合主題活動調整班級環境創設和游戲材料的提供。

  2.做好寒假班級整理工作。

  3.做好學期結束各項總結工作。

  4.做好幼兒離園工作,加強假期安全教育。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3

  這學期本班區域活動是以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為主的,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鼓勵幼兒自我發揮、便于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了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們是根據我班特色以及幼兒水平等實際狀況來設置的,同時,為幼兒帶給了具有多用性和開發性的游戲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的點撥指導,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及本班幼兒的發展狀況,我們為幼兒創設了音樂區、語言區、科學區、美術繪畫區、數學區等,戶外區域活動區和一個“棋類”公共區域。

  本班的游戲活動目標是:

  1、創設一個幼兒喜歡的、自由的、開放的環境,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活動,培養幼兒用心主動、活潑開朗的個性,培養探索精神,提高幼兒觀察和分析的潛力。

  2、透過幼兒的動手操作,讓幼兒多動手制作“變廢為寶”的活動,培養幼兒粗淺的環境意識,明白許多廢舊材料還能夠再利用,并能制作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3、數學區:了解物品的顏色、大小、形狀、數量、方位等明顯特征,嘗試簡單的比較、分類、喜歡操作、搬弄、嘗試提問和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

  4、“棋吧”:學習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學會玩不通的棋,能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從而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潛力和自制力,發展手腦的協調性。

  5、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性。

  6、透過自主游戲,發展幼兒的想象、創造潛力和探索潛力,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7、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學會謙讓、禮貌地與同伴交往、合作,樂意共享自己和別人的快樂,進而構建和諧的同伴關系和師幼關系。

  具體開展如下:主題環境下的區域游戲

  第一主題:“個性的我”創設了美術區域、閱讀區域和科學區域。

  1、在美術區域中展示幼兒的《手指印畫》、《腳印畫》、火柴拼畫《木偶娃娃》,讓小朋友在日常活動中也能進行觀察、欣賞、找一找自己的作品,帶給機會讓幼兒與同伴交流和學習,并為幼兒帶給豐富的操作材料。

  2、閱讀區域:準備了各種“”、“口”、“足”字旁的漢字以及動作的圖片若干,幼兒能夠自由地取漢字圖片卡并根據圖片閱讀漢字進一步了解漢字的特點。

  3、科學區域:帶給了各種可拆裝的玩具、圓珠筆、鋼筆等啟發幼兒拆裝玩具,探索玩具和筆的奧秘。

  第二主題:“我們的家園”創設了語言區域、科學區域、表演區域和美術區域。

  1、在語言區域中投放幼兒用書,及看圖朗誦詩歌的圖,資料有《家》、《從小愛祖國》、《我們的祖國真大》。

  2、科學區域中,展示各種各樣的標記,讓幼兒能在活動中閱讀各種標記,培養幼兒度閱讀標記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經驗。

  3、在表演區域中帶給音樂磁帶、綢帶、服裝及道具,讓隨著音樂表演《快樂的阿依古麗》《讓愛住我家》《大中國》,讓幼兒在表演活動中體驗快樂。

  4、美術區域中展示各種泥貼作品,并帶給各種橡皮泥,讓幼兒自主地進行泥塑裝飾活動。

  第三主題:“四季暢想曲”

  1、美術區域布置《秋葉》《美麗的樹林》《彩色的菊花》供幼兒交流欣賞,并帶給相應的材料讓幼兒進行排水畫和油畫棒創作活動,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和簡單的泥工板,讓幼兒進行自主的搓長、團圓、壓扁、連接等技能,塑造出各種各樣的花朵形象。

  2、閱讀區域中帶給幼兒用書,鼓勵幼兒看圖夾文資料、朗誦詩歌培養幼兒閱讀的習慣和興趣,帶給“木”字和“雨”字的漢子和圖片,感知漢子的結構和好處。

  3、科學區域中投放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花草、葉子的圖片、資料和書籍,鼓勵幼兒自己閱讀,豐富幼兒的經驗,培養觀察的興趣。

  4、自然角中用自作的紙盤若干放入各種各樣的水果和干果,并在紙盤上寫上水果的名稱,這樣幼兒在自主觀察水果的同時進行配對游戲閱讀相應的漢子,并師生共同收集花草和植物帶到自然角寫上植物的名稱,制作班級植物調查記錄表,讓幼兒來記錄這些植物名稱、外形特征、生長的過程等。

  第四主題:“彩色幻想曲”

  1、在美術區域中帶給各種紙、筆、顏料、剪刀等材料,讓幼兒進行折疊、印染紙花活動,感知搞笑的印染玩色活動。帶給油畫棒讓幼兒進行蠟染刻畫創造活動,進一步感知蠟刻畫的奇特效果。

  2、科學區域中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加工食用的花,例如:做菜吃的花:菊花、西芹、百合、桂花、干貝、西蘭花等,讓幼兒能了解這些可食用的花。

  第五主題:“動物大觀園”

  1、在美術區域中展示幼兒制作的紙工《螃蟹》和《蝸牛》,并帶給彩色紙和剪刀,鼓勵幼兒剪貼各種動物形象。

  2、科學區域中:收集各種動物卡片,鼓勵幼兒看動物卡片并根據謎語兒歌的格式講述動物腿的數量等特征,嘗試仿編兒歌。

  3、音樂區域中帶給磁帶、樂器及道具,引導幼兒在表演區歌唱《張大爺爺家的小花狗》《三只猴子》《龜兔賽跑》《動物猜謎歌》。

  第六主題:“海陸空總動員”

  1、科學區域:展示各種帶有輪子的圖片以及輪子的統計表,讓幼兒觀察、感知各種圓形的輪子,收集各種交通工具的玩具和模型,并投放廢舊紙盒,各種材料的彩色紙、冰棒、瓶蓋、膠水、單面膠帶、剪刀等材料,鼓勵幼兒制作各種交通工具。

  2、美術區域投放制作紙版畫的材料,運用紙版畫的表現技法,創作輪船等其他交通工具。

  3、音樂表演區:投放樂器磁帶、小紅旗等材料,幼兒進行演奏打擊樂《抬花轎》、演唱歌曲《公共汽車的輪子》《小海軍》,表演舞蹈《火車舞》等。

  戶外區域游戲:

  本學期戶外區域游戲能帶領幼兒進行走的游戲“熊和石頭人”等,跑的游戲:“郵遞員、雞毛信”等,跳躍的游戲有“摘果果、小馬運糧”等,平衡的游戲有“小飛行員、不倒娃”等,投擲和鉆爬、攀登的游戲有“奪球、打狐貍、貓捉老鼠、小猴摘桃”等。

  我們還和幼兒家長一齊制作了“小飛碟”、“小辮子”、“紙足球”、“三角多用器具”等多種戶外活動游戲器械,都是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的。

  公共區域游戲

  本學期公共區域我們新創設了一個“棋吧”專供幼兒進行棋類游戲,讓幼兒和教師共同收集各種棋放入這個區域,同時還帶領幼兒進行“羊羊火鍋樓”、“羊羊美發屋”、“茶吧”等游戲,而又在這些公共區域中能遵守游戲規則,從而提高了幼兒動手動腦的潛力和自制力,發展了幼兒手腦的協調性。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4

  區域活動是幼兒階段的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他們能夠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取活動,能夠自由的發揮與探索。此刻我將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如下總結: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既要思考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活動采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取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取,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小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喂寶寶、扣紐扣、、編辮子等;“數學區”:數字象棋、圖形投放盒等;“表演區”:頭飾、手偶、手搖鈴、雙響筒、扇子、各式各樣的服裝、快板,腰鼓等進行打擊樂;“操作區”:白板畫畫、穿編花籃、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蘆、干樹葉、毛線、穿珠子、涂顏色、喂小鳥等半成品;“科學區”里帶給望遠鏡、小汽車、九連環、動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閱讀區:各種類型的圖書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區:廢舊紙箱、廢舊易拉罐、幼兒園帶給的大、小積木玩具,因為我班可利用空間比較有限,經過商量我班將較為安靜的區域操作區、科學區、閱讀區、數學區建立在活動室內;將表演區、搭建區建立在活動室內的床上,區域活動時將床鋪疊好,以供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生活區安排在室外欄桿上,將操作物品安裝在欄桿上,即方便又有立體感,大大帶給了利用空間。操作區的白板安裝在墻上,以供幼兒方便操作并根據活動狀況靈活調整

  同時,我們也根據我們的主題活動將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也能進行學習活動,提高活動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區,會投放一些平時做寶寶秀時剩余的一些材料放在區域中,讓孩子有時間時或是進行區域活動時去操作。秋天落葉,我們會帶孩子到院子里撿一些形象的葉子,擺放在區域中,孩子在區域中會粘貼、會用手去撕、會插在頭上當頭飾等。我們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葉子方面比較有天賦。在數學區中我們會放入俄羅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讓幼兒自己去看、去比較,培養幼兒用心動腦的好習慣。在美工區中會投入剪刀、油畫棒、橡皮泥、空白紙、水彩筆等,在平時的藝術操作中剩余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兒去參考、去仿照。有些幼兒購買的橡皮泥中會有一些模具和步驟圖,我們也會將這些現成的材料投入到區域中,方便幼兒自由選取。在表演區,會投入一些自己用毛線編的假頭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響板、玩具劍等,帶給豐富的材料。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帶給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透過帶給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能夠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

  主選取的需要。

  二、區域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每個幼兒有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這也就決定了每個幼兒的潛力水平不同,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顧到每個幼兒因,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復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帶給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小班美工區“穿珠子”游戲、教師帶給三種層次的材料,由最簡單的按同種顏色穿到兩種顏色間隔穿再到三種顏色規律性穿。益智區投放的拼圖,按塊數的不同拼(4、6、8、10)都就應體現層次性。

  三、教師的指導

  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教師的現場指導顯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導幼兒根本不明白該怎樣做,所以說教師在這個區域活動中顯得十分重要。作為教師,要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就應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是應帶給舞臺給幼兒自由發揮,能夠做示范,但不能過多的干涉幼兒的操作,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主角。

  觀察、再指導。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觀察能夠幫忙教師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比如:我們班的熙森小朋友在操作區中包糖果,糖果有大有小,糖紙也有大有小。熙森剛開始操作,他根本不明白大的糖紙包大的糖果、小的糖紙包小的糖果,經過很長時間后,熙森還是沒有掌握其規律,亂包一氣,當然,包出來的形狀肯定不好看,有的還都沒有包好,糖果都露在外面。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伸出援助之手,充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主角,給熙森指條明路。這個時候,熙森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掌握了包糖果的技巧,相信熙森對于包糖果印象很深。作為教師,我們就要了解幼兒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游戲。可避免教師因不了解游戲情景而產生的不適宜的干擾幼兒游戲的指導行為。

  由此可見,教師的適時介入也十分的重要。再舉兩個例子:默默很想進表演區穿區內的漂亮衣服。但是表演區內的小朋友已經很多了,小朋友們在玩過家家的游戲,也沒有區牌能夠用了。但是默默還不想去別的區域里玩。教師就可引導他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最后以一名“舅舅”的身份進入到表演區去玩了。如在一次搭建游戲中,強強在不留意碰壞了小朋友搭的動物園的時候,孩子們一時,很激動,有的埋怨強強,有的`以暴力攻擊強強,有的不知所措,教師立刻說:動物園是不是“地震”了,我們趕快搶救動物,把動物園修好吧!于是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戲當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將發生的糾紛。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游戲的問題,需要介入游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

  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發現與鼓勵,教師有時做調解員,有時做旁觀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以伙伴的身份進入到游戲中。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孩子在進行區域活動時發生的較多是矛盾,所以教師應以調解員的介入游戲中,用適宜的方法幫忙孩子解決。

  為了調動幼兒用心性,教師的指導盡量用鼓勵和肯定的方法,幼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用心思考的,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潛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后導致對整個游戲失去興趣。

  四、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區域活動能夠更好的鍛煉幼兒的用心性,對幼兒的動作、言語、思維、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取游戲材料,選取活動資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教師在整個區域活動中也不會干涉幼兒的自由。例如: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能夠選取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資料。教師不占主導地位,幼兒是自由的,發散思維很強的。在我們小班,在區域里玩得最開心的當屬強強、高高、玉函、笛妃、桑晨、小彤、心月、鎮昊。幼兒自己構成規則。

  五、特色

  對于我們幼兒園來說,特色就是棋類游戲,我們小班的棋類游戲有身體動動棋、動物的食物棋、數學棋、相反朋友棋及各類原始棋、整合棋。孩子在游戲中能孩子自由探索、大膽操作、勇于創新。可能小班的幼兒沒有接觸過棋類游戲,學習起來比較的吃力,相信在過年后會有所減弱。

  六、下一步打算

  1、對各游戲的特點和組織策略還不是很了解,本學期,我將針對不同的主題游戲做深入了解。

  2、在平時的游戲組織中,仔細觀察、探索各游戲的特點及組織策略。

  3、利用進區卡,指導幼兒有序進行游戲。區域里進入幼兒數量有限,以保證幼兒在區域內的安全與質量。

  4、投放豐富的區域材料,保證材料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5、但是多的干涉幼兒的區域活動,尊重幼兒想象力。

  6、區域活動一切以安全為主,投放安全、利于幼兒操作的材料。

  我參加幼教工作快一年了,對于區域活動不算是很了解,也不太懂,我剛剛接觸區域活動,在這方面還很不成熟,有說的不準確的地方請見諒。但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付出努力了,就算成果不好,我也會很欣慰。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5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近年來在我國幼兒教育中得到廣泛實踐的一種幼兒教育形式,和幼兒園集中教育活動及游戲活動一樣是幼兒的一種學習方式。它通過幼兒自主選擇區域的內容和材料,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以操作和擺弄為途徑,充分體現了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能滿足幼兒活動和游戲的需要,真正實現“玩中學”、“學中玩”,是預防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重要途徑。雖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稱《指南》)頒布實施兩年了,但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的很多老師對《指南》精神領會不夠,不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對區域活動的形式不理解,存在較多問題。分析、解決這些問題,對轉變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教師觀念,提高保教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區域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管理者觀念陳舊,存在小學化現象。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隸屬于當地完小管理,大部分完小校長對幼兒園教育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不懂得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把幼兒園當成小學學習的準備期。加上農村小學附屬園離城鎮較遠,生源不多,經費不足,普遍存在師資配備不足的現象,甚至有的幼兒園教師還要包班。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對于區域活動,很多老師不知道是什么,該怎樣組織。大部分農村小學附屬園課程還是集中教學,小學化現象普遍存在。

  2.見樣學樣,區域設置不科學,內容選擇缺乏本土性。當組織教師到當地示范性幼兒園參觀學習后,小學附屬幼兒園都開設了相同的區域,區域活動的內容大都簡單、雷同,投放的材料也大同小異。益智區都在“走迷宮”,數學區的孩子都在“套指環”,科學區從小班到大班都在“轉蓮花”,生活區都在做水果沙拉,還有角色游戲區的“貝貝服裝城”、“快樂燒烤吧”、“音樂茶座”等等。還有些幼兒園小班設置大班的內容,大班的要求比中低等等,都沒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水平及自己幼兒園所處的地域特點,利用本土資源,開設合適的區域活動,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

  3.材料投放盲目,跟主題活動、周教育目標不一致。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的老師由于時間、經費等種種原因,為孩子準備的操作材料單一、粗糙、數量較少,且常常收集到什么就投放什么,不考慮主題活動,不考慮周教育目標,只停留在有東西讓孩子玩就行的層面,材料投放缺乏有效性、梯度性和挑戰性。如:某小學附屬園大班,美工區孩子在畫柳樹,數學區孩子在按數取物,語言區孩子在看丑小鴨的圖書,操作區的孩子在串珠珠,而活動室門口貼的主題活動是“美麗的秋天”,數學活動內容是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等等。

  4.教師的觀察指導走過場,缺乏有效性。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在幼兒選擇了喜歡的區域活動后,就放任孩子自由地玩,沒有明確的觀察目標,不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而是在各個區域走來走去。一個活動下來,看似場面熱熱鬧鬧,然而孩子的能力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教師沒有觀察本次開設的區域活動幼兒是否有興趣,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如何,評價時自然無法對本次的區域活動進行梳理和反思,也不知道下次活動時應如何調整,組織教學能力也就無法提高。

  二、提高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性的對策

  面對存在的這么多問題,我們怎樣才能提高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及特點。完小校長和附屬幼兒園園長要和幼兒園教師一起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領會其精神,知道幼兒園活動的組織形式,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期不是小學學習的準備期,它跟小學、中學一樣是人的一生中的一個發展階段,有它特定的發展規律。《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而區域活動正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和擺弄材料獲得經驗的一種學習方式,有其獨特的教育價值和功能。

  2.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科學設置活動區。(1)區域空間的合理規劃。一是充分利用空間,合理規劃。小學附屬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規劃要充分利用空間,特別是利用小學的富余校舍,合理規劃,采用固定和靈活相結合的辦法,讓幼兒既有固定的區域活動位置,又可根據教學需要和幼兒興趣靈活設置,調整區域活動場所,滿足不同的需要。二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來設置。小中大班一般的認知區都可以開設,只要在材料的投放上依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社會性區域活動在設置上應注意針對性,如:角色簡單、分工明確的“娃娃家”,利于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設在社會生活經驗欠豐富、喜歡模仿成人行為的小班;超市購物能較好地鍛煉幼兒的計數、分類、交往等綜合素質,適合設在中大班;醫院、郵局、理發店、銀行這些社區的服務設施是幼兒在日常社會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便于幼兒的社會性成長,可設在大班,讓幼兒在充分參觀、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地開展。三是根據幼兒興趣點設置活動區。有的活動區男孩喜歡,有的則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歡科學區,有的`則喜歡美工區,不同年齡的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興趣點也在不斷地轉移。因此,我們在設置區角時應根據幼兒不同的興趣點設置不同的區角。(2)選擇合適的區域活動內容。幼兒園區域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教育目標和內容,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主題活動,選擇適宜的內容。如:小班幼兒以發展生活自理能力,促進幼兒小手肌肉群的發育為主;中班側重于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大班則側重科學探究,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探究能力。同時還要結合主題活動,發揚本土文化,選擇有特色的地方內容。如:語言區可以讓孩子當“小導游”介紹自己所在地的風景名勝、文化特色;建構區讓孩子建構家鄉的特色景區“客家山寨丁屋嶺”、“馬羅梯田”、“九曲山莊”、“美麗鄉村”、“茶園”、“果場”等;角色區設置“趕圩”、“農家樂”、“土作坊”等。

  3.挖掘鄉土資源,結合教育目標,投放適宜的材料。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應有目標性,根據近階段的教育目標和幼兒活動需求投放材料。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沒有城市幼兒園的高大上,但卻有得天獨厚的鄉土資源,各種樹葉、野果、石塊、瓦片、木塊及各種農作物、稻草、樹枝等都是很好的活動材料。如編織區,我們可以投放棕櫚葉、藤蔓、篾片等讓幼兒操作;美工區除了畫紙還可以投放石塊、瓦片、木塊等讓幼兒彩繪,還可以收集各種樹葉讓幼兒進行拼貼、添畫;數學區投放小石子、松果、樹葉等讓孩子進行計數、分類、統計,還有稻草、地瓜、芋仔、花生、蔬菜等,都是幼兒進行認知的好材料。至于生活探究完全可以帶孩子走進村莊,春天看農民播種、施肥、捉蟲,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秋天與農民一起收獲,感受勞動的樂趣,體驗收獲的喜悅;夏天感受天氣的炎熱,冬天尋找冬眠的動物,在大自然中真正感受四季的變化。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小班區域活動總結02-23

區域活動總結12-30

區域活動教研活動總結02-28

大班區域活動總結01-11

中班區域活動總結11-23

中班區域活動學期總結01-09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0-31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07-22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總結01-27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總結01-07